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穿越了有个空间很正常吧 第156节

让周平安最难以忘怀的是一个老太太,在临走的时候,她在那栋已经摇摇欲坠的草屋里翻了又翻,掏了又掏,摸了又摸,最终从腰间掏出仅有的三分钱。

“能让我在临死之前,吃顿饱饭吗?”。

面容悲苦的老太太,颤颤巍巍的走到周平安身前,将仅有的三分钱攥在干瘦的手里,试探着递到他的面前,低着头,犹豫了片刻,祈求道。

“能。”周平安接过沾满老太太汗水的那三枚硬币,微笑着说道。然后,将其收进空间。

像这样的老人空间里也有不少,虽然他们已经进入暮年,没有能力像年轻人那样进行高强度的劳作,但是,他们在身体恢复之后,也都根据自己身体的实际情况,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比如,打扫居民区的公共卫生,比如帮忙照看孩子,比如将自己的生活经验或者技能传授给年轻人,等等。

区别于以往在四九城附近收灾民进入空间时的要求,此时,周平安没有任何要求,只要你还喘气,只要你自己愿意,那我就送你进入空间。

反正有从苏国伊尔库茨克储备仓库收取的物资打底,再加上空间粮食作物和各种禽兽的持续到产出,周平安以前也不担心空间里的人挨饿。

‘粮没了,柴光了,人病了,屋倒了,哪里黑了,哪里住,走投无路,没有办法,就等着死’

这是逃荒人的真实写照,周平安遇到的这些人,基本上都有水肿或者干瘦病。

由于没吃的,营养不良,三岁的孩子不仅不会走,连坐都不会,甚至连头也抬不起来。

深受残酷现实的磋磨,这些人脸不洗,头不梳,普遍感觉生活没奔头,更没有活下去的信心。

也许,这就是他们对周平安当面收人进空间都毫无反应的原因吧。毕竟,这人要是连死都不怕了,那在这个世界上,也没有什么会让他们感到恐惧的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见到的病号,死人越来越多,周平安的心也变的越来越硬。

同时,他做事时的顾忌也变的越来越少,慢慢的他已经不单纯的将路上遇到的逃荒人,以及苦守村里无力摆脱现状的人收进空间。

他甚至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始派出空间里的队伍,控制整个公社。

然后,将整个公社都搬迁一空。

在他看来,反正你们也得不到救助,就要死了。那还不如丢掉自由,放弃信仰,成为我空间里的居民。

惠民地区,周平安带走了十余万人口。

安德地区,周平安带走了八万左右人口。

江北水城,周平安带走了三万左右人口。

广饶、滨周、齐淄、琅琊、鸢都、墨城,先照等地,周平安又根据当地的实际受灾情况,陆陆续续带走了近六十余万人。

唯一没有带走人的地方就是鸢都下属的营陵,因为那里出了个好领导王永成。在他的领导下,整个营陵没有饿死过一个人!

“背着南瓜上青岛,看了戏,洗了澡,来回路费使不了。”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营陵农民不仅自己度过了饥荒,还有余力帮助城市居民度饥荒。

根据周平安了解到的情况,营陵在王永成的领导下,通过种植南瓜红薯,渡过了最艰难的第一年,保住了百姓的性命。

今年的秋后,当地的灾情也有了缓解,然后还是在王永成的领导下,营陵的百姓展开了自救,想尽办法恢复了农业生产。

受营陵情况的启发,周平安加大了空间当中红薯,南瓜,土豆等多产作物的种植面积。

反正配合从伊尔库茨克储备仓库收来的肉食,也不虞有营养不良的担忧。

在鲁省行动期间,周平安也不是没有遇到过危险。

即便他事先特意准备了有关部门的强力身份,但是,在一些胆大妄为,为了自身利益捂盖子的人面前,也无济于事。

最危险的一次遭遇,就发生在受灾最严重的一个公社,当地为了能保住自己的地位,为了能捂住盖子,直接出动了几十人,手持半自动对准了他的脑袋。

要么死,要么滚。

面对这些人提出的两条建议,周平安选择了第三条:利用异能将所有人都强行收进空间,然后诛杀首恶,劳改从犯。

当周平安离开鲁省的时候,时间已经来到了六一年的一月末。

此时,全国范围内的受灾地区,已经进入了最为酷烈的时期。连年的干旱,水涝,使得能用来充饥的食物,都消耗的一干二净,老百姓们此时活在了水深火热当中。

周平安不知道历史上的这个时期,整个鲁省到底有多少非正常死亡人数,(据说是500万),但是,前后两次,他已经从鲁省带走了近百万濒临死亡的人。

他相信,少了这百万人的负担,这个世界上的鲁省应该能更轻松的渡过这个时期。

离开鲁省,周平安紧接着进去徽省,作为鲁省的难兄难弟,这个时期徽省百姓的日子,自然也是很难熬。

徽省在这个时期,其实更多的是人祸,而非天灾

比如,徽省的领头羊曾姓某人,竟然在上任之初,就从徽省调集了一批地瓜蔓,作为代食品支援给了鲁省。

呵呵,这就好比一个穷光蛋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无私的去支援了另一个穷光蛋。不得不说,这操作着实让人摸不到头脑。

而且,这种操作,在这个时代屡见不鲜。

甚至周平安都一度怀疑,做出这种操作的人都是打入我们内部的坏人。

毕竟,这种非蠢即坏的人,按常理是不应该出现在我们的队伍当中的。

非必死之人不收,这是周平安给自己定的一个小标准。

所以,除去先前从徽省偏远地区带走的二三十万人,这次,周平安从其它受灾严重的地方,只带走了十万人左右。

而且这十余万人当中,很多都是没有劳动能力的孤儿,老人。

这两类人在某些人的眼里也许都是累赘,但是,在周平安的眼里,他们代表的却是希望和传承。

第244章 整顿空间秩序

经过徽省的大别山时,周平安感受到了一次心灵上的震撼与洗礼。

在这里,他见证了著名的淠史杭工程中,最艰难阶段的建造过程。

此时,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整个工程都面临着资金困难,技术匮乏,材料短缺等问题。

所以在施工过程中,1个劳动日仅仅补助群众半斤口粮和1毛钱菜费,这意味着出工的群众们几乎是在义务劳动。

在这种窘境面前,世世代代受尽旱涝之苦的皖西人民义无反顾地站出来:“有钱要干,没有钱也要干,我们有的是劳力,多的是智慧”。

于是,干粮,自家带;材料,自己筹;工具,自己备;水泥、炸药,自己制;技术,自己学。

11条干渠全面铺开,最高上工人数达67.8万,民工们挑着粮食和铺盖,从四面八方聚集到工地。

为了支援工程建设,群众们开山炸石,没有炸药,就自己刮墙土熬硝,自制土炸药;

没有水泥,就自建了三个水泥厂,用石臼舂,用碾子碾,石料破碎以后,用筛子筛,用手工搅拌

木料不足,就把家中盖房子的木头、门板都献出来了,有的甚至把给老人准备的棺材都拆散抬到工地。

周平安亲眼见证了,他们胼手胝足,肩挑手抬,艰苦奋战,以铁锹、十字镐、独轮车等原始工具,开挖渠道,准备建设横跨江淮、沟通三河、造福皖豫特大型灌区的过程!

虽然,周平安在此过程中深受感动,但是,他并没有在这里停留太多时间。

在不被人发觉的情况下,周平安偷偷的给这些艰苦奋斗的人提供了一批工具和粮食之后,他就悄然离开了这里。

因为周平安知道,与这些甘于奉献的无名英雄相比,自己只是一个投机者。

带着感动和自惭形愧,周平安进入豫省。

靠着自己伪造的有关部门的身份,再加上吸取了在鲁省和徽省行动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周平安在灾情最严重的几个地方,带走了近百万人。

这次往空间收人,周平安是直接行动的,没有征询任何人的意见。

对于无辜者,进入空间之后可以保全性命;对于施暴者,进入空间之后,以命相抵;对于始作俑者,以全家性命相抵。

别提什么一人做事一人当,祸不及家人什么的这套说辞。

周平安不接受这种观点。

他就记得一句话,‘雪崩之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周平安的想法很简单,既然你的家人因你而收益,那,当你因为做恶而受到清算之际,你的家人也应同担后果。

离开豫省之后,周平安又马不停蹄的赶到了赣省,两湖,川省和黔省,这几个省份都是重灾省份之一。

其实,当周平安在鲁省往空间收人的时候,有关部门就已经注意到了。

毕竟,人命关天。

不要说是成千上万人的莫名失踪,就是莫名其妙的失踪了十几人,几十人,这也瞒不过有心人的眼睛的。

更何况,这种事情还有先例。一年前同样的灵异事件还没有找寻出答案呢,现在这种事情竟然又出现了。而且涉及范围还出现了越来越广的趋势。

对于这种已经远远超出掌控的事情,国家自然是投入了极大的关注。

只不过,面对身怀空间的周平安,那些调查人员自然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

在他们的调查过程中,一旦被周平安察觉到,那他们的命运也就注定了:都被周平安强行收进来空间当中。

至于没有被周平安察觉的那些人,说白了,就是他们的调查范围,就根本没有涉及到周平安。

从鲁省开始,一直到进入黔省,周平安就没停止过和调查人员斗智斗勇。

只不过,因为和周平安接触过的人,基本上都进入了空间当中,此时又不像后世,到处有监控摄像头。再加上周平安时不时的变换伪装,所以,调查人员最终也没能调查出真相。

毕竟,没有亲眼见过,谁能想到,这么多人竟然是被一个人给带走了呢?而亲眼见过的,也都被周平安收进了空间。

因此,周平安的秘密才得以守住。

在进入彩云省的时候,周平安的空间里,已经有了一千二百多万的常驻人口,其中最多的都是青壮年,老,幼人口连总人口的十分之一也没有。

这一千余万人在进入空间的之前,也并不都是一无所有。

说白了,他们只是缺少能用以维持生存的粮食而已。

况且这一千二百万人当中,还有一部分是周平安为了保密的缘故,强行将人带进空间里来的。

既然人都被收进入空间里,那这些人在外界拥有的财产,也自然被周平安尽可能的都给收进空间当中去了。

为了弥补空间资源的不足,周平安甚至连这些灾民的房子也都没有放过。只要是没有超过十米范围之内的建筑,都被他整体搬迁到了空间当中。然后被集中安放到一处,重新分配给空间里的居民。

俗话说,烂船还有三斤钉呢。

所以,这期间,灾民手里的一些玉石,翡翠之类的石之精华,也被空间给直接吞噬了。

有道是,积少成多,集腋成裘。随着玉石被陆陆续续的吸收,空间面积也变得愈发广袤。

和上次收百万人进去空间一样,这次的一千多万人,周平安依旧将他们都集中安置。

空间里的每个有能力的老居民,都被分配了任务:负责管理、帮助、教导新进来空间的新居民。

除去没有自理能力的老、病、残、幼被集中安置之外,剩余的新居民也被周平安以十到十五人为一组,交到了老居民的手里。

至于空间里的秩序,也由已经初见成效的军队,来负责监督管理。

正所谓,乱世需用重典。这里没有法官,也没有律师,不服从管理,扰乱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人,下场只有一个,那就是被当众枪毙。

不光是为了杀鸡儆猴,更因为收他们进空间,就意味着在外界有同等数量和同样境遇的人没有得到周平安的救助。

简单来说,只要是进入空间的人,无形当中就已经背负了一条生命的责任。所以,他们没有试错成本。

也许是人性本恶,也许是天性使然,总有人在吃饱喝足之后,想要的更多。

比如,有些人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搬出各种‘伟光正’的理由,来煽动他人不配合空间政府人员的工作,想要挟众攫取所谓的权利。

如果这是在外界,政府为了不引发群体性事件儿,说不定,他们的想法就成功了。

但是,这是在空间里,三次警告之后,那些毫无悔改之意的大聪明们,都被当众枪决了。就连那些盲目从众者,周平安也没有轻易的放过他们,有被枪决的,更多剩下的则被送去劳动改造去了。

其实在空间里,枪决并不是最残酷的惩罚,劳改才是,因为,枪决之人,不受罪,一死了之了。但是那些被判决劳改的人,在进入强行劳动之后,才会真正的体会到什么叫做生不如死。好在,他们还有改正的机会,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也会回归正常生活。

还有些人,将外界的一些陋习也带到了空间当中,强取豪夺,欺上瞒下,拉帮结派,阳奉阴违等等,如果在外界,也许他们能瞒过监察人员的眼睛。但,这里是空间,他们的所作所为,都被拥有上帝视角的周平安清清楚楚的看在眼里。

于是,顺理成章的,这些人也被周平安安排给喂了花生米。

首节上一节156/1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