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官场:从基层公务员干起 第110节

讲话完毕后,台下再次爆发热烈的掌声。

集中签约仪式正式结束。陈海洋并没有立刻离开,而是来到了党政办公室,和班子成员来了一场座谈。

“借助今天的活动和大家来一场座谈。没有明确的主题,就是想和大家聊一聊人在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

“一个城市或者区域的发展,和主要领导的决策有很大关系。俗话说,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以我们州山为例,东沐同志来到这里任职不足一个月的时间,时间很短,但是却集中签约了6个总投资上亿元的项目,这就是他对工作的主导和谋划的作用展现。”

“作为政府县长,我并不管人事。但是人对经济的发展影响是巨大的。有的人在其位不谋其政,分管的工作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甚至触碰到了底线。这样的人,我们要坚决清理出领导队伍。”

说完,陈海洋看了一眼姜涛和赵文鹏。

当两人和陈海洋的眼神对视碰撞后,羞愧的低下了头。两人已经有预感,在州山镇工作的时间不长了。

第197章 建强干部队伍

陈海洋看似不经意的座谈讲话,实则是在为李东沐站台,更是对州山镇寄予了厚望。

以前很长一段时间,很多人都在议论县长和县委书记之间的矛盾。在两人的矛盾达到最顶峰时,陈海洋也确实做了一些不妥的事情。但是从长远来看,只是执政理念的不和,并没有掺杂私人恩怨。

在陶阳升任市委常委后,在权力的作用下,或者是别人的劝说,陈海洋幡然醒悟。因此,在州山镇,他似乎看到了这些事情的重现。不过,这些事情并不是执政理念不和,而是纯粹的私人恩怨。

陈海洋也是个雷厉风行的人,国庆节期间见到了李东沐处理非访的手段,也听到了姜涛和赵文鹏两位副书记的不负责和不担当。

州山镇是陈海洋寄予厚望的,它是临川经济发展的重要板块,他自然不希望有人从中破坏和捣乱。

今天能来出席集中签约仪式,就是在释放信号。他对李东沐主持下的州山工作是认可的。

听过之后,李东沐自然要进行表态。

“感谢陈县长的谆谆教导,州山镇今年经历了很多困难和挫折,但是也迎来了机遇和挑战。我们要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大力开展转提争主题实践活动,从领导班子做起,从公职人员做起,锚定县委县政府既定目标,圆满完成年度任务,为临川高质量发展做贡献。”

陈海洋点了点头:“州山镇紧邻城区,要力争成为产业发展的示范区,希望下次再到州山,会有新的更大突破。”

现场爆发了热烈掌声。

讲话结束后,李东沐送陈海洋离开。

“东沐,黄北国和苌哲的案件,会影响到州山镇的年度考核,这一点要心中有数,不要让同志们有怨言。还有,尽管招商引资工作有新突破,但是受案件影响,其他工作一定要紧抓不放。你常年伴随陶书记身旁,抓班子带队伍的话就不再多说了,但是千万不能放松,毕竟现在已经进入第四季度了。”

“陈县长放心,一定按照您的指示,抓好各项工作。”

送走陈海洋之后,李东沐给陶阳打电话进行了汇报。

“东沐,海洋县长说的对,在工作中不要有儿女情长心态,一切都要以大局出发,两个副书记是时候清理了。你和伟明部长沟通吧。”

……

接连打了几个电话,李东沐悬在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返回党政会议室,班子成员们都坐在原位等候,大家都知道,李东沐一定有话要讲。

李东沐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座位。相比较于刚到州山镇的时候,底气和信心明显足了。

“同志们,海洋县长对我镇寄予厚望,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希望大家按照职责分工,抓好分管工作。党政办要严格执行周调度、月点评的工作机制,确保实现保三进二的目标。”

“另外,我还要如实向大家通报一件事。受黄苌案件影响,我们州山镇的年度考核只能列为最低等次,而且精神文明奖等奖励补贴将不再发放。”

“最后,再强调一下领导关注的干部队伍建设工作。希望各位领导履行好一岗双责,加强分管领域的日常监督管理,避免此类案件再次发生。”

散会后,李东沐将姜涛和赵文鹏叫到了办公室。

“两位副书记应该知道叫你们来的目的吧?”

两人低着头默不作声,但是内心却是无比忐忑。

“陈县长离开后,我接到了纪委和组织部的电话,是关于你们二人在国庆期间非访事件中的调查情况。目前已经有了初步结论。”

“经查,你们二人虽在事件中负有领导责任,但是念在受原领导影响,决定不再从严从重处理,具体处置结果待常委会研究决定后再行通报。”

听到李东沐的宣读后,两人紧绷的思想终于崩溃了。

“李书记,我们两人不会向黄北国一样被抓坐牢吧?”

“李书记,以前都是我们的错,求您向领导说说好话,饶了我们吧,今后一定会听您的安排,认真做好工作。”

看着两人声泪俱下的求情,李东沐无奈的摇了摇头。

“晚了,如果一开始就认识到错误,恐怕也不会沦落至此。”

“另外,处置结果虽然还没敲定,但是不会被双开,也算是为你们保留了一线尊严。只是你们不能在州山镇继续工作了。”

“啊?”

“李书记,你要赶我们走么?”

“李书记,能不能最大限度的保留我们的职级,能奋斗到这个地步,真的很不容易啊。”

听到姜涛的话,李东沐鄙夷的看了他一眼。

“狗改不了吃屎,给一点笑脸就得寸进尺。”

面对两人的第二次请求,李东沐给予了坚决的回复。

“离开州山镇已经板上钉钉,为了给你们留足面子,我可以不对处理情况进行通报,你们好自为之吧。”

看到李东沐斩钉截铁的回答,两人失魂落魄的离开了。

一周后,姜涛和赵文鹏两人再也没有出现在州山镇政府。

尽管李东沐没有在全镇进行通报,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所有人都知道姜涛和赵文鹏两人被免去了党委副书记职务,并由三级主任科员降为一级科员,至于调离之后的岗位安排,据说是到了城管执法大队,因为有人在街上见到过两人。

一下子空缺了两个副书记,李东沐并没有觉得人手不够,毕竟两人也基本上没有参与到镇中心工作分工。

经过李东沐的据理力争,组织上同意内部提拔一个,外部调入一个。而内部提拔的对象,正是副镇长刘顺为,而空缺出来的党委委员、副镇长职位也在单位内部进行了递补,最终空出来一个党委委员职务,由万安宁当选。

这一次的人事调整,彻底树立了李东沐在州山镇的核心地位,那些曾经观望的班子成员,都不禁为当初的行为感到后悔。

至于徐春生,自动提出申请调离了党政办。

第198章 研判重点工作

10月中旬,李东沐任职已经一个月的时间了。期间经历过困难和挫折,但是总算一切走上了正轨。

党政联席会议。

随着班子成员的调整,分工也发生了调整。

新任党委副书记刘顺为,除了协助李东沐开展重点工作外,还分管了招商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工作,算是发挥既有优势。而纪委书记王子豪则转岗政府口岗位,成为分管政府日常工作的党委委员、副镇长。另一位党委副书记是从县委组织部空降而来的三级主任科员何晨曦,分管党建和政法工作。刚提拔晋升为党委委员的万安宁,分管党政办工作。党政办主任则由周云天担任。

干部人事调整,最能彰显乡镇主要领导的实力。如果空缺两个岗位,一个都没有从内部产生,会极大影响干部工作积极性。因此,本次的调整,可以说让大多数的班子成员都上跨了一个台阶,自然对李东沐是心悦诚服。

要知道,乡镇天花板是正科级,为了让干部有序轮转晋升,组织部门设置了多个隐形台阶,基本上参照于座位座次,从党委委员到党委副书记,看似都是副科级,但是中间至少还要经历1-2个岗位的调整。

在本次调整中,高山是唯一一个做出了贡献没有调整的人。不过高山对此并没有怨言,毕竟自己已经是州山镇职级最高的,再调整就该转岗任镇长了,如果他成为镇长,李东沐岂不是还要接受他的领导?

高山不是傻子,他知道李东沐执掌州山镇的最高权力只是时间问题,只要自己好好工作,李东沐一定会向组织部门推荐自己,到时候即便按资历来看,他也是有很大优势的。

分工介绍完毕后,各位班子成员分别汇报了自己分管工作开展情况,李东沐一一作了点评和标注,当听到项目建设进度和土地征收工作的时候,特意询问了情况。

“刘书记,目前项目建设进度存在哪些问题?”李东沐问道。

“经过中秋茶话会后,几家企业都陆续恢复了正常建设,但是目前有几个手续问题一直没有通过职能部门的审批,老板们担心未批先建会被罚款,所以一直在等手续批复。”刘顺为回复道。

“具体涉及到哪几个部门?必要的情况下,我们出面去协调。”李东沐说道。

刘顺为摇了摇头:“主要涉及环保、住建,供电和自来水公司,我和这些单位出面沟通过,不过一直给的答复是在走流程,算下来已经一个多月的时间了。”

李东沐将这些单位一一记下来,等明天他准备亲自出面和单位沟通协调。

说过项目建设的情况后,便说到了土地征迁的问题。

“高山主席,你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说一下吧。”

“本次征地拆迁共涉及我镇姜庄村45户,涉及土地300亩。土地赔偿标准是按照之前产业集聚区标准执行的,这一点大家都认可。唯一的难点是房屋拆迁,大家对补偿标准有异议,所以一直没有做通工作。”

“房屋拆迁是怎么补偿的?”

李东沐还没有来得及参与其中的工作,因此对情况并不是太清楚。

“李书记,姜庄村是我县第一个实施城中村拆迁改造的,因为没有经验,所以借鉴的是其他县的方式。大致计算方式是这样的,以宅基地的大小和房屋、人口多少为基础,进行房屋安置,宅基地面积和房屋面积大的,安置的面积也多,反之,则少。”

听到高山的介绍后,李东沐大致了解了其中的情况。

前世,李东沐曾经被抽调到城中村拆迁工作小组工作过一段时间,因此对征迁补偿政策有所了解。因此听到现在执行的政策时,忍不住摇了摇头。

“如果以宅基地面积大小作为依据,这样是不科学的。因为现在并没有对宅基地进行确权,每家每户的面积都不一样,大小相差最多的能有一亩左右,这种方式会造成房屋安置面积没有统一的数据,也会造成攀比。”

想到这里,李东沐对高山说道:“目前可以先把房屋以外的土地征收合同签了,至于房屋拆迁合同先等一等,我需要和政府领导再沟通。”

高山点了点头:“好,预计一周左右就能拿下。”

“好,保持好工作状态,同时要对规划后的美好生活进行广泛宣传,让大家对以后的生活有希望有盼头。”

听完工作汇报之后,李东沐对整体工作进行了再强调再部署。

散会后,李东沐将高山叫到了办公室。

“高主席,刚才在大会上有些事情不方便问,目前除了房屋征迁存在困难外,还有没有其他不同的声音?”李东沐问道。

高山摇了摇头:“真是瞒不过您,目前村委对拆迁工作也并不积极。前几天和村委干部交流,大家对姜庄以后的发展都不太乐观。觉得没有了土地,也没有了发展空间,将来村集体经济会很难发展。”

李东沐没有立即表态,他在乡镇工作几十年,对村委干部了解的很透彻,他们对利益看的很重,因此看事情也很准。如果村里的土地都卖光了,卖地款又被挥霍一空后,村里只剩下了一个空壳,确实没有发展的资源。

“看来,不仅要解决老百姓的问题,还要解决拆迁后村集体造血发展的问题。”

高山离开后,李东沐回忆起了前世城中村拆迁的经验和模式。

最终,李东沐得出了一个基本原则。

“城市有形象、村民得实惠、集体有发展、产业有提升”

李东沐知道,这个原则需要征求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认可,同时还要测算新模式和现行模式之间的成本差距。如果成本过高,很难推进落实,毕竟不能只让老百姓满意,政府头疼。

虽然对征收拆迁工作有过了解,但是真正处于落实环节时才发现,并非如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李东沐长舒一口气:“征收拆迁,果然是天下第一难的工作!”

第199章 出面协调

翌日。

李东沐在刘顺为的陪同下,亲自前往项目建设现场。

原本,李东沐还想召开座谈会,听一听项目负责人的想法,不过昨天党政联席会议展开后,他觉得有必要亲自去现场看。

第一个项目是名为台明的电子配件厂,占地70亩,总投资3000万元,纳入了县重点项目台账。

走进项目现场,李东沐看到地上随意扔着废弃的棍棒,除了一个看门的老大爷外,见不到一个工人。

当然,项目厂房主体基本竣工,在进行下步工作前,需要向住建局申请竣工验收,完成后,才具备设备进场的条件。

如今,台明电子就卡在竣工验收这一环节,而且多次和住建局沟通无果。

看到这一幕,李东沐的脸色阴沉。台明电子是州山镇2022年的招商引资项目,从年底完成签约,到今年3月份开工建设,距今已经开工7个月的时间。按照时间进度,今年年底就将具备投产的条件。

项目方老板是外地人,在竣工验收多次没有结果的情况下,气的直接停工了。

“李书记,用不用和项目负责人联系?”刘顺为问道。

首节上一节110/15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