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改正归邪的许大茂 第73节

  不一会,后面传来了悉悉索索的声音。

  蒙胧的月光下,两人一前一后牵著手往院门处走来。

  走到闫解成面前,互相一点头,三个人都没吱声。

  闫解成看了一眼,刘光齐的脸色很是不好。

  闫解成倒不废话,直接开了门,催促著他们快走。

  刘光齐跨出院门前,突然转身,对著后院方向直愣愣的就跪了下来。“崩崩崩”的就是三个响头磕了下去。

  再站起来,眼睛通红,额头上也有著通红的印记,盯著后院看了将近一分钟。

  在闫解成连续不断的催促声中,刘光齐抹了一下眼睛,转身拉著媳妇离去。

  

第122章 122,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闫解成看著刘光齐夫妇远去的身影,若有所思。匚

  这种独立,在闫解成来说也是想的。

  但闫解成这方面就自觉不如刘光齐了,外面的日子哪有家里的热菜热饭舒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舒适圈,这种事情是很恐怖的。

  基本上习惯了自己的舒适圈,就很难再在生活上工作上有所进步。

  其实看所谓的年代剧,也就是一个舒适圈以及打破舒适圈的问题。

  像原剧里傻柱,习惯四合院久了,哪怕后来有过若干次机会可以改变他的命运,他还是选择了秦淮如。

  其实他选择的不是秦淮如,他选择的是他的舒适圈,哪怕傻柱知道这个舒适圈里有许多情感都是假的。

  不然傻柱怎么会说~我为你们想,你们谁为我想过?

  他都懂,只是不愿改变而已。

  而闫解成也习惯了他现在的舒适圈,虽然他每个月的工资都要交绝大部分给闫埠贵,但闫解成还是习惯家里的这种生活。

  有什么吃什么,媳妇房子的事情也不用他烦心,就像一只鸵鸟,把头深深的埋在沙子里,一切冀希望于闫埠贵替他安排,替他解决。

  他的快乐也有,每个月存著那两块五,就是他的快乐。

  闫解成把门又关上落了锁,这才双手揣袖往家里走去。

  推开陈旧的大门“吱呀”一声,却听黑暗里,一个声音问道:“刘光齐他们送走了?”

  闫解成吓了一跳,一细看是他老子闫埠贵,不由松了一口气抱怨道:“爹,您这样也太吓人了。”

  闫埠贵划燃火柴,点燃了嘴上叼的烟卷,猛的吸了一口,不由的咳嗽了起来。

  “咳咳咳”闫埠贵待咳嗽几声,这才苦笑道:“我这心里也不得劲,就起来坐坐。”

  闫解成没好气的说道:“又不是我们兄弟离家出走,您心里难受个什么劲?”

  “屁”闫埠贵难得的发了脾气,说道:“你要真有光齐那本事,就算一辈子不认我,我也认了。

  还得在外人面前竖起大拇指夸两句,你行么?

  同样是上学,一开始你不比光齐差吧?结果呢?

  人家中专出来就是干部,你呢?

  你模样长得也不比光齐差,人家是女的追著他,你呢?”

  闫埠贵发泄似的几连问,直接把闫解成给问懵了。

  闫解成支支吾吾的想解释,比如刘光齐的零花钱不是他能比的:

  比如刘光齐在初中时就是班级里吃穿最好的,而他闫解成却需要每天放学后,还要跟闫埠贵跑鸽子市:

  再有就是人家刘光齐上班后,刘海中从没问刘光齐要过生活费,每个月还会私下给刘光齐一些。

  而他,一个月十八块五的工资,要交给家里十五六块。就身上剩的这两块五,闫埠贵有时候还会打主意。

  但闫解成动了动嘴,却是什么都没说出来。

  他知道他老子的不容易,从小就知道。

  早年一个月十多块的工资养全家六口人,后来虽说宽裕了一些,但他们兄妹也长大了。

  俗话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

  闫解成知道养家糊口不容易。

  而闫埠贵发泄完后,现在心里也在后悔。

  别人不知道,他自己清楚,大儿子的工作跟媳妇都是被他拖累的。

  一时,父子俩各有所思,场面陷入安静。

  半晌,闫埠贵丢下烟屁股,叹息道:“再去睡一会吧,待会还得去上班呢。老刘待会起来要难过咯。”

  闫埠贵的话语里有幸灾乐祸,也有同情。

  人的感情本身就是个很复杂的事情。

  像闫家父子,原剧里,至少这一两年,几个孩子还是挺懂事的。

  都知道闫埠贵的不容易。

  事情的变化,还是日子好过了,而闫埠贵的算计却没有改变。

  在他跟闫解成于莉夫妇要生活费时,感情减一。

  在他给闫解成夫妇买了倒座房,却要夫妻俩分期付款时,感情又减一。

  在于海棠过来借住,闫埠贵要伙食费时,感情再减一。

  当然更重要的是开饭店借钱那件事了。

  总归一件件事,让闫解成变成了闫埠贵,关键还是只会算计的闫埠贵。

  天一大亮,吴琴的脸色就不对了。

  按照老礼,这时候儿子儿媳应该过来问礼请安。

  现在虽然不讲究那些,但新媳妇早起这一点,总归还是讲究的。

  起来把家里卫生打扫一下,然后跟公婆问候一下,跟著婆婆忙活家里的活计。

  也能让吴琴带著新媳妇去中院那边炫耀一下。

  可是老大那边到现在一点动作都没有。

  强忍著心里的不快,先把往常做的事情做了一下。

  替刘海中挤好牙膏,拿好毛巾脸盆,刘海中也就这个点起来了。

  刘海中倒没有多想,接过媳妇递过来的洗漱用品,踢啦著鞋,先去忙活他自己的事情。

  等到刘海中回来,吴琴端上窝头跟稀饭咸菜。刘海中还是如往常一般,端起来就吃。

  吴琴陪著小心问道:“当家的,老大那边到现在都没起。”

  刘海中愣了一下,然后装作不在意的说道:“他们今天休息,年轻人就让他们多睡一会吧!”

  “这个,这个不让别人家笑话?”吴琴脸色难看了起来。

  原以为儿子娶媳妇了,能有人替她分担一些家务。不求像贾家那样,贾张氏当祖宗,秦淮茹把家里的活包圆了。

  但至少做做样子总要做,这个样子,肯定要让别人笑她这个当婆婆的没本事的。

  刘海中听到媳妇这样说,倒也不好装糊涂。

  刘海中站起身来,对著边上的房间喊道:“光天光福,快起来。你们两个不知道早点起来替你妈干点活?你妈她欠你们的?”

  刘海中的话语声音很大,本来也不是特意喊老二老三的,这是敲山震虎的意思。

  当然这个形容不是很贴切,但兄弟俩倒是起来了,一手捂著屁股,那是昨天被打的。

  另一只手揉著眼睛,眼神还不停的瞅向刘光齐那个房间。

  意思很明显,当老子的也不能这么明显的歪屁股啊!

  可是刘光齐房间里还是没有动静,这下刘海中脸色就不好看了。

  

第123章 123,儿女是父母前世的债

  刘海中朝著吴琴咳嗦了一声,又朝著刘光齐房间喏喏嘴。

  意思很明显,恶人让她去做。

  吴琴把手上的抹布一丢,一开始气势倒是很足,有婆婆抓懒媳妇的样子。

  但走到刘光齐房间门口,不自觉的就放轻了脚步声。

  吴琴轻轻的敲门,低声喊道:“光齐,起来吃早饭了。”

  里面没声音。

  吴琴又鼓足了勇气提高声音喊道:“光齐,你们起来了吗?”

  还是没声音。

  终于吴琴不耐烦起来,伸手一推房门,门却“咿呀”一声,随手而开。

  屋里冷清清的,被子也是折迭的整整齐齐的,什么都好,就是她儿子儿媳不在里面。

  吴琴慌张了起来,对著刘海中这边喊道:“当家的,你快来,老大他们不见了。”

  刘海中闻言,虽然也惊了一下,但还是慢悠悠的晃了过来。边走还边说道:“慌啥?说不定老大老大媳妇早就起来了,出去给家里买早点去了吧?”

  但等刘海中走近,看到屋里的情形,也慌乱了起来,并没有比他媳妇好到哪去。

  这时候也顾不得别的了,一下子推开门就冲了进去。

  摸摸被褥,凉的。

  刘海中茫然的现在刘光齐房里,环顾了一圈,什么都是他为儿子精心置办的新家具。

  可是他儿子呢?

  再看到地上的纸团,桌上压著一封信。

  刘海中颤抖著走了过去,拿起信封,拆了几次,却是没有拆开。

  刘海中好像吴琴就在身边似的,露出一个尴尬的微笑。又深吸一口气,打开了信件。

  握信的手已经是肉眼可见的颤抖,晃得刘海中也看不清信上的内容。

  等到刘海中终于稳定住了他的双手,也就看清了信件的内容。

  短短几行字,只是描述了他媳妇那边给他安排了一份好工作。

  让刘海中夫妇保重身体,如此而已。

首节上一节73/20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