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穿越了有个空间很正常吧 第146节

“太好了。”

得到通知的周平安瞬间变得清醒,将还在怀里昏睡的克谢妮亚轻轻的放在一边,然后,瞬移出来。

“早啊,玛格丽塔,她人呢?”周平安问道。

虽然在空间里,周平安可以做到宛若神明一般,将空间里的事情反映在脑海当中,但是,为了能让生活不那么无聊,在平常的时候,还是喜欢像个平常人一样生活。

“在餐厅,你也知道,她已经睡了一天一夜了。”玛格丽塔耸耸肩,对周平安笑着说道,“按照惯例,现在她能吃下一头牛。”

“哈哈”周平安笑了笑。

所谓惯例,说白了就是喝下神奇山泉之后,人体素质虽然会在短时间之内得到提升改变,但是,这不是没有代价的。

因为消耗了人体内部能量的缘故,所以,醒来之后,饥饿,就成了身体发出的第一感觉。毕竟,食物,是人体补充能量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那好吧,我先洗漱一下。”周平安对玛格丽塔说道,“一会儿,等她吃完之后,你带她到书房来找我吧。”

“好的。不过,你得等好一会儿了。”玛格丽塔对周平安笑着说道,“我觉得维克多利亚的饭量,比我们的都大。”

“呵呵,那很正常,维克多利亚可是经过长期军事训练的,她的身体素质,可比原来的你们强太多了。”周平安了然的点点头,对玛格丽塔说道。

“哦,原来是这样啊。”听到周平安的解释之后,玛格丽塔这才知道原来神奇山泉水还有‘遇强则强’的功效。

“嗯,对了,见面也不急在一会儿,等维克多利亚吃完饭,你再带她洗漱一下,换身衣服。我想,她也是这么想的。”

周平安对玛格丽塔挤了下眼睛,带着一丝促狭的意味,说道。

“嗯,好的。”玛格丽塔点点头,回想维克多利亚睡了一天一夜之后,身上发酵出来的味道,也忍不住发出轻笑。

神奇山泉水在提升身体素质是时候,虽然没有像传说中伐经洗髓那样的表现,但是,身体依然还会在这个过程中流出很多汗液。

再加上身为标准老毛子的维克多利亚,本身就体味较重。

两者叠加之后,那味道绝对上头。

所以,周平安才会给玛格丽塔提出不急着见面的这个建议。

虽然还没有详细了解过维克多利亚的人生经历,也没有详细询问过她在老毛子的情报部门里究竟学到了多少本事,但是,仅凭她能通过一套不起眼的日常衣物,就抓住了周平安的小辫子这点儿,就足以让周平安对她另眼相看了。

更何况,俗话都说了,盛名之下无虚士。

周平安可不认为,维克多利亚仅仅是因为出众的相貌,才会被称为‘无处不在,冷战先锋’的克格勃,给招募的。

要知道,出众的相貌,可是情报工作中的一把双刃剑啊。

第231章 农场对轧钢厂的支援

周平安离开四九城已经过去了六天了。

此时,距离进入六一年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最严酷的时刻,不知不觉间已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当中。

四九城的轧钢厂里,饱受饥饿困顿的工人师傅们见面就聊吃,聊各种解饿之道,什么多喝水,什么少拉屎,什么用皮带勒紧腰,把胃给勒小,并交流着哪个饭馆的粥比较稠,哪个饭馆的面条给得多,哪个饭馆的烧饼个儿大……

尽管在四九城大街上你看不见成群的乞丐,也没有一具倒毙街头的饿殍,表面上远没有苏国十月革命后那段饥饿岁月恐怖,社会秩序好得出奇,但每一个四九城市民都在挨饿。

为多吃一口饭,为少交二两粮票,为搞一点高价的糖块,人们可以绞尽脑汁、机关算尽。

商店里卖食物的柜台空空如洗,往日无人问津的糠萝卜,沾着好些泥巴的干藕也全都消失了。

堆积如山的大白菜,不光是定量供应,多烂的菜帮子都有人抢着捡。

每人凭本一个月能买二两白糖。盐、肥皂、芝麻酱、粉丝……也全部凭购货本限量供应。

晚上五六点钟,西单大街上就冷冷清清,行人寥寥无几。饿着肚子,谁有精神逛街?

为贯彻市委劳逸结合的指示,学校的体育课、生产劳动课全部停上,老师什么作业也不留,并取消一切课外文体活动。每天下午只上一节课,班会也极少开,让学生们早早地回家。

每个人都被饿得眼冒金星,粮票就等于是生命票,人人都小心翼翼地保存着。

到哪儿吃饭都要交粮票成为全国各省市通行的规矩,没粮票寸步难行。无论亲戚朋友之间多亲密,在粮票面前也公事公办,吃多少给多少。

也许,只有挨过饿的人才知道小小粮票的价值,丢一斤粮票可比丢十块钱还可怕!

真的,在大街上若是乞讨钱,还能要到两分五分的;若是乞讨粮票,却不会有人给你一两!因为,这等于是从自己饥肠辘辘的肚子里掏吃的啊!

领粮票时,人们得一斤一两地数,两两计较,比到银行取钱还在意,不敢马虎。当时豆芽、豆浆、豆腐、豆制品都极少见,即使有,也要粮票。

在小饭馆里,常看见有穿得很破很脏、蓬头垢面的人,专门舔人家吃完了的盘子或碗。尽管人们吃得都很干净,也总会剩下一粒米、一口汤或是一点儿剩菜汁。待这人刚离开座位,舔盘子的就扑过去,拿起碗,用舌头一下一下地舔干净,还把桌子上撒的饭渣,从人嘴里吐出来的嚼不动的肉皮,全都捡起来吃掉了。

这种场面让人心里很难受,饥饿把人饿成了跟狗一样。

报纸上广泛宣传吃代用食品,鼓励人们繁殖小球藻,说小球藻可以做成人造黄豆、人造肉、人造蛋白,营养比真黄豆、真猪肉、真蛋白还高……而养小球藻只要水和阳光,非常经济合算。一时间被宣传得沸沸扬扬的,那水沟里绿绿的、毛茸茸的、脏兮兮的污物顿时成了宝贝。

人们对小球藻也充满了希望,以为能很快结束这挨饿日子。可最后却不了了之--市面上根本见不到人造肉,小球藻的养殖只停留在实验室里,从没有大规模工业生产,更没有普及到千家万户。

为了解决吃的问题,人们挖空心思。捋榆叶、挖野菜、捞水草、抓麻雀、养兔子(因兔子繁殖快,还只吃草)。据说一只兔子可以换一辆自行车。

不少国家机关还组织人去NMG打黄羊,但黄羊数量有限,黄羊肉分到每人头上,只够吃一两顿。

更多的人对付饥饿的招儿,就是把皮带勒到最紧的一扣儿,把胃的体积勒小。喝完粥后,也像饭馆舔盘子的人一样,把碗舔得溜光。洗碗时,再用水涮涮,将碗里剩的微量粥末溶解进凉水里,再全部喝掉,不让一点点碳水化合物流失。

浮肿的人越来越多,都是大量喝水,用水糊弄胃所致。

父母和孩子之间也被粮票划出了深深界限。

虽然轧钢厂食堂因为有周平安临走之前补充的粗粮顶着,还没有出现断顿的情况,但是,面对工人们买了不吃也要带回给家人的状况,食堂也不敢放开量供应。

毕竟,谁也不知道这样的日子还要持续多久,而且粮食数量也是有数的,可工人的家属、亲戚朋友们的数量是没数的。

因为饥饿,轧钢厂的干部员工们也越发想念周平安在的日子,同时,对以前偷摸用自家厂子的副食品‘援助’其他单位的聂厂和李副也越发憎恨起来。

现在厂里的干部职工们已经不单单的在背后问候他们父母了,一些家庭负担比较重的工友们,甚至组队跑到他们面前或者办公室门前,对聂厂和李副发起辱骂。

虽然有保卫处的保卫员们在维持秩序,两人的人身安全暂时还没有出现什么危险,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人看向他俩的眼神儿越来越暴戾。

终于,承受不住压力的聂厂和李副,在周平安离开四九城的第六天,向厂委会请了个长假。

得知轧钢厂出现的情况后,光芒农场的李海亮和二农场的赵德柱想起了周平安在送他两上任的时候,嘱咐过他们的话。“在轧钢厂最需要的时候,再伸出援手。”

两人经过一番考量,同时在征得农场职工们的同意之后,双双缩减了来年的家猪和母鸡的养殖规模,这样,就节省出了原本要作为动物饲料用的近三千斤的地瓜干,和几万个南瓜、拉瓜。

这些东西是农场收货之后,自留的。

为什么农场还会有这么多自留的东西呢?

说道这个问题,就不得不理清下轧钢厂和农场的关系。

因为周平安在当初成立农场的时候,聂厂长先是为了得到‘自力更生、学习南泥湾精神’的名誉,将农场的大部分权利都交给了周平安。从这天起,轧钢厂就已经失去了对农场的人事权。

后来,聂厂长又为了避开农场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又把轧钢厂和农场做了分割。这就使得,轧钢厂又失去了对农场的领导权。

经过聂厂长的一系列神操作,两处农场在周平安担任场长的时候,实际上就已经成为了挂有“后勤保障基地”的独立小天地。

即便后来周平安不做场长了,他又把李海亮和赵德柱两位自己的铁干部下,给推到了台前,凭借‘地头蛇’‘坐地虎’的身份,所以,农场至今仍然拥有很大的自主权。

虽然,根据协议,农场种植的粮食收获后,会直接留出农场自用部分。然后剩余的粮食会直接送到轧钢厂。

但是,粮食归粮食,蔬菜归蔬菜。

今年,农场根据周平安的意见,在犄角旮旯里种的南瓜、拉瓜可不在粮食的范畴之列啊。那玩意儿虽然是蔬菜,但是饱腹感极强啊,而且产量还大。

所以,在整个四九城都出于饿肚子的时候,农场职工以及其家属们,都因为周平安的建议混了个瓜饱。

吃地瓜、南瓜、拉瓜,吃到饱。

甚至,还有余量可以在明年春天的时候,扩展家禽家畜的养殖规模。

也因此,李海亮和赵德柱才能在缩减想要扩展的养殖规模后,在不饿自己肚子的情况下,又上交给轧钢厂近三千斤的地瓜干,和几万个南瓜、拉瓜。

当农场职工们赶着马车,推着推车,将这批瓜们,送到轧钢厂的时候,整个厂子都轰动了。

这年头,不光是地瓜、南瓜、拉瓜,只要能填饱肚子,那就是好瓜啊。

第232章 维克多利亚的建议

当远隔千里之外四九城的工友们正在满怀感激,欣喜吃‘瓜’的时候,人在伊尔库茨克的周平安,却正在虚心接受已经变的焕然一新的前克格勃情报人员,维克多利亚的说教。

以前就讲过,周平安是一个对自己的认知非常清晰的人,虽然在穿越过来之后,做过许多匪夷所思的事情,但是,他做的事情,一直都是在自己能力之内做的。

所以,在维克多利亚归顺之后,周平安就想让这位专业人士,帮自己筹划‘搞事儿’的计划。

当维克多利亚听完周平安自己讲述的,当初在乌兰伍德的所作所为之后。

维克多利亚是一脸的惋惜,连连摇头,用她的话来说,周平安完全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因为布里亚特最大的财富,不在乌兰伍德,而在乌兰伍德城市周边的各种工厂、农场、牧场和军事基地当中。

当听完维克多利亚的详细解释之后,周平安的心里也懊恼万分。

原来国情不同,财富的集中地也不同啊。

谁能想到在布里亚特,储备物资竟然分散在乡下和驻军基地当中啊!

本着专业的事情,交个专业的人去做的心思,周平安将自己打算在伊尔库茨克进行搬迁的事情,告知了维克多利亚,并请她帮忙做参谋。

“请问周平安先生,你是想发财?还是想发展?”维克多利亚问道。

“发财是什么意思,发展是什么意思?”周平安问道。

“发财很简单,就想上次一样,搬空这座城市,城市里的商场、银行、仓库、商店等等,建筑比较集中,财富也比较集中,易于收取,遮蔽物多,没有危险。“

“但是,要想利用物资来发展空间的话,那就得选择周围的军事基地,各种储备仓库还有苏国建在城市周围的各种工厂。但是,这样做的话,因为缺少掩护,所以很容易被发现。”

维克多利亚讲完这些之后,并没有停下,而是对周平安提出了一个新的建议,“先生,如果您想要获得更多的物资的话,其实我建议您不要想上次那样毫无选择的行动了。”

“哦,你的意思是?”周平安虚心请教

“我建议您可以劫掠苏国的战略储备仓库就好了。”维克多利亚说道,“不管您以后打算利用这些物资做什么,首先您得保证自己到时候不会受到怀疑。”

“作为苏国情报部门曾经的一员,我可以向您保证,如果只是劫掠战略储备仓库的话,即便事后是被发觉了,那那些守卫仓库的苏果官僚们,也会想尽一切办法帮您消灭证据的。”

“因为,他们担不起这个责任。”

说道这里,维克多利亚耸耸肩,说了句让周平安感到惊讶,却又感到附和苏国国情的话,“要知道,一旦丢失物资的事情被查出来,他们本人不光会被枪决,就连他们的家属也会被毫不犹豫的送到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种土豆啊。”

“呵呵,发不发现的暂且不提,你怎么保证我能顺利进入守备森严的储备仓库?”周平安微笑着提出自己的疑问。

“守备森严?”此时,维克多利亚的脸上露出不屑的表情,“先生,说来您可能不信,现在守备仓库的苏国军队,早就已经不是那支横行欧罗巴大陆,所向睥睨的军队了。”

“不要说您本身就神奇不凡,就算是个普通人,如果他有足够的金钱加伏特加,来贿赂那些已经堕落了的守备们的话,那他也能轻而易举的拿到仓库里的物资。”

“国内的这些以权谋私、内外勾结的对储备物资进行倒卖的事情,在我们这些知情人的眼里,这早就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务了。”

“恐怕,也只有坐在红场里的那位,还被蒙在鼓里吧。毕竟,这种事情,如果没有上边人的庇护,又怎么会成为普遍现象呢?”

说道这里,维克多利亚正色的看向周平安,认真的说道,“先生,与其让这些蛀虫们大肆亏空,中饱私囊,还不如,请您给他们好好的上一课吧。”

“而且,即便最后事情败露了,也不会有人将这件事情与之前乌兰伍德的灵异事件联系在一起的。毕竟,有中饱私囊的人在前,如果真的有上边的人来调查,他们也只会以为物资消失是被那些坏分子给倒卖出去了。到时,除了严惩那些坏分子之外,也不注意到您的神奇能力上。”

“好,就这么干!”

听完维克多利亚的建议之后,周平安痛快的答应了下来。

“那维克多利亚,你知道伊尔库茨克周围有哪些苏国的储备仓库吗?”

“不知道。”维克多利亚痛快的回答道,然后就在周平安感到失望的时候,她又笑盈盈的说道,“虽然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从哪里能找到这些储备仓库的详细资料。”

“哪里?”周平安惊喜的问道。

“克格勃的档案室里肯定会有储备仓库的详细资料。”看到周平安的表情,维克多利亚得意的说道,“服务于克格勃的人,有句很自豪的话,来形容自己:我们无所不在,我们无所不知,我们无所不用其极。”

首节上一节146/1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