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1974,开局送老婆 第75节

李书阳笑着接过大嫂递来的鸡蛋说道。

如今李家村的鸭子已经出栏了,每天晚上都得送定好的数量往屠宰场那边交差。

老爷海那边养了差不多八百多只鸭子,大大小小都有。

李书阳家今年都分了两次钱了,第一次分了3块钱第二次差不多6块钱。

本来应该更多的,可李明海将结了婚有了孩子的夫妻全都剥离出来单独立户头。

让没结婚的单身汉拿到钱赶紧去娶媳妇,也好早点分一个户头。

李明海这样做李书阳也知道是什么意思,他想在他当族长的这段时间里,让李家后人尽快开枝散叶,让家族的人数庞大起来。

村里的副业全都走上了正轨,每家每户基本每个月都能分到6块钱,如果母鸡下蛋后还能再添加一点收入。

村里大部分的困难户不用为了吃不饱而发愁,6块钱去大队或者公社粮仓差不多能购买八九十斤粮食。

一个月多了这么多粮食吃不饱的情况就很少发生了。

如今李明海走到村里哪一户都被人当祖宗一样的看待,能过上这样的日子,在他们心里全是李明海当队长当的好。

全心全意把心思放在他们这些社员的身上,不然为什么张大山干队长的时候家里那么穷,而李明海就能带领全村创造副业。

每个月队里创收的副业有多少钱,李明海都会跟所有人汇报,按照户头分钱,就算他们这些村干部也没有特殊待遇,一个户头该是多少就是多少。

“小叔回来啦,这老母鸡你拿去给小婶顿汤喝,都是队里的一番心意。”

李明海提着一只老母鸡笑呵呵看下李书阳道。

李书阳点了点头,将李明海带来的母鸡接了过来。

第105章 洛玉娇

一晃又过去了一个星期,原本皱巴巴的小家伙已经开始圆滚起来,每天吃饱了就睡,醒了就哭。

有的时候半夜还得嚎两嗓子,让李书阳赶紧换尿布。

清晨李书阳给王梦然刚做好鸡蛋面条,李明海就敲响了院门。

“小叔起了没有。”

李明海的声音在院子外面传来。

“来了。”

李书阳将面条端给王梦然后回应道。

一打开房门就见李明海笑呵呵的看着自己,那表情好像是刚娶媳妇的大小伙子,表情还有些害羞。

“咋了?”

李书阳看向李明海道。

“小叔你忘记了?”

李明海指了指李书阳的工作服。

李书阳瞬间明白怎么回事了,这是洛玉娇要来李家村了,难怪李明海那么开心,原来是工作即将到手兴奋的。

“你找我干啥?”

李书阳还是有些不解。

“你跟着张大山去过现场接知青,咱们村除了张虎张大山只有你去过,这次不是让你跟着一起去,流程你比我懂的多。”

李明海笑道。

李书阳瞬间无语,其实李书阳压根就没去过县城知青办,不过知道在哪。

“等一下,我跟梦然打个招呼。”

李书阳转身走进房间叫醒了李梅,又跟王梦然说了今天可能下午才能回来。

交代好了家里的事,李书阳这才跟着李明海往县城赶去。

李明海不知道在哪弄了一辆快报废的自行车骑着,那表情比开拖拉机还神气。

李书阳无奈只能帮忙赶着牛车往县城赶。

来到县城快接近中午了,如今知青下乡的人数比以前少多了,很多大队小队的支援人数基本饱和,来接知青的人并不多。

李书阳与李明海直接就进了知青办,里面的知青并不多。

“红旗公社一大队七小队李家村李明海。”

李明海走进知青办就把介绍信递给了工作人员。

“洛玉娇,秦浩辉。”

工作人员转头看向不知所措的知青队伍喊道。

两名青涩的少年少女走了出来,李明海笑呵呵的就跑上前将两人的行李搬上牛车。

领着两人出了知青办,来到国营饭店就停了下来。

买了两个大肉包子递给两名知青。

“书阳哥,你吃吧我不饿。”

洛玉娇将包子递给了李书阳,李书阳摇了摇头,刚才去接知青前,李明海请自己吃了一顿红烧肉,还打包了不少。

“你们吃吧,等很久了吧?”

李书阳摇了摇头道。

“没有,刚到一会。”

秦浩辉收回递来的包子咬了一口道。

李书阳时不时会去拜访洛厂长,一来二去与洛玉娇还有这个秦浩辉熟络起来,两人比李书阳小一两岁,所以就叫李书阳哥。

“书阳哥我已经学会了游泳,要不中午我们去老爷海试试?”

秦浩辉有些兴奋的看向李书阳道。

“淹死的都是会游泳的,像老爷海这种地方最好别去试水,浩辉听哥一句劝,在不明情况的水域除非万不得已,不然别下水。

你所谓的会游泳只是会一点点,比如遇到突发情况你把持不住,一慌乱就会出事。”

李书阳笑道。

其实淹死的都是会游泳的这句话并不对,真正会游泳的人基本是淹不死的,比如渔村那些人对自己熟悉的流域已经基本了然于胸,

能下潜多久,多久能换气,什么时节能下水,什么时候不能下水这些人家熟的不能再熟了。

只能说淹死的都是作死的,不明情况的水域下去有水草,或者水温低到一个你身体无法接受的温度这些情况他都不了解就下水。

那么等待他的除了死亡还剩下什么。

大部分被淹死的还是因为不会水。

“哦,我听书阳哥的。”

秦浩辉点了点头。

跟李书阳接触过很多次了,秦浩辉觉得李书阳不像是一个地道的农村人,讲的很多东西连他父亲都觉得有道理。

李明海看着牛车上的三人在发呆,他明明记得只申请了一个支援名额,怎么来了两个知青。

这不符合常理呀。

不过既然上面这么安排肯定有道理,李明海想了一会也不在多想,而且好像这两人跟李书阳很熟悉。

来到村子的时候,李诞看见牛车上的两人顿时喜笑颜开,笑着跑上前来。

“洛玉娇,秦浩辉,你们咋来我们村了,你们是来支援建设的?”

看着牛车上的行李,李诞开心的说道。

“嗯。”

两人点了点头。

“那你们别去知青大院了,住我家吧,我家还有几间空房间,环境肯定比大通铺好一点。”

李诞说着就要帮忙搬行李。

“不了,我们还是去知青大院好一些,不然有些不合群。”

想起父亲的交代,洛玉娇还是摇了摇头。

洛厂长说过,来到这边不管多艰苦都得表现积极一点,苦也最多就苦2-3个月的时间,拿到大学推荐名额以后日子就轻松了。

如今读大学是有工资的,一个月的生活补贴大概十二块钱,报名费什么的根本不需要。

有些大学生甚至还要寄钱票回来给家里减轻负担。

不管是住在李书阳家,还是同学李诞家,就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知道他们是走后门来的李家村,拿到大学名额也就不奇怪,甚至还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好吧,我帮你们搬行李,对了有什么要帮忙的来找我就行,我干农活也不差。”

李诞帮两人挑着行李就往知青大院走去。

李书阳赶着牛车跟在李诞的身后,李明海像是看傻子一样的看着自己儿子。

明明有牛车直接可以去知青大院,这傻小子是力气太多没地方使吗?

来到知青大院众人才刚刚下工,看着新来的两人众人脸上勉强挤出一丝笑容。

心里都在叹气,穿得那么好又细皮嫩肉的,这以后可千万别找他们借粮食啊。

“吴队长这两人住哪,我帮她们把行李搬进去。”

李诞看向知青队长笑道。

“哦这边有一张空出来的床,男同志来我们这边吧,挤挤还能住下一人。”

吴队长点了点头道。

队长儿子当跑腿,这来的两人跟李明海肯定是有关系的。

第106章 表扬

李明海走到刚刚叫吴队长的青年旁边,两人嘀咕了一阵,吴队长无奈的点了点头。

李家村副业收入每个月每户人可以分到6块钱,这些事知青这边当然是知道的,家庭条件好一些的知青倒是无所谓。

可家庭条件不好的人只有羡慕的份,可是没想到李明海居然也给知青分钱。

只是没有社员多,看鸡棚的知青一个月有2块钱,跟着赶鸭子的也有两块。

将知青与社员养的鸡鸭分开,看有文化的养的牲口与没文化的有什么区别。

所以李明海与这些知青倒是相处的很不错。

只有白青青不稀罕那点钱,如今她每个月的翻译费都高达五十几块,而且还很受书店那边看中。

在村里也是干着最轻松的六个工分的活。

翻译不但有工资还有票据补贴,前提是你翻译的没有任何毛病。

首节上一节75/16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