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改正归邪的许大茂 第56节

  如此种种,第二天,易中海先带著秦淮茹去厂里,谈了一下贾东旭的身后事处理事情。工会领导还拉著易中海私下谈了一下。所说不过是担心秦淮茹顶了工位后,会不会抛弃贾家改嫁的事情。

  这个倒不是说多担心贾张氏,而是怕这种事如果发生了,贾张氏又会到厂子里来闹腾。

  待听到昨天贾张氏跟他们办的这些事以后,工会领导也愣了一下。

  他倒是想说这种协议是没效的,但是又想了一下,这对于目前的贾家来说,应该是最好的结果。

  

第93章 93,造谣生事谁不会?

  四合院里,比贾家条件差的人不少。但哭穷在院子里要饭的就贾家一户。

  这方面,别人家大多数是借。这跟老四九城的人好面子有关,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哪怕自家再难,找关系近的,院子里条件好的人家借点嚼谷,支撑过最难的时候,以后从牙缝里省出来慢慢还。

  这才是正常的过日子方式。

  可以说贾家的哭穷,易中海提出的捐赠,是搞坏四合院风气的罪魁祸首。

  能白嫖得到的东西,那谁还愿意借?

  所以许大茂把贾家以后的收入,在院子里直接揭露了。

  许大茂可没心思管贾家婆媳的死活,他只是想著以后这些恶心的事情少一点。

  果然,等到贾东旭事情办完,易中海就找上了闫刘两位大爷。

  这一个是该有的感谢。

  贾东旭的事是两位大爷主持的,贾家都是女眷,易中海作为师父,请两人喝杯薄酒也是应该的。

  第二个也没别的意思,贾家这么难,秦淮茹现在又怀孕,上不了班。是不是大家开个会,援助几个给贾家捐几个钱粮。

  闫埠贵还在思索著里面的得失,虽然闫埠贵算计,虽然闫埠贵抠,但他从来没有见死不救过。

  按照易中海说的贾家情况,的确可以组织一次捐款。

  闫埠贵不是不知道贾东旭的丧葬费,基本上都是易中海出的。轧钢厂给的丧葬费都在贾张氏手里。

  可这个事就是如此,谁家还不得留点应急钱。万一以后贾家有个急事急难的,到别人家借来不及,那就耽误事了。

  刘海中已经冷笑起来了。看到刘海中这般笑容,易中海也有点心虚起来。

  易中海问道:“老刘,你要觉得不对,可以说出来,大家商议。现在这个算什么意思。”

  刘海中讥笑道:“我还以为厂子里传的是瞎话,没想到是真的啊?你易中海还真做的出跟贾家退师这种事?”

  易中海被刘海中这番话说的脑子轰的一声炸懵了,退师这种事,古来有之。

  这玩意也叫解除师徒关系声明。

  大多是徒弟品德不佳,干了什么大逆不道的时候,师父对同行之间发出的一个声明。

  大多数说法是,先是说明自家徒弟犯了什么错,然后自责一番,最后就是不许徒弟打著自己的招牌在外面混生活的意思。

  一般这样被退师的徒弟,除非大义在他,不然也不用在行内混了。

  这个事本身没什么,但事情的关键是贾东旭死了。

  这时候易中海要搞出这个事,别说别人对他的指指点点了,就是贾家婆媳也得生撕了他。

  易中海面色铁青,结结巴巴的说道:“这个,这个事谁传的?我什么时候说要跟东旭解除师徒关系了?”

  刘海中依然是慢斯条理的笑道:“你易中海是没说,可是做的不就是这个事?秦淮茹离生育还有几个月啊,现在易中海就不愿意管了?就想著把贾家推给院子里照管?不是退师是什么?你没这个想法,厂子里怎么会传你退师徒关系这个事?”

  刘海中这个人别的不说,对徒弟可不是易中海能比的。他的那些徒弟,基本上都出师升了个三四级工。

  还有一个姓蓝的小徒弟,前年还考上了大学。家里因为缺了劳动力吃不上饭,也是刘海中喊著一帮徒弟,给小徒弟凑了一笔钱,这才没让那个小徒弟辍学。

  闫埠贵这时也反应了过来,应该说闫埠贵是习惯了易中海拿主意,所以下意识的就想著怎么实行。而不是想著易中海说的对不对什么的。

  闫埠贵狐疑不定看著易中海问道:“老易,你可不能干这个事啊。东旭刚死,你这时候要干出这个事,这是要被大家戳嵴梁骨的。”

  易中海都要吐血了,一拍桌子说道:“姓刘的,你给我说清楚。我什么时候说要跟冬旭脱离师徒关系了?”

  刘海中撇撇嘴说道:“你是没说,厂里可传遍了。说你易中海嫌弃贾家是个包袱,要把贾家推给院里邻居。我听到时还以为别人胡扯呢。没想到你易中海还真是这个想法。

  易中海,不是我说你。

  当年贾东旭也是一个头磕在地上,喊了你好几年师父。

  现在他刚死,贾家也不是完全要你养,厂里还补贴一些呢。你每个月小百的收入,补贴贾家十块八块的怎么了?”

  刘海中也是难得有机会这般正大光明的指责易中海,以前都是易中海站在道德层面,说他这个老二这个不对那个不对的。

  这种舒爽感,比喝了三两小酒还舒坦啊。

  但易中海可就麻爪了。今天他倒是也去了厂里,但都是替贾家跑事情的了尾,还有事故现场的证明。

  赔钱厂里肯定是赔钱,但责任总归要划分好。该是操作失误就是操作失误,该是管理错误就是管理错误。

  易中海忙碌了一天,就忙这些事了。回到车间时,也感觉有人往他这边指指点点什么的。却是没多想,以为还是议论贾东旭的事情。

  却没想到,却是在吃他易中海的瓜。

  易中海咬牙切齿的问道:“知道这个事是哪传出来的么?”

  刘海中摇摇头,说道:“这种事谁清楚。厂子里那帮老娘们你又不是不清楚。无风都要起三尺浪,何况你还真有这想法。

  估计要是院子里捐款的事传到厂里去,你易中海就不是厂里出名了,整个南锣鼓巷,整个四九城都得说说你这个事情。啧啧,你这也算当师父的。”

  刘海中的最后一句话,里面的冷嘲热讽已经是溢于言表了。脸上幸灾乐祸的神色,一点都没掩饰。

  刘海中自从当二大爷那天,就一直在想易中海比他强在哪里?厂里厂里压他一头,院里院里压他一头。

  最后想来想去,也就是易中海的名声比他好一点。院子里挂了个照顾孤寡老人的名头,街道有什么事也比他刘海中有眼色。

  没想到也有今天这样的下场。刘海中都有点后悔了,就不该跟易中海说这些事情。光顾著趁口舌之快了,这要答应了易中海把事情办起来,然后传到厂里。

  那易中海一辈子都翻不了身。

  

第94章 94,制造谣言哪家强?轧钢厂里找大娘

  这场感谢宴总归是不欢而散。

  刘海中雄赳赳气昂昂的离开了易家。闫埠贵反应了过来,嘴上也是调侃了一下,离开的时候对著易中海说道:“那易师傅,你说的那个捐款还办不办了?”

  易中海失魂落魄的摆摆手,等二人离开,易中海一口酒猛地灌进了口中,紧跟著就是剧烈咳嗦起来。

  刚才一直在里屋的李云,也是面色担忧的走了出来。看著桌上的残羹剩饭,看著举著酒杯面色阴郁的易中海。

  李云不由心里暗叹一声。

  这种事按李云的想法就该是该帮的帮,等帮过了这一阵,就直接断了。

  这么多年,按照易中海脾气办的事,都是她们易家出小钱得名声。

  真要出大钱了,就拉上大家一起,还是她们易家得名声。

  只能说,这么多年。无缘无故帮忙的也就贾家了。

  这事虽然易中海没跟她明说过,但天天睡一个被窝的夫妻,哪里能不清楚易中海被贾家拿捏的是什么。

  古人说的好,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何况夫妻俩这么多年,连脸都没红过。

  易中海是老阴逼,李云就是好人了?

  李云上前给易中海轻拍后背,劝慰道:“老易,实在不行,帮过这几个月就算了。以后咱们安心过咱们的小日子,外面那些孩子那么多,干脆我们去收养一个吧?”

  易中海闻言顿了顿,却还是摇头说道:“养不熟的。特别在这种院子里面,等孩子大了,总归有人会跟孩子透底细。这要养个十多年,最后还跑了,我们俩咋办?”

  一般像这种心思多的人,想的就多,而且大部分都往坏的方面想。

  易中海就是如此,也许是他自己见过,也许他是听过,也许他是亲身经历过。

  总归一个八级工,还需要为养老烦心,关键是烦心了二三十年的,四九城也就这独一家了。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奇葩的人生也是如此。

  易中海现在顾不得别的事情,养老的事对他来说应该说还早。别人不清楚,他可是清清楚楚贾东旭那一段时间的变化。

  这还是又当徒弟,又当儿子养了近十年的。

  这样养都养不熟,何况路边随便捡一个去?

  关键这种事不是买东西,不满意了可以退换货什么的。选择的机会只有一次,选错了,选个没良心的,那老两口一辈子就算砸了。

  而且这个年头的认知,怎么说呢?大多是通过街头巷尾的八卦来听说的,而当作八卦传播的事,基本上都不是什么好事情。

  就像后世明明我们遇到乡邻老人摔倒也会扶,扶了人家说句谢谢也不会赖上我们。

  但看新闻,终归是扶老人被讹这种事占据了主流。

  这就是新闻传播决定认知的例子了。

  这事许大茂玩得溜熟。

  要说四合院剧情,许大茂前世在短视频上,除了议论议论谁美谁丑之外。也就一个偷鸡,一个捐款记得最清楚了。

  前几天他既然把厂里的赔偿方案在院子里公示了出来,这就等于把贾家哭穷的可能给打掉了。

  现在也就一个易中海推卸责任的问题。

  不到这个年头不清楚,一个八级工代表的到底是什么。

  不说技术上的事情,就说收入。

  一个八级工的工资,不说养个两三家,但养个七八口人应该说不是什么难事。

  那么为什么原剧里还有著捐款呢?说让傻柱带盒饭还能说是有些物资在这年头买不到。

  可捐钱这个事,除了易中海推卸责任也没别的可你能了。

  许大茂并不能确认易中海会不会提这个事情,毕竟事情已经被他改变太多了。

  易中海的一大爷位置被许大茂拉了下来,就等于把易中海办这些事的合法性给断掉了。

  但这种事怎么说呢?造谣又不犯法。

  何况以许大茂现在在妇女界的名声,传点事出去,不要太容易。

  这事,看厂子里哪边三四十的妇女同志们聚集多,往哪边凑就是了。

  许大茂也没有肯定的说易中海要跟贾家断绝关系,让院子里养贾家的可能。

  许大茂只是把易中海在贾东旭出事那天的表现说了一下,最后还带著担忧的说道各位大姨大姐,我怎么没听过徒弟出事,师父不急著去医院,反而在厂里拉邻居的事情?”

  其中一个快嘴的大姐说道:“这还能因为什么,怕担责任呗。按大茂同志你说的,他们两家在一个院子里,贾家又是两寡妇带一帮奶娃子,以后的麻烦事多著呢。这种人家谁靠上去,基本上一辈子都得被拖累死。”

  许大茂唉声叹气的说道:“所以说啊,苦的还是女同志。要男同志还可以再找一个,女同志碰到这种事情再找对象都难。就不知道咱们这位易师傅会不会帮忙了?”

  “帮个屁,这种人,当时那么危急都有那么多花花心思。还能指望他以后帮忙?以为人人都像大茂你一样关心我们妇女同志的苦?”另一个大姨这时接话道。

  许大茂连忙摆手说道:“我也就知道大家都不容易,男人有男人的难,女人有女人的苦。但说帮忙,这种事他当师父的都不帮,难不成让我们院子里邻居帮?

  再说,易师傅一个月小百块钱,帮一帮贾家也是应该的嘛。难不成他还能跟贾东旭断绝师徒关系不成?”

首节上一节56/20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