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四合院启航 第292节

官是铁饭碗

,朝廷发工资,吏则是官私人聘请,由当官的发工资。

一般来说,县令由朝廷指派,三年一任,三年期满,考核优秀的予以升官,相反则降级调走。

所以知县时常换人,少有坐满十年的,可主簿不同,大多由当地秀才担当,所以又有流水的县令,铁打的主簿之称。

“盛大人,衙门里的人知道您今天上任,晚上特意摆下酒席招待,还请赏光。”

县丞牛文进将王刚一家安置县衙后院,就提出邀请。

“到时候胡县尉和杜主簿都会参加。”牛文进补充一句道。

“在哪里设宴?”王刚问道。

“就在本县富户杜员外家中。”牛文进说道。

王刚当即就明白,这是当地地头蛇宴请他这条过江龙。

“好,到时候我一定到。”王刚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

牛文进带着满意离开,王刚立刻收起笑脸,对海朝云说道:“夫人,一会带下人打扫一下县衙后院,把无关人全都打发出去,换上我们自己人。”

海朝云懂王刚意思,说道:“我已经通知商队,派一些精明能干的人过来,应该很快就到。”

王刚点头道:“我们一路不太平,这个九江县恐怕也不例外,你也要注意安全。”

海朝云道:“我平日会留在县衙,相信无人敢在衙门里对我动手。”

王刚安排好家里的事,然后换了一身清爽的衣服,赶去杜员外家里赴宴。

这个杜员外是九江县首富,他的家比县衙还大还豪华,非常容易找。

王刚刚到杜府大门口,就看到一个五十出头的员外郎和牛文进站在一起,似乎在等王刚过来。

“盛大人,我来为你引荐杜员外。”牛文进远远就招呼王刚,并为其引荐杜员外。

所谓员外是指正员以外的官员,有官名,无官位,大多由地方豪强士绅担任,标准的地头蛇。

王刚被杜员外邀请进屋,发现县尉胡大海,主簿杜明已经到了。

这个县尉胡大海是杜员外的女婿,主簿姓杜,一听就是杜员外家里的亲戚。

再看刘文进与杜员外的亲热劲,整个九江县衙几乎就是杜员外家里开的。

反而王刚这个知县是外人。

第385章 美妾

王刚参加杜员外的酒宴,在他家里认识了九江县衙几乎所有官员。

杜员外对王刚也非常客气,好酒好菜的招待,并且还安排歌舞助兴。

王刚坐下来后,县丞牛文进,县尉胡大海,主簿杜明和杜员外,频频举杯敬酒,似乎想把他灌醉。

北宋还没发明蒸馏酒,酒类大多度数不高,与啤酒类似,王刚又好喝酒,酒量自然不差,可说千杯不醉。

他来者不拒,反把杜员外几人喝的晕晕乎乎,不过酒桌上的气氛倒是很好。

酒过三巡,杜员外拿出一个脂粉盒,推到王刚面前。

“听闻盛大人新婚就带夫人到九江赴宴,这是我的一点心意,算是祝贺大人大小登科的礼物。”

王刚看着桌上的脂粉盒,本来还没在乎,可当他上手一拿,立刻察觉重量不对。

他轻轻打开一看,发现脂粉盒内根本不是女人用的胭脂水粉,而是一颗颗珍珠。

珍珠颗颗饱满,一看就是珍品,价值不菲。

王刚合上盖子,对杜员外说道:“员外的礼太重,本官可不敢收。”

“一点小小心意而已。”杜员外又拍了拍手,歌舞尽收,房间里又走进来两个少女。

少女二八年华,长的非常漂亮,低眉顺眼,竟然还是对双胞胎。

“这两位美妾是我刚刚购得,不仅能歌善舞,还很会照顾人,一并送给大人。”

北宋官员有换妾赠妾之风,就是把自己的妾室送给同僚,或者相互换妾。

杜员外找的这两个美妾,明显费了一通功夫,完全长在男人的审美点上,更难得长相一样,却气质迥异,很是特别。

王刚却不为所动。

“杜员外有所不知,我家夫人家里有个规矩,四十无子才准纳妾。”王刚以海家的规矩推脱道。

杜员外微微一愣,很快就反应过来。

“那就让她们当大人的丫鬟伺候,不算小妾,也就没坏了夫人规矩。”

牛文进这时说道:“盛大人,这也是杜员外一番美意,若是您觉得这两人不好,再换两个就是。”

王刚非常不喜杜员外和牛文进这样,把人当做牲口转送的行为,但是这个时代就这样,王刚也改变不了。

而且他也知道,杜员外这样硬塞女人给他,除了讨好外,也有在他身边安插眼线的意思。

王刚若是一味的拒绝,不异于当场翻脸。

他初来乍到就和地头蛇闹翻,这个知县还不知道能不能干下去。

“既然是杜员外美意,那我就却之不恭了,可是这盒胭脂太过贵重,本官可不敢收。”

王刚最后留下了美人,把珍珠推了回去。

杜员外勉强露出笑容,接过胭脂盒,然后让两个双胞胎伺候王刚用餐。

双胞胎一左一右坐到王刚身边,吃什么喝什么伺候周到,的确很会服侍人。

这顿酒喝到半夜,王刚假装醉酒,搂着双胞胎返回县衙

海朝云本来一脸担忧的等着丈夫归家,可看到他左拥右抱的带了两个女人回来,脸顿时黑的像碳。

“夫人,快来看杜员外送给我们的丫鬟。”王刚醉醺醺的拉着两个双胞胎,跑到海朝云面前,好像献宝一般。

海朝云冷哼一声,然后对侍女小莲说道:“扶老爷回房。”

小莲打了个冷颤,赶紧接过王刚沉重的身体。

双胞胎站在原地,吭都不敢吭一声。

海朝云板着脸,先把双胞胎安排进下人的房间,并且让她们以后干重活。

双胞胎依来顺受,没有一点怨言。

海朝云返回房间时,就看到王刚清醒无比的坐在书桌前,看着衙门送来的文书。

“不装醉了。”海朝云走到王刚面前,没好气道。

“吃醋了。”王刚一把搂过海朝云,让她坐到自己腿上。

海朝云挣扎一下,没挣脱王刚的大手,只能嘟着嘴,生着闷气。

“那两个女人是杜员外送来监视我的,以后你尽量不要和她们接触,说话做事也小心些。”王刚在海朝云耳边说道。

海朝云一惊,不敢置信道:“小小员外郎,竟敢监视朝廷官员,谁给他的胆子。”

王刚冷哼道:“九江县丞与他相交莫逆,县尉是他女婿,主簿都姓杜,整个县衙只有我一个外人,他胆子能不大吗?”

海朝云终于知道事情的严重性,收起自己的小性子。

“官人,这小小九江县,竟然被一个员外郎把控!”

王刚摇头道:“杜员外应该不简单,他背后肯定有人撑腰,不然不会这么明目张胆,朝廷也不会放任到现在。”

海朝云担忧道:“官人,那我们以后该怎么办。”

王刚叹气道:“走一步看一步,先从整顿县衙开始,我明天就查账。”

海朝云一脸担忧道:“今天你走后,我整顿衙门后院,发现这里下人脾气不小,我让他们离开,竟然一个都没走,说是要找牛县丞做主。”

王刚沉着脸,说道:“九江县被他们把控太久,要想改变还得徐徐图之。”

“商队派来的人到了,我安排住下,明天你要见一见吗?”

“不用,以后商队由负责,也让他们认识一下你这个当家主母的厉害。”王刚笑道。

夫妻两人又聊了一会,海朝云就开始伺候王刚洗漱。

其实王刚说了海朝云很多遍,他平常不用伺候,自己事情自己做,可海朝云偏不干,说伺候丈夫是妻子本分。

第二天一早,海朝云起的比王刚还早,为他准备洗漱用品和早点。

王刚用过早饭,就穿着官服去见衙门里其他人。

一个衙门里,除了县丞这些官员,还有很多小吏,这些人各司其职,有负责收税的,有负责治安的。

王刚一个个接见他们,聊了很久之后,叫来杜主簿开始日常工作。

知县的工作其实很多,除了开堂审案外,还要

治理地方,可以说县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全要王刚负责。

可当他真正接手公务后,才发现自己根本无事可做,因为手下把事情全做了,不用他操心。

但反过来说,他这个知县就成了摆设,没一点权利。

无事可做的王刚,向杜主簿提出查账,杜主簿没有阻拦,相反十分配合,将九江县历来账目全拿来给王刚过目。

一个县的账目有多少,光是一年的税收,就是一个大箱子。

杜主簿足足搬了二十个大箱子过来,并且还说这只是近三年的账目,之前的还得派人去取。

王刚倒是没被二十箱账本吓到,他从商队调来的人,全是记账高手,三天不到就把账目对的清清楚楚。

海朝云看过核对结果后,气的破口大骂。

“这些人贪得无厌,买个砚台都用了一百两银子,他们砚台金子做的吗?”

“还有这个修葺县衙,竟然花了十万两,盖个宫殿都不用这么多吧!”

王刚看到对出来的账目,倒是没一点出奇。

毕竟人家一出手就是一盒上品珍珠,平日里没贪污县衙的钱,说出去都没人信。

“官人,我还发现,九江这几年都是丰年,可上任知县却上报朝廷,这里遭了水灾,不仅请求减免税收,还向朝廷要了七万两救灾银。”

王刚挑眉道:“地方灾情,会有御史来查验,谎报灾情可不容易。”

“江西御史可能也被牛文进那些人收买。”

九江县的情况比王刚预料的还严重,县内大部分土地都归杜员外所有,农民都是雇佣佃户,土地兼并非常严重。

更麻烦的是,九江县不时还会受到盗匪袭击,使得商路难开,除了发展农业,根本没有第二条路走。

九江县的情况,说一句内忧外困都不为过。

“官人,这九江县从里到外都烂透了,你接手的可不止是个烂摊子。”海朝云担忧道。

“不相信你的官人能解决这些人?”王刚笑道。

“官人想从哪个下手。”海朝云问道。

首节上一节292/65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