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1974,开局送老婆 第92节

“好。”

王梦然跳起来亲了一口李书阳的侧脸道。

原本王梦然以为衣服这生意肯定比不上供销社,毕竟人们都习惯了朝供销社百货大楼这些地方跑。

没想到稍微便宜个五毛钱抢着是人来采购。

如果一天有30件衣服可以出售,那王梦然一天就有一百多的收入了,这已经算是高收入人群了。

原本李书阳说等老二老三上小学就要把工作卖出去王梦然还有些舍不得。

可看着如今的光景,王梦然觉得李书阳就是财神爷转世,什么能挣钱还没开始就已经算出了大概的结果了。

“要是以后大嫂她们也打算做服装生意呢?”

王梦然看向李书阳问道。

“你还打算一个人把整个景市的服装生意给包圆了呀?”

李书阳无语的看向王梦然道。

景市单单钢厂如今工人就接近十万人了,还有纺织厂,食品厂,很多规模不差的大厂,加上家属景市人口好几百万人,未来肯定会更多。

别说就这样的小店铺,就算把四个百货大楼全给王梦然一个人开也别想吃下来。

“也是。”

王梦然点了点头。

不过想着要是整个景市全在自己这里买衣服的话,那一天得挣多少钱呀。

王梦然这样幻想着,锁好门后就跟着李书阳走出了四合院往大嫂周兰这边走了过来。

想了想王梦然觉得还是不带着周兰一起加工了,周兰就在自己店铺缝缝补补一个月赚得也不少。

而是往胡同里面走了进去。

住了这么多年,街坊四邻早都玩熟悉了,哪家孩子待业谁心里还没数。

“我等你这边的消息,钢厂那边我暂时不找合作伙伴。”

李书阳想了想说道。

“嗯。”

王梦然点了点头。

找了9个同意给王梦然加工衣服的人后,王梦然往周庄赶了回去。

“大姑。”

张燕看到王梦然后笑道。

如今家里的大事小情都是张燕在操持,王梦然的父母只管卖豆腐豆花。

“燕,你在家里除了煮饭看店也没啥事,你想不想挣点钱。”

王梦然拉着张燕的手笑道。

“现在工作哪有那么好找,就是大伯都没办法再往城里送人了。”

张燕笑道。

自从开始高考后,农村推荐名额也逐渐减少到如今基本没有推荐名额了。

“你帮我加工衣服,一块钱一套,要是大嫂愿意让她也跟着干,反正你们在家闲着也是闲着。”

王梦然笑道。

王家如今是有缝纫机的,不但王拥军买了一台,就连大哥王国庆都给媳妇买了一台。

当初买的时候有多开心现在就有多后悔。

因为买回来也没有多大的作用。

城里供销社已经不再收农村的加工了,城里需要加工的家里返城的孩子就能做。

怎么可能把这些活在外包出去。

“大姑你说真的?”

张燕笑道。

自从生了孩子,张燕也随着孩子喊王梦然大姑。

“我还能骗你不成,尺寸我会给你,但咱们丑话得说在前头,虽然咱们是亲戚,可也不能敷衍了事,要是不合格不但没工资,还得赔我布匹。”

王梦然交代道。

“这个大姑你放心,家里大大小小衣服都是我做的,虽然比不上你手艺,但也不至于出错。”

张燕开心的点头应了下来。

等王梦然通知李婷婷的时候,李婷婷别提多开心了,将家里刚买回来的糕点强行塞到了王梦然的手里。

“他大姑就是好,有点好事都想着我们这些家里人,他大姑你放心,我这手艺做出来的衣服一点毛病都没有。”

李婷婷拍着胸口保证道。

“行,没反正验货才能给钱。”

王梦然打趣道。

第129章 辞职

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好几个月,李梅李敏两人拿着通知书开心的跑回了家。

“祖宗保佑,祖宗保佑啊。”

周兰拿着李梅李敏的通知书朝着四个方向拜了拜。

自己文盲一个,没想到自己闺女小姑子却成为了大学生,周兰心里说不出的激动。

当初两个老人突然离世,丢下一家小豆芽的两人交到了周兰手里,周兰整日愁得睡不着。

就怕李书阳与李梅养不大,到时候村里人都会说是她这个当嫂子的心毒,容不下小叔子与小姑子。

尤其是李书阳还经常生病。

景大的入学通知书像是一道强心剂,让周兰兴奋得不行。

“你二叔知道你考上大学了吗?”

周兰看向李敏问道。

当初家里穷,李敏没办法跟着小姑李梅一起上学,是李书阳出的学费,说李敏要是识字以后比他们这一辈人强,至少干的活也够轻松。

当两人分数不够大学的时候,李书阳又说大专听着好听,可牌面不如大学,家里又不缺钱再读一年就是了。

李书阳三番五次的劝说让她们好好学习,如今终于算是出人头地了。

现在大学不但免学费还有补贴,读出书来就是干部。

以后的生活肯定是越来越好的。

“刚刚从二哥那边过来。”

李梅笑道。

“好好,你们要感谢他,不是他你们跟村里大多数人一样,到老也不认识字就像一个睁眼瞎。”

周兰说着有些激动,泪水忍不住的滑落。

“妈大喜的日子哭啥。”

李敏看见自己母亲哭后赶忙上前抱着母亲安慰道。

“妈是高兴,是高兴。”

周兰摸了一把眼角笑道。

钢厂。

李书阳走进韩主任的办公室。

“书阳想通了?”

韩主任看向李书阳问道。

下半年魔都再次发出邀请,邀请各地5级员工前往魔都钢厂与汽车厂,如果伴侣没有工作的去了还能安排工作。

韩主任觉得那边不但工资高,而且王梦然也会有工作。

加上李书阳过去第一个月就是200块的工资,养活一家轻轻松松,所以劝说李书阳人往高处走。

“主任我想辞职。”

李书阳开口道。

韩主任端着的茶杯突然滑落,满满的茶水洒得一地都是,不可思议的睁大双眼看向李书阳。

“孩子虽然我不是你亲姨父,但相处那么多年也算是亲戚了,你不会因为我劝你去魔都就这样撂挑子了吧。”

韩主任颤抖的说道。

李书阳的如今也不过26岁,已经是钢厂6级钳工了,在熬一年就能有7级钳工的待遇。

如今工资正在上涨,李书阳一个月已经能拿到126块钱的工资了,在升一级待遇就是156块钱,而且福利待遇也会相对提高。

不但能分到单独一套的住房,每年的福利都能赶上他这个车间主任了。

“姨父我早就想好要辞职了,不是因为家里那几个小不点上学方便的话,今年刚开年我就准备辞职去一趟G省那边了。”

李书阳笑道。

“糊涂啊,现在政策还不稳定,做生意虽然是比拿工资多,但你想过没有,一旦反复你该何去何从,就算你是6级钳工,可还想再进来就不是这么简单了。

再说了这个辞职我批不了,我也没有那个权限,你拿回去。”

韩主任连连叹气道。

韩主任知道李书阳家里开了一间成衣店,而且生意特别好,许多人要买衣服还得提前预定,或者天不亮就得去排队。

可工作这种东西怎么能说不要就不要,而且是这么好的待遇。

那些年上面经常反复,除了工人农民没有收到波及之外,谁过得都是提心吊胆。

李书阳可能是整个景市第一个提出要离职的员工。

别人都是怕找不到工作,这倒好怕厂里不让离开。

“姨父你放心,

“”既然来了我肯定是想好的了,如今G省两个城市已经放开供应,货物随便买卖了。

这种带动地区的的实验一定会蔓延整个龙华,那边货物肉粮食已经不再需要票据粮油本。

听说靠近经济特区的渔村一个月人均收入高达330块钱一个月,你也知道我不是墨守成规的那种人。

我就想去看看能不能分一杯羹。”

李书阳虽然不想说,但看韩主任是真心把自己当作子侄了,如果不说清楚肯定不会让自己离开。

首节上一节92/16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