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四合院启航 第299节

英国公精神一震,高兴的跑出营帐。

朝廷这次派了十万大军过来,由皇长子颖王赵顼率领。

英国公亲自出营迎接赵顼。

赵顼这次不是一个来的,他带了十来个随从,大军驻扎在不远处。

“老臣拜见颖王殿下。”英国公在颖王面前可不敢拿架子。

“英国公请起。”颖王说道:“父皇这次让本王来,是向国公学习的,本王手下大军全由国公调遣。”

英国公一听就高兴了。

带兵打仗最怕外行引导内行,本来军中有两个监军已经够膈应人,颖王再来,这仗

还怎么打。

如今颖王主动让权再好不过。

“本王来为英国公引荐,这位是宁远侯之子顾廷烨顾将军。”

颖王身边的人正是顾廷烨。

这次官家赵曙派颖王和顾廷烨来,就是想锻炼他们。

英国公将两人接入营帐,顾廷烨立刻就被地图吸引。

“如今战况如何?”颖王对英国公问道。

英国公将战场的情况告诉颖王和顾廷烨。

顾廷烨一听好兄弟独守孤城快两个月,当时就急眼了。

“英国公,你为何不救援大顺城?”

颖王咳嗽一声,说道:“廷烨。”

顾廷烨也知道自己语气有些不对,说道:“国公,如今我们两军汇合,是不是可以马上支援大顺城。”

英国公看在颖王的面子上,并没有责怪顾廷烨。

“西夏军一分为二,一部分困在大顺城,一部分还在庆州游荡,正好给了我们获胜的机会。”

颖王点头道:“分兵则弱,加上西夏军孤军深入,我们正好可以吃下这支大军。”

“没错。”

顾廷烨急了,说道:“难道我们眼睁睁看着大顺城被攻破!?”

英国公说道:“此战关键就在于大顺城能撑多久,只要等到我们歼灭一支大军回援,我们就赢定了。”

顾廷烨担心王刚安危,死活不同意英国公的观点。

“国事为重。”颖王赵顼最后拉住顾廷烨,说道:“不能为了一个大顺城,放弃这么好的机会。”

顾廷烨咬咬牙,争取道:“颖王殿下,您可否给我一万人,我自己去大顺城支援。”

颖王皱眉道:“你不要因私废公,西夏分兵的弊端,你不是不知道。”

顾廷烨突然跪在颖王面前,恳求道:“颖王殿下,长枫是我兄弟,我不能眼睁睁看着他死呀!一万不行,五千也可以。”

站在一旁的英国公看顾廷烨如此重情重义,不由暗暗点头。

“应该知道,大顺城外还有西夏主力十万人,你带五千人去又有何用呢?”颖王扶起顾廷烨,劝道

“本王也想救盛大人,可是你要以大局为重呀!”

顾廷烨眼睛红的都快哭出来,颖王这话说的,明摆着就是要放弃大顺城。

作为一个统帅,放弃大顺城是非常正确的决定,顾廷烨也说不出一个错来。

可是一想起王刚年纪轻轻就命丧西夏屠刀之下,顾廷烨实在受不了。

英国公这时候终于说话了。

“颖王殿下,其实分一万人支援大顺城,也不是不可行,要知道大顺城多支持一天,对我们的计划越有利。

万一大顺城被攻破,夏帝必然会和另一支军队汇合,到时候我们再想分而击之就难了。”

颖王一听很有道理,况且英国公作为三军统帅,这个面子说什么都要给的。

“一切都听英国公安排。”

顾廷烨欣喜万分,对英国公千恩万谢。

英国公独自留下顾廷烨,向他面授军宜

“你此去大顺城,多带些粮草,本帅估计夏帝攻不下大顺城,必然采取封城之策,城里粮食应该早就出现短缺。”

顾廷烨抱拳道:“多谢英国公。”

英国公叹口气说道:“其实本帅很佩服盛大人,他一个文臣,带领全城百姓支持到现在,非常了不起,要不是本帅职责所在,真想和他一起并肩作战。”

顾廷烨和英国公私聊了很长时间,然后就领着一万精锐士兵,急忙赶往大顺城。

…………

另一边的大顺城已经被西夏大军围困近两个月。

自从七天前,城里的粮食就吃的差不多,要不是城里有条地下河,不缺水源,王刚都不知道怎么撑下去。

王刚整个人瘦了两圈,一身血污都来不及洗去,吃住全在城头上,手下原本一万将士只剩下三千人。

大顺城内的百姓,为了节省粮食,每人每天只吃一顿饭,其余粮食全供给了军队。

西夏大军封城后,减少了攻城节奏,看似给了大顺城喘息之机,实则却非常恶毒。

城里有一些百姓饿的受不了,已经出现投降之声,还好被王刚镇压下去。

“大人,吃些东西吧!”

孔德端了半碗粥走过来,说是粥,其实碗里没几粒米,与水无异。

“城里还有多少粮食?”王刚皱眉道。

孔德为难道:“存粮已经见底,今天兄弟们大多没有吃饭。”

王刚沉着脸问道:“百姓呢?”

“百姓手里更没粮食了,好多人都在吃树根树皮。”

王刚看着城下西夏军营,说道:“我们不能再守下去了。”

孔德一惊,问道:“大人,你想弃城?”

王刚挑眉,反问孔德一句道:“你怕死吗?”

孔德毫不犹豫道:“属下不怕死。”

王刚笑道:“你没想过投降?”

孔德说道:“属下哪怕战死沙场,也绝不投降西夏。”

王刚看了看昏暗的天色,说道:“我想干一件找死的事情,你想不想一起去。”

孔德不解道:“大人您这话是什么意思。”

王刚一拳砸到城墙上,说道:“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拼死一击,多杀一个西夏人也是赚的。”

第394章 袭营

“兄弟,你说咱们这仗啥时候能打完呀!”一个西夏士兵,站在军营前对同伴说道。

“我咋知道,我打了几年仗,就没见过这么难下的城。”

“听说大顺城的守将是个文官?”

“怎么可能,我听退回来的人说过,那守将砍起人来,疯了一样,一刀能把人劈成两半。”

“有这么厉害吗?”

“那可不,要不然他能守住两个月?咱们陛下十万大军都拿不下一座城池。”

“嘘,别乱说话,小心被人听去。我听说这几天陛下脾气不太好,已经杖责好几个侍从。”

两人小心的看了看周围,发现其他人并没有听见他们谈话,顿时松一口气。

这时候天空越发昏暗,军营里已经起了火把。

“咦!你有没有听见什么声音?”

“声音,好像是有声音。”

滴滴滴……

一滴滴雨珠落到地上,很快雨势就密集起来,甚至剿灭了军营里的火把。

突如其来的大雨让军营乱了一会,很多人开始收拾东西进营帐避雨。

原本站岗的士兵,此时视线被大雨挡住,耳朵里全是雨声。

嗖!

一根箭矢突然插入站岗士兵的胸膛,紧接着一根根箭矢伴随大雨袭来,将站岗的士兵杀死。

“敌袭,敌袭。”幸存下来的士兵大声呼喊,可是他的声音被大雨声盖住,根本传不出去。

下一刻,一道黑影疾驰而来,一枪捅穿西夏士兵的喉咙。

王刚一人一马,手提长枪,率先冲入西夏军营。

他的身后,三千死士,义无反顾,毫无畏惧的跟随而上。

借着漂泊大雨,王刚有如赵子龙附体,手中长枪好像活过来一般,化出道道枪影,将眼前所有西夏士兵挑飞。

夏帝李谅祚本在军营里喝酒,想着如何拿下大顺城,没想到传令兵突然闯进来,说是有人袭营。

“大宋主力军来了吗?”李谅祚第一时间就以为是大宋援军到了。

可是转念一想不对呀!

大军调动,不可能瞒过前方斥候呀?

“陛下,是大顺城的宋军,弃城而来,主动袭击我军军营。”传令官咽口唾沫道。

“什么!”李谅祚大喜过望,哈哈笑道:“大顺城区区几千守军,竟敢来袭营!”

别说李谅祚,就是西夏全军上下都奇怪,宋人是疯了吗?三千人跑到十万大军的军营玩袭营,这是哪里学的兵法?

“传朕指令,不惜代价剿灭宋军,然后攻入大顺城。”李谅祚哈哈笑道。

西夏军营里的混乱很快平息下来,一队队士兵将王刚和三千死士包围。

原本漂泊的大雨也快停止。

王刚的战马不知道被何人刺死,他已经跳下了马,弃枪不用,抽出腰间长刀。

孔德跟在王刚身边,不停的将箭筒里的箭射出,每一箭都能准确射入西夏士兵的喉咙。

宋军非常勇猛,甚至可以说不怕死,每次

首节上一节299/65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