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1974,开局送老婆 第128节

一根根电线杆子也从最近的变电站往这边架了过来。

“李老弟这两位是教工人怎么使用封装机的,他们会说普通话。”

马奎指着两名工程师笑道。

新加坡那边已经跟他签订了供应蔬菜与纯净水的合同,如今的任务就是尽快将水厂建设完成开始投产。

马奎买了一艘比他原本使用了好几年的货船还要大,载重量接近5000吨。

如今香江加上新加坡两处市场供应想不发财都难。

当然这一切都得感谢林深这小子将李书阳带上货船的那一刻起,他马奎的命运齿轮就开始转动起来了。

不然如今还在跟着林深打游击。

别说明目张胆进入内地,就是夜晚一不小心都得被没收。

只是不知道他要是现在知道林深正在跟他抢生意会不会笑得那么开心。

李书阳领着马奎开始在李家村转了起来,看见一望无际的大棚,马奎心里很是开心。

“对了李老弟你要的大型空调已经开始在码头仓库开始安装了,你小子不用跟冷冻仓库那边定制冰块了。”

马奎像是想起了什么笑道。

李书阳采购了大量的隔温板以及大型制冷空调,原本码头仓库那边全靠冷冻仓库支援的冰块来给蔬菜保鲜。

虽然到了香江蔬菜看起来没那么新鲜,可只要说是内地自己种的蔬菜,照样卖得很好。

生意进入正轨后马奎也改进了船舱,保证在运输途中蔬菜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尤其是刚刚买的这艘货船,保鲜效果还不错。

有了保温板加上空调,李书阳就不用再向冷冻仓库那边采购冰块了。

一次采购的冰块都比李书阳收的蔬菜还要贵,这生意目前还能做很多年,李书阳决定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支出。

而且冰块的降温效果比不上专用降温的设备。

纯净水厂终于在马奎离开后的半个月完工了,虽然只有简易的仓库与两台全新的封装机。

这并不影响李书阳的挣钱速度。

李书阳带着李兴业回到了李家村,虽然天气已经有些寒冷,但水厂这边却是热闹非凡。

今天可是他们成为工人的大好日子,家里每个月都能有好几百的收入,加上他们成为了工人以后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红火。

就连沈五爷这老狐狸都在周庄这边建立了一个什么代销点,日用百货以及不要票的家电都在这边能买到。

价格与李书阳的码头仓库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毕竟他进货李书阳给了他优惠的价格。

五个大队加起来的消费能力也不少,虽然现在卖的很少,但这些人也才刚刚赚钱没多久,节省的性格还没有什么变化。

时间长了自然会有所改变。

李书阳来到了水产的大空地上,这里站满了李家村的老少爷们,还有许多大姑娘小媳妇。

虽然选工人只会要壮劳力,但谁不想凑热闹。

“大家安静一下。”

李书阳看向众人压了压手。

现场顿时变得落针可闻,所有人都脸面欣喜的看向台上的李书阳。

“挑选工人的事我李书阳说到做到,工人肯定是优先从帮忙干活的人里面选,不过目前要不了这么多人。

只能优先挑选六十名工人,一个月的工资40块钱。”

李书阳话音还没落现场就是一片热烈的掌声响起,声音震耳欲聋将李书阳的讲话都给打断了。

李家村如今姓李的人一共就一百多户,因为当初副业问题结了婚就分了家的。

正儿八经能称得上壮劳力的户头一共就八十来户,加上码头仓库那边挑走了一部分。

那剩下的名额就应该给他们没有工作的这些家庭,那么李家村基本上每家每户都有一个有工作的人了。

果然李书阳压了压手后说道。

“码头已经有工作的人家就向后退一步,没有工作的家庭就站在原地。”

有了工作的人家自然不会厚颜无耻的要第二份工作,毕竟李书阳可不是外人,那可是他们活着的祖宗,村里大事小情李明海都会跟李书阳商量。

要是惹恼了这位祖宗可就损失大了。

“好,以后你们这些人就来水厂上班,工厂该有的福利一样不少,虽然不会给大家分房,但是上满五年建房的时候有补贴,一人只有一次,一次补贴三百块钱。”

李书阳满意的点了点头。

现场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如今李家村的日子并不差,唯一的缺点就是住房看起来寒酸了不少。

没想到叔爷这么关心他们。

挑选完工人李书阳对李永丽夫妻俩招了招手。

“叔爷。”

两人快步来到李书阳的面前,虽然这次他们没选上工人,是因为自己错过了帮忙建设。

李永丽把城里的临时工给辞了,跟着男人在村里种蔬菜卖钱。

“永丽你帮叔爷在这边盯着每天出多少车水,到时候与你叔奶那边对账。

种蔬菜这事也用点心,蔬菜价格会慢慢越来越好,经营好了也不比在城里上班差。”

李书阳拍了拍李永丽男人的肩膀笑道。

“知道了叔爷。”

两人点了点头。

“兴业这边的事就要交给你帮忙盯着了,有什么事就来仓库找我,我不在就找我媳妇。”

李书阳看向李兴业郑重道。

“嗯。”

李兴业郑重的一点头,这段时间都是王梦然在带他,教他怎么管理。

王拥军那兔崽子跟着李书阳学了那么久,如今还是一问三不知。

说他还回怼几句,我只管跟着姐夫干活,其他的事不需要操心。

第180章 水厂开工

水厂这边敲定工人之后李书阳就把分发工作服的任务交给了李永丽与李兴业两人了。

众人听说李兴业是厂长之后,众人也就没再叫他的名字,而是称呼一声李厂长。

要是论辈分称呼,李永丽都是李兴业的姑奶奶,李兴业这一支在村里辈分最低,是李家村的长房。

不然也不会被撵到半山坡上面去住,当初他们家可是村里最有钱的一脉。

主屋都在景市边上,只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李明汉才带着儿子孙子回到李家村的。

那时候他们家虽然家道中落,可也比李明海家富裕。

李家村富裕的三支就李明海这一脉躲过一劫,而李书阳他们这一脉本来就是贫农。

一开始还是依附在李明义他们那一脉存活。

蓝色工作服穿在身上众人笑得后槽牙都露了出来,以前特别羡慕李书阳有这样的衣服,现在没想到他们也穿上了。

李书阳的码头仓库还是这边水厂这边工作服都是王梦然的加工队弄出来的。

“李同志你这围墙要是建那么远这施工难度有点大,你看这边道路各方面都不行,运输也比较困难我们可能不能如约完工。”

施工队长跟着李书阳在泉水源头这边转悠起来,李书阳要把从出水口一直到第三个净水池这一片全部砌围墙圈起来,防止有人搞破坏。

“运输成本你们不用担心,我会请人过来帮你们运送石头红砖,你们只要保证高度与质量就行。”

李书阳摆了摆手道。

说完李书阳李书阳就领着施工队长走下了半坡,来到施工队食堂,李书阳让人送来了二十瓶汾酒。

今天水厂开工李书阳高兴,也请这些施工队大搓一顿。

如今汾酒是龙头老大哥,瓶装酒销量遥遥领先一众白酒,这势头一直持续到94年。

由于高销量高品质又稳坐龙头老大的原因,汾酒一开始不屑于广告宣传。

让五粮液与剑南春给钻了空子,在94年以后销量逐渐追上甚至于反超了汾酒。

但如今要是请客吃饭有一瓶汾酒在桌上说明你非常看得起客人。

水厂的初步建设已经完工,剩下的就是围墙与仓库了。

水厂食堂这边一群小孩子端着碗过来打饭,他们的父亲在这边上班,母亲在地里劳动。

只要有饭卡就能去食堂里面打饭吃。

一顿饭也扣不了多少钱,这也算李书阳对员工的一种照顾。

很多孩子都是把带来装饭的陶碗满满的,端着回家与其他兄弟姐妹一起吃。

今天开始这些免费的水就会成为钱,每天最少也有2000桶水进入码头仓库。

一桶水李书阳净赚2块钱,抛开一切开支一天下来的收入都不得了,所以这点吃的对李书阳来说无伤大雅。

来到仓库码头的时候林深正等着李书阳,李书阳要带着王梦然一起去一趟香江办身份证。

顺带给几个孩子也弄成香江户口。

“当家的这些衣服咱们真的免费提供给人家?”

王梦然看着李书阳不舍的说道。

这些衣服看起来就非常的好看,免费送人穿实在有些舍不得。

“目前还不知道人家要不要,你别以为免费的别人就会要,那边不缺吃的穿的,人家追求的高品质高消费。”

李书阳笑道。

李家村。

李兴业安排了几个机灵的年轻人跟着两名香江来的机械工程师学技术,不但要学怎么看管机械,还得学怎么判断机器是哪里出了故障。

这些人不会长时间待在李家村,人家只答应在李家村待两个月。

到时候机械出了一些简单的故障这些学徒就能自己修。

一辆辆货车进入水厂,然后将装好的桶装水往码头运。

还有不停往这边运送空桶的货车。

这些都需要李永丽点数然后签字。

傍晚第一批工人下班就轮到第二批工人上班,李兴业还是没有第一时间下班。

反而对着来接班的众人仔细的交代一些细节问题。

等天完全黑了下来看着工人有条不紊的进入状态,李兴业这才慢悠悠的往家里赶。

首节上一节128/16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