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穿越了有个空间很正常吧 第153节

其实,酒并没有喝多少,一人也就是一瓶的量,五十二度的二锅头。

王向阳虽然长的一副莽撞人的样子,但是,心思却极为内秀。要不然,也不会做到办事处一把手的位置上。

吃饱喝足,酒菜撤下桌,两人又开始抽烟喝茶,聊过往,说现在,畅想未来。

酒醒之后,话题自然转到了正经问题方面。

周平安首先毫不客气的提出,希望哥哥给找一件仓库,作为物资储存地儿,等过两天凑齐物资之后,再帮忙调几节车皮,好把物资发回四九城。

王向阳答应的很痛快,仓库,办事处就有闲置的,车皮的事情,也算是职责所在。

听到王向阳的回应之后,周平安投桃报李,紧接着提出,希望王向阳组织他们单位的人进山打猎,所有猎物,到时,由周平安用棒子面来调剂,调剂比例按照去年的标准来。

王向阳虽然知道这是小兄弟在照顾自己呢,但是,在这个节骨眼上,他也就没有推辞。只是把这份人情深深的记在了心里。

最后,当周平安试探着说,自己跟一个能人有联系,可以用别的物资也可以用钱,调剂大批量的鱼时,王向阳兴奋的都蹦起来了。

他直觉,自己立功的时候,又到了!

要知道,他们盛京铁路局可是高配单位啊,副部级。

就连他这个办事处的主任都是团级干部。

整个局里现在可是十几万的官兵,这还不算家属和工厂啥的。上级早就暗地里下达命令了,只要能弄到吃的,其它一概不管!

“你能搞来多少斤鱼?”王向阳眼神灼灼的盯着周平安,直接问道。

“你想要多少斤鱼?”周平安有些紧张的反问道。

“二十万斤有吗?”王向阳按照一人一斤的量,估摸的报出一个数字。

“有,二十万斤肯定有,但是你能做主吗?”周平安抛给坐在对过的王向阳一个大家都懂的眼神儿。

“卧槽。能量这么大吗?”王向阳被周平安的回答惊呆了。

“嗯,这是个黑市大头子。但是,不保证鱼的种类和大小。”

“价格呐?”王向阳搓着手,一脸兴奋的问道。

“四毛。”周平安很痛苦的回答道。

四毛?听到这个报价,王向阳顿时愣住了。现在市场上普通淡水鱼的售价是,四毛二分到四毛八分不等。

怎么黑市上的价格,比市场上还要便宜啦?!

不解的眼神儿,看着周平安。

“友情价。”

周平安看出了王向阳的疑惑,耸耸肩,对他解开谜底。

“但是,这件事要保密,也不能有人事后追究。”

“谁敢坏这件事儿,那就是跟我们十几万铁道兵为敌。”王向阳义正言辞道。

想到周平安提到的用物资换鱼,王向阳突然想起放在仓库里吃灰的一批老旧三轮摩托货车。

那都是当年从倭寇拓殖团收缴的,虽然已经二十余年的历史了,但是用的都是清一水的德国发动机,修吧修吧,应该也能用。

于是,他顺势提出用二手摩托车换鱼。

对于王向阳所说的三轮货车,周平安也曾见过。

样子跟后世农村里常见的三轮车没有太大区别,其结构简单,皮实耐用,而且易于驾驶,还省油。

按道理来说,在这个时代,这种生产工艺也简单的运输工具,应该大行其道才对啊,但是,不知道为什么,现在国家都忽略了它一样。反而大搞特搞,农村很少能买的起的大型拖拉机之类的。

别人不喜欢,不代表周平安不喜欢啊,这东西不管是在生产生活中,还是在以后的军事行动中,都能用的上啊。

所以,周平安表示,只要这批三轮货车能修好,那有多少,他就要多少。

鱼不够,他就想办法去搞粮食来换。

同时,他还撺挠王向阳,好好想想,整个盛京局里是不是还有别的空置物资。

只要有,他就要。

说白了,周平安已经打算往外走了,人民币和票据,对他来说,这已经是鸡肋了。

再多的钱和票据也远不及实实在在的物资,对他有用。

一切谈妥之后,当晚周平安就在王向阳家住下了。

第241章 安排百吨物资回四九城

第二天,王向阳带着周平安去了单位。

将周平安安置在办公室之后,王向阳就召集办事处里的二三四把手,召开了集体会议,商讨他昨夜和周平安达成的协议。

说实话,就周平安提出的优厚条件,哪怕是个傻子,也知道该怎么做啊。

于是,顺理成章的,集体讨论通过,并且立马协调人手,给周平安收拾出一个仓库,一个面积非常大的仓库。

同时,王向阳也联系盛京局的领导,将他和周平安达成的闲置物资换鱼、换粮食的协议,详细的汇报了上去。

一切就和王向阳预料的那样,盛京方面出于对粮食方面的渴求,不仅同意将收缴的三轮货车交给周平安,甚至还答应帮周平安解决部份油料。

虽然大家也心知肚明周平安肯定与黑市有牵扯,但是,哪个地方没有黑市?

你以为上边就不知道了吗?既然知道了为什么不扫除他们?

归根到底,都是利益。

只要没有得罪人,没有被针对,这事儿,没人会主动去查。

特别是在这个时刻,谁能搞来物资,谁能喂饱大家都肚子,那谁就是好汉。

于是,一场规模庞大的物资调剂,就在大家得默契配合下,开展起来。

为了把‘物资过明路’的这出戏唱好,周平安当天就假装外出了一趟,然后在傍晚时分,拉了一车野猪野鸡野兔回到仓库。

在仓库里,早就等待已久的装卸工们,手脚麻利的帮周平安将车上的五吨物资卸了下来。

虽然,众人都看着卸下来到肉食羡慕的直流口水,但是,没人起邪念。

为了把这出戏唱的真实,演的好看,周平安跟王向阳要了几十张张一次性出入证,就是盖上公章的手写条子,然后告诉王向阳,为了节省时间,他这几天会在外收货,然后安排别人开车过来送货。

只要是带着条子来到这里的,那就是周平安的人,到时候,请王向阳帮忙让人把带来的货卸进仓库里。

车,周平安不缺,苏国产的嘎斯卡车此时在国内也经常见。

人,周平安更不缺,已经在空间里生活了一段时间的人,对周平安言听计从。

于是,从那天开始,盛京铁路局通化办事处的工人们,少的时候,需要卸十几车的物资,多的时候,要卸二十多车。

每车都装了五吨物资,物资里有鱼、有肉、有野物、有山货还有一些粮食。

为了避免出现意外,王向阳甚至在这处仓库安排了执勤卫兵。

当空间出来的人按照周平安的计划,按照不同时间段往通化办事处里的那处仓库里,转送物资的时候,周平安也没闲着。

此时,为了让鱼的出处不引起别人的怀疑,周平安带着空间出来的渔民,辗转于各处河流、湖泊、水库,以瑕疵布料、日常用品和空间出产的副食品,来作为交换物资,使当地人同意他们进行冬捕作业。

至于收获嘛,自然是极好的,因为,不管在外界的水域里收获了多少鱼,周平安都会在运输途中从空间里再掏出几倍的鱼。

经过他的一番神操作,盛京铁路局要的二十吨鱼,没几天就被凑齐了,甚至还多出了不少。

在盛京铁路局兴高采烈的用已经修整好的三轮车,换走属于自己的那部分鱼时,周平安也当然没有忘记自己来东三省的初衷。

一通电话打回四九城轧钢厂,他告诉主持工作的丁副厂长,此行任务已经圆满完成。

大概会有八十吨淡水鱼,还有二十吨肉类,以及十余吨的各种野生猎物和山货,正在准备发车,不日即将运回四九城。

人在家中坐,喜从天上来。

原本因为聂厂长和李副厂长请假,而不得不赶鸭子上架,主持厂里工作的丁副厂长,差点被这个好消息给激动的送走了。

当他问清楚这批物资的种类,以及采购方式时,原本已经只想养老及站好最后一班岗的丁副厂长,顿时心中又翻腾起了名叫“野心”的浪花。

此时,丁副厂长不顾自己已经六十岁的高龄,毅然决然的开始准备,为自己事业的第二春做出最大的努力。

因为,丁副厂长深知,在这个时期,有这百余吨的肉肉撑腰,再凭借自己深厚的资历,完全是有可能再进一步的!

周平安在和丁副厂长汇报的时候,特意说明,其中有四十吨鱼和十吨肉都是其它单位的。

虽然在包装上已经做了区分,但是因为车皮难搞的原因,这些物资会被一起运回轧钢厂,然后再由各单位拉回去。

对于这个百吨物资,还没见面就被瓜分一半的结果,丁副厂长并没有表现出什么不满的情绪。

作为宦海沉浮几十年的老人,工作经验无比深厚的他,对这种情况也非常理解。

毕竟,按照他的常识,在这么困难的时期,周平安还能搞来这么多肉食,那肯定是动用了很多关系。有付出就有收获,那些单位分享一半也是应得的。

不过,理解归理解,但是,一百吨的物资和五十吨的物资,两者所代表的影响力是截然不同的。

所以,丁副厂长在电话里,向周平安提出,能不能为轧钢厂再想办法采购五十吨的物资,鱼、肉、山货等都可以,只要是能填饱肚子的,来者不拒。

至于这批物资的采购款,呀不需要周平安担心,丁副厂长很有诚意的表示,按照市场价来,只要周平安同意,他立马安排人携带所需货款前去与他汇合。

听到丁副厂长的请求,周平安思忖片刻,装出一副勉为其难的样子,答应了下来。

反正,他原本就打算借这次北上东三省采购到机会假死脱身,如果,在有几个熟识之人在一旁作为见证的话,那岂不是让这件事,更天衣无缝吗?

和丁副厂长约定好汇合时间和地点之后,周平安就又回到了王向阳所在的通化办事处。

车皮已经准备好了,车次也安排了,但是,物资装车的时候,他得到场做好监督工作。

虽然,周平安自忖与王向阳的关系不错,与盛京铁路局的合作也很愉快,他们不会对这批物资有什么觊觎之心,但是,出于谨慎,以防万一,周平安还是亲自来了。

有道是,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啊。万一装卸车的那帮人再起来坏心思呢?

人心是经不起考验的。特别是在这个人人饿肚子的时候,万一有人忍不住内心的欲望,克扣了物资,那到时候,周平安可就难办了。

再者,周平安也要借机跟老王师傅老两口做个道别。毕竟,以后天各一方,也不知道还有没有再次相见的机会了。

这也算是给原身的一个交代吧。

再次上门,周平安自然也不能空手。

而且这次与上次也大不相同,上次因为与王家人久违见面,彼此之间因为时间的关系,难免有些隔阂。所以周平安是以孝敬老王师傅老两口的名义,给王家送了不少东西。

而这次,因为隔阂尽除,再加上与王向阳之间还有了业务上的往来,所以,这次周平安上门就随意了很多。

棒子面,白面,菜干,猪肉,还有产自空间的苹果、糖果、奶粉之类。与上次相比,数量更多了一些,毕竟,来年,那才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

当然了,产自苏国的罐头也是必不可少的,这玩意儿也能放的住。

也许会有人说这时期送苏国罐头太招摇了。

呵呵,其实不然,这个时期,苏国产的罐头虽然稀罕,但是在商店里还是能看到见到。

自从沙俄时期,苏国上下就开始对罐头食品情有独钟。

仅在卫国战争时期,苏国就生产了四点儿五亿瓶罐头,卖的全世界都是。

二战时期,苏国的罐头更是在惨烈的战场上大出风头,就连入侵他们国家的三德子,在品尝之后,都禁不住为其连连点赞,给出五星好评。

十几车皮的物资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之下,一天的时间就装完了。跟老王师傅一家话别之后,周平安又返回来盛京。

他要在这里,与轧钢厂的来人进行汇合。

这次物资采购,因为有轧钢厂的人参与,所以,就不能像前几次那样,自己即做甲方又做乙方的,直接从空间里出货了。

首节上一节153/1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