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过去:开局送老婆 第73节

  听到赵平的话,三妞没多想,以为他真的只是忘记带钱在身上。毕竟他现在工资也不低了,还能捞点外快,还能忽悠她这菜钱不成。而且他们自己去买,也更会买丽丽喜欢吃的菜,丽丽算是第一次上门,是得好好招待的。

  所以三妞点了点头,就给赵平二十块钱,让他尽量多买点丽丽喜欢吃的,别省钱。

  赵平自然是说没有问题,然后带着蒋丽丽就出门去玩了,四合院外门口还有他开来的小轿车在呢。有一辆轿车在,到哪人家都要高看他们一眼。

  “平子,我记得你今天出门不是带了钱嘛,怎么还问你姑姑要钱。”

  在车上,蒋丽丽有些奇怪的询问着,因为今天来这里之前,她还看见赵平掏钱买烟抽,口袋里还有不少钱的。买菜的话,怎么都够。而赵平的姑姑出手还真大方,买一个菜就拿二十块给赵平,这真的要买菜的话,大鱼大肉都要买很多了。

  “你懂什么,我说了我姑姑家只是低调,念旧不愿意去弄房子住。她家里有的是钱,整个罗微诗厂都是他们家的,钱多的可以堆成山。我是有钱怎么了,我一个月才多少工资,你第一次上门本来就应该她招待。问她要点菜钱没什么的。”

  听到赵平这样说,蒋丽丽点了点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蒋丽丽要是不爱慕虚荣也就不会看上赵平,为什么他们的婚事没订下来,还不是想落实他到底有没有这样一个姑姑嘛。

  而有这样一个姑姑,不占点好处,那跟没有有什么区别。所以赵平的做法马上得到了蒋丽丽的认同,而且蒋丽丽也看出来了,赵平他姑姑家在屋外是看不出什么,很普通。但房间里,电视冰箱什么的都有,电视还是大尺寸的彩电。

  而且三妞身上穿的带得一看就不普通,但蒋丽丽也没什么见识,只能感觉到不普通。

  “平子,你姑姑家这么厉害,你们那边的亲戚这么就没有人来巴结她呀。”

  “说了我姑父也就是上一年年初才辞职的,之前我姑姑家也很普通,一个食堂主任一个月工资也就比普通工人高一点点。所以不是没人想巴结我姑姑,而是都在等时机。如果是要去厂里工作的话,现在也容易进的很,来不来找我姑姑都能进。但要是想要好的工作,那就不一样了,我姑父那人看上去好说话,其实比较死板的。最早之前厂里有轿车的时候,我就想来了,但因为轿车司机不教人开车,就没让我去学开车,找我姑姑也没有用。后来是有了自己的运输货车,才让我进的。”

  “啊,那你姑父会不会同意把我调到运输部当签单员呀。”

  听到赵平说他姑父死板,蒋丽丽也有些担心了,她现在是玩具厂的一个普通员工而已。玩具厂里的活虽然不重,但也枯燥,每天要不停的干。而运输部的签单员主要工作就是拿着单子核对货物,根本不费什么力气,十分轻松的工作。而且工资还比玩具厂高。

  “没事,签单员的工作简单,你也有初中文化,又不是不认识字。只不过这类工作会优先安排高中生而已,但我是知道我姑父的,一些能胜任的工作,走后门他都会答应。你就看把,我那些堂兄弟姐妹只不过没能力或者年龄小,现在是没能力求到我姑姑那。今年过年的时候,我大姑的女儿陈芳就试探过我姑父了,我那表姐什么心思我还不懂嘛。”

  对于罗成的性子,赵平还是专门研究了一下的。姑姑又是一个心软的人,只要是不过分的要求,走姑姑这条路线基本没有问题。而在工作方面,他明白一点,只要你会什么,有亲戚这一层关系的照顾,那是真的可以走后门,直接安排工作,前提只要你能胜任。

  而他大姑的大女儿陈芳,过年的时候就直接试探了姑父。故意开玩笑的说她现在也在姨父厂里上班了,问能不能照顾她一下。

  然后罗成还真没客气,还说怎么没早来找他,然后就说让她先熟悉流程,等熟悉后了,再找他给她当个小组长什么的。

  陈芳只不过小学毕业,如果不是有这样一个罗微诗厂,她以后最多也就是一个农村妇女。还想当生产车间组长,啥能力都没有,那只是做梦。但现在三妞是她的亲姨,只要努力学流程,就可以当组长了。要说其他亲戚会不起什么心思,诡都不相信。

  开着车,赵平就带着蒋丽丽在城里溜达了一圈,天色快差不多的时候。赵平寻了一个没人的地方停了下来,手就抱像了蒋丽丽。

  “丽丽,你现在相信罗微诗厂就是我姑姑家了的吧,我们的婚事你应该同意了吧。”

  简单的抱着,蒋丽丽跟赵平不是第一次,对于罗微诗厂就是他姑姑家的,她也是彻底相信了。因为等会买菜回去,晚上吃饭见到他姑父就知道了。而且厂里的轿车赵平能开出来,这本来就能证明一些什么,所以蒋丽丽也是点了点头。

  见蒋丽丽点头,赵平的手就开始不老实了,他跟蒋丽丽也谈了快二个月了,有些部位他是摸到了,但有个部位是始终连摸都不给他摸。

  “平子,别,别这样。”

  “丽丽,你就让我摸一摸,我们早晚不是要在一起的嘛。我有这样好的一个姑姑,你难道还不认可我嘛。你要是跟着别人,谁能开汽车带你出来兜风呀。”

  “那你不能等我们把婚事订下来再摸嘛。”

  “那得等多久呀,而且我只是摸一摸。”

  “这~~。”

  蒋丽丽为难了,她势利归势利,但这年代的女生保守还是有的。看着赵平那心急的样子,又想到了他姑姑家,这事情真是让人害羞。

第167章 原材料生产线

  一个签单员,只要不是文盲的确可以胜任,但如果是长远考虑,其实学历高一点还是比较好的,以后办公早晚要电脑化,文化高的人其实也间接证明人家学历能力强。

  所以现在一些看似轻松简单的工作,罗成也要求高中文化以上。不过赵平既然是带对象来了,而且要求的工作也的确能胜任,只要是不很重要关系到有决策权的岗位,安排一下真的不会对罗微诗厂有任何影响。

  蒋丽丽在得到赵平姑父同意调岗后,第三天就收到了人事部调任的消息。而这也彻底证明了那罗微诗就是赵平姑姑家开的,主要是罗微诗厂里很多下面的员工知道罗成的人不多。所以哪怕她见到罗成后,都没法确认赵平说的真假。

  罗成基本不参加厂里的任何会议,企业里明面上的最高领导是张厂长。现在也被称呼为总厂长了,主要是罗微诗旗下分类业务越来越多,导致一个厂长根本分管不过来。所以现在企业里有好几个厂长,有玩具厂的厂长,有罐头厂的厂长,有组装厂的厂长,还有热得快厂的厂长。

  主要是现在还不流行经理和董事长之类的词语,都是科长,主任,厂长。这也就是一个职位称呼,所以也无所谓。以后早晚这些厂长只会是各部门的总经理。

  在企业里,罗成又不经常出现在厂里,也不负责具体事项。所以有时候就算见过罗成的人,也不一定知道他真正的身份。而且厂里也没挂他的照片,现在也不是互联网时代,所以普通人不知道罗微诗厂是谁的,这也很正常。

  所以蒋丽丽和赵平的婚事,也就基本订下来了。赵平长的也不差,最多就是家里条件不怎么样,但这是别人不知道赵平的身份,知道的话,她蒋丽丽只是一个村花,真不算什么。

  然后两人现在在一起,天天就是幻想着,有这样一个姑姑,有什么好办法再弄点好处呀。这就跟放着一座金山,不知道怎么去开采一样。一个司机一个签单员,两人工资加一起也将近四百块,而赵平还能捞外快,生活条件肯定是好的很。

  但罗微诗呀,整个企业都是姑姑家的,这钱多的,光给员工分房子一下就上千个房间。几十万块就跟砸的玩一样。赵平姑姑家到底多富裕,想象不出来。

  香港,九龙。

  罗成的外贸公司组建的非常快,热得快的热销,让罗成的境外账户也有了不少的外汇。组建一个公司,轻而易举,砸钱就是了,薪资比同行业高出百分之十,当然了,香港很多行业已经有业绩提成一说了,所以谈成的单子奖金也不比其他同行低。

  所以罗成在香港的外贸公司人员招聘上是十分顺利的,当然这也不完全是单纯待遇方面,而是罗成坐拥的资源。

  外贸公司宗旨就是对外进出口,而香港很多外贸公司其实是皮包公司,类似于空手套白狼。自身是没有产品的。就类似于中介,我有东西要卖,让公司帮忙联系业务。又或者是有人想要什么,介绍过来看看我能不能做。

  而在香港,因为是自由港口,很多香港有实力的工厂和公司,一般都是直接跟海外业务对接的,能跳过外贸公司都会跳过。所以别看香港的外贸公司多,但其实就跟后世的中介一样,这样的公司其实工资不高主要靠的是提成。

  罗成现在在香港开的外贸公司,十分吸引同行的。主要他开的不是单纯的皮包公司,他是有自身资源的。有自身资源的话,等于不需要同时要找到合适的卖家和买家。只要单方面寻找,这成功率自然高。

  另外一点,那就是罗成拥有无与伦比的代加工能力。当然了,现在也受生产线的限制,主要加工的内容属于简单的人工型产品,比如玩具服装等。但就光这已经足够了,香港才多少人口,总共人口才五百万,生产工人又能有多少。

  而罗成哪怕是一个人,但他根据地是内地,根本就不用担心劳动力的问题。所以罗成外贸公司,就算待遇跟其他同行一样,只要了解情况的,都会做出明智的选择。反正是挣钱,为什么不选择容易挣到钱的地方。

  内地招聘齐了十人后,因为本来就是通过上面同意的,所以出境手续是办理的很顺利。除了张益外,其他九人能通过竞选应聘上来,一方面是能力,另一方面运气成分也很大。

  组织部那边,首先排除无父母的,毕竟国内有父母的,总有个牵挂。然后就是排除没结婚没小孩的,老婆孩子不要的不是没有,但毕竟少。但就这样符合条件的还是一大推,这年月有些人还在读大学的时候就结婚了的很正常,甚至一些插队回来的,孩子几岁了接着读大学的也有。

  然后就是开始比兄弟姐妹了,姐妹不算,有兄弟的先排除。家里男孩多,父母有人照顾什么的,牵挂就不那么重。这家庭成员筛选完,又是背景了,最后连身高都去排比,因为这是出国,代表的国人形象,哪怕是进入私人企业。

  所以很多其实能力强的,可能因为运气不好大部分被组织部给筛选掉了,剩下的算是运气好又有能力的一批吧。

  因为张益是科长离职,有管理经验,所以这次算是由他带队负责香港这批人了。一进入香港,他们就感受到了什么是繁华。一条街道竟然还有全部是商铺的,卖什么的都有。穿的普遍比较时髦,这好在来这边的都发了二套西服当工作服,现在都穿在身上。

  香港跟深圳的气候差不多,现在气温挺高的,但没有一个人因为热而脱掉外套,主要是脱了显得太土了。

  罗成的外贸公司是在一栋写字楼里,而等张益他们进入后,正好公司又拿下一单,在庆祝。现在公司的策略很简单,香港本来就有很多玩具代工订单。通过玩具类型,去查找海外玩具开放公司的电话,直接询问需不需要加工就行了。不光是玩具还有服装鞋子,或者各类型能加工的东西。

  当然了,优先找能直接就可以生产的订单最好。还有就是生产线购买,原材料的生产线,如果自己能生产原材料,完全就可以代工升级包工包料了,以后有什么订单,只要商家发样品或者图纸过来,按照款式做去是了。

  如果自己不能生产,永远只能做最低端加工。就想后世的手机一样,看上去很多都是在中国生产的,但其实很多东西,中国只不过是组织。像某手机,屏幕是一个国家的,芯片又是一个国家的,零部件等等。中国可能有提供一些什么的,但也是一些技术含量低的。

  然后一部手机中国加工厂连售价的百分之十的比例都没有,就像现在的玩具,罗成连小拉链都是别人提供材料在厂里缝纫到需要拉链的玩具上面。

  所以别看现在玩具加工利润不错,一年挣多少外汇。但这加工是面对世界多个国家的,香港只是一个转包港口。所以利润不错只不过是体量大,但真正的利润,生产一个玩具挣的钱还没它售价的十分之一多。

  必须产业链提前升级,这也是外贸部的任务之一。而有外汇的话,一些科技含量并不高的生产线并不难获得,罗成也没牛逼到直接去收购造汽车的生产线。

  所以外贸公司才开业没有多久,公司就成交了很多订单,有卖的有买的。公司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任务,没有一个人会停歇,都在查询资料,然后打电话,不断的重复循环着这样的工作。而且有些订单还需要出国考察,他们并不是单纯的皮包公司,是有律师团队的外贸公司。没办法,BOSS有钱,公司直接组建了一个律师团队,准备咨询各自问题和处理各自合同。

  玩具原材料主要是塑料和毛绒类的,这样的生产线容易购买,价格也不贵。现在公司谈下来的订单就是包工包料的,这样的订单罗成答应过的,谈下一笔就三千港币。当然了,品牌大公司不一样,根据品牌规模大小不同,奖励也不同。能谈下品牌,一个单子奖励一万也很正常。

  香港现在人均工资也就一千多,而类似于包工包料的订单多的很,主要是有些东西原材料也便宜,把材料运到内地去,交一下税,可能并不怎么划算。而且又不是高科技产品,一些海外规模小的公司,其实还巴不得罗成这样包工包料,他们只需要设计出符合市场的产品,直接捞钱就是,根本不用担心设计出的东西火爆而没货供应。

  公司里到处都是纸张,信息,资料,紧凑的工作节奏。让刚进入公司的张益一伙人,内心有些无助。来香港的时候,他们还认为自己是大学生,有能力的人,学东西应该也快。但现在单纯一个快节奏的工作环境,就已经让他们感受颇深了。

  他们来到这边,公司也专门安排人来接待他们的。但人家可没义务去教他们什么,要自己多去看去学,然后再虚心的请教。如果适应不了,三个月还是瞎混的话,那么肯定会上报,然后罗成安排人把他们遣送回内地。

  这可不像国内,节奏慢,适应起来容易。你在这边拿的是上千港币的工资,现在香港综合平均工资也就这样多,这也就是说,有比他们高的,也有比他们低的。但大部分打工人还是比他们低的。这从内地一来香港,就拿这样多工资,不努力,像等着别人主动帮助,那根本不可能。

  而且这边可不是死工资,罗成只是在内地招聘的时候没说出来而已,现在内地可还没提成这一说,罗成也不想开什么先例。

  努力吧,有能力的人,一个月挣上万并不是梦想。香港一辆车也就是一万块左右而已,在香港只要肯努力,买车根本就不算什么。

  有彷徨,但十人更多的还是兴奋,在国内能读大学的,都是天之骄子。而这次招聘说他们是千里挑一也不为过,他们就不相信,香港人也是中国人,他们就能多一个脑袋能厉害到哪里去。

  香港,罗成是不想去了,那边的事情,已经专门的人对接,只要把消息汇报过来就可以了。而建设生产线原材料加工厂的事情,有点把东郊区管辖负责人吓一跳。

  因为罗成打算把原材料厂建到外地去,也就是四九城周边的其他城市。这一举动上面的人还以为罗成对他们不满呢。这在四九城东郊区发展的好好的,怎么突然会想到去其他地方建厂。那这财政收入不是外流了嘛,而且罗成一些建设也减少了财政方面的经济建设。

  建设农贸市场,个人的没见过,但起码可以收租金,而上面不管你收不收租金,起码这是便民工程。另外就是他还建公厕,这不但免费,可能还要投入人力去维护。还建马路,弄路灯,搞公交。这要节省多少地方上面的财政开支。

  而如果罗成是起了心思想去其他地方发展,那这影响可不是一般的大。罗成的企业在四九城,创造的外汇额度自然也算四九城的,别人想插手可插不进来。但罗成要是去其他地方发展,也跟四九城这样搞的话,那管辖之地,人家什么都不干都是政绩。

  罗成想把原材料厂弄去外地,主要是那是低端的原材料生产线。比如塑料颗粒机,可以回收塑料加工再生产,但回收来的塑料基本是废品,在生产过程中,会造成不小的污染。还有其他一些原材料生产线也是如此。造纸板的,毛绒加工的,甚至一些颜色涂料产品,都是有污染的,只不过比那些重污染的要好点。

  现在国家对环境这块还不重视,就算知道会有污染,也是选择先发展再治理的策略。而且在很多年里,因为原材料产能不足,还经济发展起来后,还常年进口国外垃圾。

  最后,上面好说歹说,还是把罗成要建设的原材料厂给留下来了。东郊区不是本来就跟罗成规划一起建设一条比较长的公路嘛,罗成一开始还说自己不可能发展到那么远去,还不想那样去建。现在正好,直接把厂建设到公里最远的地方。然后按照罗成的要求,上面还直接派人把一座面积不小的荒山给弄平了,让罗成去建厂弄生产线。

  而且上面还出面,让罗成又优先购买了五辆公交车给罗微诗厂自用。罗成只要招一些司机,完全可以当厂车专门接送工人去那边了。

  对于原材料厂,罗成是不可能建到现在的几乎纯手工加工厂附近的。现在很多工人都生活在这边,这污水排放就是一个问题。

  所以哪怕现在政策不专门管污染,罗成也省的麻烦,直接有多偏建到多偏的地方去。而且罗成也知道,以后出现治理的政策,也不是直接一棍子打死,先都是把城市中心区域的一些污染严重的厂外迁,再到后面一些发达的城市基本就不允许有这样的企业了。

  然后一些污染严重的企业就跑到了落后的城市发展,就算是那样,没有排污治理设备的厂,也不允许开了。

第168章 大量工程启动

  庞家沟土地开始动工了,直接是一个大型的综合商场,顶层是电影院,加美食餐饮小吃。下面一层就是家具和床上用品,一层一层的下来,反正跟后世的购物广场没有什么区别。但在这时代肯定是一个最时尚的购物商场。

  一楼可以卖服装和首饰,也经营主食类餐饮。二层才是食品类购物中心,罗成的运输队也几乎算是跑全国了,很多城市的东西都可以采购过来。甚至罗成还可以去香港采购,而在香港其实等于就是对全世界采购。

  多挣少挣点无所谓,罗成想打造的经济区,肯定也会成为时尚区的。领先潮流,是必不可免的。有了这商场,可能会对供销社和百货大楼甚至连友谊华侨之类的商店都有影响。但经济开放,本来就是适者生存,起码那些商店在东城郊区是很难经营下去的。

  而且深圳那边发展的很快,不少有头脑的人,积累到了一些钱后,都会尝试着自我生产。主要还是跟其他行业一样,很多国营企业,还不愿意跟小商打交道。就跟最早的时候,罗成其实是想搞一个批发市场的,规划也简单,但张厂长的面子最多人家厂愿意偶尔提供货品,你就算给钱,他们也没什么批发价格。批发市场现在想靠国营企业倒腾出来,有点不现实。

  现在香港的外贸部一成立,罗成也就负责在国内建厂弄生产线,还有就是组建各种部门。现在东郊区,以罗微诗为中心朝外,到处都是在动工的土地,而罗成也组建了自己的工程部,不但招了很多土木工程的大学生,还直接高价挖来了一些学校的教授级人物,专门搞设计和画图纸。

  搞原子弹的比不过卖茶叶蛋的,不是说搞研究的人收入不高。而是相对经济开放后,他们一个月几百块的收入,真比不过在火车站卖茶叶蛋的。

  教授也是人,有些人为了国家,可以放弃海外的高收入,为国家做贡献。但这不影响他们不当教授来罗微诗企业当设计师,只要是国内的,不也一样是做贡献嘛。而且来罗微诗自主性太强了,而不是因为各种限制只能纸上谈兵。

  在罗微诗工程部,你可以设计各种款式的建筑,只要结构合理,你甚至可以仿造欧美建筑,建设出一条欧式风格的街道出来。还有高楼,你能设计出多高的楼,尽管来,只要设计的合理,直接就给你造了。

  所以不光是工资问题,理想和抱负也是好几个建筑学教授在学校辞职进入公司的原因。而现在罗成直接给他们一个项目计划,建国内第一高楼。

  现在国内第一高楼是深圳前几年建设的,是广州的白云宾馆。主要是为了扩大贸易,适应交易会的需要,接待的很多的是外宾,所以档次自然也高。

  白云宾馆总共120米,34层楼(包含地下一层)。而罗成的要求很简单,这是四九城,中心城呀,准备建一个比白云宾馆更大更高的楼。然后罗微诗的总部就搬到高楼里去,那样办公和接待人,都是有档次的。

  罗成这计划一出,本来被邀请的几个教授还犹豫着。但这是国内第一高楼,不管以后会不会有超越的,起码真要参与进去,现在是可以留名了。加入罗微诗,名和利都会有,而且都是为祖国发展做贡献。所以没的说,好几位不但直接辞职了,还带自己的学生研究生之类的加入了进来。

  而罗成的工程部一瞬间成为了文化程度最高的一个部门,甚至很多打听到了消息的人。都想加入进来,因为不光是高楼,还有很多其他特殊建筑都需要大量这方面的人才。

  有了这些人才,罗成缺少的就是工地工人了,那些年龄稍微大点的农村人,板砖挖土总能干。沙土之类的,现在价格也便宜,自己组建的工程队,能力一下子超越了ZJ局了。

  第一高楼图纸也设计出来了,各种预算也计算了出来。广州的白云宾馆造价是2000万,差不多四年时间完工。而罗成这边的,高了三层,设计的是128米,地底也多了一层,总共38层。造价大概需要2500~2800万,不过不光只是4层而已,底层面积也是加大了的。否则只增加4层,不可能造价高出四分之一甚至更多,工程预期是三年左右完工。

  为什么罗成这边的楼高而且还大,能比白云宾馆建设的时间还少。实际上还是操作和审批的问题,白云宾馆是项目启动到完工开业花了四年。但真正建设的话,其实也就三年左右,如果单纯算主体结构,更快。

  后世一些小区楼房都动不动几十层,而且还是一下同时建很多栋,不过后世那些建筑设备也好,吊机吊车什么的,现在虽然也有工程设备,但没后世的那么好。

  而罗成这高楼,也将是接待办公综合体,底层几层可以当酒楼,会议室之类的。第一高楼这计划一出,整个四九城都震动了。这完全都可以直接新闻报道了,以后有谁要问国内第一高楼在哪,就会想到这里。

  所以上面也承若了,这楼要真建成了,到时候一些部门的招待或者一些会议绝对会在这里举行。费用该多少就多少,也算是一种支持。罗成也是表面感谢支持,其实这楼真建成,也要在84年左右了。那时候很多地方正面临下岗潮,下海潮。

  很多有头脑的人,到时候也富裕了,这里又是四九城,有钱来参观的,还有国外的,根本不缺政府这点。当然了,有的话也算是锦上添花。

  现在的人还比较死板,或者没什么见识。很多地方一开始都比较会跟风,一看去外地打工能挣钱,大家都去外地打工了。要是有一个做生意挣钱了的,然后周围的人可能想法都会往做生意上靠。

  甚至到后来,有些地方,直接发展到一个城市的人大部分都是做生意的,全国各地跑。你要是不是做生意的,当地的女孩子还不嫁你。会觉得你没出息,哪怕你打工一个月挣一万,但你去摆地摊一个月只挣几千,人家都会觉得你摆地摊的有出息。

  潮流不光是产品,人也是如此的。所以罗成是知道的,改革开放后,也就头几年能抢占先机。晚几年,罗成连汤都喝不到什么,而且下海潮,会有些干部带着人脉下岗去经营。罗成到时候可能连人脉优势都不会有多少。

  私人工程队的出现,新的一波大规模招工开始了。庞家沟这边的大型商场,只是第一个而已。上海,深圳,珠海等的地区,罗成准备派人作为代表去谈,优先经济好的城市。反正自己不干,要不了几年供销社和一些百货大楼也会消失在历史的河流之中。

  就算有百货大楼,以后也只能是升级版的了。现在市场的百货大楼,就跟一个大型的杂货铺没多少区别。

  “罗成,你天天来这边看着,不无聊嘛。”

  “就是无聊,才把你带来的,怎么了,不愿意跟在我身边呀。”

首节上一节73/8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