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官场:从基层公务员干起 第79节

之后,又前往华盛医药年产10亿片冬凌草含片项目基地。看到周边的配套设施正在热火建设中,首次对临川县的产业发展思路给予了意见。

“生物制药是新兴行业,也是民生重点项目,能够招引来这个项目,说明你们真的在产业发展上下功夫了。如果按照你们谋划的方向前行,可以遇见,几年之后,这里将成为中北地区制药领域的产业高地,希望能够早日看到这一天。”徐志鹏说道。

听到徐志鹏的评价和意见后,陶阳和李东沐都兴奋不已,至少说明他们努力的方向是正确的。

临走之前,徐志鹏提出了一个关键的提示。

“如果我没猜错,除核心产区外,其他土地应该是基本农田吧?”

陶阳点头回应:“是,不过和上级土地和农业部门进行过沟通,可以用于经济作物的种植。”

听到这句话后,徐志鹏脸色严肃起来。

“作为主要领导,要对全县进行合理的国土空间规划,预留出足够的产业和商业发展用地。同时还要有足够的政治敏感性,华夏是人口大国,粮食安全是政治责任,要抓住国土变更调查的时机,为后续发展留足空间,这也是在为临川县和临川县百姓造福。”

听到徐志鹏的话后,李东沐肃然起敬。

要知道2009年的耕地保护还没有那么严格,放到前世可是头等大事,基本农田非粮化、非农化是严厉禁止的。曾经有一个县因为农田里起了高楼,县委书记和县长双双免职,甚至市委领导和省厅领导都受到了严肃处理。

徐志鹏不愧是曾经的常务副省长,看问题一针见血,眼光思维甚至都长远到十几年后,真的厉害。

温江岭是经济工作的专家学者官员,更偏向于理论上的指导,而徐志鹏可是主管一省的经济发展,属于理论和实践双在线的实干家。

离开秦山镇后,便马不停蹄的前往最后一站。

产业集聚区位于临川县城东北角,成立于2005年,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成立之初,是奔着省级专业园区建设的,可是因为工业基础过于薄弱,没有创建成功。目前是市级专业园区。

李东沐和陶阳之所以将这里选做最后一站,目的就是为了揭丑亮短。毕竟这是临川经济产业发展的最大短板。

看着产业集聚区三三两两的车辆和半死不活的企业,温江岭和徐志鹏忍不住摇头叹息。

“产业集聚区正常生产的企业有几家?”温江岭问道。

“不足十家。”陶阳如实回答道。

“年产值能达多少?利税多少?能带动多少就业岗位?”

“统计数据中固定投资为5亿元,产值为10个亿,利税因为当初园区政策原因,只有几百万元的税收,就业岗位大致是100个左右。”

听着陶阳的回答,温江岭一副心痛的模样。

“这是典型的资源浪费,一个偌大的产业集聚区,还没有赵坝镇一个企业的带动力强,可惜。”

看着陶阳尴尬的模样,李东沐急忙解围:“陶书记接手的时候已经是烂摊子了,而且里面的利益交织比较复杂,处理起来有些棘手。”

“成为目前的模样,这是其中的原因,但是县委县政府的不作为才是最大的因素。”徐志鹏严厉呵斥道。

“是,我们也知道问题所在,今天就是想请两位领导把把脉,开一副治病的猛剂。”陶阳谦卑的说道。

“如果我们不来,是不是就不打算解决了?”

徐志鹏的话总是一针见血,在他面前,陶阳和李东沐就像是一个犯错的小学生。

气氛不太融洽,温江岭急忙给台阶下。

“老徐,你又不是在位领导了,别光顾着批评了。既然我们来了,两个孩子也挺诚恳,就想办法帮帮吧。”温江岭说道。

听到劝慰后,徐志鹏情绪好转了许多。

“在让我们支招之前,让我们看看你们的决心。如果里面涉及本地县领导或者科级主要负责人,你有决心一清除到底么?“徐志鹏问道。

“有,而且绝不姑息!”陶阳坚定的说道。

听到陶阳的回答后,徐志鹏拍了拍陶阳的肩膀。

“好,有这个决心就好,就怕受到阻力之后就放弃,如果是这样,产业集聚区的问题永远都解决不了。”

“希望你们能拿出推进主题实践活动的那种勇气和锐气,勇往直前,笃行不怠!”

“记住一句话,沉疴痼疾需用猛药!”

第138章 二老的意见反馈

徐志鹏的话犹如醍醐灌顶,让人振聋发聩。

“走吧,找个会议室坐下说一说。”

产业集聚区的现状基本摸清,再看下去已经没有太大意义。

县委常委会议室。

温江岭看了徐志鹏一眼:“你先说吧。”

“好,那我就先说一说我的意见。首先,我觉得县委的发展目标还不够明确,执行魄力不足,这一点需要加强;其次,需要针对工业发展的短板弱项进行提升,比如产业集聚区的闲置土地和低效资产要想办法清退盘活;第三,要结合发展实际,尽快制定切实有效的国土空间规划,这样才能给县域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和活力。”

徐志鹏的建议刚说完,温江岭便开口了。

“我同意老徐的意见,有一点需要强调,那就是要明确临川县的主导产业,这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如果没有主导产业,就不会产生龙头企业,更不会有产业集群。就像是赵坝镇的装备制造园区,企业林立,但是多而不强,弱而无链。所以,这是当前最致命的问题。”

说完,温江岭看向陶阳:“你是县委书记,思想要解放,格局要打开。我之所以来到临川县,感谢东沐是其一,其二是听了东沐的经济发展见解后大受启发,所以到这里实地调研学习。”

陶阳心中一惊,他没想到温江岭的意见思路竟然来自于李东沐。可转念一想,李东沐也曾经和他探讨过经济发展,不过他并没有放在心上。

“两位领导,前段时间我们制定了做大做强工业,培育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划,结合您们的意见,我们再进行细化。”

听到陶阳的表态后,两位领导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东沐,你还有什么问题么?”温江岭问道。

李东沐思索了一下,还是决定将心中所想说出来。

“我想请教一下,在产业发展和生态环保之间该如何取舍?”

温江岭笑了笑:“这是个好问题,不只是临川县面临这个问题,我们国家也面临这个问题。我个人建议,在影响生态环保的最小程度下,大力发展产业。当然,你可能觉得有些虚无,但是目前没有办法制定明确的标准。但是有一点需要记住,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长期影响,对老百姓身体健康造成危害的,坚决拒绝!”

李东沐和陶阳对视一眼,因为这句话就是代表陶阳说出来的。

至此,温江岭知道该对此次调研做个总结评价了。

“很高兴来到临川,我和老徐对你们的招待非常满意,也非常感谢。通过两天的调研学习,发现临川县的整体工作平稳中有亮点,而且看到了持续向好的势头,这一点很欣慰。当然,工业基础薄弱是个短板弱项,但是我们能看到临川县正在为了补齐短短而努力。临川县的问题是全国县域经济的缩影,如果你们能率先实现突破,将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典型经验,我看好你们。”

“另外,我还要表扬陶阳书记知人善用的优点,能够将东沐这种刚参加工作不久,但是却头脑灵活、思想解放的优秀年轻人,我觉得是进步的表现。”

听到温江岭的表扬,陶阳内心瞬间又充满了干劲,可转念一想,感觉这句话的主角似乎不是自己呀。

座谈结束,陶阳和李东沐收获颇丰,尤其是两位老领导的意见建议对临川县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午餐结束后,调研正式圆满结束。

临行前,温江岭握着李东沐的手,有些依依不舍,经过两天的相处,他越发觉得这个年轻人的不简单,竟然有种忘年交的感觉。

“东沐,欢迎五一假期到首都玩,让我也尽一下地主之谊,陶书记,你可要放行哦。”温江岭笑道。

“温老,我可不是霸权的领导,不过东沐怕是没有这个时间啊,毕竟马上就要结婚了。”陶阳笑道。

“哦?五一要结婚?”温江岭惊讶道。

“是的,陪同此次调研结束后,我就要开始忙碌婚礼的事情了。”李东沐回复道。

“你这小子,这个大的事情竟然不和我说。”

“老徐,看来,我要在商都市陪你过五一假期了。”温江岭笑道。

听到温江岭的话后,李东沐内心一惊,看来是要参加婚礼的节奏啊。

“请温老见谅,明天就给领导发请柬。”李东沐急忙说道。

温江岭笑着拍了拍李东沐的肩膀:“婚礼当天见。”

送走两位领导后,李东沐和陶阳在办公室梳理讨论着此次调研的内容。

“东沐,两位领导的到来,犹如茫茫大海中的灯塔,给我们临川县的发展指明了道路,更带来了信心啊。”

李东沐点头表示同意:“陶书记,经过论证,您的决策是正确的。做强现有工业是基础,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是才实现弯道超车的制胜法宝。”

“东沐,希望在我们的努力下,临川县会变得越来越好,加油!”

“加油!”

调研悄无声息的结束了,没人能预想到,它对临川县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距离婚期只剩下三天时间,李东沐将意见建议形成报告之后,便请了婚假,毕竟婚礼也是人生的大事。

此时,临川一高家属院内车水马龙,人来人往。

王兰和李永杰本就是好人缘,再加上儿子这么争气,还是县委办的领导,这种影响力,只在一高校长儿子结婚的时候出现过。

回到家中,李东沐坐在沙发上看着忙碌的父母,自己反倒是帮不上忙,毕竟自己是第一次结婚,确实也不懂。

闲来无事,李东沐写好请柬后,便出发前往商都市,一是关心一下高姗姗,二是亲自为温老送去请柬。

婚礼前一天,在临川的几个好兄弟都来到了李东沐家中,而许久未见的大学同学们也趁着假期,从全国各地来到临川县。

高姗姗家中也是如此,若是大家齐聚酒店,那场面简直就是同学聚会。

第139章 举行盛大婚礼

考虑到来回需要6个小时的车程,李东沐租下一辆中巴车,将高姗姗家的亲朋好友都接到了临川县,并安排在临川最好的酒店下榻。

傍晚,李东沐和高姗姗出现在了彩排现场,双方的朋友也齐聚酒店,一场别开生面的“同学聚会”上演了。

考虑明天的婚礼,李东沐自然不能喝太多酒,因此作为“地主”的任军、常继杰和孙亚伟等人便成为了敬酒先锋,在双方朋友和同学的酒桌上大杀四方。

深夜,李东沐还久久没有睡着。以往忙碌的时候并没有太在意,可真正到了婚前夜深人静的时候,他突然有一股莫名的激动。

“前世未了的心愿,终于要实现了。”

清晨,李东沐早早起了床。今天他要穿上帅气的西装,完成人生中的大事。

九点钟,在司仪的主持下,婚礼正式开始。

“尊敬的亲朋好友,欢迎大家参加新郎李东沐的婚礼,在出发迎娶新娘之前,我们进行一个简短的仪式。”

“首先,请爸爸为为新郎戴上胸花。”

只见李永杰缓缓起身,双手略微颤抖的为李东沐戴上象征新郎的胸花。

望着面前亲切的父亲,看着额头上日渐加深的皱纹以及沧桑的面容,眼泪在李东沐眼眶中打转。

父亲的爱,总是爱的深沉。

在李东沐的记忆中,李永杰和他很少有过深层次的沟通。但这不代表没有爱,只是不会表达爱。

几十秒的时间,李东沐仿佛度过了一个世纪。他的脑海中如同放电影一般浮现着关于父亲的音容笑貌。

“下面,请母亲为新郎整理衣服。”

司仪的话音传来,打破了李东沐和李永杰之间的尴尬。

相较于李永杰,王兰和李东沐的母子感情更活泼一些。以往上学有心事的时候,总爱向母亲诉说。

只见王兰眼眶中噙着泪水,温柔且耐心的为李东沐整理着衣服和领带。

看着这一幕,泪水也终于忍不住从李东沐眼眶中滑落。

看到这一幕,在场的人也无不为之动容。

天下大爱,父母对孩子首当其冲。

“新郎,给父母来一个大大的拥抱吧。”

首节上一节79/15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