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改正归邪的许大茂 第71节

  所以说,可能有无缘无故的爱,但绝对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有些事,如果想不起来,自然是恨上加恨。

  搞到剧情后来,四合院后院许大茂家被偷个鸡。结果前中后院没人看到不说,两个大爷还要藉机会整死傻柱,这不能不说也是奇葩。

  而现在,刘海中想起了往事,除了羞愧以外,也没别的情绪了。

  等到了酒席那天,各家各户一家出一个人是肯定的,家家户户送礼也是肯定的,傻柱的手艺好更加是肯定的。

  贾家又想在这上面耍小聪明也是肯定的。

  许大茂自然也去了,送了个暖水瓶。这在这年头,也算是能拿的出手的东西了。

  院子里大多数人家都是出钱,五毛的也有,一块的也有,这种人情往来,也就是看两家的交情,以及各家的算计这上面了。

  交情自然不用说,像易中海家就出了两块。一个是同为高级工的面子,另一个则是易中海现在在院子里当不了家,有些事必须要求著刘海中他们。

  至于说算计,闫埠贵也出了两块。这就不是交情的问题了。

  而是刘家三个儿子,而闫家三儿一女。就算一来一回不加价,闫家也是多挣两块。

  但基本上这种随礼,都是有来有往,后面办事送礼的总归要加点。

  而贾家的奇葩之处在于,以贾张氏的为人,她是什么恶心事都能做出来。

  贾张氏只出了一毛钱不说,还把三个孩子都带过来了。

  按照贾张氏的说法就是,孩子不上桌不算人头。

  这个往年物资富裕时,这种情况倒也正常。

  但现在什么年头,都已经提前打了招呼了,结果就贾家没听到?

  至于礼金只出一毛钱的事情,这个倒不能怪贾张氏。贾张氏知道,这种场合,自然有人为她补齐的。

  果不其然,在记帐的闫埠贵要唱单(也就是大声的念出谁家的礼金,礼金多少)的时候,易中海板著脸色掏了一块钱递过去。

  贾张氏站在边上根本就没走,见状,又把她的一毛钱给要了回来。

  而秦淮茹,本来还想著去后厨帮忙,好混点吃喝。

  却没想到,王芳早就站在了那里,关键人家厨房里的活计忒熟。

  有不是这院子的宾客说,这刘家是花了一份钱,请了两个厨子啊。

  这话,自然让刘海中高兴。

  

第119章 119,消失的酒

  刘家办两桌酒席,自然是很明显的,院内邻居一桌,厂里同事一桌。

  关键就是刘光齐的同事,以及刘光齐的那些领导。

  但刘海中也不想想,现在这个年头,哪个领导敢来这种地方大吃大喝的?

  再者,刘光齐都要走了,那些技术科的同事,也不愿与他掺和。

  所以厂里来的宾客,除了几个跟刘海中一个车间的师傅,刘海中在身边的两个徒弟,最大的领导也就一个组长。

  其他车间主任什么的,都是礼到人不到。

  许大茂看了一眼红著眼等上菜的邻居那桌,再看看还算矜持的厂里同事那桌。

  自觉的跟著刘海中喊道:“一大爷,今天我替你陪这桌。”

  刘海中也笑道:“这个事你肯定要自觉的去的。”

  两人这样一说一答,谁都没有意见。

  这个陪酒的酒司令,按理来说是四合院里德高望重的人上去,比如易中海。

  但易中海最大的毛病就是他是绝户。

  所以喜宴别说不会请他陪酒,就是请,他也不应该答应这个事。

  真要以后夫妻俩生孩子困难了,会不会怪他就是个问题。

  其次就是闫埠贵了,这个也是个合适的陪酒人选。

  但刘海中的两个徒弟在里面呢,他又通过徒弟的关系折腾过闫解成。

  万一徒弟喝酒喝多了,把他给撂出来,那不是没事找事么?

  接下来自然是傻柱跟许大茂了,傻柱要做菜。

  只能是许大茂了。

  当然,这是明面上说法。

  就算许大茂不主动请缨,刘海中也会安排他陪酒。

  哪怕刘家请的领导来了,还是许大茂陪酒的多。

  也不看看许大茂什么身份,也不看看许大茂在厂里平时陪什么人。

  许大茂这边话刚落地,那边桌子上小组长就对著许大茂喊道:“许干事,今天您可不能跟我们搞一大三小啊。”

  边上的工友们闻言也笑了起来。

  许大茂提著就对著那边喊道:“今天来的都是刘海中同志的亲朋好友,不论大小。”

  “许干事局气。”众人纷纷起哄起来。

  工友们也怕啊,真要一大三小,今天许大茂是大,他们才是小。

  定好规矩,其他也顾不上别的了。

  院里这桌肯定是乱,贾家跟其他人家,差点为了几个荤菜打了起来。

  后来还是脸色不好的易中海喝止了。

  易中海为啥脸色不好,这事谁也不清楚。

  不外乎,以前院内谁家办事都会把他当个人物的。而现在却是成了普通邻居。

  而贾家又在这种场合这样丢脸。

  特别是那边工友那桌,都一个个跟许大茂套著近乎,没一个过来搭理他。

  这种落差,肯定心里不舒服。

  许大茂倒也玩了几个小花样,场面活也懂一点。

  像四九城爷们上桌喝酒,必然是二锅头居多。

  但独自喝酒,或者好友小酌的时候,却是莲花白。当然,这有个前提,得有钱。

  二锅头大家都清楚是什么的,现在大多是牛栏山的。

  而莲花白,在这个时候,还是海淀莲花白。

  像民国时,有老饕文人把四九城白酒分为了两种,一种是二锅头,一种就是海淀莲花白。

  基本上在民国时在四九城扬名的文人,都喜欢这款莲花白的香味。

  因为这酒配方有点复杂,四九城说到传奇的东西,总归是从宫里流传出来的,莲花白也是如此。

  不过莲花白在酒经里,倒的确是元明清三代的贡酒。所以这个说宫里传出的配方这一说,还真的可以确定。

  所以,基本上这款酒就是听到的多,但喝得起的并不多。至少像大杂院里,许大茂并没见过多少回谁家喝这个高雅玩意。

  这酒在六十年代就开始出口了。

  到了九十年代,结果却是被别处注册了商标。

  谁是谁非,谁都说不清楚。

  但那个就基本上跟四九城海淀莲花白没有关系了。

  所以到了后世,外人听到四九城名酒时,也就记得一个二锅头了。

  四九城人喝酒的有些话语真不能乱说,容易挨揍跟惹气。

  比如经常听到电视剧里的~我干了,您随意!

  看似客气,但说句实话,这话也有挑事的意味在里面。

  再有~我敬您一杯。

  这玩意就是骂人了,杯同悲,一般这么说的容易挨揍。

  大多是~哎,**,我敬您一个。

  后来酒桌上还流出一句话来~咱哥俩走一个!

  这个,到底先走谁呢?

  难不成喝酒还必须送一个去火葬场?

  所以,喝酒这个事,会说话就多说。不会说话就少说。

  真遇到挑理的人,说错了话,那酒桌能打起来。

  许大茂别的不会,喝酒上面偷奸耍滑还有这些规矩什么的还是懂一些的。这次酒席又不用他一大三小,十五二十的。

  偶尔提一个,大家也都给面子。如此你来我往,大家高高兴兴,偶尔冒出一句俗语俚言,都是奔著男女的下三路去的。

  但并不是骂人,而是表达一种情绪的发散。

  许大茂倒是看著刘海中端著酒杯,进了临时搭建的灶厨那,接连敬了傻柱三杯,又拍著傻柱的肩膀说了些什么。

  别的不清楚,但傻柱脸上的乐呵倒是挺真诚的。

  如此一桌慌乱,一桌热热闹闹。

  大家都说这次的刘海中是相当豪气,为了儿子可算花了大代价。

  有些心思不那么乾净的,还拍著刘光天刘光福的肩膀说道:“接下来,就等著喝们兄弟俩的喜酒了。”

  这话听得俩兄弟心里泛颤,他们老子待他们老大如此,真把不稳到时能怎么对待他们。

  刘光天年岁稍长,对著说话人说道:“闫老师,您还不了解我爸这人么?他啊眼里只有我大哥。我们兄弟俩啊,除了自己,以后谁都指望不上。”

  这话一点毛病没有,就是有些话是能知道不能对外说的。

  要说刘海中脾气暴,动不动打孩子,他认。

  或者说刘海中看中老大,对三个孩子区别对待,他也认。

  但要说刘家的孩子过得比人家差,这个事情他可不认。

  别的不说,哪怕刘家的老二老三,比起闫家几个孩子,伙食上面就不知道好到了哪里。

  但人的眼光,看不到比自己差的。再说一家三兄弟,也犯不著跟人家比。

  如此,心里有疙瘩也是正常。

  

首节上一节71/20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