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这部电影拿出来一个可行的方案。
第460章 尘埃落定,一场神话!
中影。
电影局童局长,韩三品,光电的李总,以及电影行业同行评审的各位专家汇聚一堂。
童局长率先开口:“诸位,我们部门里面,最近接收到了很多投诉,”
他有些幽怨的看了光电的李总一眼,
“其实这些事情和我们无关,《告白》这部电影最开始的时候在电影剧本和梗概上面就被卡掉了。所以这部电影才最终落定台湾,由侯孝x导演开始拍摄。”
这话的意思很明显,这件事情后续的所有内容,都与华夏无关。
简单地说,当前国内电影审查一般分为三部分,电影剧本不可违反审查条例,电影审查机构的备案,电影拍摄完成之后为了获取片头龙标和技术审查合格证则需要进行两轮审查。
第一轮审查只是审查内容,在大关节上面予以把控。
只要这个不出问题,龙标就获得了。
这也就意味着这部影片,在原则上,没有问题。
如此便可拿着龙标和第一版的“技审证”来制作数字放映介质的母盘。
而后才是第二轮技审。
第二轮技术审核会十分严格,更为细致,其中有着非常多细节需要细抠。
这时候面对的也是影片的最后版本,也就是最终上映版本。
这时候不出问题,才能最终被允许公映。
但如果技术审查第二轮无法通过,就无法处理。
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告白》是有点儿幸运的,
虽然华夏本土无法成功接收,但是在湾湾还是可以接受的。
听完童局长的话,李总老神在在,并没有什么想法,他也知道童局说的是光电,因为从头到尾,这部戏只是在光电走了一遭而已。
“关凌的剧本在光电是专门有人对接的,这部戏的情况我是清楚的。剧本不修改的话,的确无法过审。这部电影偏离了国情,有违帽子叔叔调查公正,电影当中出现了杀人事件,但帽子定性为自杀,这会抹黑某些部门。
其中血腥特写也是有的,崇尚暴力,以暴制暴。虽然从剧本当中其中大部分都是在审查的尺度范围内,模模糊糊也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体现的是复仇,这一点也让我们很是为难。”
李总喝了一口水,“此前在《风声》当中,也有很多酷刑和血腥场面,但是当时关凌很取巧,他通过情节设置规避了很多风险,讲这些场面转换成为了‘体现英雄人物的意志’,所以光电自然不会为难,但《告白》当中只是暴力型的展示和给人视觉上的体验,这对于内地的审查制度,还是不可取的。哪怕是关凌,我也很难不卡他。”
总而言之,李总的这些话让现场不少人沉默了。
这部作品的确是带着镣铐跳舞,涉未成年,涉老师,涉凶案,还涉及暗黑网站平台,就光是这四条,哪怕光电给他过了,还需要有特殊部门的批文方可拍摄和上映。
否则一定会卡在二轮技审上。
这是可以预见的。
作案细节被一个受害人讲出来,让某些部门的人怎么想?
韩三品也停顿了下,开口道,“对这部戏,我是看过剧本的,而且现在我也在凌云传媒那里,得到了母盘。如果的确无法上映,那我的建议是我们集体再看一遍,再做判断。”
他看向众人道,“关凌是目前整个华夏电影的脸面,侯孝贤也一直属于亲大陆人士,从未有过任何形式的不满。我也理解刚才李总所说的那些内容的确比较艰难,但现在法国内政部直接将这部戏作为当地青少年的开学第一课,这让我们很被动。”
韩三品还是想给关凌争取争取的。
众人闻言也不能再说些什么,这次过来,本来就是为了商议一下可行性方案。
在戛纳造成轰动的电影,无法在国内上映。
此前不是没有过这种电影,但是涉及到群众的呼声,尤其是涉及到给华夏电影挣足了面子的关凌,再审一遍也未尝不可。
手续这种东西。
有就行,和流程无关。
韩三品打开母盘,电影在中影的放映厅里面开始放映。
在放映过程中,韩三品起初还有些期待,翘首以盼。
伴随着女主的讲述,韩三品的眉头越皱越紧,脸色也越来越难看。
整部电影有点儿不适宜的场面。
但是整部影片的主旨,就有点吓人了。
不过有句话说得好,批判的武器不如武器的批判,
但是有法律的情况下,武德充沛的老师亲自上阵,就有些过不了老韩的眼了。
不过韩三品转念一想,这部戏拍摄的最大原因之一,本就是法律和道德的范畴。
但这部电影……
要知道在电影当中,爆炸场面也不是想在哪里爆炸就在哪里爆炸的,某些地标式建筑是绝对不可能进入爆炸的范畴当中。这一点和国外电影有相当大的不同。
这部戏的爆炸地点倒是将就。
但整部电影还是有其无法上映的内容,韩三品自己看完之后,也有了大概得判断。
当现场审查人员看完这部电影之后,众人的情绪都有些复杂。
李总的脸上也有些动容,他的表情很复杂,口中吐出了几个字:“震撼且高明,不愧是能在戛纳造成轰动的电影。”
剧本毕竟是剧本,而电影真正出现在他眼前的时候,他更能感受到电影当中迸发的那种情绪。
这部电影里面,虽然涉警,虽然涉血腥场面,但是这些都是外在表象,主旨仍旧是体现这部戏对于孩子们的保护,以及如何应对孩子们犯罪的思考。只是戏中人,用了一个最酣畅淋漓,最爽的方式,亲手了结了他们。
整部电影隐藏在暗黑的贝壳之下,实则却满满都是充满了一种辛辣的讽刺!
让人不得不思考。
“值得让人思考的一部好片子,但我的意见仍旧不能更改,这部电影不能上映,很容易带坏青少年。”
嘴上虽然说着高明,但是李总还是不同意这部电影上映。
这部电影里面有很多的多面角色,有人性的复杂和脆弱,有每个人在面对不公正和伤害所经历的内心种种挣扎和变化,但这一切都不是以暴制暴的理由。
和《熔炉》相比,那部戏是孩子们的惨。
而这部戏,是孩子们的恶。
而李总很清楚,有些恶,是不能展现的。
人生是这样,社会也是这样,总是会存在一些阴暗面,但人不能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去看。
从电影角度上来讲,这是一部值得思辨的好电影。
但这部戏如果能华夏上映,还是有点先锋电影的意思,我的意思还是拒绝。
李总的话引起现场部分人员的一致认同。
“我同意李总的说法,这部戏不能过。。”
“关凌也罢,侯孝贤也罢,都不影响这部电影本身阐述的内容,不能上。”
“杀人者荒唐,但有社会成因,复仇者冰冷,但意在警世。我是认为这部戏存在上映的可能空间,可以让关凌和侯孝贤补拍替换某些镜头,也未尝不可,比如我们可以设置成证据不足,两个小凶手具有一定的反侦察能力,帽子方猜测过这条思路,但因为证据不足只能放弃。
至于复仇,这本身就无需修改,主要的还是涉及复仇未成年这件事情,还需要从长计议。”
“我也认为这部戏有上映的空间的。但可能要大改。”
“关凌不太会改的。”韩三品道,“如果他会改,这部戏就不会到侯孝贤手里面了。”
“现在的问题是,不上映没问题,如果这部戏在戛纳拿了奖项,我们是否还要宣传?”
有人提出了一个很小的问题。
但方才现场的嘈杂,此刻瞬间雅雀无言。
李总沉默片刻,道,
“宣传可以做,但就不要大肆宣传了,那现在我们开始投票吧。认为这部电影值得上映的,请举手。”
李总没举,刚才那几个支持的,眼见着没人举,一个都没举。
李总嘴角扯出来一个无奈的笑容。
“那这件事情就尘埃落定了,不上映。稍后光电和电影局都可以发布一条消息来告知群众。再有投诉,就麻烦各位了。”
“至于警世什么的,我理解刚才你们说的话。但既然决定不上映,那这些事情就不是我们需要考虑的了。要相信后人的智慧。”
这话说的如沐春风。
让人无从反驳。
后人自己去解决去吧。
现在大家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童局长从头到尾都没说话,这部戏给他造成了不小的震撼,哪怕是此刻,童局长仍旧在回味戏中最后的场面。
那一场如同倒带,如同时光倒流一般的爆炸事件,让童局长忍不住撇撇嘴,叹一声关凌的脑子,到底是怎么想的。
一场爆炸案,让电影的爽感真上升到了最高潮。
老师捧起凶手的脸。
“我开玩笑的。”
甜美的笑容上,是复仇阴森可怖的脸。
但是她又没有错。
一切终究形成了逻辑上的闭环。
所有人都有着自己的行为逻辑,从上到下,全数闭环。
起身送了光电等人走了之后,屋子里面只剩下了童局长和韩三品二人。
倒了杯茶之后,韩三品当着童局长的面,给关凌打了个电话。
“关导,我们刚刚开了个会,《告白》电影仍旧无法过审。”
“怎么又开会了?不是剧本的时候就被干掉了吗?”关凌有些奇怪。
“还不是你在戛纳闹出的风波,法国内政部长要求教育部门观看你这部电影,引发了国内的舆论地震。我们怎么可能不应对?”
“应对也没用,你说的这个结果,我早有预计,这部戏本身也没打算在国内上映。”
“你这话说的轻飘飘的,那我和童局为了你这部电影奔走,还是皇上不急太监急了?”
韩三品的话让童局长忍不住白了他一眼,“你说谁太监呢?”
“童局也在?”
关凌听出了童局的声音,立马打招呼寒暄。
“我在,这段时间电影局被你那群观众的投诉电话都快打爆了,这帮人骂人都骂不对地方……”
童局忍不住吐槽道,“稍后光电和电影局会联合发布通知说你这部戏不会过审,你最好自己也发一条,控制控制你那群观众的行为,再这么下去,我可受不了。”
“你们早说啊,我也不知道有这种情况。”
关凌没忍住,差点绷不住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