穿越香江财阀少主,做刘天仙干爹 第69节

  大概是坏事做绝遭到老天报应,1928年4月30日,正急着赶往饭局的利希慎在大街上遭人枪击,当场身亡,享年49岁。

  其实在此之前,他就有该死的征兆了。

  1928年初,他听说奥门牙片管理专员罗保把牙片专卖权转给另一间公司佑生行,他为了保住自家公司在奥门的牙片专卖权,向奥门方面呈交请愿书,罗保觉得被羞辱,告他诽谤。

  但经庭审后,法院却判利希慎胜诉。

  刚赢官司,已经有人给利希慎发死亡信威胁,甚至有人说要在他儿子的婚礼中扔炸弹。

  但利希慎不太当一回事,最多,是行事谨慎一点,出门穿避弹衣。

  结果,就在1928年4月30日中午,利希慎如常去自己喜欢的华人俱乐部裕记吃饭,这天,他恰好没穿避弹衣,也没人在身旁保护. ......

  就在入门时,一名杀手突然闯出,对他连射三枪,利呼救几声后倒地,当场丧命,杀手迅速逃离。

  案件引起全城轰动,警探四处破案,利家更悬赏两万(在当时是巨款)缉拿凶手,但始终一无所获。

  当年利家还申请了免解剖,有限的破案手段加上杀手过于专业,认准目标作案后即走,完全没人能捉到杀手及幕后真凶。

  有人猜测幕后凶手是和利希慎有矛盾的股东,也有人猜测是在奥门牙片生意的竞争对手,但是多年来香江警方调查一无所获,利希慎之死成为一桩悬案。

  ……

  当他们家族的罪恶昭然若揭,现在又查出他们家族内部有人卖粉,让这个利家成为所有香江市民都异常厌恶抵触的存在。

  这样的巨大利空爆发之后,他们家族的上市公司希慎兴业股价摇摇欲坠。

  再加上有一个巨大的操盘团队正在做空,香江市民们纷纷抛售他们的股票,导致股价迅速崩塌!

  过了没多少天,他们的股价居然跌到了原来的1/10!

  马清阳的专业做空团队,做空利孝和家族的上市公司,直接赚了4亿港元!

  等股价跌到低谷,然后再反手大量买入!

  就用做空赚到的4亿港元,直接就把市面上的散户的股票全部收入,拿到40%的股权!

  等到利孝和回过神来,赫然发现,马清阳已经把他们公司的上市公司希慎兴业控股了,占股55%!

  原来,就在利孝和频繁地接受警方调查的时候,马清阳就找到利孝和家族的其他成员,就是他那些兄弟姐妹,各个击破,低价拿到他们的股票!

  利孝和本人只有30%的4.7股权,其中有21%分散在其他家族成员,还有49%是散户持有。

  他以为只要他们一家这些股权加在一起能够控股,就可以保证这个公司以及公司持有的这些物业都属于他们丽佳。

  结果没有想到马清阳几乎是空手套白狼,先做空再做多,直接就把他们的上市公司控股!

  利孝和接受不了这样的打击,当场心脏病发,一命呜呼!

  当利孝和死了之后,他们家族更是四分五裂,一天乱哄哄。

  利孝和夫人主持大局,最终决定,把他们所持有的无线电视台股份以超低价卖给马清阳,然后再把希慎兴业剩下的股票也卖给马清阳。

  他们最终得到的资金,让家族的成员分了,该移民的就移民,他们不敢再在香江呆了,生怕被马清阳生吞活剥!

  马清阳仅仅就用了两个亿,就得到了无线电视台和希慎兴业,特别是得到铜锣湾那些地皮和物业。

  那些地皮物业在未来将会价值1000亿!.

第97章 让邵逸扶灰飞烟灭,得到他200亿!

  把利家给收拾了之后,马清阳回过头收拾邵逸扶!

  本来邵逸扶如果能够乖乖的把他所拥有的那些产业,邵氏电影邵氏院线以及清水湾影视城交给马清阳,他自己跑回星加坡颐养天年,什么事都没有。

  结果这个老东西居然不甘心,还敢勾结利孝和对付马清阳!

  那马清阳就绝对饶不了这老家伙!

  邵逸扶胆颤心惊,本来他依靠利孝和,以为借着那些洋鬼子还能把马清阳扳倒了,等利孝和死了之后,自己就能完全掌控无线电电台。

  结果没有想到,利孝和垮台了人也死了,而他一个人现在是斗不过来历神秘强大的马清阳。

  现在邵逸扶只能点头哈腰低头认错。

  本来邵逸扶以为,马清阳一定会对他破口大骂,狠狠的羞辱他一顿。

  结果没想到,马清阳和颜悦色跟他谈判,还是以原来的价格,4亿港元,收购他的邵氏电影邵氏院线和无线电视台以及清水湾影视城。

  不过,马清阳跟他说,先把合约签了,4亿港元随后就会到账。

  邵逸扶认为马清阳现在的身份,应该不会跟自己耍赖。

  等到邵逸扶签字,律师确认之后,合约生效了。

  邵逸扶回到他住的地方,煤气爆炸,邵逸扶灰飞烟灭!

  现场留下的痕迹,是当年被他害死的陆云涛的家人们做的。

  邵逸扶留在星加坡的4个孩子想要查清楚真相,结果也被一场车祸直接带走。

  16那张车祸证明是邵逸扶害死的李小珑的疯狂粉丝做的。

  就这样,马清阳一分钱都没有出,白白得到邵逸扶的邵氏电影、邵氏院线、无线电视台股份以及未来价值上百亿的清水湾影视城地皮。

  ……

  邵逸扶的邵氏电影虽然在原来那个时空85年就关闭了,邵氏电影毕竟还是有上千部电影的版权,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文化遗产。

  邵氏电影全称邵氏兄弟(香江)有限公司,于1958年在香江成立,同年在九龙清水湾买地筹建邵氏影城。

  在全盛时期,邵氏拥有李瀚祥、胡金铨、张彻、楚原四大导演,狄珑、姜达卫、汪羽、傅声、刘家粮等动作明星。

  文能拍:历史片、爱情片、喜剧片,武能拍:武侠片、动作片、枪战片、公案片。

  正如片尾的字幕所示:“邵氏出品、必属精品”。

  然而,在电影业迅速发展的同时,邵氏落后的管理和分配制度难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当时邵氏实行员工合同制,导演酬劳的分配也是实行工酬制度,像李瀚祥这样的大牌,每月领到的工资也只有8000块钱。

  更甚者,邵逸扶喜欢厚此薄彼,为了从别的公司挖角不惜花费重金,对公司中的功臣却甚是苛刻,这些都引起公司中骨干员工的极大不满,引众多老将纷纷离职。

  继李瀚祥和胡金铨先后离开之后,在邵氏打拼了13年的邹纹怀,也因为方逸骅入主邵氏管理层而决定离开。

  1980年,邵逸扶成为无线电视的最大股东,出任董事局主席,同期邵氏的电影业务不断收缩,减少电影,于1985年卖出全部院线予潘迪笙旗下新成立的“德宝电影公司”,至1987年5月,邵氏宣布停止生产电影。

  由邵氏投产至暂停制作期间计算,邵氏已生产超过一千部电影。

  原来那个时空,邵氏于2000年宣布将该批电影的永久版权以4亿港元的价钱售予由马来收费电视台ASTRO旗下的“天映娱乐”,该公司并花费2亿港元作数位复修。

  ……

  邵氏兄弟院线,设施虽然破旧,但是这个院线本身的地皮是属于院线的,这是几十家电影院所在的地皮,放到新世纪就价值上百亿。

  而且,邵氏院线在东南亚地区还有很多影院,直至九十年代中期,在东南亚各地拥有130多处影院。

  这些影院本身的地皮价值以及战略位置价值,不可低估,因为马清阳可以让他雇佣兵团成员分散到各个影院,放映员只是他们的伪装。

  ……

  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地皮就是清水湾电影城。

  在1957年的时候,邵逸扶耗资32万元,从一个邵村人手中,买下了一块地皮,这就是清水湾的地皮。

  可香江地少,供不应求,几经沟通后,邵逸扶只能买到清水湾那么一处光秃秃的荒山。

  邵逸扶后来回忆买山时的情景,还不忘自我挖苦取笑说:“当时买的那座山,如果站在山尖上拿枪向四周扫射,都不会打到人!”

  由此可见,当初他买的那座山是有多荒僻了。

  可就是这个光秃秃荒无人烟的清水湾,邵逸扶硬是将它整整磨掉60英尺,使高山化为平底,在此建立了后来享誉香江的邵氏兄弟电影制片厂,将其作为邵氏电影在香江的拍摄基地和大本营。

  电影制片厂落成后,从这里拍摄的电影源源不断的发往邵氏电影发行网,每年多达40多部,远远超过其它电影公司每年的影片产量。

  邵氏电影城,我们可以看到有11个可以进行年拍摄的房间,面积十分的大,甚至还很多外景的设置,但是用后来的内地电影城的规模来看,这个电影相比来说并没有很大。

  但是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当时是一个不重要的地方,现在因为电影城的存在,成为一个市中心。

  在1998年的时候开始建设新的一个电影城,就是在将军澳准备建设一个全新的电影城,于是在在2002年的时候,这里建造成功过。

  在2003年的时候,意味着清水湾的影城完历史使命已经完成了。

  在2008年的时候,在清水湾的这块地皮,成为当时很多的有钱人想要拥有的一个地方,当时一个内地的碧桂园楼盘的一个老板想要用125亿的资金,收购这一块土地以及在TVB的股份,但是在2008年的时候,爆发了一个金融风波,在2010年的时候,有人想用90亿的价格进行收购,但是买家觉得价格不合适,然后逐渐放弃。

  在2011年的时候,陈国强用花了62亿的资金,购入清水湾的地皮,回想当初32万买下,62亿卖出,简直就是太值得了。

  2014年邵逸扶去世以后的不久,当初购买地皮的陈国强,把地皮进行转让,内地一个叫做郭广倡的富豪接手,陈国强转手一卖就赚了几十亿。

  当然郭广倡也不傻,他接手之后,整个项目总计可以出售的货值高达160亿,他也可以赚几十亿。

  也就说邵逸扶62亿还是卖便宜了。

  不过邵逸扶也无所谓了,反正当年买下的时候才花了32万而已。

  现在这块价值百亿的地皮全都便宜马清阳了。

  ……

  更不要说无线电视台30%的股份,在未来也是价值几十亿的(无线电视台最高估值达到两百多亿港元)。

  当然在这过程中,马清阳和百分百忠诚于他的律师以及相应的工作人员,把所有后患全部抹去!

  至于邵逸扶在原来那个时空做的慈善,那就交给马清阳来做,马清阳还会做的比他更好。

  未来马清阳会在内地捐献200亿元,新建至少两万座以上的教育医疗项目。

  而且他这些教学楼,都是自己独自捐献的,不会像邵逸扶那样跟别人合伙捐献还落得名声。

  为了求得心里的安慰,把自己的名字飘逸去掉一个点儿,真的有意思。

  如果邵逸扶跟自己不是敌人,马清阳还是非常佩服他的。

  原来那个时空,以邵逸扶的名字命名的教学楼、图书馆、科技馆及其它文化艺术、医疗机构遍布全国31个省市,这在中外捐资助学史上,都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原来那个时空,2014年,邵逸扶去世后,为了向这位慈善家表示怀念和致敬,全国各地发起了一场随手拍逸夫楼活动,而人们却在这场活动中发现,有不少“逸夫楼”的“逸”字都少了一点。

  而这一点,正说明了邵逸扶先生不争名,不邀功倨傲700的一面。

  原来,最初邵逸扶给各地捐逸夫楼都是以固定的资金方式捐出,再由当地政府或者机构给予一定的配套比例,如果这个楼是他全额出资建造,那么“逸”字就是全字,而如果超出他的预算,就会缺最后一笔。

  久而久之,就成了约定俗成的事,刚开始都是邵逸扶找学校表明自己要捐楼,到后来,一些学校也会主动找上他,希望能在学校建一所逸夫教学楼。

  对此,邵逸扶坚持要求,如果不是自己全额捐献的,那个“逸”字必须少一点。

  ……

  更有意思的是,邵逸扶名字里逸夫就是无业游民,他给大学捐献那么多逸夫楼,难怪那么多大学生毕业就成了无业游民(开个玩笑)。

  马清阳觉得,最大的慈善不是捐那些教学楼,而是要对香江这个地方进行移风易俗的教化。

  从那个80年开始,就要让他们认识到他们的根在哪里,不要忘本,不要被英格兰人居心叵测的影响。

  当然,马清阳一开始的时候不会做得那么明显,他是不会让人察觉的是内地人。

  关于推广国语,马清阳就说内地会发展起来的,内地有10亿人口,将来就会是我们最大的市场,我们要积极的拥抱我们最大的市场!

  现在他们香江土著还是不太能够理解马清阳说,,他们有的人看死了内地,觉得内地发展不起来。

  但是时间会证明一切,把他们这种歧视内地人的香江土著的脸打烂。

  马清阳没有在意那些香江土著现在怎么看待内地,毕竟客观情况,内地才刚刚开始开放,发展速度不会那么快,但是现在去内地投资,却已经是比较恰当的时机了。

  对面的特区,现在是一个小渔村,有大片的荒地,地皮的价格非常的便宜,将那些地皮买下,无论是开发成什么,在未来三四十年的时候都能获得千倍万倍的回报。

首节上一节69/17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