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穿越了有个空间很正常吧 第86节

周平安思来想去,最终还是做出痛苦的决定,尽量控制收人数量,没有能力的孩子能救必须救,同时空间中暂时不建立大型居住地。

为了分摊空间内环境的压力,以最少200人、最多300人的人数组建一个自然村,每个自然村最少要相隔20公里。同时,在空间里,自然村村民们都暂时以种田和放牧为主要生产手段,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性发展。

如果有需要将产出加工成别的东西,到时再根据实际情况组建工业村。

至于其他的,等空间再次升级再说。

想到此处,周平安就开始了规模宏大的自然村的选址和建设。

平原地区,可用于种植粮食作物的土地比较多,水源也比较充沛,那就多建几座村落。

村落的规划,周平安没有照搬后世的农村布局,因为后世农村的民居虽然看起来赏心悦目,住起来也宽敞明亮,但是对面积有限的空间而言,存在着布局规划不合理、空间利用率比较低等情况,这是对土地资源的极度浪费。

这里,为了节省建筑成本和减少使用土地面积,周平安计划每个村子,都直接用砖石钢筋水泥建造了2栋上下4层共80个房间的宿舍楼和一栋公共用楼。

宿舍楼按照男女不同性别,分别入住不同的宿舍楼。

而公共用楼,则是用于办公,食堂、娱乐、储物等方面。

而关于孩子方面,周平安打算将所有的孩子都集中到一个村子里,这个村子除了学生、老师和部分服务人员,不会入住其他人员。

同时,周平安已经打定主意,空间里,没有原谅。

犯罪即为死刑。因为,他能活着进入空间,就必然会有一个人因为他而没能进入空间求活。所以,一命抵一命,很公平不是吗?

空间里建房子还是比较迅速的,一切都是用精神来操控,所以也就没有了体力这块的拖累。

但是,即便是这样简陋不堪的村子,周平安也不过建造了20座,就停下来了。

因为,不光从苏国取来的建筑资源用完了,连周平安从别处收集的材料也都用光了。

无奈,只能暂时停工。

也许有人疑惑,为什么不用建造木屋。呵呵,如果采用空间已经长成的木材来建造房屋的话,那又就跟杀鸡取卵没什么差别了。

现在的空间还是太脆弱了,周平安可不想,因为贪心就将空间给莫名其妙的断送掉。

看着脑海中的空间地图,周平安的心情黯然下来。

20座村子,6000人,对外界数以千万记的‘将死之人’来说,无异于九百不,九千、九万头牛身上的一根毛啊

唉,底蕴还是太薄了啊。

周平安回到浮岛之上看着那60栋光秃秃的毛坯房,神情黯然的摇了摇头。

同时,心里也开始无比想念距离比较近的苏国,倭国、猴国和阿三国!

啥,还有棒子国?那算了吧,周平安表示,他不喜欢泡菜。

来到存放玉石的地方,周平安数了一下,原本装满玉石的1300个木箱和油桶,此时只剩下,不到一半的数量了。

按照以往的吸收转化比例来看,剩下的这480箱玉石大概可以给空间增加251城到350城的面积。

但是,很可惜的是,空间增加的仅仅只有面积而已。其余资源,依然还是要靠周平安从外界获取。

可,在这个艹蛋的时代,想要获取那么大量的资源,除了去偷去抢,周平安实在是想不出别的办法。

此刻,周平安无比羡慕其他主角要啥有啥。

从空间出来,外界已经过去了一夜一天,今晚就是周平安和张泉山约定好的交货日期了。

懒得开车了,周平安直接利用空间进出可以瞬移十米的能力,借助黑暗中各种阴影的掩护,悄无声息的移动到那处坑道仓库附近。

没有急着进去,还是小心的在周围侦查了一圈,确认安全之后,周平安这才瞬移进孔道的内部。

没有开灯,也没有打开手电,反正有精神力的感应,周平安对坑道里的情况做到了了如指掌。

在坑道里搜索了一遍,没有发现有人隐藏在里边,安全。

这时,周平安才按照物资的储存难易程度,需求量等方面的考虑,将肉类放到了坑道的最里边,因为里边的温度最低。然后是奶制品、糖果、水果之类的,粮食被周平安放在了最外层。

20吨细粮,50粗粮,看似很多,其实也就只能保障几十户家庭的所需而已。

这个时代,因为生活条件比较差,鸡鸭鱼肉很少摄入,所以蛋白质,动物脂肪摄取量少,只能依靠摄取大量面食,也就是淀粉和葡萄糖来进行转化,而在转化的过程本身就是个耗能的过程,无疑又要加大摄入量提供能量。所以摄取面食和我们后世相比是比较多的。其次是消耗问题。此时的体力消耗必然比后世要剧烈,新陈代谢相对较快,耗能速度快。

后世有些老人说,“以前人一顿饭能吃两斤面或两斤米”?

来到这个时代,周平安才知道,这真不是说瞎话。周顺利,每顿饭最少3个窝窝头,多的时候5个也能吃下去,周母秉承鲁省人的豪气,做的窝窝头那可是足足3两一个,你们算吧,这还是一个十来岁的孩子的饭量。

周父,在周平安没给家里补充肉类、食用油、蛋类之前,早上3个窝窝头,中午5个,晚上3个,这还是因为粮食定额,只能欠着吃的。说白了,就是半饥不饱的状态。

周平安交易的这70吨粮食,换算成市斤的话等于14万斤。

哪怕是按照一个成年人一天需要三斤粮食来算,这些粮食,也仅够一百二十多人一年的需求。

而此时的家庭,最少都是两个大人和一个孩子,就算三个人一天只需要6斤粮食吧,这些粮食也仅仅够满足60多个家庭一年的需要啊。

而此时的T山有多少人口呢?

55年的数据为396.56万人!

14万斤在这396.56万人面前,无异于杯水车薪啊。

但,这70吨粮食,已经是周平安暂时所能交易的所有粮食了。

第143章 老朽恳请众位,平价卖粮

半夜时分,张泉山带人来到了坑道仓库。

“好!好!好!”年迈的张会长看着小山堆一般的粮食,神情紧张的上前随机打开了几袋子进行了检查。

检查完之后,激动的连连称好,转过身对着身后的众人说道,“各位同仁,是新粮,还都是上等的新粮食啊。”

“什么?!”几个中年人听后急不可耐的走上前来,个个捏了一小把送入嘴中大嚼起来。

“真的,都是上等的新粮!!”几人对视一眼,惊呼道,一脸的不可思议。

“各位,老朽恬为皂君会长一职已数十年,以前从未求过大家什么。但是今日老朽有一请求,请各位同仁务必帮忙!”

“哎呀,张老。您言重了。有什么事儿,您尽管吩咐就好,如果当初没有您帮忙出头,我能否站在这里都是未知啊。再说,在场的各位那位没有得到过您的帮助啊”

“是啊,是啊。张老您言重了,有事儿您吩咐就行,我们保证”

“对对,有事儿,您吩咐啊”

众人神情激动的纷纷开口。

张老爷子,不折不扣的厨艺世家,其高祖曾是“养心殿御膳房”仅有的27名‘庖人’中的一个。

其曾祖,祖父亦是前清御膳房中的佼佼者,只不过到了其父那一代,因为老妖婆被8个流氓欺负了,不得已才离开前清御厨,回到T山老家。

而张老爷子,自小耳濡目染,厨艺更是出于蓝而胜于蓝,在彼时的T山闯下赫赫威名。

而且张老爷子还为人四海,见不得同行受当时的地痞流氓欺负,于是挑头成立了皂君会这个餐饮行业的公会组织,将大家聚拢一起抱团取暖。

毫不夸张的说,T山的餐饮从业者,百分之九十九都受到过张老爷子的提携和照顾。

所以,此时当张老爷子摆低姿态要有求于众人的时候,大家才会如此心有愧疚的激动。

众人出言劝阻之后,慢慢变的安静下来,纷纷看向老迈的张老爷子。

“想必大家也都了解此时粮食有多贵重,但为何有人仍以两月之前之价格卖与我等??”

张老爷子挺直腰板儿,面色眼神的环视众人,接着声音宏亮的说道,“因为卖粮之人心善,怜我T山百姓。”

“所以,老朽恳请众位,平价卖粮!”

“拜托了”

说完,双手合于胸前,左手在外,右手在内,两手前推,身子向下弯曲,郑重其事的给在场的众人行了个庄重的‘拱手礼’。

“张老,何必行此大礼啊,我等受之有愧”众人一片惊乱,纷纷双手作揖,鞠躬还礼。

“张老,您放心,我等本就食于T山,昔日T山百姓待我等亲善,今日我等必听从张老教诲,平价售粮,回馈百姓。”这是一个身着大褂的中年人,眼含热泪的说道。

“对,听从张老教诲,平价售粮,回馈百姓!!”

众人听到之后,纷纷应许。

就连身在空间的周平安都不由的被这些人所感动。

仁义诚信己身,将才雅姿精诗文.

胸盛四海买卖事,取之有道赚金银.

关于粮食平价销售的问题达成一致之后,众人也与有荣焉之感,相互之间,对视之后,纷纷发出爽朗的笑声。

过了一会儿,在张泉山的倡议下,在场的众人,开始有商有量的分配仓库里的物资。

虽然粮食不赚钱,但是其他的可都是紧俏货啊,特别是各种糖果,肉类,此时能出高价买这些的,可大都是豪富之家啊,赚那些人的钱,在场的众人表示,毫无负罪感。

在商言商,一时之间,仓库里的气氛变得凝重起来。

这种情况下,还是德高望重的张老出面打了圆场。

最终,大家决定出了一个非常公平的主意,现场有多少人就把物资分成多少分,大家都不多不少每人一份。但是,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进行协商互换。

当然了,张泉山也暗示在场的所有同仁,人家是出于善心,才低价供货,咱们得认这个人情,不说别的,保密能做到吧?

如果不保密的话,那大家就只能做这一锤子买卖了。

一想到用完这些之后,大家会继续做着“无米之炊”的情形。在场的老板们,纷纷感到牙酸,于是,击掌为誓,结为同盟。

同守秘密,一起发财!

去他、妈的‘无米之炊’吧!!!

也不只是在场的哪位老板高声大呼道,众人听后,纷纷无语相看,想起彼时的狼狈,有都哈哈大笑起来。

不得不说,周平安这次通过张泉山,将皂君会这个扎根于T山民间的公会组织,拉进物资交易网当中,是他至今为止做的最正确的事情。

凌晨4点,此时的天色依然被黑暗所笼罩。

送走皂君会的一干同仁之后,张泉山又悄悄开着一辆威利斯返回了仓库。

打开仓库大门,他直接将车开进了仓库,然后从车上搬下来1口箱子。里边装的是这次交易的货款,五万多。

也许有人不理解,为什么周平安会用在这个时代看起来弥足珍贵的物资,去换取很多时候都单独花不出去钱,是吧?

呵呵,其实大家有个误区,钱,在这个时期可以单独花,咱们国家的票证制度是很早就开始实施了,但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物资越匮乏的时候,发行的票证种类就越多。

比如茶叶,此时就可以用钱随意购买,不必使用票据。但是明年就不行了,59年起茶叶被划为“国家二类物资”,那时才是“茶叶不是你想卖想买就能卖”。

另外,村集体烧制的酒坛子,水缸,手工编制的篓子,凉席,草席,还有鸡苗、鸭苗之类的等等好多,都不需要票据。

而周平安原本筹钱的目的,是想用自己和朋友们帮忙开具的介绍信,变换不同身份去不同的地方,去购买当地工厂此时还算的上是比较充裕的额外物资,备着为以后几年的‘调剂事业’做储备。

但是现在,周平安只能放弃这个想法了。既然,已经打算往空间里移民了,那就要想办法为‘移民们’在空间里的生活做准备吧。

像是锅碗瓢盆,衣服布料、鞋子内衣,笔墨纸,被褥毯子等等,周平安的空间还是不缺的,毕竟当时在布里亚特这个三国贸易集散中心,收的东西还是不少的。

但是,像睡觉用的床,学生用的书桌,休息用的凳子,还有什么油瓶子,酒坛子,大水缸等等的东西。他都缺。

油瓶子,是用来分装空间里生产的食用油的。酒坛子,是来盛放空间生产的散酒或者其他酒的。大水缸的用途就更多了,盛水,盛酒、盛油、装粮食、腌咸菜等等、等等。

好在这些东西暂时都可以用钱就能买到。

床桌子凳子之类的,可以去旧货站买。只要钱到位,他们恨不得你来个‘卷包烩’。

酒坛子,大水缸现在也可以直接去手工合作社或者供销社直接购买。

而且,有钱还可以到农村地区收购各种物资,包括山货、家禽、家畜、野生动物等等。

首节上一节86/1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