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官场:从基层公务员干起 第147节

“处长,是不是高姗姗去给您请假了?我和您说,她就是矫情,难道身体刚不舒服,就不能工作了么?难道忘记了老一辈的光荣传统了么?”

话音未落,高姗姗一把将假条拍在了桌子上。

佟小飞低头一看,齐鸣两个大字赫然出现在了假条上。

“这怎么可能?”

疑惑之余,佟小飞才察觉自己刚才的话站错道了。

“佟处长,姗姗是我们处室的女同志,同时还怀有身孕,我们要把她照顾好,至于请假之后的工作,就由你接手负责。反正以前一直都由你负责,也轻车熟路。”

“你没有意见吧?”

第273章 关系到位好办事

佟小飞怎么也想不到高冷的处长竟然会主动为高姗姗说话,为此他还特意打量了一下高姗姗身旁的李东沐。

“浑身上下没有一件名牌,看起来也不像是二代子弟。”佟小飞喃喃道。

看着愣神的佟小飞,齐鸣不耐烦的敲了敲桌子,并指了指假条。

“以后不要出现我先签字、你后补签的情况,注意摆正自己的位置。”

听到齐鸣的命令后,佟小飞脸色煞白,要知道自己这个副处长,可是齐鸣帮自己争取来的,如果惹怒了他,自己可没好果子吃。

佟小飞急忙点头承认错误,并在假条上签上名字。

“今后一定谨遵领导的指示,坚决不会让这种错误出现。”

说完,还冲着高姗姗弯腰致歉。

事情处理完毕,齐鸣起身笑着对李东沐说道:“事情已经解决了,姗姗是您的爱人,也是我们的同事,今后工作中若有困难,随时和我说,一定第一时间帮忙解决。”

“有劳齐处长了。”

走出办公室,齐鸣本想邀请李东沐小坐一会儿,不过被拒绝了。

“东沐老弟,前段时间在商会晚宴的表现,让我们深深折服。您不显山不露水的能力和本领,才是我们最应该学习的。”

听到齐鸣的这句话,李东沐瞬间明白了对方为什么对自己这么尊重。

“那天的事情和我无关,千万不要以讹传讹。”李东沐说道。

听到李东沐冰冷的语气,齐鸣的心颤了一下,在他看来,对方就是典型的“哥在江湖,但不想有关于哥的传说。”

低调,简直太低调了。

离开省财政厅后,高姗姗还一直在为刚才的事情而迷惑。

“东沐,你和齐鸣认识么?”

李东沐摇了摇头:“不认识。”

“那他怎么就对你真的尊敬呢?他可是厅里有名的官二代,他父亲可是某个市的市长啊。”高姗姗说道。

“估计前段时间看到我和陈文静一同出席商会晚宴,所以才对我这么客气吧。管他呢,反正已经请过假了,再见就到明年了。”

高姗姗点了点头,履行过请假手续后,再也不用担心上班的事情了。

李东沐买的房子就在省财政厅的附近,步行也不过十分钟的时间。当初买的时候也就小几千块钱,现在已经快涨了一倍了。

回到家里,舒舒服服的歇了一下午,等醒来的时候,已经下午五点钟了。

短暂的停留过后,李东沐便出发前往中州大酒店。

晚上七点钟,任大鹏和严文明也准时到达,看着两人光洁的皮肤,不用猜也知道两人去干嘛了。

三人刚聚首,赵玉宏的车也停在了门口。和他一起下车的,还有他的老领导,省发改委副主任袁洪军和农经处处长李静。

“赵书记,你们先上楼,我在这儿等一下王厅长,应该快到了。”李东沐说道。

赵玉宏点了点头:“大鹏县长,你和东沐在这儿等,我们先上去了。”

站在大厅门前,看着白净的任大鹏,李东沐忍不住想笑。

“你小子看着我笑啥,我有那么让你高兴的么?”任大鹏问道。

“没有,我就是觉得您精神抖擞、精力充沛,真是让人羡慕。”

“你这小子,净想些歪的。”

打趣间,一辆GL8商务车停在门前,王文波从车上走了下来。

迎着领导后,三人便前往包间。

今天的聚会人数并不多,范围也不广,主要集中在三个单位,一个是省发改委,一个是省农业厅,一个是临川县。

三个原本交集并不太深的单位,甚至临川县规格还要低一级,因为赵玉宏和李东沐的穿针引线,气氛非常活跃,喝酒也并没有很拒绝。

酒过三巡,作为东道主的临川县开始发力。赵玉宏率先开始敬酒,在酒风和酒量上,和工作完全有的一拼。

紧接着任大鹏和严文明也是发挥了喝酒先锋军的优良传统,面对两位男性领导,还没等到李东沐发力,就已经喝趴下了。

当然,在领导喝趴下之前,两个部门的主管领导已经达成共识,州山镇现代农业发展项目不仅会通过,还要列为全省的试点项目。

千万不要小看试点两个字,这可是真金白银的资金和政策的倾注,在很多固定程序上,会拥有更加便利的条件。

赵玉宏和李东沐都没有预想到远超计划的结果。因此在送走几位领导后,四人又饮酒庆祝了一番。

考虑到返程时,赵玉宏的行程安排,李东沐特意将程龙叫到了商都市。

果然,中午醒来后,赵玉宏乘车前往市委向领导汇报工作了,李东沐三人则乘车返回了临川县。

“东沐,此行我终于深刻明白了一句话。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

“我已经将近五十岁的年纪,先不说和你这个小年轻比,就是和四十岁出头的赵书记比,思维能力也已经跟不上了,以后注定是你们的天下。”任大鹏说道。

“是啊,你别看我分管农业工作已经四五年的时间,也算是业务精通吧,可是面对现代农业发展,以及听着你们高谈阔论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已经被定式思维固化,总喜欢沿用老经验和方式,甚至有些排斥新的模式和思维。回去以后,我要向年轻人和新知识多学习。”严文明说道。

听着两位领导的感慨,李东沐笑了笑:“两位领导谦虚一下就行了,没有你们丰富的经验和全面的大局观,我们的工作怎么可能创新发展呢。创新是基于稳定的基础之上的,没有稳定的创新,就是蛮干。没有你们做基石,仅凭敢闯敢拼是干不成大事的,所以说,你们的作用还是十分巨大滴!”

听着李东沐独到的见解,两位领导笑了。

“要不说我们东沐书记优秀呢,连夸人都这么好听,这让我们两匹老马,瞬间焕发了第二春,感觉还能再干十年。”

“其他的话不多说,在州山镇这个项目上,我们两个做你坚强的后盾。”

第274章 九村书记会

返回州山镇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前往山庄村的办公室。

高铁生正在办公室进行后期选品工作,周林则刚从地里回来。

看到李东沐兴奋的表情,两人知道一定是有好事要发生了。

“东沐书记,什么事让你这么开心啊?”周林问道。

“我和赵书记刚从省里回来,分别和省发改委和农业厅的领导进行了对接沟通,我们现代农业发展项目基本上敲定下来了,而且农业厅的王厅长亲口承诺,要将这里定为现代农业发展试点项目。”

听到李东沐的话后,团队顿时欢呼雀跃。

大家都是从事农业工作的专家,也搞了不少农业项目,但是在现代农业发展上,能够被确定为省级试点项目的,还真是头一次。

“看来我们选择的道路是正确的,能够得到省厅的支持,会比预期要顺利啊。”周林说道。

高铁生也是激动的点了点头:“没错,能够进入省厅的视野,说明我们的项目方向是对的,不过,动力和压力同在,上级领导肯定也会盯着项目进展,如果取得新成效,说不定会吸引到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前来调研,大家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听过众人的意见后,李东沐又和大家交流讨论了当下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高标准农田区基本上没有太大问题,只不过是在种植和培育过程中做通老百姓的思想即可。今年是第一年,想要实现全部流转的可能性不太高,可以先对富硒产业区进行流转。”高铁生说道。

“如今已经进入四月中旬,再有三个月的时间就该收获了。期间,我们需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力争和夏收秋种衔接起来。另外,种植合作社也要开始筹备了,毕竟蔬菜、瓜果成熟周期短,如果没有销售渠道的保障,成效将会大打折扣。”周林也说道。

李东沐点了点头,这段时间一直在忙着项目前期工作,如今结果敲定,重心就要放到管理和收益上了。

离开山庄村后,李东沐一直在思考两位教授的问题。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需要向县委县政府汇报协调,着急不来。当前镇里能够做的,就是将九个村的思想进行统一。

想到这里,李东沐和高山通电话协商之后,便通知下午召开九个村的支部书记会议。

在乡镇工作的时间越久,李东沐对开会的认识也越深刻。在成为领导以前,他觉得开会只是以会议的形式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但是当他成为领导后,深刻认识到,开会是有技巧的,你要在会议上传导某种信号或者导向,都是需要精心做准备的。其次,需要发挥“关键少数”的作用,当村支部书记的工作做通后,村委干部就不在话下了。

下午三点钟,九个村的支部书记座谈会正式开始,会议全程由李东沐主持。

“今天把大家叫过来,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在现代农业发展项目上统一思想、达成一致。会议正式开始前,我想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见,有没有不看好这个项目,或者不愿意参与的?”

李东沐看着在座的九个村支书,目光如炬。

会场沉默五秒钟,没有人作出回应。

“好,既然大家在这件事上统一了思想,那我们就抽丝剥茧般的将这件事捋一捋,每到关键的节点和环节,我都会让大家进行表决,大家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

众人都点了点头,对李东沐的话表示赞同。

“近段时间,我镇的现代农业项目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成为省级试点项目基本上板上钉钉,各级的财政资金和政策也将纷至沓来,州山镇这片偏僻的土地,将会成为万众瞩目的农业热土。”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土壤肥沃,有几千亩的土地含硒量非常高,是我们优质的资源。那我们一定要利用好这个资源,带动整个片区三万亩的高效发展。当前省专家团队已经进驻,对整个片区进行了规划,初步定位一区三带环抱式发展。我们每个村子的资源禀赋都不一样,所以只有联动发展,将每个区域的优势发挥到最大效益,我们整个片区才能整体好起来。”

……

李东沐将整个情况掰开揉碎向九个村的支部书记详细讲解,期间又征求了大家的意见。基于当前贫穷落后的局面,没有人有不同的意见。

看到时机成熟,李东沐提出了建立种植合作社的话题。

“农业是个投资大、见效慢的系统工程,但是提升之后带来的影响也是显著的。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规划三带的原因。我们共有九个村,经过测算,正好能以三个村为一个单元成立农业种植合作社。当前镇里正在对接有实力的供应链企业,到时候可以依托土地属性,发展蔬菜、瓜果类的经济作物,不仅可以带动村民就业,还能够实现村集体增收。”

“以山庄村为例,夏收过后,大力发展富硒小米产业,等到了秋收时候,经过深加工,效益可以产生数倍的收益。以沙湾村为例,可以发展西瓜、西红柿等适合沙土种植的瓜果,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能见到收益。另外,更靠近镇区的几个村庄,可以发展大棚种植,通过专业技术人员指导,春节前,我们就能成为远近闻名的蔬菜基地。”

李东沐通过举例,让各村的支部书记更形象的了解到具体情况,也更加坚定他们发展的信心。

“大家对我讲的有意见么?”李东沐问道。

“没有意见,经过李书记的讲解,我们感觉看到了一条发财致富路。”罗跃进率先说道。

“没意见……”

九个村的支部书记分别表示同意。

“既然大家都没意见,那接下来就要下达任务了。”

“想要成规模的发展产业,就不能小打小闹,我们需要将土地流转到种植合作社手里,方便统一管理。所以,我初步考虑,每个产业带需要流转2000亩土地,落实到每个村头上,大约是700亩左右,想要实现致富的目标,这个是首先要完成的任务。”

说完,李东沐示意高山将土地流转的范围和标准发放给了村支部书记。

第275章 观摩冬凌草种植园

每个村庄700亩的任务虽然不多,但是对偏远贫穷的这几个村来说,土地就是他们的命根子,将土地从他们手中拿走,首先需要打消村民们的顾虑。

“李书记,成立种植合作社是好事,可是万一将土地收走了,村民却拿不到钱,到时候该咋办?”

“对啊,做思想工作不害怕,就怕有经济官司,我们兜里有几个钱,几百亩土地的费用可是天文数字。”

面对大家的顾虑,李东沐亲口做出了保证。

“大家考虑这些问题是正常的,所以我们在挑选考察合作方的时候非常慎重,会要求企业缴纳保证金,同时,流转费用必须在麦收之前打到村民账户,自此保证大家的利益不受损失。”

“另外,为了方便大家开展工作。每个村可以选择5个村民代表,由镇里统一组织到秦山镇冬凌草产业园区参观,那里的种植合作社已经运营了一年时间,可以通过现场查看为大家答疑解惑。”

听到李东沐的回答后,众人也松了一口气。

首节上一节147/15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