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是阎解成 第75节

  但是如今他打都打了,这事儿可怎么收场啊。

  好在秦京茹头上的伤口经过检查后,清理缝合,除了还有脑震荡以及一些身子的上的皮外伤,倒没有他们想的那么糟糕。

  也还好但是许大茂不是朝着后脑砸下去的,不然怕是真的要出人命了。

  众人也以为是要不省人事了呢,结果倒是比较幸运,都是松了一口气。

  等第二天秦京茹真正醒过来后,看到一旁陪着的秦淮茹,忍不住的开始流泪哭诉了起来。

  ”姐,呜……!我想离婚,我不想跟许大茂过了!我宁愿去村里干活。“秦京茹一醒来就提这个,好像这次的这顿打是让她彻底下定决心了。

  ”你可别说傻话,你如今这年纪再结婚可不容易了,你难道真想跟姐之前一样,当个寡妇不成?“

  ”姐,你是不知道,大茂他有多绝情。他之前打我骂我我都不在乎,但是昨天他直接拿着椅子往我头上砸,他这是要我的命啊。“

  ”我是想清楚了,开始是我上赶着要嫁给人家的,他怕是根本就对我没有感情。更别说我早发现他之前外边还有别的女人了,以前我也不想管,觉得只要大茂是真心对我好的就成。”

  “现在我才知道,他根本没真心待过我,反正现在我想起他的面孔,都是最后那副举着椅子想让我死的样子。姐,这婚我是离定了!“秦京茹说着说着,也不再哭了。

  面色平静,看样子是真的下定决心了。

  女人有时候因为感情,比较坚强,能忍受许多委屈。但是一旦这心里的感情消散了,所有的忍耐也都不在了,更是有无比的决心分开了。

  随着秦京茹最后出院,也不知道在家里头怎么说的,许大茂最终也同意了离婚。

  离婚后,虽然没把屋子给秦京茹,但是也将这些年的积蓄的大部分给了她。

  以目前的情况,靠这些积蓄,继续在城里买间小屋子,居住倒是没什么问题。

  就是接下来的生活靠什么,才成了秦京茹最大的问题。

  而许大茂在如今在院子里,是真的变成孤家寡人了。

  ……

  解放如今的生活是彻底不一样了,开始坐着火车来宝钢的时候,内心还有虚。

  毕竟自己之前可只是个钳工,虽然跟着他哥学了好多年了,但是真正从工人转成技术员,再到如今的工程师,也就一年的功夫。

  哪怕都已经拿到了正儿八经的工程师证了,也难免觉得有些底气不足。

  等他下了火车到宝钢的时候,厂门口宝钢的领导,包括厂长,总工等七八个人已经来迎接他们了。

  他们三人可从来没被这么大阵仗迎接过,都只能不断笑着,跟厂里的领导打招呼。

  厂里的一位领导,替三人介绍完一圈来接的领导后,就带着三人参观厂里目前的生产近况。

  这几年上海市的各项产业,对钢材的需求极大,但是市里的钢厂所能提供的钢产,才不到市里需求量的三分之一。

  所缺的部分,几乎都是从附近的马鞍山钢铁公司调过来的。也还好如今马钢是做强做大了,供应了附近好几个省市的钢材需求。

  不过上海毕竟是直辖市,而且是国内重要的经济中心,光是去年,上海这座城市的GDP就是全国第一,上缴中央的财政也占到全国的四分之一。

  正是因为如此,市里才不希望一直靠着外头供应,需要发展自己的钢铁厂。

  这才展开了宝钢的建设,于76年着手动工,合并了市里的所有大小钢厂,外加上扩建,才联合成了目前的宝钢。

  若是论产量,宝钢与其他一线的钢铁厂,还是差距很大。但是毕竟宝钢所在的地方不同,来之前,不仅王部长重视,而且当地市领导与厂领导也非常看重。

  因此此次出差,任务最重要的就是他们三人了。

  如今厂里虽然还进行着生产,但是都是之前的小厂,小规模的生产,真正的新高炉甚至还没正式建完。

  厂里处于是一边生产,一边扩建。按找三人所见的,附近那一片正在开发的地,这若是真正落成怕是能直追马钢了。

  三人在厂领导的带领参观后,还去厂里的食堂吃了顿小灶。

  这种被招待的感觉,让他们是一扫火车上的疲劳,每个人的虚荣心是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了。

  更别提人家厂里的领导,一口一个阎工,刘工以及马工的,都快让三人找不着北了。

  三人一边喝着酒,一边听着这称呼心头直乐,觉得这工程师比他们想象中的还要美好。

  等第二天酒彻底醒后,也更加重视如今在宝钢的任务了,可不希望掉了链子。

  几人浑身充满了干劲,恨不得拼了命的赶紧干出成绩,好让自己的这个工程师位置正真稳下来。

第159章 解放的指导生活

  不过等跟着宝钢的宋总工去了车间才发现,这里生产也太简陋了,比他们的轧钢厂差的可不是一点半点。

  在他们眼里,连许多生产的安排都全是问题。很多人工也因为生产管理原因,效率太低。

  这样子别说上连铸项目了,怕是调节生产线问题都要一段时间了。

  更不要提设备了,这高炉都没点起来,就算用了这连铸设备也没效果啊。

  源头烧原料的就慢,就别提最后的铸成了。

  除了马文涛,其他俩人开始的心虚,生怕自己技术水平不高,容易露怯的想法。

  在如今看到现场的场景后,心里是彻底有底了,自信了起来。

  俩人也不想想,自己之前跟着的可都算是轧钢厂的大牛了。阎解成这个开挂的就不说了,俞总工也是在这方面钻研了十几二十年了。

  哪怕是下边的林技术和何技术,以及唐明他们的技术水平也都很扎实。远超一般的技术员了,在涉及轧钢这生产的技术方面,怕是比一般的工程师还要强不少呢。

  不过对自己技术是自信起来了,但对做出成绩,三人开始没底了。

  毕竟这里的生产也太落后了,许多东西都得从头开始,甚至某些生产工具,光靠他们几人都造不出来,得需要红星轧钢厂的支援。

  解放也借着厂里的电话,赶紧将这里的情况,报告给阎解成要帮助了。

  阎解成此时正在办公室,处理一些司里的人事调动。

  如今做了这一把手后,他算是真正能感受王部长忙碌的原因了。毕竟每一个文件的签字,都会有许许多多的人执行,他一定得把好关才行。

  更别提一些重要的人事调动了,这都关系着许多人一辈子的发展。他目前所批有关的调动,都是将其他部门的人,正式批准调加入他汽车司的任命。

  其实这一点,他还算舒服了。其他司的司长上头,都有一个分管的副部长。

  许多司里比较重要的人事任命,还得听取这些分管领导的意见。他就不一样了,因为是新建的司,而且上头重视,就归王部长直管了。

  王部长平时多忙啊,哪里会给他这新司局批意见,全权让他自己做主了。

  等接到他弟电话后,细细问了宝钢的大致情况,以及目前的生产环境。

  听了解放的一番介绍交流后,他算是清楚了三人目前的困难了。

  等于新的高炉没建完点燃,新产线也没法实施,旧的生产线更是停不了,不然直接没产量了。

  关于这高炉研究,几人虽然跟着他这些年,大致理论都清楚,但实际可真没操作过这种大项目。

  他们红星轧钢厂,在高炉方面一直是比较先进的。

  毕竟这方面以前是林工一手操刀的,后边他师傅也是按林工的老资料,继续增了两个高炉罢了。

  林工在这方面的研究很深,这么多年了他们厂的高炉都没出过问题,导致都开始下意识默认,这开始的高炉是没问题的,一心钻研后边的成型端了。

  而宝钢这边一切都是新建的,他们厂里的总工,主要负责的就是这次的高炉项目。

  王部长之前也不知道宝钢的具体情况,反正都一股脑先派去支援了。

  “解放,你这边情况我了解了,你们三人先帮着那边的厂里总工,把高炉建完点火。需要的工具,我协调这边的轧钢厂,给你们支援。包括高炉的技术文件,我到时候将轧钢厂使用的资料,也给你们一份,你让那边的总工也参考下,尽快建成吧。”

  一周后,这份技术资料就到了解放手里头。至于其他的工具设备,通过火车运输还要一段时间。

  三人拿着这资料找到了宋总工的办公室。

  宋总工四十来岁,办公桌上全是堆着的技术图纸。俩人进去时,宋总工还让几人稍等片刻,等到把思路理完了才与俩人交流。

  解放直接把高炉技术资料给了宋总工,等宋总工粗粗翻阅了后,脸上顿时惊喜起来,“感谢你们来指导的同志啊!这份技术资料可帮了我大忙了,里边甚至还有几次宝贵的实施经验的总结,这可能给我的工作省下巨大时间啊。”

  宋总工是满脸兴奋,不停的表达感谢。说着说着,还忍不住将这资料对照着他桌上的规划图纸,继续演算了起来。

  然后就全然忘了办公室里还有他们三人了。好在他们俩在轧钢厂也习惯了,俞总工有时也会忙着思考而忽略了周边人。

  几周后,宋总工将新的改良后的规划图搞出来后,又叫了俩人进去商量,给这新方案提提意见。

  还好这高炉正在实施的进度不快,不然这图纸一改的可就麻烦了。

  光天和解放俩人以前对这方面了解的也不多,只是处于能看懂的阶段。

  而马文涛就不同了,毕竟基础更扎实点,对这方面也有过涉猎过,颇有些心得。

  见了宋总工的图纸,还就一些感觉不太稳妥的细节,与宋总工细细探讨交流了起来。

  最后宋总工在加班重新画了一版,才交到现场,让工人们按着新图施工。

  这次,现场不光是宝钢的技术员了,他们几人也加入进去,协助指挥调度了。

  毕竟他们对这图纸也算吃得透,比宝钢那些普通的技术员可强的多,而且因为光天和解放本身就有充足的经验,给工人师傅的培训以及现场的实施。

  这指挥管理方面,可比宝钢原先的人强多了,整个项目的进度飞速发展起来。

  于大半年后,也就是78年7月,是终于将这第一炉高炉点燃了。

  这时才开始他们真正的产线设计,以及连铸项目的实施了。

  这方面宋总工了解的就不多了,只是吩咐了厂里的技术,以及一些老师傅们,全权听俩人安排。

  解放几人倒是按着他哥的要求,先与宋总工确定标准,毕竟他们目前的老产线,生产出来的东西,就是一条产线一个标准。

  按着他哥的建议,让宋总工按照他们轧钢厂的标准从事生产。

  开始他们还担心人宋总工不答应呢。毕竟这年头厂跟厂还是比较独立的,尤其是设定标准的这些事儿。

  有些厂里的领导他就是觉得,应该厂里自己设定标准。让其他有需求的厂,按着他们的生产标准跟他们提采购需求。

  当然这种事儿也就目前几年管用,等以后私企起来了,或者外企过来投资后,就不一样了。

  私企虽然没啥标准,但是灵活多变。

  而外企技术先进,很快就会抢占国企的市场,最后这些市场上标准就按找国外的标准实行了。

  国内的许多老国企,最终还是只能按照别人的标准生产了,要不就只能被市场淘汰了。

  而宋总工算是比较开明的,愿意跟着他们的先进标准,进行生产实施。

第160章 娄晓娥的拜访

  阎解成在这次几人出差的任务里,都给各组派了生产标准一致化的要求,倒没一定要让他们改变其他厂的标准,而是先预先提出概念,逐步推行标准化。

  目前这出差的三家大的厂,以及之前的马钢来的反馈,除了鞍钢那边工作还有待推进外,其他几家倒是很快就同意了,甚至已经按照他们的标准制造了。

  阎解成如今的目标,就是让国内许多产业生产,先有一个统一完善的标准,也让市场逐渐接受和习惯。

  这样等外企大规模投资后,许多的事情都只能按照他们的标准生产了,不然这些企业在国内可无法生存下去了。

  好在后边的生产,几人都比较熟了,关于产线的具体设计,以及连铸设备的操作讲解。

  几人都是以前一步步实施过来的,算得上是老师傅了。

  最后由刘光天负责培训生产还有设备使用讲解,解放协调产线的具体安装,马文涛则是去负责具体连铸设备生产去了。

  三人这明确的分工,在宝钢的技术员眼里看来,显得十分专业。

  许多技术员内心还想着,这别人厂的工程师是不一样啊。不仅技术够硬,指挥实施也有经验,甚至还接地气,能给底下的工人们做培训,内心都十分佩服。

  三人倒是没想这么多,就是按以前的习惯分配干活罢了。

首节上一节75/1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