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穿越了有个空间很正常吧 第159节

“才两万斤?李哥,我们一个单位要的就不止这个数。”周平安一副不屑的样子,“李哥,您最好给我个准数,如果只有两万斤的话,我打电话都多余。”

“嘶~”面对周平安的大胃口,李坤倒吸一口凉气。

俗话也说了,顾客就是上帝上帝。

面对周平安抛出的巨额订单,李坤,可耻的沦陷了。

毕竟,如果能把历年来都滞销的蜂蜜都卖出的话,那可就是一笔巨大的政绩啊。

不由的,他对周平安的态度也变的和善起来。一个曲意奉承,一个心怀鬼胎,驾驶室里的气氛也变的越发和谐起来。

就连这糟心的山路,周平安都觉得平坦起来,不得不说,注意力被转移之后,这趟旅程也不感到乏味了。

终于,入夜之后,跟在长途车后边的周平安也跟着抵达了古城下关。

停车休息的时候,周平安都找不到自己的腰了。这不由的让他无比怀念前世来古城时,乘坐的那班飞机。

当晚,在古城供销社李坤主任的安排下,周平安直接入住了供销社下属的招待所里。

因为时间的关系,又是第一次接触,所以,李坤把周平安安排入住招待所之后,就离开了。

晚上,周平安回到空间,将打算在古城逗留几天收集蜂蜜的事情,告知了众美,让她们做好接应的准备之后,就回到了招待所。

第二天起床后,周平安离开招待所,来到隔壁一家公私合营的小食堂吃了碗地道的鸡丝米线,辣子加的足足的,吃的周平安是满头大汗。

结账时,周平安才愕然得知,人家没有要求强行使用粮票,即没有粮票的话,价格会稍高一些。

从这点儿就不难看出,有些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还是比较宽松的。也从侧面反映了一个问题,这里的粮食供应并没有像内陆那样匮乏。

随后,周平安在路边阿妹的指引下,慢慢往古城供销社总社的位置走去。

下关,属于古城的新城部分,没啥好玩好看的地。即便是在后世,来到这里旅游的人,也很少在这里逗留。

供销社里的相关领导们,一大早就在社里等着周平安的到来了。

昨晚,孙坤孙主任把周平安安排好之后,就匆忙赶回了供销社,然后连夜召开会议,将周平安的相关情况,和社里的同事们做了通报。

得知仓库里现存的蜂蜜只有一千二百罐的时候,(土陶罐,一罐三斤)。大家都很是遗憾。毕竟,这业务都追着喂到嘴边了,结果,却在库存上掉了链子。

第247章 大集

看着仓库里仅有的三千六百斤蜂蜜,李坤觉得很是惋惜。

毕竟,在古城这个穷地方,难得有这么大的定单,可以为供销社创造不少的利润。

虽然,作为供销社的领导,他也可以从下属单位调货,但是,在没有确定周平安的真实情况下,他也不敢贸然动作的。

因为,万一蜂蜜都调拨过来了,周平安又吃不下,那他可是要担大责任的。

所以,一番思忖之后,李坤还是决定先等周平安做出明确表示之后再说。

古城供销社是古城地区最大的百货商店,所以产品种类还是挺多的。其内部摆设与周平安在其它地方见过的供销社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基本上,所有的商品都在玻璃柜内,还有柜台后面的货架上,顾客想买什么,都会经过站在柜台里面的售货员。

当周平安来到供销社门口的时候,早就期盼已久的李坤,一眼就看到了,混迹在穿着传统服饰的少数民族同胞中显得格格不入的周平安。

“周老弟,昨晚休息的还好吧?”李坤,热情的招呼道。

“呵呵,谢谢李哥关心,托您的福,昨夜一觉到天亮。”周平安也回应以热情。

两人一边随意聊着,一边到了供销社二楼的办公室,供销社的领导们,一看来人这么年轻,惊愕之色不禁浮于脸上,心想不会是骗子吧?主任不是被人忽悠了吧?

会议室里的气氛顿时变的有些微妙,大家都在用探究的眼神儿,相互传达着同样的疑问。

这突如其来的安静,就连陪着周平安走进来的李坤都感到一股尴尬

见此,周平安也不以为意,微笑着对身边正要打圆场的李坤道,“李主任,正好贵社诸位领导也在,我们就直接开门见山吧。”

“我代表本单位打算向贵社采购两万斤蜂蜜。”

话音刚落,会议室里顿时一片哗然。

“嘶”

“两万斤?”

“这年轻人不是说错了吧?”

虽然供销社的领导们昨晚已经得到了李坤的事先通知,但是,见周平安轻描淡写的样子,还是禁不住的惊讶。

“这是一千元的定金。”面对众人的怀疑,周平安直接从斜背在肩上的挎包里掏出一沓钱。

“麻烦各位了。”

一千块钱,对在坐的供销社领导们来说,并不是多大的钱数。

但是,这一千元背后所代表的意义那可就不一样了。

定金啊,真金白银的摆在大家都眼前了。那岂不是说,昨晚李主任告知的事情是真的了?

就在大家由惊讶变的惊喜的时候,周平安有从挎包里掏出两沓钱,脸上的微笑丝毫未变,“这两千,也是定金。是两万斤之外的蜂蜜的定金。麻烦各位领导了。”

“哈哈,周老弟,你这话说的,什么麻烦不麻烦的啊”李坤首先反应过来,高兴的对周平安说道“这是周老弟你在照顾我们啊。”

“不过,”李坤搓搓手,有些难为情的说道,“不过,周老弟,你得给我们几天时间。”

“我们这儿蜂蜜虽然很多,但是调货的话,得需要不少时间。”

“哦,没关系。两周的时间够不够?”周平安回答道。

现在空间已经走上正轨,而他下一步的行动,也不是很着急。时间,对他来说,很是充裕。

“够了。够了。”李坤听到周平安的回答之后,欣然大喜。就连在坐的几位领导也长舒一口气,脸色变的轻松起来。

两周,十四天,这不光够他们从下属供销社的仓库里调货,甚至还有富裕时间,再从下边乡镇农村再收一批蜂蜜上来了!

长期从事供销工作的领导们,心中不由的想到。

见周平安这么好说话,李坤自然也要进一番自己的地主之谊,“周老弟,那你就安心在招待所住着,所以费用都算我们头上。”

“哦对了,周老弟,你不是第一次来嘛。我们古城的风景还是很不错的,这样吧,我一会儿安排人,带着里好好在古城和洱海游览一番”

因为自己身上秘密太多的缘故,再加上后世也曾来过,所以周平安婉拒了李主任安排人做导游的好意。

最后,周平安在留下三千元定金之后,就在一片和谐欢快的气氛中离开了。

“老牛,你赶紧联系漾濞,下关,洱源云龙、弥渡、宾川等几个供销社调货,他们肯定有不少存量。尤其是云龙,这里蜂蜜产量最多,应该能弄来不少。另外,马上安排收购人员下乡,不管怎样,这次我们抓紧时机,好给下边的群众多增加点儿收入。”

还不等周平安走出供销社,李坤李主任已经急不可耐的开始分配任务了。

离开古城供销社,周平安在一个偏僻角落,取出来一辆八九成新的自行车,然后开始在古城闲逛起来。

当他追逐着风景,出来到城外的时候,远远看到一片空地上聚集了很多人。

和煦的阳光下之下,五颜六色的民族服饰,显得格外的花团锦簇。

揣着好奇的心理,周平安骑着车子慢慢靠近,这里竟然是一个市场!

摆摊儿的人特别多,卖什么的都有,打眼一瞅,竟然看不到头!

这个时代,少数民族地区的大环境竟然这么宽松吗?

周平安禁不住有些惊讶。

“你好,大爷,麻烦跟您请教一下,这里是市场吗?”周平安挺好自行车,然后,从口袋里掏出烟,抽出一支递给路边的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大爷,虚心请教道。

“不是市场,是大集。是我们这里的冬季大集。”老大爷接过烟,笑眯眯的对周平安解释道,“要连开五天的,今天是第一天。”

“哦,谢谢大爷”。

周平安本身也没有什么旅游目标,盘算着转哪儿不是转啊,索性,花了一分钱将自行车存放起来,然后跟着汇集于此的人群慢慢走进来大集当中。

一路上卖菌子的,卖蔬菜的、卖肉的、卖水果的、卖野生小动物的、卖手工艺品的,卖农具的,卖各类土特产的,应有尽有,甚至就连卖日用品的人也有。

周平安混在人群里,走了一圈,发现不管是卖土布的,还是卖机制布的摊位前,那都是人山人海的,当地的少数民族同胞们都抢着要买布。

眼瞅着不一会儿的功夫,卖土布的就卖空收摊了,只留下一个打着“支X边疆,同xxx”字样横幅的布摊儿还在售卖。

只是那抢购的人潮看到周平安都有点咋舌。

横幅上原来有八个字,现在有四个都被挤掉了。呵呵,这拥挤的场面,可想而知。

“别挤啦,别挤啦”

“我们的布都卖完拉。。大家不要挤了~”

这是布行的工作人员的呐喊。

“哈哈哈”

周平安看着人堆里的售货员一脸焦急,满头大汗,衣冠不整的狼狈样子,笑的有些无良。

“才卖了一个钟头就说卖完了,你糊弄谁呐”人群中几个少数民族同胞,生气的反驳道。

“就是,难道你们就带这点儿东西来支援我们啊,你这是瞧不起谁呐!”

“就这几匹布,你们还好意思支援,我一大早就排队了,连个布头都没抢到。”

面对群情激愤的场面,布行的工作人员个个如同受惊的鹌鹑一样,龟缩挤作一团,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一个看似领导样子的中年男站了出来,满脸委屈,惶恐的大声对周围人解释道,

“老乡们,不是我们不想卖啊。我们也没有办法呀,江南的纺织厂离我们太远了,运不到古城来。就这些布,还是我们好不容易才从川省搞来的。”

“你们觉得委屈,我们更委屈呐。”

“要不是国家有政策要照顾一下少数民族的同胞,我们根本就不会来卖,要知道,你们可是连布票都没有的。我们轻工商店为了支援你们,现在是卖一匹就得亏一匹。”

听完这男人的解释,周平安恍然大悟。

不用想,又是面子工程引出来的事情。

呵呵,周平安猜对了,原来啊,古城当地的轻工商店这次只是为了应付上级号召,所以象征性的拿出来十匹,总共三百多米的棉布出来卖,毕竟这是多卖多亏的事情,谁也不愿意干呀。

哪怕就是国营单位它也要盈利的啊,不然的话,职工们吃啥喝啥。

但是,令人没想到的是,今天,好像整个古城老百姓都来逛大集了。几万人呢,就这点儿布哪能够啊,说句不好听的,就是塞牙缝它都不够啊,所以这一眨眼的功夫就卖完了。

没买到的,自然是怨气c冲天。

但是听到布行工作人员的解释之后,围观的众人也纷纷泄气,明眼人都知道,从江南运布到大理,运费都要比布贵多了。

没有办法,揪着蛤蟆也攥不出芡粉来,众人带着遗憾的心情,就准备散了,有不少人还在抱怨没买到布,去城里买又没布票,全家都要光屁股了。

周平安心知自己的机会到了,于是,走出大集,来到一处偏僻的角落,将早就准备好的售卖布匹的车队放到了外界。

“老乡们,你们想买布,买面料吗?”

先一步赶回大集的周平安对着还没有完全散去的人群喊到。

“嗯?!”

大家纷纷停了下来,看着突然出现的一个年轻人,哪怕是轻工商店的几个工作人员也伸长脖子看了过来。

“请大家稍等五分钟,马上就有大量布料到货!”

轰一下,市场里的人群炸了。

旁边赶集的少数民族同胞对周平安喊道,“小阿哥,你可不要说胡话啊,如果真有布的话,就赶紧去拿来让我们看看”

“就是、就是”少数民族同胞的质疑声引起了众人的附和。

这时候集市里等着看热闹的群众起码有几百人了,要知道这个大集,每天起码有几万流动人口

首节上一节159/1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