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9 第683节

  然后,他又促使海力士和很多半导体公司达成了战略合作关系,组建了半导体联盟。

  其中比较重要的是与欧洲芯片厂商意法半导体的合作。

  当时意法半导体和海力士都瞄准了nand闪存市场。

  但意法半导体的专有设计实力很强,却并不擅长芯片制造。

  而海力士虽然芯片制造实力很强,但是没有多余的资金来建设新厂,因此双方提议合资建厂。

  此时的华夏不仅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也在追求更高的芯片制造工艺,华夏政府提供了非常诱人的优惠条件吸引外国技术投资,而且生产成本与其他国家相比也较低。

  值得一提的是,海力士拒绝美光的收购报价后,美光于2003年向欧盟和美国起诉海力士。

  欧盟和美国因海力士接受南韩政府控制的银行补贴,分别决定对海力士征收34%与45%的进口关税。

  在华夏合资建厂可以免交这些高额税款,这也进一步促使海力士选择华夏建厂。

  除了开源,海力士又出售了很多非核心业务,把公司运营的关键集中到存储芯片,回笼的资金也减少了一部分债务。

  再加上以股份为抵押的现有债务再融资,得到的钱再次偿还了海力士12亿美元的债务。

  2006年,随着无锡芯片工厂开业,海力士在腾飞的nand闪存业务中占到了一大块蛋糕,当年获得了超过20亿美元的净利润,创造了海力士利润新高。

  海力士也顺利爬出了破产的泥潭。

  但,世界上的事从来没有一帆风顺。

  海力士成功后,掌管海力士的禹义济教授退休了。

  临走的时候还特意嘱咐得找个懂产业的,结果南韩的官僚机构任命了一位来自南韩贸易、工业和能源部的前部长金钟甲为接班人。

  金部长大手一挥。

  扩张,扩张,再扩张!

  思密达要成为全球dram领域的no1。

  在金部长的指挥下,海力士的大量投资迁移到56、36nm dram和48nm nand闪存生产线上。

  虽然金部长野心很大,但他忽视了存储芯片价格的波动。

  2007年,存储芯片价格开始下跌。

  9月份,标准的512mb ddr2 dram芯片的价格,从年初下降了超过70%,原本美元/片的dram芯片售价降到了美元/片。

  这本应是对海力士投资支出过高的一次警告。

  在芯片价格较低的情况下,海力士几乎无法支付其生产成本与贷款利息,也无法获得更多融资。尽管如此,金钟甲仍在继续其激进的资本支出计划。

  海力士内部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因此越来越不满,他们知道过去的高额债务,几乎毁掉了公司。

  他们却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海力士的债务水平再次上升。

  高级副总裁权伍哲表达了他的担忧。

  金部长只觉得自己的权威被冒犯了。

  所以,很快他被另一名前南韩贸易、工业和能源部官员取代。

  另外一名海力士金融专家也曾提出质疑。

  金部长的回应也很直接。

  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所以,2008年因为5亿美元的全球可转换债券再融资失败,他被迫辞职。

  可以看出,金部长不愧是当官的,手腕精熟,三下五除二,就把对手打压下去了,而且还让人找不到借口。

  可惜再厉害的权谋也敌不过价值规律。

  08年次贷危机,全球经济一落千丈,内存芯片也随之跌入谷底。

  之前大幅扩张的海力士损失惨重,不得不削减在南韩扩建工厂的开支,推迟了在无锡扩建工厂的亿美元投资计划,并关闭了位于俄勒冈州尤金的200mm芯片制造工厂。

  然后又从南韩政府手里得到了7亿美元的贷款援助,16亿美元债务延期,才好不容易没倒闭。

  这个时期的海力士那叫一个惨。

  直到2012年,跌跌撞撞徘徊在破产边缘的海力士终于找到了爸爸。

  南韩顶尖的大财阀sk集团收购了海力士,有了sk集团这个炼油土豪的支持,海力士终于从资金匮乏的境地中脱离了出来。

  之后,2013、2014、2017、2018、2020年,dram连续数年成为增幅最大的ic细分领域,sk海力士业绩也逐步上升,公司更是由无人问津的“烂摊子”变成了“香饽饽”。

  徐良很清楚海力士是香饽饽。

  但他不知道海力士怎么变成的香饽饽。

  对他来说知不知道不是重点。

  重点是:

  第一,他有钱。

  第二,他知道华夏人工成本低,熟练劳动力很多,而且市场急速扩大,所以收购海力士后肯定要把南韩的工厂迁到华夏。

  第三,次贷危机是个大坑,要提前避开。

  第四,次贷危机也是个好机会,完全可以用反周期投资大法,超越三星和美光。

  放下手里这份已经看了很多次的资料,徐良心里仍旧沉重。

  165亿美元的债务,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而且还有利息。

  当然,债务是可以谈的。

  如果从小布什那里拿到支持,他就借着老美的虎皮,跟这些债权方好好谈谈,削减债务肯定不可能。

  但债务重组,比如延缓还款期限,只还本金的话,还是能谈的。

  只要能完成债务充足,海力士就有投资价值,如果南韩不接受他的条件,那就放弃。

  (本章完)

第552章 盘账

  想要顺利收购‘海力士’,最重要的就是钱。

  徐良私人的钱主要放在红岩基金。

  主要有五大来源。

  第一,最丰厚的石油投机收入,赚到了差不多160亿美元。

  第二,卖出新梦想地产项目后的收入,约亿美元。

  第三,卖出京城广渠门泰华城【富力城】地块,收入35亿华夏币,约合亿美元。

  第四,卖掉雅虎东瀛股份的收入。

  徐良持有雅虎东瀛10%的股份,约有亿股,平均每股平仓价格为美元。

  只是这部分股份就为徐良赚到了44亿美元的税前利润。

  第五,就是红岩持有的大豆头寸。

  林林总总,红岩总共在伦敦和美国期货市场,购买了约90亿美元的大豆多头头寸。

  入手价格是2500华夏币/吨,现在大豆的国际价格在越来越多资本的炒作下,已经突破了5700华夏币/吨。

  要不是红岩和汉华都在不断平仓,价格还会更高。

  红岩手里的大豆合约,平均平仓价为4890华夏币/吨。

  也就是说,红岩一吨大豆赚了2390元,总计赚了亿美元。

  但不管是雅虎的股市盈利,还是大豆的期货盈利,都需要缴纳资本利得税。

%左右。

  大豆这边投资不到一年,按照美国的税法,属于短期盈利所得。

  按照老美之前的规定,他至少要缴纳接近40%的短期资本利得税。

  不过感谢小布什,他上台后把资本家们该交的税下调了。

  以减税上台的小布什,在2001-2003年,接连出台减税案,合计减税高达万亿美元,是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减税之一。

  短期资本利得税的最高纳税额也降到了35%。

  徐良赚得太多,肯定要按照最高额纳税。

  不过红岩基金属于海外资本,华夏又跟美国签订了双边税务合作,所以可以得到一定的减免。

  所以,综合这些因素。

  东瀛雅虎的43亿美元扣除各种税费后还能剩下亿美元。

  大豆上的收获,扣除各种税费后,还能剩下亿美元。

  四个盈利方向加在一起,红岩基金手里掌握的资金,共计有亿美元。

  这是属于他私人的流动资金。

  当然,这笔钱到现在已经花了不少。

  邱家手里的渣打股权,从二级市场又买了渣打5%的股权后,消耗了18亿美元现金。

  再就是支出的大头泰华地产公司。

  到现在为止,泰华旗下拥有总共29个商业地产项目。

  京城八个,分别是凤台泰华城、国贸泰华广场【华夏第一商城】、西直门泰华广场【银都中心】、长安街泰华广场【光耀东方广场】、公主坟泰华广场【国海广场】,建外泰华广场【建外soho】,西单泰华广场【西单大悦城】和三里屯泰华广场【三里屯太古里】。

  曾经的广渠门泰华城【富力城】,则卖给了汉华旗下的富华地产公司。

  魔都五个,徐家汇泰华城【徐家汇中心】、虹桥泰华广场【爱情海购物公园】、魔都泰华环球中心【魔都环球金融中心】、泰华时代中心【国金中心】,泰华东方中心【黄金置地大厦】。

  鹏城和羊城各三个。

  然后潍城、蓉城、山城、长安、泉城、苏城和武昌在内10个城市都有一个泰华城项目。

  所有项目建筑面积1247万平米,平均单价3014元/平方米,总计土地出让金亿华夏币。

  在石油投机之前,他已经投入了20亿美元,165亿华夏币,还剩亿华夏币。

  另外,除了购地款,还支出了一期建设资金,80亿华夏币。

  后续的建设资金还需要支出约300亿华夏币。

  这笔钱,徐良当然不会从自己兜里掏真金白银。

  而是靠土地质押贷款来支付。

  然后通过公司的盈利来偿还。

  所以,整个泰华地产,他支出了约亿华夏币,35亿美元。

  除了这些比较大的支出,还有徐良从德隆集团收购三维矿业的支出,购买波音公务机,以及几处房产的支出,再加上红岩基金的薪水支出等等。

首节上一节683/74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