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只跟进来的小狐狸欢快叫了声,便跑了出去。
“老朽要去打坐修炼,殷公子若有什么需要,直接吩咐一声。外面的孩子们虽然现在还不会说话,不过却听得懂语言了。”
涂老又叮嘱了声,便摇摇晃晃走了出去。
待涂老走后,殷启便在书架上找了起来,很快就找到了目标《武经》。
按原著所说,《过去弥陀经》就藏在这其中一本《武经》中。
《武经》并非一本,而是几十册。
在《武经》旁边是《道经》,同样也有几十册,它们摆在正中央的书架上,位置非常显眼,显然涂老也知道这两本书的价值。
当年大乾初立,太祖雄心勃勃。
收罗天下武学和道书,编撰出了两本巨著《武经》《道经》。
只不过太祖藏了私心,在《武经》和《道经》中不仅掺杂了很多私货,而且也删掉了不少要命的关键点。
修炼不慎,轻则受伤,重则丧命。
后来可能是为了禁武,也可能是为了不酿成大祸,于是就下令销毁这两本巨著。
并且颁布禁令,凡私藏着,重罪。
殷启按下心中的激动,他将近百册的《武经》和《道经》取了下来,直接席地而坐。
他先是拿起《武经》第一册,开篇就讲:武学最终,乃是坚固肉身,超脱生死,绝非杀戮逞强。世间如苦海,肉身如渡海之筏。若肉身坚强,则能载人直达苦海彼岸。
按武经上所说,武道修炼分为七大层次,分别为练肉(武生),练筋(武徒),练膜(武士),练骨(武师),练脏(先天武师),练髓(大宗师),换血(武圣)。
至于武圣之上的人仙境界,这武经中却是没有记载。
不过倒是有印月和尚注解,人仙要炼窍。
殷启一目十行,快速翻阅着。
虽然看得粗略,但殷启也深深震惊,这阳神世界的武道真是完善到了极致。
若是将阳神武道融入洪荒武道,那必然可以彻底完善洪荒武道。
不仅如此,他还要融入明劲、暗劲、化劲。
至于抱丹,殷启一直犹豫。
因为丹田就一个。
若是凝聚了血丹,就没法存储真气,只希望未来能够找到解决之法。
粗略地看完《武经》,殷启没有急着寻找其中的《过去弥陀经》,而是拿起了《道经》,他对阳神修道之法同样好奇。
《道经》第一册,开篇就是:世间如苦海,人之肉身如渡海之筏,然苦海无边,筏终腐朽,唯有神魂坚固,则可舍弃舟筏,以自身之力,游至苦海彼岸。
武道炼体,以肉身不腐超脱彼岸;
修道炼魂,以神魂不灭超脱彼岸。
两者虽然道路不通,但却殊途同归,都是为了追求不腐不灭的不朽。
但殷启知道,必须道武双修。
唯有阳神加粉碎真空,才有可能看到彼岸。
至于超脱。
原著中洪易最终都没有做到。
按殷启猜测,阳神和粉碎真空都相当于仙境,也就是地仙境。
超脱彼岸应该就是天仙境了。
但受限于世界等级,天仙境便是遥不可及的彼岸。
收回思绪,殷启继续往后看。
修道炼魂,共分十大境界,分别为:定神,出壳,夜游,日游,驱物,显形,附体,鬼仙,雷劫,阳神。
相比《武经》,《道经》里面就充斥着大量的废话。
绝大部分都是灌输如何忠君爱国,以及培养高尚品德的,真正的修道之法是少之又。
特别是附体之后的鬼仙。
要不就是空洞的理论,要不就干脆是通篇废话,有用的信息没有几句。
很快,殷启就翻完了《道经》。
“现在,我也初步了解了阳神的修炼体系,该取出《过去弥陀经》了。”
殷启再次拿起了《武经》,以微弱的真气开始一册一册地仔细检查起来。
若是藏有《过去弥陀经》,他肯定能够发现异样。
许久,殷启眼睛大亮:“找到了!”
第128章 《过去弥陀经》
“找到了!”
殷启欣喜,他从身上掏出一个铜板,在有异样的封面上用力一划,就见划痕处露出一抹暗金色。
随着他不断划破封页,很快就露出了一张略带暗金色的纸。
上面密密麻麻的全部都是小字经文,还有图画。
似乎是金箔。
殷启提起经文,发现这经文竟像是绸卷一样,提起来一大块。
非常薄,长宽足有一米,上面密密麻麻全部是文字。
当中是一尊金色的佛像,端坐虚空之中,无数的日月星辰围绕其旋转。
看着这尊佛像,殷启就像是看到了前世的自己。
似乎更有无数佛理,在这佛像上呈现,让人忍不住要沉浸其中,开发出内心深处的佛性。
“好厉害的画技,已经近乎于道。”
殷启暗惊。
能够以画来表现佛陀的佛韵,这等画技简直匪夷所思。
大禅寺有三卷无上经书,分别是《过去弥陀经》《现在如来经》以及《未来无生经》,其中《过去弥陀经》和《未来无生经》属于修道之法,《现在如来经》属于武功。
‘过去’不变,因此修炼了《过去弥陀经》便可神魂不死。
原著中,洪易数次魂飞魄散,都是因为修炼了《过去弥陀经》才重新凝聚的。
这对修道者来说简直就是个作弊器,这等于多了N条命啊。
摊开经书,殷启低头细看。
蝇头小楷虽小,却也非常清晰,如刀刻印的一般,没有一点模糊之处。
而且字体有一种深入骨髓的力量,让人看了之后,有一种这些小字会活动飞起来的感觉。
《过去弥陀经》开篇就是‘如是我闻’,就像是一部佛经,在记述佛陀的言论。
他看得很细,很快就看完了总纲。
同时也从总纲中,领悟到了《过去弥陀经》最根本的观想修炼之法,这也是能保持神魂不灭的原因所在。
殷启将金铂重新折好,收入了怀中。
他盘膝而坐,闭上了眼睛,学着《弥陀经》中间的那尊佛而坐,双手抱在腹前,拇指相对,结住弥陀印。
随后,他在脑海中观想漫天星空,有无数星辰之光坠落而下,灌顶而入。
一寸一寸的,深入到自己的脑海中。
修道根本为观想,而观想本质就是以假作真。
观想漫天星辉灌顶,就像是望梅止渴一般。
虽然没有吃到梅子,却会满口生津。
这本质上就是以精神刺激肉身,跟修炼暗劲时的激发心力是一个道理。
神魂不可能凭空壮大,需要靠肉身滋养。
殷启无思无念,很快就完全沉入了观想状态中。
他想象着,漫天星辰都在闪烁,隔着无穷距离投来星辉,全部落在自己的头顶上,一寸寸地钻入。
假想的星光刚落下,他就感觉全身清凉。
就好像沐浴在清风之中,全身毛孔之中都呼吸着清气。
整个人飘飘欲仙,无比舒畅,让人沉醉。
但此时,不能沉醉。
因为一旦沉醉,就会彻底迷失自己。
有道是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真。
修炼神魂观想,最需要谨守心神。
一个不好就会万劫不复,这也是修道士远比武者少的原因。
没有一定的天赋,只会把自己炼死。
殷启惊醒,强压下心中的沉醉感,他再度观想,星空之中出现一尊金色佛陀。
慈祥,亲切。
好像是自己千百世之前的前生。
经上说,观想这尊阿弥陀佛可以镇压种种心魔,明白自己千百世的本来面目。
果然,随着佛陀被观想出来,先前的感觉立散。
“要不,试试出窍?”
忽然,殷启心念一动。
修道第一步为定神,只有定住了心神,才能神魂出窍。
定神是道槛,绝大部分人连这道坎都跨不过去。
但对于殷启来说,这不过是个小问题。
民国武道虽然低级,但也正因为低级,所以才会开发出‘心力’。
以‘心力’弥补种种不足,推动境界的发展。
打人犹如火烧身;秋风未动蝉先觉;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等等,这些都是精神层次的能力和表现。
因此对于殷启来说,定神不过是小菜一碟。
按道理来说,他要定神出窍,需要先点香护身,因为刚开始魂儿脆弱,受不得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