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四合院启航 第73节

“不用客气,我差不多也吃饱。”王刚将牛奶一饮而尽,把杯子洗干净,吃剩下的面包放柜子里。

“我去上学了,你慢用。”

王刚背上书包直接从厨房的门出去,走到车库前,骑上自己刚买的自行车,直接向学校而去。

吴非从厨房的窗户看到王刚离去的背影,一时心有些乱。

王刚骑车到学校,也就花了十分钟左右,提前走进教室,已经有几个学生早到,三三两两的坐在那聊天。

这些

学生大多都是白人,王刚是唯一的有色人种。

他找了一个靠后的座位坐好,把笔记本电脑拿出来。

这台电脑是从国内带过来的,当初买它花了将近一万块,不过到今天配置已经过时。

他学的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没电脑可不行。

随着时间过去,越来越多的学生走进教室。

斯坦福的学风还是很开放的,并没有什么上课点名的事,况且王刚上的是研究生,平常的课并不算多。

课虽然不多,可不代表学业不重,王刚的研究生导师是个非常严厉的人,每次下课都会布置不少作业,甚至每个星期都要写一篇论文。

论文的打分还要被计入成绩,每个学期只有成绩最好的学生,才能获得学校的奖学金。

研究生班的学生不算很多,每一个都是斯坦福的精英,想要得到第一名可不容易。

快中午的时候,王刚还要赶去李记川菜馆。

等他到餐馆的时候,李明安早就等候多时,把他领进厨房介绍同事。

李记的后厨有六个厨师,都是华人,大厨钱师傅走后,这六个厨师都在争主厨的位置。

王刚突然空降过来,本来会引起其他厨师的反感,不过王刚会做人,上来就表示他是斯坦福的研究生,到李记只是为了赚生活费。

其他厨师一听就知道,王刚不会成为竞争对手,甚至他毕业后都不可能留在李记。

李记的厨师再吃香,也不可能比得上斯坦福研究生。

老板李明安也和六个厨师打过招呼,谁要是能偷到王刚的手艺,他就升谁当主厨。

这下子后厨六个老厨师对王刚是热情的不行,干什么都配合。

只是想跟王刚偷师,可不容易,川菜最讲究调味,每道菜的调味料几乎是每个厨师的秘密。

王刚炒菜并没有什么诀窍,可用的酱是自己独家调配,别人根本调不出来。

李明安也表示愿意出钱买王刚的独门秘方,可他都没答应。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王刚也渐渐适应半工半读的生活,好在他的属性点是普通人的两倍,忙碌的生活并没有将他打垮。

学习上,王刚有苏明哲的记忆打底,在班里总能名列前茅,他的研究生导师对他非常看好,只是对他打工分薄精力的行为嗤之以鼻,甚至表示可以帮他办学生贷款。

王刚考虑再三后,还是拒绝了导师的好意。

美利坚的学生贷款可不好还,有些人工作十几年还在还贷款,利息高的可怕。

王刚现在有份工资,累是累了点,身体倒还撑的住。

工作上,李记川菜馆有了王刚的加入后,生意越来越好,王刚虽然没把独门秘方给李明安,可工作还是很认真的,对每一道菜都浸入心血,使得李记的口碑扶摇直上,甚至被知名美食杂志点名表扬。

李明安一高兴,给王刚涨了五百美刀工资。

寄宿家

庭那边,王刚和吴非的关系也缓和不少,到底都是华国人,王刚在家做了几顿华国菜,吃的吴非满嘴流油,就连苏珊都赞不绝口。

唯有那个朴胜基,性格过于孤僻,和谁都保持着一定距离。

胡大伟也将门锁的事告诉苏珊,苏珊也找朴胜基谈过,可朴胜基不承认,因为没证据,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这几个月朴胜基也很老实,没再搞幺蛾子,王刚也就没管他。

眼看圣诞假期将至,王刚也准备回国一趟,不过没告诉父母家人。

回国的飞机票可不便宜,哪怕经济舱一张票也要两千美刀左右。

苏大强和赵美兰心疼钱,肯定不会让儿子回来。

自从发了第一个月工资,王刚每个月会汇一千五百美刀给父母,其余的钱留下来自己用。

就为这事赵美兰没少在亲戚朋友面前显摆,说王刚长本事了,刚到美利坚就能赚美刀。

假期之前,王刚去李记向李明安请假,本来李明安不肯放人的,但王刚态度坚决,李明安也不好强行留人。

王刚也给李明安留下不少独门酱料,应该能撑一个月。

吴非去年春节没回家,所以今年也准备回去,就买了王刚同一班飞机,两人准备结伴走。

王刚这次回去准备给家人带一些礼物,就想着去旧金山的百货商场买点东西,正好吴非也要购物,两人就一起去了,王刚还表示让吴非给他参谋一下。

两人坐车来到百货商场后,就像小情侣一样逛着商场,但其实两人的关系还没到那一步。

最多算是友达以上恋人未满。

“杰克,你来看看这个包,应该很适合你妹妹,现在商场大减价,很划算。”吴非在一个柜台前,向王刚招招手。

王刚走过去,看见吴非拿着一款coach的女款手包。

“这个包我在国内柜台看过,要卖一万多,现在大减价,只要五千,换成美刀还不到一千,很划算的。”吴非兴奋的向王刚介绍道。

王刚突然想到一个赚钱的路子。

第116章 摄像头

coach是美利坚本土品牌,成立于上个世纪40年代,一直致力于做高端品牌,其产品在全世界都很有市场。

国内随着改开,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解决温饱之后,就开始考虑精神层面的追求。

追大牌成了不少人的喜好。

国人追求名牌,对于国际大品牌的追求更是狂热,吴非也是其中一员。

吴非的家庭条件很优渥,父母都在魔都国企工作,每年收入加起来不少,要不然也负担不了女儿的留学费用。

从小吴非就没怎么为钱发愁,专心在学业上,高中毕业就被父母送来斯坦福,也不用半工半读。

女人都爱购物,吴非有时候也会关注大牌,不过她比较懂事,知道父母挣钱辛苦,所以平常还算节俭,没养成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

国内的奢侈品因为高昂的奢侈品税,价格都比国外高不少。

王刚想到的来钱路子就是代购!

留学生代购此时已经兴起,吴非有时候也会带一些奢侈品回国,赚一些生活费。

只是这个时代的海关还是很牛的,留学生代购也只能小打小闹,否则很容易被查出来,到时候补税补死你。

王刚却没这方面的烦恼,他有金手指空间呀!

“吴非,你知道有什么奢侈品牌国内和国外差价多的吗?”王刚问道。

“你也想搞代购。”吴非一听就知道王刚想干什么。

“我跟说,国外奢侈品牌的包包,在国内很受欢迎,其中差价也大,有些基本款在国内卖几万,可在国外有时候碰到大减价,价格只有一半不到,非常划算的。”吴非热切道。

“我有很多同学都想让我带包包化妆品回去,可惜我每次回国能带的东西有限。”

王刚笑道:“我有路子可以把东西运回国,你能不能想办法卖掉,我给你分成。”

吴非眼前一亮,然后有点狐疑的看向王刚:“你真有路子?”

“我有亲戚在海关工作。”王刚说了个善意的谎言。

吴非不疑有他,热切道:“coach的包包在国内差价就很大,也不愁卖,还有ESTELAUDER的化妆品,都是美利坚本土品牌,价格也不算很贵,但是在国内就卖的很贵。”

王刚慢慢上心,然后就与吴非一起做功课,找一些与国内差价最大的商品,准备带回去销售。

“你把这些商品记录下来,想办法联系国内的同学,看看她们要不要,若是想要,就优惠点卖给她们,我们从中赚些差价。”王刚提议道。

吴非眼前一亮,然后就从包里拿出笔和本子,将看中的商品记录下来,准备先回去对比一下国内的价格,然后在定价介绍给同学。

两人逛了一圈,找了几个高端品牌的产品,然后就兴冲冲的回去查价格。

这不查不知道,不仅吴非,就连王刚都有点咋

舌,国内很多奢侈品牌价格虚高,差价能到达一倍以上。

尤其以最顶尖的那几个大牌产品,卖的越贵,差价反而越高,王刚从中看到了巨大的商机。

王刚就算把每件商品提价20%都能赚的盆满钵满,比在餐馆打工可轻松的多。

现在最难的地方反而在于本钱和销路。

吴非联系了自己好几个同学,都表示愿意买代购的商品,可光靠那几个人,销量始终有限,王刚赚的不多,连飞机票钱都不够。

“你和你同学说,让她们问问身边的人,愿不愿意代购,每一单我可以给些提成。”王刚想了想,说道。

吴非试探性的问了几个同学,都表示要想想,可能是怕被骗,买到假货。

“我们可以提供商场正规票据,并且保证包装完整,也支持专柜验货,假一赔三。”王刚又说道。

吴非又给同学留了言,这次很快就得到回复,有几个人表示感兴趣,可以试着问问身边的人。

很快吴非就统计了一份购物名单。

王刚看了一会,又有点发愁,他手上没那么多钱可以购物。

奢侈品哪怕再便宜,价格都不是普通人可以承受。

王刚手上只有四万美刀左右,这里面还包括父母给的生活费。

“你再问问你同学,若是这些人诚心想买,就先付30%的定金,你同学不用付定金。”王刚考虑再三后说道。

吴非点点头,开始给同学们留言,很快就收到回复,询问怎么汇款。

王刚想了想,让她们汇钱到美利坚不太现实,就给了吴非他在国内的一个账户。

他准备小批量的搞一次代购,把本钱控制在四万美刀左右,试一试前景。

等事情搞的差不多,王刚和吴非都轻松不少,准备明天继续去商场购物,开启买买买模式。

因为吴非要用自己电脑联系同学,所以王刚就跑到她的房间。

这还是王刚第一次进吴非的房间,刚刚忙事情没发现,现在闲下来,王刚就发现吴非房间还有点香。

吴非是一个很喜欢花的人,常常在房间里摆上一瓶花,所以房间有股子花草的清香味,很好闻,很舒服。

这时候吴非也意识到,一个男人进入她的私人领域,脸微微有些红。

说实话,刚开始吴非与王刚有些误会,对他很反感。

可自从晨跑那件事后,吴非就对王刚多了一分道不明的情愫。

几个月相处下来,吴非也知道自己当初是误会了王刚,两人也是越走越近。

吴非对于王刚也越来越欣赏。

在吴非眼里,王刚是一个很优秀的人,学习成绩好,听说下半学期就能获得全额奖学金。

王刚还做了一手好菜,并且刚来美利坚就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

首节上一节73/65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