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改正归邪的许大茂 第33节

第55章 55,许大茂被停职

  要问现在贾易两家最恨的是谁,许大茂肯定排第一。

  这货实在太可恨了。

  易中海也顾不得聋老太太的劝说,直接一封信就递到了杨厂长的办公室里。

  为啥可以直接面说的事情,易中海却要写信?

  这就是易中海以己度人,怕杨厂长也活稀泥。

  信里也没说别的,就是说许大茂借下乡放电影的机会,收受村里好处的事情。

  这个也是原剧里,许大茂为什么被打那么多次,却不敢经公的原因。

  要是原身许大茂,自然也害怕这个。

  首先就是许大茂的被停职,当宣传科胡科长把许大茂喊到办公室,对他说出厂里这个决定的时候。

  胡科长以为许大茂会暴跳如雷,或者会乞求他帮忙跟上面疏通疏通,说明情况。

  谁料想,许大茂只是撇撇嘴,什么都没说。“哦”了一声,转身就要离开。

  胡科长慌忙喊住许大茂,说道:“大茂,你也别著急,这里面肯定有误会。

  我一定会帮你跟上面反映清楚情况,这些人,也太过分了。

  你辛辛苦苦的下乡支持,竟然还告黑状。”

  “叔,我都不急,您急啥?”许大茂无所谓的说道。

  这个场景胡科长可没想到过,惊诧的问道:“大茂,不生气?”

  许大茂笑道:“我把您当我亲叔,咱们爷俩也不用说空话。

  一封信能证明什么?证据呢?

  再说,我还巴不得厂里把我撤了呢。

  谁特么愿意下乡谁就去,背著上百斤的机器爬山涉水,以为这个是好活呢?

  叔,我还今天把话放在这,把我撤下来,我认。

  可要到时查不出什么,这事,厂里得给我一个交代吧。”

  现在的许大茂,看透了里面的歪歪绕绕,知道不用他去求情说明情况什么的,自然而然就有人给他擦屁股。

  事实上也的确是,杨厂长把这事上交给了厂里的书记那边,电话打到公社,公社又派人去村里一番调查。啥事都没有,这就把杨厂长给挂住了。

  关键许大茂还乖乖的请假,从家里搬来了铺盖,直接睡到了保卫科。

  许大茂放话就是,如果查出来什么,他该进去就进去,该吃花生米就吃花生米。

  如果啥事也没查出来,那谁把他下了的,谁就得给他一个交代。

  谁也没想到许大茂会这么刚,胡科长先来劝了劝,~说厂里还没定性,让许大茂先回家。这样待在保卫科,影响不好。

  许大茂一听这话就火大了起来,直接怼道:“胡科长,这话我可不爱听。怎么著,没真凭实据就直接把我位置给下了?那我写封信给上面说姓杨的胡作非为,是不是也得把他厂长位置给停了?

  往小了说,他这就是官僚思想。往大了说,他这是迫害劳动人民。”

  胡科长听到许大茂叔也不叫了,直接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知道这次许大茂是真生气了。

  至于生谁气,可能有杨厂长,但也不止杨厂长,应该还包括胡科长跟他身后那条线。

  至于许大茂想的,自然远不止此。一个小放映员跟上万人的轧钢厂厂长硬碰硬,自然是蚂蚁跟大象的区别。

  许大茂这次就是要硬碰硬,输了,他也不过最多被调走,发配偏远闲职。正好脱离胡科长这个大漩涡。

  再者,也是站队。

  不管胡科长身后是不是李主任,这回这事一出,就说明了许大茂不是杨厂长这一派系的人。

  说到底,这事是杨厂长错在先。接到信,有怀疑,调查前先停职,这些事都没错。

  但厂长是管事的,管不了人,也就是说,如果杨厂长先把信交给厂里书记,然后书记建议先给许大茂停职这程序就没错了。

  可现在杨厂长先把许大茂停职了,然后再通告书记去查,这里面要找毛病也能找得通。

  许大茂虽然不是领导,但他是工人。这个年头,这个身份,还是很好用的。

  事情的重点就在于,到底有没有证据。许大茂自信胡科长他们这点事能解决。

  事实也正如许大茂所想,许大茂这事不同于原剧里傻柱被发配到车间。那是傻柱偷带盒饭在前,真凭实据。

  可许大茂这事呢,查来查去一点毛病都没有。甚至那些村长还在公社为许大茂抱屈,说有时候他们为了感谢许大茂的不辞辛苦,塞点蘑菇什么的给他,许大茂同志都主动补给了粮票。

  这就是一张网,而许大茂就是那织网的针,从上到下,谁都不想他出问题。

  第二次来的,是杨厂长办公室的一个干事。平时也是许大茂拍马屁的对象,所以对于许大茂,有些居高临下的态势。

  保卫科不敢把关押室打开让许大茂进去住,许大茂就直接在办公室走廊里打了个地铺。

  这个干事姓刘,刘干事看著躺在地上的许大茂,笑道:“许大茂,你这是整什么么蛾子呢?行了,查清楚了,你没事,可以回去了。”

  许大茂斜眼扫了刘干事一眼,笑道:“刘干事,那我是去所里报到,还是直接吃花生米呢?领导们总得给我个说话吧。”

  刘干事也是人精,在领导身边工作的,没几个糊涂蛋。听到许大茂这话,就知道今天这事没这么容易解决。

  刘干事不知道谁给许大茂的这种胆子,敢挑衅一厂之长的权威。

  于是脸色也冷了下来,呵斥道:“许大茂,你疯了?事情闹大了,对你有好果子吃?”

  这话半是威胁半是劝解,许大茂倒不是不知道好歹的人,翻身坐了起来,说道:“刘哥,我也不是矫情。

  要换你,好好的工作干著,突然因为一封信就把你停职了,你怎么办?

  同事怎么看你?外人怎么看你?

  我都要结婚了,就为了这个事,我媳妇家说婚事再等等。

  我脸要不要了?

  什么时候,我们厂子是这样办事了?

  反正我今天话放在这里,大不了轧钢厂我不待了。

  要不给我个交代,我直接找那个吴记者,把事情摊开来说清楚,看看到底谁有理。”

  这下,刘干事才明白许大茂的底气所在。

  是的,许大茂的以工代干程序已经报上去了,也已经审核过了。

  申报是轧钢厂申报的,结果这才几天啊,你们又说这人不行,有问题。

  那至少也是一个领导不利的责任。

  

第56章 56,易中海倒霉

  许大茂的底气在于,这是一个让人说话的年代。

  傻柱得罪李主任那么狠,也不过被发配车间。

  为什么?傻柱他是工人,家庭成份也是好的。

  李主任一是不愿意跟他计较,懒得做拿瓷器碰瓦片的事情。其次才是欣赏傻柱的厨艺。

  而具体到许大茂这个事情上来,厂里有工会,有书记,宣传科有科长,怎么也轮不到杨厂长一句话就把许大茂的位置给停了。

  事情在后世看上去好像不可思议,但在这个年头,还真是如此。这是个扫地大爷敢拍领导办公桌的年头。

  讲究是谁有理谁有说话的权利。

  后面会不会有报复什么的?

  许大茂不知道,但以许大茂看来,如果杨厂长就这点心眼,估计也坐不上轧钢厂厂长的位置。

  许大茂又说了几句,也没别的,就是名声被毁了,感觉委屈。既然这事是杨厂长经手的,杨厂长至少该给他证明清白,该给他一个交代。

  这个就是程序的问题了。

  如果易中海是直接把信交给杨厂长的,事情查清后,易中海最少挨个批评是肯定的。

  如果是匿名,那么杨厂长凭什么凭一封匿名信就把许大茂给毁了?

  还有就是许大茂以工代干已经申报上去了,这事要上面听到,会不会以为杨厂长在排除异己?

  等等等等!

  说白了,许大茂就是瓦砾,杨厂长就是名贵的瓷器。

  许大茂在赌杨厂长不会为了一个易中海把事情搞大。

  许大茂委屈巴巴的说道:“刘哥,刘干事,我怕啊,我真怕。今天能因为一封信把我名声毁了,明天呢?谁看我不顺眼,再编一封信出来,我再被停职?

  或者话再说大一点,要是厂里人人都学这个人,因为一点私事就把人往死路上整,那我们厂子就乱套了。”

  刘干事眼神锐利了起来,盯著许大茂冷笑道:“你知道写信的人是谁?”

  许大茂玩这么多套路,就是为了等这个。既然易中海想玩,就直接把他拍死。

  于是也不犹豫,直接把自己揭破易中海用美人计逼得何大清抛家弃子的事说了出来。还有自然是易中海想让全院邻居养贾东旭全家的事情。

  许大茂说道:“我最近也就这上面得罪过易贾两家,除了他们也没别人了。

  要贾东旭他妈真的七老八十不能动了,那么一个院子邻居,总不能看她活活饿死。

  可是贾张氏长得膘肥体壮,好吃懒做。

  我凭啥拿自己的劳动所得,养这种人物?”

  许大茂把话又拉了回来,从公事论到了私仇。这就让刘干事心里很舒服了。

  刘干事回到办公室,把事情对杨厂长一说。杨厂长也不由痛恨起来,他痛恨的倒不是易中海干了那些缺德事,而是易中海拿他当枪使。

  杨厂长神色莫名的说道:“小刘,你找几个跟易中海同院子的,把事情了解清楚。我们不能冤枉一个好人,也不能放过一个坏人。”

  刘干事直接开口道:“刚才我在车间里已经找人问过了,贾家那个事的确有。而何雨柱父亲何大清那个事,何雨柱同志不愿说。大家也都是说不清楚,但话里的意思是应该有那个事情。”

  当秘书的自然是要把事情做在前面,既然决定了要跟杨厂长说这个事情,那肯定要了解一下事情的真假。

  杨厂长很满意刘干事这种办事认真的风格,点点头,然后说道:“我等会去跟书记碰碰,许大茂同志有句话很对,不能放任这种风气。有些人仗著自己是老师傅,仗著厂子里给他的信任,称王称霸,这种事很不好。”

  不到下班,许大茂的事情处理结果就出来了。

  别的后续不清楚,但易中海这回可算是丢大脸了。公告里还是给易中海留了面子,没有指名道姓的说是易中海举报的。

  但一面是对许大茂的表扬,证明许大茂是个好同志。一面又罚易中海一个月工资,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里面怎么回事。

  其实按照杨厂长的想法,是直接给易中海降工级的。

  但还是那个问题,易中海也是他们才捧上去的。这时要给易中海降工级,就要通过劳动部。

  这要通过上面,那是不是也说明,轧钢厂领导的工作没有做到位?

  但易中海肯定是被人记住了。

  劳动部这个部门是去年成立的,基本上像工人的考试定级什么的,都需要通过他们。

首节上一节33/20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