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官场:从基层公务员干起 第139节

“其实昨天就梳理的差不多了,只是在等一个结果,而且在车上也不太方便汇报。”李东沐笑道。

赵玉宏明白李东沐的意思,于是看了眼手表说道:“给你半个小时的时间,稍后还要下乡调研。昨天在州山镇待的时间太长了,本周要将所有的乡镇跑遍。”

听到赵玉宏的安排,李东沐急忙跟上领导的步伐走向办公室。

来到书记办公室后,李东沐将昨天撰写的可行性报告呈到了赵玉宏面前。

“赵书记,关于州山镇9个偏远村庄的发展,在我刚到镇任职的时候就开始思考,后来经过广泛的调研和座谈论证,前几天又特意请到省农科院的专家对土壤进行检测,最终形成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

“关于第一部分的情况介绍,我就不再展开讲了,和您昨天看到的情况基本上是一致的,用六个字概括,那就是偏僻贫穷落后,除了以种地作为生活来源以外,基本上没有其他收入来源。”

介绍过之后,李东沐留给了赵玉宏一分钟左右的时间阅读。

看完第一段的介绍后,赵玉宏对这九个村庄的情况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接着说。”

“经过与省农科院专家的对接沟通,昨天对方出具了专业的土壤检测报告。经检测,山庄村的土壤含硒量达到了空前的标准,而且含量以山庄村为中心向附近逐渐递减,覆盖的面积可以达到2000亩左右。其余没有覆盖到的土地,地力标准也很高,非常适合发展大规模的种植作业。”

听到这里,赵玉宏打断了李东沐的话。

“含硒的土壤面积达到2000亩?这可是个无价宝啊!”

赵玉宏长期在省城生活,接触到的物品品质也更高,尤其是这些年,市场上再大卖主打健康长寿的食品,其中就包含富硒食品。

“昨天和农科院周林教授进行了充分沟通,他提出我们这片富硒土壤可以发展以小米为主的农特产品。然后在原产地周边建立深加工厂,再附上专业机构出具的微量元素报告,绝对在市场上大卖,而且还会有效带动乡村的产业发展。”

听到李东沐的讲述后,赵玉宏甚至被代入其中,开始展望起了未来的场景。

“到时候可以再申请一个地域商标,更有利于提升我们临川县的农业品牌。”

说完,赵玉宏说起了临川县的农业现状。

“临川县是个农业大县,但是大而不强,而且缺乏龙头企业带动,确实需要一些创新的工作思路,在这一点上,你们做的很好。”

得到领导的评价后,李东沐的想要发展的动力更加强劲了。

说过富硒土壤后,李东沐又将沙湾村沙土地的状况和赵玉宏进行了汇报。

听到不断有好消息,赵玉宏总算是明白了李东沐昨天选择调研点位的原因了。

“东沐书记,别看你年轻轻,但是心思却一点都不年轻。”赵玉宏笑道。

李东沐忍不住笑了笑,然后看了眼时间,还有十五分钟。

“赵书记,接下来想向您汇报一件大事。”

“哦?有多大?比刚才的还大么?”赵玉宏笑道。

“论规模,比刚才的要大十倍,论产值,比刚才的可能要大几十倍。”

听到李东沐这么说,赵玉宏反倒谨慎了起来。

“那我倒是想听一听情况了。”

“我们州山镇将食品加工确立为了主导产业,再加上土壤检测这个机遇,我们准备将九个村的土地包装成一个大项目,借助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政策,打造一个上万亩成方连片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基地,待到建成后,我们就可以在这片广阔的田野上做文章了,无论是粮食深加工,还是发展高附加值的种植产业,都必将带动周边几个村庄的高速发展,甚至还会带动州山镇,乃至临川县的企业发展。”

“赵书记,到时候,我们就可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逐步延链补链,形成产业集群。这片高标准农田基地距离城区也不远,后续通过提升交通路网和配套服务设施,必将成为临川县新的经济增长极,也将成为我们临川县对外的一张名片。”

“为了将这个项目打造好,我昨天还特意邀请省农科院的周林教授组建团队,全程参与指导这个项目。有了专业团队的加入,我想高标准农田基地的专业化、标准化水平会更好,我们的成效也会更加的突出。”

“当然,制约这个项目发展的最大因素就是资金,我初步估算了一下,结合上级的配套资金,地方财政需要配套一千万元左右,如果再加上交通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资金可能会更多。”

赵玉宏一边聆听,一边认真的审阅着可行性报告。报告中罗列的事项很清晰,看过之后,对整个项目有了更深的了解。

赵玉宏听过之后,沉默了有一分钟。

在这等候领导表态的时间里,李东沐内心是很忐忑的。

来到州山镇,他想要做出成绩,因此才有了这个谋划。但是在推进时,并不是他个人甚至州山镇能决定的,这种大投资大规模的项目,必须经过县委主要领导的点头同意。

李东沐静静的看着赵玉宏,甚至还联想到对方初来乍到,会不会因为对情况不熟悉,或者对这项工作不了解而拒绝,会不会因为怀疑自己太过年轻,不具备驾驭这么大的项目而犹豫。

想到这里,李东沐的内心就更加忐忑了。

第257章 撸起袖子加油干

赵玉宏的沉默,让李东沐变得焦虑,只是处在沉思中的他,并未发觉。

到这里任职之前,赵玉宏特意研究过临川县的产业发展目标,看过之后便提出了一个疑惑,作为农业大县,为什么没有发展现代农业呢。

在省发改委工作久了,见识自然也多了。他见识过学习过现代农业,自然也希望在执政的农业大县尝试一下,这也是他选择下乡调研的初衷。

州山镇是他下乡调研的第一个乡镇,赵玉宏没想到李东沐竟然真的想到了自己心坎上,而且还拿出了一个实操性这么强的报告。

听完李东沐的报告后,赵玉宏不自觉的联想到了自己对农业发展的谋划,以至于忘记了李东沐还坐在自己对面。

陷入沉思中,李东沐自然不好意思打扰他,不过八点半的调研时间到了,一段扣门声将他拉回了现实。

““赵书记,调研人员都到齐了,是不是准备出发?”秘书问道。

“稍等一下,我马上下去。”

赵玉宏回复了一声,然后又将话题转到了现代农业项目上。

“东沐,你的想法很大胆,也很超前,不仅保留了农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工业的融合,更重要的是带动了乡村的发展和老百姓的增收。你的意见,我原则上同意。”

“另外,关于投资资金的问题,我觉得你估算的还是比较客观的,不过这些钱并不一定都要由我们县财政真金白银的支出,我们可以借助项目和政策,将大项支出由整化零,同时还可以包装项目申请专项债券资金,按照这种模式和思路,县财政付出的代价也并不算高。”

听到赵玉宏的肯定和认可,李东沐忐忑的内心瞬间转化为了激动。

“李书记,您的认可是我们最大的动力,我们一定会抓好现代农业发展的全过程,将每一项工作落实落细,同时也希望您对我们的工作多给予支持和指导,我坚信,待整体项目完成后,一定会成为临川县高效农业的名片。”

听到李东沐的表态,赵玉宏微笑着点了点头。

“暂时先按照我们说的思路抓落实,将每一项工作再细化,制定明确的台账和清单,并指定专人负责跟踪推进。”

“关于聘请省农科院周林教授团队,我觉得是很有必要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尤其是农业,更需要专业化和精细化,至于薪酬待遇,我觉得也不要太吝啬,能够邀请到省内顶级的专家团队是我们的福气,所以,一定要尽量满足他们的生活工作需求,展现出我们的诚意。”

“另外,这件事还要向陈县长汇报一下,毕竟他是县长,管着全县的钱袋子。如果确实遇到困难,可以再来向我汇报,等本周调研结束后,我会召集相关部门进行座谈,深入研究实施事宜。”

说完之后,赵玉宏便起身走向楼下。

坐在车里,李东沐激动的内心久久没有平复。

严格意义上讲,这是他和赵玉宏的第一次工作沟通。从对方决策和思维来看,能力确实是非常出众的,尤其是在产业发展和项目包装上,更有着远超常人的智慧。

前往镇政府的车上,李东沐给周林发了一条短信。

“周教授,我正在前往商都市的路上,如果有时间,希望下午能见您一面。”

短信发过去没多久,周林便回复了。

“李书记,上午一直在开会,没来得及给你联系。下午四点钟有空,您直接来农科院吧。”

看到周林的短信内容后,李东沐觉得成功的机率应该还是挺大的。

李东沐算了一下时间还早,于是安排万安宁买了临川的土特产,另外还搬了箱五粮液。

中午十二点,李东沐在万安宁和蔡晨鹏陪同下,出发前往商都市。

坐在车上,李东沐还在安排部署现代农业发展的工作,作为分管农业工作的蔡晨鹏,心中充满了压力和动力。

“蔡镇长,这件事如果能干成了,你就是我们州山镇的大功臣,到时候我亲自为你邀功请赏。”李东沐笑道。

“李书记,在乡镇工作这么多年,还真没有在哪个工作上如何提劲的,说真的,我都已经开始展望建成之后的情景了,尤其是看到那九个偏僻的村庄,在我们的努力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时,我想想都激动。”蔡晨鹏说道。

一旁的万安宁也是听的热血澎湃,于是主动向李东沐给自己加担子。

“李书记,看到你们要干这么伟大的事业,我也想参与其中,您看给我也安排些任务吧,我不求其他,只想老百姓将来看到我时,会冲着我打招呼给笑脸,能够到家中喝口热水,有这些就足够了。”

李东沐笑了笑:“这项工作是全镇的工作,虽然蔡镇长要挑大梁,但是仅凭他一个人是完成不了的。所以,每个班子成员都会安排任务,不要着急,现在还没到时候。”

“李书记放心,在您的领导下,我们州山镇一定会凝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撸起袖子加油干!”

几个人的热情交谈,司机程龙都忍不住的加快了油门,一路高歌猛进。

下午三点半,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行驶,终于来到了省农科院。

距离约定的时间还有半个小时,李东沐三人便坐在车里等候。

三点五十分的时候,李东沐接到了周林的电话。

“李书记,我看到你们的车了,怎么不进来呀。”

挂了电话,李东沐三人急忙下车走进农科院。

“周教授,我担心影响您的工作,所以就想着等到四点钟的时候再和您联系。”

听到李东沐的话,周林心中不禁被触动了。

“有啥影响不影响的,快到我办公室坐。”

周林每年都会到全省各个县区进行科研和讲座,也见识过很多的乡镇领导,但是像李东沐对农业发展这么上心且诚恳的,确实不多见。

走进周林的办公室内,李东沐被里面的摆设吓到了,除了书籍之外,全部都是各式各样的土壤标本。

人家为什么能成为省内顶级专家,凭借的就是对工作和学习的韧劲和执着。

第258章 组建团队的困难

震撼之余,李东沐还看到办公桌上摆满了笔记,其中展开的正是关于州山镇的现代农业发展。

“办公室比较乱,随便坐吧。”周林笑道。

三人坐下之后,便聊起了正题。

“周教授,今天来见您,就是想正式邀请您担任州山镇现代农业发展的首席专家。来之前,我特意向县委书记汇报了此事,领导非常认可,也非常重视,希望您能为我们的农业发展给予充分的支持。”

听到李东沐的邀请,周林没有直接给予回答,而是先说出了自己的顾虑。

“李书记,从我们见面的第一天起,我就感受到了您真挚的诚意,也看到了您对农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我很感动。”

“农业是国之根本,是农村老百姓的生活来源,能够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也是我的夙愿。只是,农业是一个系统性的、全面性的大类,单凭我一个人是很难完成的。”

“周教授,我今天来也正是希望您组建一个专业的团队,至于生活工作保障方面不用担心,我们绝对会给予最充实的保障。”李东沐说道。

“东沐书记,自从你和我提过这件事后,我就一直在思考,思考该如何给予帮助,思考如何才能实现目标。经过一夜的深度思考,我觉得以我的能力去扛起全面的工作,还是有些困难的,我担心最终完成不了,也担心您对结果失望。所以,我觉得还是要再慎重一些。”

周林面露难色,而李东沐的内心也变得忐忑起来。

原本以为周林会同意自己的邀请,全身心投入到农业发展上,可是从对话中能听出来,他是有顾虑的。

“周教授,我知道做农业的难度,也知道投入和产出不一定成正比,我可以向您保证,在您开展工作中不会施加任何压力,更不会为您定下阶段性目标。我只是希望,能将这个承载着希望的工作干起来,至于工作中的困难,我们一起想办法克服。”

李东沐将要求定的很低,他明白周林面临的压力,所以便当面给予保证,以求打消对方的顾虑。

听到李东沐的保证,周林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李书记,实不相瞒。昨晚我针对组建团队的事情和有关专家和成员进行了深度沟通,但是唯独在农作物种植方面出现了困难。我们搞农业的,也有自己的圈子。当我和他们谈起州山镇的农业发展前景时,大家也都愿意加入,可是目前团队中还缺少了一个农作物种植方面的专家,如果有他的加入,我们成功的机率将会大大提升。可惜,这个专家拒绝了。”

李东沐终于明白了周林的顾虑,于是试探性的提出解决方案。

“周教授,除了这个专家,其他人无法替代么?”

周林摇了摇头:“他是我们省最权威的专家,不仅在理论上有极高的成就,在实践推广上也取得了实际的成效。我们既然要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缺少了他的指导,难度会极大增加,而且据我了解的情况,目前还没有人能够替代他的角色位置。”

李东沐的希望再次被破灭,不过却没有死心放弃。

“周教授,您说的这个专家叫什么?”

首节上一节139/15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