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穿越了有个空间很正常吧 第30节

何雨柱悻悻的走到三轮车前,从车斗里拿着装有调料的布袋,走进了厨房。

然后,就听见厨房里,何雨柱和周母说起卤肉的事情,比如,交代了放什么部位,如何使用佐料,烧开后要炖的时间等等。

过了一会儿,何雨柱将装有驴肉的竹筐依次拎了出来,装在三轮车上,对周平安说道,“我先把肉送回去,然后再拉车木柴回来,卤的东西太多,你这的柴火不太够。”

“嗯,行。”周平安对他点点头,接着扔给他一盒大前门,解释说,“不光是给你的,你拉柴火的时候,不得给人点支烟啊。”

“嘿嘿,那我就不跟你客气啦”何雨柱笑嘻嘻的把烟装进口袋,临走时,见周平安还在原地,就又回头问了一句,“唉,你不跟我回去过称吗?”

周平安慵懒的摆摆手,“这次不用那么麻烦,范主任知道怎么回事,你回去跟他说一下就行。”

“行,那我一会儿再过来。”说完,何雨柱就拉着驴肉走了。

过了好一会儿,就在整个大院都被浓郁的肉香充溢的时候,何雨柱拉着满满一车的柴火慢悠悠的往这蠕动,走进了才发现,周父也跟在车后,正弓着腰默默的使劲往前推着呢。

周平安一看,乐了:“哈,辛苦辛苦,二位辛苦。中午多吃点哈。”

周父没好气的对周平安说道,“你也别光动嘴啊。卸车的事儿,归你了哈。”“柱子,走”

堆得一人多高的一车木柴哦,最终在周母,雨水喊加油,周父、何雨柱看热闹的情况下,被周平安、周顺利两兄弟连车带柴火推翻在了大院的东南角,这也算是卸车了吧。

酱焖驴肉,红烧驴,油炸花生米,凉拌驴耳,炝拌时令野菜,再加一锅驴骨汤。吃的周家一家四口和何家两兄妹眉开眼笑。

酒,没喝。周父是出于钳工的职业道德,为了保持手的稳定性,所以没喝。而何雨柱,则是罕见的在周父周母面前表现的相当守规矩,所以也没喝。

饭后,周母拉着何雨水和周顺利回了四合院,只剩下周父,周平安和何雨柱在大院子里喝茶聊天,等着一会儿去上班。

周平安将话题有意无意的转向周父在轧钢厂的工作经历,以及大院里的几个在轧钢厂的工作情况。

聊着,聊着,就听见,“嗯,周叔,我能跟您打听个事儿吗?”何雨柱看着手里的茶杯,抬头看了一眼周父,又低下头把玩茶杯。

“问呗,你跟周叔还有不好意思的时候啊。”周父一幅无所谓的样子,摆摆手。

“您知道,我爸当年为什么走吗?是不是因为我家”何雨柱脸都涨红了。

“啊?!”周父愣了一下,身子做的板儿直,严肃的看着何雨柱,又扫了一眼表情异样的好大儿。

“嗯,这个事儿吧,挺复杂的。”悄悄瞪了一眼抿嘴的周平安,这时周父也知道,肯定是自己这个好大儿对何雨柱说什么了。

“那您知道,我,我,我爸,就是何大清临走的时候,有没有和谁交代过什么?”何雨柱换来个问题。只是“爸”这个称呼,叫出口的时候有点艰难,最后还是直呼其名了。

“嗯,这事儿过去的也太久了,我得好好想想”抬头,余光看见周平安的嘴巴一张一合的,这是在提醒我?嗯?yi?dong?hai?,,易中海吧?这老邦菜啥时候得罪平安了?不管了。

于是周父像是想到了什么,煞有其事的说道,“嗯,对了,当时你家和易中海家,老太太家走的挺近的。你爸有事的话肯定会交代给他们!”

然后,周父是真的想到一件事,疑惑的反问,“哦,对了,我记得当时你爸跑了的消息还是易中海满大院宣扬出去的呢!你还记得不?”

何雨柱听了,沉默了好一会儿,红着眼圈,认真的看着周父:“周叔,别人都说,我爸是不要我和雨水了,才不管我们的死活,卷了家里所有的钱跑路的,这是真的么?”

“那不能,你爸不是那样的人。”周父愤慨的摆摆手,表示不认同,“你连个对象都没有的单身汉,你根本不就了解孩子对于父母来说意味着什么?”

“就那我家平安和顺利来说吧,那就是我和你袁姨的心头肉,眼珠子。”

“你说,你能不要自己的心头肉和眼珠子吗?!”

“不能,那他为啥差点把我和雨水饿死!?”失神落魄的何雨柱,既像是问周父,又像是问自己。

“呃,我说柱子啊,这些事吧,你最好还是找你爸,当面问清楚的好。毕竟你也到了成家立业的年纪了。”周父拍拍何雨柱的肩膀,温声安慰道。

“嗯”何雨柱,咬咬牙,狠狠地点了点头,“好,住几天我就请假去保定,当面问问他!”

“对,柱子哥,我支持你。”周平安在一旁敲边鼓,“不过这事儿,你最好谁也不要说,不然闹的满城风雨的对你和雨水都不好。”

“嗯,”何雨柱抹了把脸,对周平安真诚的说道:“谢谢你,平安。”

“你小子净给我憋坏水吧!”临出门,周父瞪着周平安,厉声说道,“晚上回来,我再收拾你!”

第52章 范主任:“鲤鱼,要大的”

下午,一直等到卤肉的那个灶停火之后,周平安才离开大院子。

拿着周母给他从四合院捎过来的大头照和街道办出具的证明文件,准备去找范主任办理入职了。

因为有范主任领着,这人事科的办事效率立马就体现出来了,上缴证明,交上照片,没几分钟,工作证就到手了。

周平安的照片就贴进工作证里,上边还盖上了红星轧钢厂的印章。

就这样,周平安同志,在58年的6月份,从一名“无房无车无存款”的街溜子,成功洗白上岸,变成一位光荣的“有房,有车,有工作”的工人阶级,任职,轧钢厂食堂采购员,括弧:7级办事员待遇。

给人事科的众位同仁撒了一把硬糖,悄悄递给人事科长一包大前门,然后,在众人的恭喜声中,周平安低调的跟在范主任的身后一起走了

回到办公室,周平安手脚麻利的给范主任倒好茶水,然后,两人坐在沙发上。

“平安啊,现在你也正式成为轧钢厂采购科的一名办事员了。但是考虑到你的年龄,现在还不太适合出差和专业的外联工作,所以领导安排你暂时归属于食堂采购小组这里。对此,你不要有太多的顾虑啊。”范主任对周平安解释道。

毕竟把一个采购科的7级办事员,给安排到食堂里做事,着实是有点高射炮打蚊子了。不过,这也属于特事特办,本身领导看重的就是周平安能给小灶上搞来计划外物资的本事,而不是帮轧钢厂联系原材料或者开拓销路的事情。

周平安也知道自己的斤两和能力所在,所以对范主任的话,连连点头表示赞同,“主任,你放心,我对领导的安排,没有任何意见,我知道,您都是为我着想。”

“嗯。”范主任对周平安的回答很满意,这孩子为人做事有一套,你就不能看他的年龄,太具有欺骗性了。

看看了挂在墙上的日历。

范主任转回头看着周平安,说道“平安,还有几天就是党的生日了。厂里打算在那天举办个座谈会,到时会有几位身处高位的大领导莅临指导。”

“为了能招待好这几位尊贵的客人,厨房安排了几个能出彩的菜式,其中就有鱼跃龙门,这道菜。”

鱼跃龙门,周平安前世也吃过这道菜。

这道菜通常都是用来宴客的,一般都是用一斤左右的鲤鱼为主材,虽然不是什么很昂贵的食材,可是菜名寓意,菜的造型都是高大上,令人眼前一亮,加上糖醋汁酸酸甜甜的口感,视觉、味觉的双重享受。

但,既然是范主任郑重其事的说出来,那他嘴里的这道“鱼跃龙门”绝对和平常宴席上的“鱼跃龙门”不一样。

果然,就听范主任说道,“我们打算把这道菜,作为压轴菜来上,所以,这就需要这条鱼,得足够出彩,说白了,这条鱼得是鲤鱼,还得足够的大”

呵呵,“大”,一听到这个字眼,周平安就在心里暗暗摇头,

范主任连做菜用的鱼都得要“大”的。

“鲤鱼这好办,但是太大的可不多啊。”周平安表现出有点为难的样子,“再说了,你想要的大是多大?”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龙是最高贵的,而鲤只要越过龙门就能化身为龙。鲤代表着顽强的生命力、旺盛的生殖力,还代表着家族的富裕和兴旺。

另外,鲤与“礼、利”谐音,因此中国自东周时代起2000多年,形成了很多与鲤有关的文化习俗,比如年画上儿童骑着鲤,过年的年夜饭一定要有鱼大部分地区年夜饭上的鱼都是鲤,很多地区长期保留过年把鲤作为礼物送人的习俗,有些地方有特定时节吃鲤的风俗。甚至在北方某些地方都有“无鲤不成宴”的说法。

俗话说,“出头的椽子先烂”,鲤鱼出名的同时,也意味着它会被人所热衷,所以也被人大量捕捞。

而这个时期,四九城附近渔业养殖并不发达,这也造成一个事实:野生鲤鱼,有。但,大的很少见。

虽然周平安的空间水潭里不缺大鲤鱼,但是该表现出为难的态度,还是要表现的,毕竟,‘历尽千辛万苦才艰难的完成任务’和‘完成任务’是一码事儿又不是一码事儿!

“最起码得1米长吧?”范主任也不确定的说道。

“一米长?!”周平安惊呼,“领导,您知道一米长的鲤鱼得几年才能长成吗?”

后世,曾有人研究过,如果鲤鱼能在良好的自然状态下生长10年,其体长可达1~1.5米,而且之后仍能缓慢增长,因此生物学家认为鲤鱼最大甚至能长到100斤左右。

但是前提是“良好的自然状态”,在这个时期哪有什么良好的自然状态呀。

“领导,您也在四九城生活了大半辈子了,我就问您,您见过或者听说过,有谁捞起过这么大的鲤鱼?”周平安没好气的反问道。

然后,心虚的“看了看”正在空间水潭里,几条一米多长的鲤鱼、草鱼正在悠然自得的游来游去。

“呵呵,不要着急嘛。小周同志,虽然我是没有听说过,但是你不能否认它的存在啊。”范主任安抚着激动的周平安,“另外,考虑到这次任务的困难程度,李主任已经说了,不管是谁,只要能在座谈会之前,将大鱼搞来,立马奖励一张自行车购物券!”

“得,我是看出来了,你们当领导的啊,这是把我们这些小兵兵当驴来使唤呢,这自行车购货券啊,就是挂在笼头前边的胡萝卜!”周平安一幅意兴阑珊的样子,对范主任吐槽道。

“嘿嘿,我跟你说啊,上半年,咱后勤部门可总共就分了5张购货券啊,你不要啊,有的是人要!”范主任对周平安的态度也不以为杵。

范主任心里明白,别人能不能搞到大鱼他不知道,但是周平安这小子,一定有办法。

因为,范主任还从来没见过,有哪个采购员会把群众基础做的这么扎实的,连村里重要的生产生活资料的驴都能搞到手,那他还有什么搞不到的?

“切,走了”周平安对老神在在,啜饮着浓茶的范主任翻了个白眼,站起身来,嘴里还嘟囔着:“唉啊,近朱者赤,近范主任容易心黑啊。”

“滚!”

“好嘞~拜拜啦,您呐~”

第53章 周父教育周平安,“父爱如山”和“再加钱”

仗着自己年纪小,(16周岁不到),周平安在和李副主任、范主任这样的领导相处时,总是有张有驰:工作时,我不掉链子,甚至让你刮目相看。但闲暇时,我不把你当领导,无伤大雅的玩笑我也敢开。

也不知是不是区别与这个时期严肃的风气,偶尔表现的混不吝的周平安慢慢的走进来,李主任和范主任的心里,就像,一脸面瘫的范主任,五十多岁的人了,有没有任务也找他说几句话,然后再笑着被“惹怒”。

就像刚才,与范主任结束了“愉快”的谈话之后,周平安又被“踹”出了办公室。

拍着屁股上的脚印,嘴里嘟嘟囔囔的下了楼,然后,周平安骑着自行车,到轧钢厂看似漫无目的的转了一圈。

其实,路过锅炉房的时候,外面的煤堆就不知不觉的少了一些。反正也是为轧钢厂杀猪才烧的水,也不算假公济私。

然后转到厂子后面的废铁堆,轧钢厂自己生产许多钢铁配件,每天都会产出大量的铁屑,废铁板,车坏的配件等,都会送到这后面的空地上,通过东侧的大门直接用卡车拉到炼钢厂。

看周围没有人,心神一动,在不改变废铁堆大体外观的情况下,从废铁堆收取了一吨多的废料,基本都是铁板,铁管和铁棍这三类。

看天气也不早了,收获满满的周平安蹬着自行车回了大院。

看到好大儿新鲜出炉的工作证,周母激动的眼泪都要冒出来了。

但是,周平安的好心情只持续到周父下班。

周父趁着周母忙着做饭的时候,将周平安堵在西厢房好好的收拾了一顿。

让周平安再次领略了什么叫做:“父爱,如山倒!”,其过程中使用到的工具有:周母亲手缝制的千层底布鞋一只,西厢房里原有的3尺长木棍和带有烟味口臭的吐沫星子!

当然,教育完之后,周父也根据周平安的讲述,给他分析指出了很多不足之处,比如:

一,交浅言深,毫无自知之明!你自己心里没点儿屁数么?你周平安本身和何雨柱就没那么深的交往,你说的那么多,那么深,干嘛!?岂不知人家会不会想过“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二,操之过急,欲速则不达。说白了现在还不是点醒何雨柱的时候,等他深陷泥坑里的时候,你再现身拉他一把,这样他才会感激你,你才会成为他的“恩人”,难道你没听过,“锦上添花,比不过,雪中送炭”吗?!

三,半途而废,优柔寡断!既然要做,就把事情坐实了。找人找证据。没证据就造证据,没证人就造证人。一句话,这事儿啊,要么不做,做了就要做绝!不知道“打蛇不死反被其伤”的道理吗?

四,做坏事,竟然没有跟自己这个老父亲透漏风声,该打!

总而言之,周父的意思就是,教育周平安绝不是因为他耍心机,离间何雨柱和易中海。

而是因为嫌弃周平安做事冲动,没章法,留下太多破绽,容易被人追究首尾,搞不好会破坏周家清白持家,厚道为人的声誉!

作为隐蔽战线中的一员,周父带着家人,能活着从战争年代走到现在,事实证明他就不是一个良善之人!

要知道,他曾经面对的敌人可都是心狠手黑,毫无道德底线之人。周父以前面对的是暗地里你死我活的争斗,而不是现在四合院里的蝇营狗苟。

这也就是为什么外人会感觉周家在四合院里存在感一直不多的原因。

换位思考,你都职业满级了,可以秒杀最终BOSS了。结果突然让你回到新手村,你觉得你还能提起“杀怪”的兴趣来吗?

在周父眼里,四合院中揣着各种小算计的“众禽”就是新手村的小怪,只要他们没有主动招惹到自家,“杀”他们又有什么好处?既不掉落“经验”,反而还会浪费时间。

虽然不想搭理他们是一码事,但是了解到自己的好大儿已经开始走向了“杀怪升级”之路,探出了与人争斗的第一步的时候,周父的心里除了恼火周平安做事纰漏百出,不够周全之外,也只能在事后给他做出补救,同时再慢慢教导他。

毕竟周父这个人有个原则:帮亲不帮理!

“儿子,你这样不行啊。”周父挠头,有些苦恼的看着眼前面带倔强的大儿子。

虽然年龄渐长,一心想要成为‘大人’,但是在周父知道,周平安的性格还是有很大的缺陷的,心软,心急,心不定和睚眦必报等等,如果这些缺点不加以改正,那在以后恐怕会要吃大亏的。

也怨自己和周母,以前将自家儿子保护的太好了,现在看来,没有经历过风吹雨打的小树苗,终究是有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首节上一节30/1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