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穿越了有个空间很正常吧 第15节

同时,也愈发想要守护好现在的一切。

古人曾云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周平安两世为人,他清楚的知道,接下来的二十年将会是什么样的二十年,但是历史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难道真的要跟随周父的脚步,进入轧钢厂成为一名钳工吗?

虽然在这个时代,成为一名工人是很多人可遇不可求的幸事。

这个时期,工厂就是职工的一切:职工们不用为就业、住房、医疗、上学等发愁,主要精力都放在积极工作,为社会主义建设多做贡献上。

工人洗澡免费,理发免费,工人家属可以到工厂免费洗澡。

工作服、手套、毛巾等劳保用品定期发放。

女职工定期发放卫生纸,工人上下班有通勤车接送。

工厂几乎都有免费的幼儿园或托儿所、卫生室。大型企业都拥有一所子弟中学,一所子弟小学,幼儿园,职工医院。一般企业也有托儿所、卫生所或卫生室,职工子弟入托、上学、看病完全免费。

女工可以按时离岗喂奶,身体不适一般的病到工厂医务室或职工医院免费完全能够治愈。

子弟学校的教学水平和职工医院的医疗水平在当地来说都是很高的。

职工们不必为居住发愁,已婚职工有秩序地等着排队分房,每个企业都按照劳动贡献、奖励情况、工龄、职级和家庭人口等因素,及各项加分为依据综合评分。

住房条件按照得分有一居室、一居半、两居室、三居室等,职工对分配所得的住房享有租赁使用权,年轻职工只要结婚了,工作了几年,就会有机会分到住房。

男职工因特殊情况提前退休了,子弟可以享受接班,继续在企业工作的待遇。

企业招工时也优先考虑职工子弟。很多大中型企业的厂区、家属区连成一片,父子一辈子又一辈都成长、生活、工作、退休于此。

对于生活困难家庭,负责劳保的工会干部,经常走家窜户进行访问,根据家庭困难程度,发放救济金。

工人及其家属病重工会派人来慰问。

如果你被评为劳动模范,工厂会派人敲锣打鼓来家中报喜,给你戴上大红花。

你退休了厂领导或工会主席亲自带队来家中慰问,并贴上大红的《光荣退休》的喜报,让退休工人安享晚年。

每年五一节、春节工会带着慰问品来家中慰问退休工人。

工厂有条件的还给居住困难的单身职工提供免费的单身宿舍,宿舍里的生活设施全由工厂提供(包括报纸,篮球,哑铃等等)。

职工享受带薪丧葬假三天,婚假三天、产假40天等,体弱职工享受轻工作,慢性病享受劳保待遇(长期带薪休假)。

每逢年节,大一些有条件的企业都要给职工发放过节食品。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时期的工人享受着后世打工人想都不敢想的福利待遇!

在这个时期,只要你成为一名正式工人,那你就等于跨越了阶层,成为了普罗大众羡慕嫉妒的对象。

可这看似美好的一切,并不是周平安想要的生活。

来到这个世界,周平安也曾想过要随波逐浪。可是,随着事到临头,隐匿在内心深处的不甘、愤懑却如火焰般喷涌而出,灼烧着自己!

二十年啊,人生又有几个二十年?

大卫伊格曼《生命的清单》中对死亡有这样的解读,他说人的一生,其实有三次死亡。

第一次死亡,就是医学上认证的死亡,呼吸跟心跳都停止,这个时候你会被医院宣告已经死去。

而第二次死亡,是在你的葬礼上。当你生前的那些亲朋好友神情肃穆,甚至是泣不成声的出席你的葬礼的时候,这意味着一个人的第二次死亡。这时你的存在,会被干干净净的从这个社会上,从你生前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里抹去。

第三次死亡,也是最后一次死亡,听起来有些伤感。当这个世界上还记着你的最后一个人离开人世,抑或把你完全的遗忘,那么也就代表着你真的彻底的离去了。这个世界,整个洪荒宇宙将再也找不到任何跟你有关的人事,找不到任何能够证明你来过这个世上的人。

周平安想到前世自己浑浑噩噩的活了近三十年,虽说没有危害社会,却也没有为社会作出任何贡献,一事无成!最终成为一捧黄土,腐烂与大地之中。

现在得天之幸,有了再来一次的机会,自己真的还要如同前世一样,逡巡畏缩、踌躇不前,活的如同虫豸,随波逐浪吗?

“不,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周平安在心中呐喊!

假如我没有见过太阳

我也许会忍受黑暗!

同时一句话浮现在脑海:“大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则五鼎烹耳。”

思绪良久,周平安平息了翻涌的心思,平静的对周父问道:“爸,如果我不想去轧钢厂干钳工,你会生气吗?”

让周平安感到意外的是,周父听到这个问题后表现的很平静,似乎他早就知道一样。

稳稳的端起搪瓷缸,啜饮一口茶水,抬头瞟了周平安一眼,漫不经心的问道。“哦,那你打算干什么?”

“爸,我才16,我不想守着机器天天做着重复的工作,更不想就这样过着一眼就能看到头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太平淡了,也太枯燥了。这,不是我想要的。”周平安心虚的看着房梁,继续说道,言语有些飘渺“我想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我想要活的精彩一些”

“呲啦”这是火柴点燃的声音,听完周平安的话后,周父拿起放在桌子上的香烟,抽出一根,点上,然后深深的吸了一口,烟雾缭绕中,也遮掩了他复杂的神情。

沉默,房间里陷入了沉默

过了良久,周父掐灭手里的烟蒂,开口了,语气很平静:“那,你有想好做什么了吗?”

“嗯!”周平安点点头,语气很是坚定:“我想当官!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

“噗~”闻言,刚刚喝到嘴里的茶水被周父一口喷了出来,惊诧的问道:“你要学吕布?!那个三姓家奴?”

房间里原本弥漫着的凝重严肃的气氛被破坏无虞,周平安看了一眼面带惊诧的周父,没好气的说道:“合着整本三国,您光记得点儿这!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你怎么不说。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你怎么不记得?真是的。”

不怪周平安生气,我立的是志,结果到你耳朵就变成了事儿!

喘了口大气,平息下心情,周平安接着说道:“人都说大人物不可一日无权,小人物不可一日无钱。但是,就现在这个世道,您也看到了,钱多了是祸。那剩下的就只有权了”

周父这次听明白了,迟疑的问道:“你,想当官?”

“对啊”周平安理直气壮的说到:“我想当官”

周父急了“不是,儿子,你是怎么想的?这官是那么好当的?先不说咱家有没有这方面的关系,就说你吧,一个刚刚初中毕业的毛孩子,谁敢用你啊?”

心中早有计划的周平安对周父摆摆手,:“您先别激动,我都想好了,听我给你先讲讲,你帮我合计一下,看能不能成。”

“这想当官呢,就不能当钳工,钳工这职业,哪怕是升到九级,那也还是钳工。”

周平安神秘的笑了笑。

“但是呢,我要是转到后勤呢?采购,宣传或者安保,这上升的渠道不就打开了吗?”

第27章 再次去鸽子市

周平安真的想当官吗?

屁嘞,别看周平安说的时候豪气万丈,但是性格决定命运,上辈子他就是个随遇而安之人,这辈子更不可能进入体制之内。

说当官,也只是想在轧钢厂里谋个不大不小的清贵职位,本意是想借轧钢厂,这张虎皮安稳的度过这十几二十年而已。

但在轧钢厂选择后勤类工作倒是真的,也是周平安经过深思熟虑的。

选择采购,是因为周平安有神秘空间打底,在这个物资匮乏的时代,只要利用空间多多养殖牲畜,绝对可以成为“先进工作者”。在这个年代,只要本职工作做好了,升职加薪绝对不是梦。

当然,为了能让肉食的来源合理化,周平安已经在做准备了,比如门头沟就是其中的一个“原产地”。

选择宣传,凭借后世脑海中的那些红歌,周平安绝对能秒杀现在的众多文艺工作者,但不是自己的东西毕竟不是自己的,万一“江郎才尽”就完蛋了,而且以后文艺界也是风暴的重灾区,有点危险。所以这只是备选而已。

选在做安保,周平安是为了保护自己,保护家人做准备,这个工作可以团结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万一在风暴时被刮到,也可以保证人身安全,实在不行,打不过就加入呗。他就不信一帮学生能打的过一群退伍和专业的。

在这三个选项中,采购是周平安的第一选择,做采购不光可以让他构建属于自己的关系网,也能让他合理合法的收集资源,完善空间。做采购有工厂背书,轻易不会惹人注意。

这三个工作,跟当官有联系吗?

说有也有,因为红星轧钢厂属于工业部直属单位,厂里的领导是有级别的,也可以调任地方或者其他部门。所以能在轧钢厂任职,即便是在社会上也会让人高看一眼。

说没有关系吧,那还真没有,毕竟周平安志不在此,他只想在风暴时期活的安稳一些,自在一点儿,然后风停之后,再大展身手。

不过,事情的发展真能如他所愿吗?让我们期待着吧。

回头说到周父,在听完周平安的话之后,他认真的想了想,说道:“明天我到厂子里打听一下,看看今年的招工部门有哪些。如果后勤有招人计划的话,我就给你走走关系,安排上。”

周平安点点头,“如果没有也没关系,到时我再想办法。”

周平安的办法很简单,送礼呗,连送给谁他都想好了,看过四合院剧集的人都知道,李副厂长那可是出了名的“诚信为本”,只要钱到位,保证把你的要求安排到位。

“duang,duang,duang”挂在墙上的挂钟表明现在已经是凌晨三点了。

周平安看了看对面床上的周顺利,小家伙睡觉不老实,现在已经头朝墙面趴着,嘴角的口水横流,时不时的吧嗒俩下,眼下睡的正香。

将衣服送进空间后,周平安也瞬移进来,不在外边穿衣服是担心弄出动静吵醒家人。

来到弯刀,镰刀两只狗子面前,发现烤鱼还在,已经过去了这么久,这两只狗子还是没有醒过来。

也不知,是不是错觉,周平安觉得两只狗子变得有点和以前不一样了,毛色好像鲜亮了许多。

周平安蹲下身子,伸手探了探它们的鼻子,发觉呼吸、体温还很正常,这才放下心来。

虽然现在外界已经是深夜,但是空间里依然亮如白昼,周平安从水潭边收割了一些芦苇,然后切得碎碎的喂给了鸡鸭,一半没切的又添了那几只野兔。

水潭里的浮萍、水藻、水葫芦等长势很是旺盛,以此为食的鱼因为不缺食物,这几天也都纷纷长大了许多。

今晚,周平安打算偷摸去黑市出售一些2斤左右的鲤鱼、草鱼,顺便找机会买点李副厂长的最爱“小黄鱼”。

送礼嘛,不寒颤。寒颤的是都不知道收礼的人喜好些什么,就瞎送。

出了空间,离开房间之后,因为担心惊动闫埠贵一家,周平安并没有从四合院的大门离开,而是悄悄的从院子的西墙爬了出去

老BJ人都知道,BJ的春季持续时间很短,气温回升的也快,是昼夜温差最大的季节。

而现在就是BJ春季的尾巴了,干燥的空气中略带寒意,让刚从温暖如春的空间里出来的周平安感到鼻子一阵发痒,忍不住的想要打喷嚏。

街上现在一片寂静,就连勤快的环卫工都还没有出现。周平安赶紧揉揉鼻子,又在墙外的阴影处停了一会儿,让眼睛适应下现在的环境。

然后顺着模糊的街道直奔东直门外边的鸽子市。

这个年月的东直门还是城郊结合部,门外不远处就有一个小型的市场,虽然国家也在打击投机倒把,不过暂时对这种小型的自发性市场还是较为宽松的。

50年代,国家专门设立了农副产品收购站,开展农副产品采购业务。到了56年生猪、三鸟(鸡鸭鹅)、蛋、塘鱼(野生鱼不算)都归属于国营商业收购,供销社采购业务扩展到蔬菜水果,土特产等,除了设立收购站和临时收购点之外,还组织队伍下乡收购。

这就使得定量之外的物资更加难得,特别是肉类、鱼类。

这也是为什么周平安选择卖鱼的主要原因:卖野生鱼不扎眼啊,这是意外所得,没有破坏国家政策啊。

远远看到星星点点、朦朦胧胧的灯影憧憧,周平安停下了脚步,他走到一旁的一条小胡同里准备一下,拿出自制的头套带上,省的被人认出来或者被人记住,然后背着一麻袋鱼,胳膊夹着一麻袋鱼,然后装作蹒跚的样子走了进去。

到了地界,找了个空地将麻袋放下,打开,然后点上从地窖里翻出来的马蹄灯。

很快,周平安的身边就围过来一群人,鱼肉也是肉啊,这年头,有肉吃就不错了。还要啥自行车啊!

事先也都提醒了,论条不论斤,一条1块,每条鱼都是2斤左右。

菜市场上的鲤鱼现在基本上都是3毛5一斤,买过的人也都知道。

因为谁都知道行情,所以对周平安给出的价格没什么意见。

重量方面更没得说,说2斤左右,其实都是2斤多,大家一掂量就知道了,大差不差的,够数。

其实鸽子市也有公道称,不过那是收费的,一次二分钱,赚的就是个巧儿。

不过,已经说了按条卖,那就吃亏占便宜都是自个儿的了,也没人会真的去称量。

买卖的速度很快,谁都知道,你不买?后边大把大把的人等着呢,再说了,万一卖没了呢?这年月想吃口肉,不容易。

这次卖鱼还是跟上次一样,一边卖,一边从空间往麻袋里偷渡,反正黑了咕咚的人来人往的也没人注意。看着只有两麻袋的鱼,其实周平安卖了三麻袋都不止。

一个小时左右,周平安就收获了420块钱,天色慢慢变得蒙蒙亮了,周平安也见好就收,卖完麻袋里的鱼就不卖了。

首节上一节15/1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