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异界华夏,再造大汉 第637节

  若是双方结成盟约,那么在太平道国不撕毁盟约的情况下,汉军将会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并且继续积累自己的力量,同时大乾的所谓的结盟也就不攻而破,汉军也有足够多的力量去面对大乾和罗刹蛮的进攻。

  所以现在要看,要静静的看清楚太平道国到底是什么意思,同时也收回最开始那种给人的急迫感。

  随着大乾使者袁文翰上殿觐见,送来了一份大礼,也就是来自大乾皇室的珍宝。

  这些东西虽然华而不实,但毕竟是皇室所用,象征意义很高,这让李天王很是高兴。

  随后,袁文翰就迫不及待的表示。

  “尊重太后懿旨,我朝愿与贵国结为兄弟关系,共同治理天下。”

  说着,袁文翰就递交了一份地图和一份文书。

  “这是我朝之条件,若是陛下愿意,我朝与贵国划江而治。”

  李天王接过地图文书,打开一看便知道,这就是吕束心心所念的事情。

  文书说了一大堆废话,但总结出来便是大乾愿意将川州割让给太平道国,同时愿意出兵连同太平道国一起剿灭汉军。

  而条件便是金陵府需要采用现如今的形式,变成大乾和太平道国互管的一块地方。

  而地图也很简单,就是一份用来划割地盘的东西,只要李天王同意,那么自己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事情,似乎就能得到解决。

  别的不说,川州让他损兵折将都不曾拿下,但现在自己一点头,川州就是自己的了。

  这样一块风水宝地,说实话他不心动都不行。

  而大乾想要金陵府也是正常,毕竟原先的时候金陵府就给大乾朝廷上缴了大量的赋税,比一州都多。

  现在呢,并没有因为战乱而落败,反而更加的繁华,并成了天下的情报中心。

  所以有一说一,大乾对金陵府动心也是正常。

  至于汉军,则是双方共同出兵剿灭。

  这种集合近乎全天下的力量剿灭汉军区区两州之地,说一句实话,在他看来汉军根本挡不住。

  而剿灭汉军之后,汉军的地盘也归他们太平道国管理。

  这样一来,汉军的那些赚钱技术,岂不也就是自己的了?

  这么一看,太平道国不仅没有损失,还得到了天大的好处,他似乎没有理由不同意。

  按照大乾的计划,攻击汉军的势力包括了大乾、太平道国、罗刹蛮三方势力,这可不是小打小闹。

  要知道自己最开始的时候,即便将白莲教闹的极其的大,交手的也仅仅只是江南九州的郡兵和乡团罢了,大乾根本就没有用力,自己就只能龟缩防守。

  现在自己实力扩大了不知道多少倍,战斗力也与往常一样非同寻常,注意跟大乾掰手腕。

  那么,汉军所要面对的情况,比当初的他还要恶劣不知道多少倍。

  这样看,汉军几乎是必败。

  当然,李天王都是依据自身的情况进行套入的,但实际上经过这么多年的战乱,这天下虽然越打越穷,但各个势力的实力也越来越厉害。

  就比如最开始的大乾江南,真的是弱爆了,甚至江南大营都不敢乱动,结果江南大营第一战就对上了汉军,然后战败而逃,最后被白莲教歼灭。

  这个时候,战争虽然不能说是小打小闹,但实际情况则是大乾空有体型而发挥不出力量。

  可是随着江南大营全军覆没,新的江南大营组建以后,这个天下的战斗强度都不由的再一次提升了一个台阶。

  而现在更是如此,战斗强度比三年前高的更多。

  要知道,最开始的时候,战争的主力还是以所谓的总兵为基准,双方交手加起来能有上万人已经是了不得了,对外动不动就宣称数万大军,双方交战加起来那都得称呼十万人大战。

  在汉军加入之后,战斗的烈度就开始逐渐拔高,以至于交战双方打仗是没有投入十万以上的兵力,那都是小冲突,这个时候对外宣传的便是双方投入大军共百万。

  现在,随着白莲教建国,开国一战投入战兵将近六十万,民夫青壮一百多万,双方加起来参战人数已经不低于三百万了。

  所以,现在要是开打,谁家要是拿不出几十万大军,那还打个屁啊!

  就汉军这些人,说句不好听的,太平道国和大乾联合起来的话,一人一口唾沫就能将汉军全部给淹死。

  这是何等的卧槽啊!

  这天下的士兵越打越多,越打越厉害,这合理吗?

  虽然很吐槽,但这就真的很合理,优秀的匹配机制,造就了不一样的乱世。

  以耕战为主导思想,只要中枢不出问题,内部再拉胯都能不断的拉出一支支人数极多的军队,能不能打则是要看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速战速决,需要的是快速攻破其京城,俘虏招降天下。

  而像现在这种情况,大乾的京城一日不被围,不被攻破,那么朝廷统治下的地方就会依旧稳固。

  像是另一边的罗刹蛮就不一样了,数年前同汉军打了一场,到现在都还没完全回过气来。

  所以现在天下的情况便是太平道国的开国之战,双方投入巨大,但死的人反而少了。

  与前两年的徐州大同互助社之乱相比,这场战争就死亡人数来说完全是小巫见大巫。

  也正是基于这一点,在李天王的认知中,并不觉的汉军有什么胜算,纵深太小,左右也没有了盟友支持。

  只需大军压境,打上两场战斗,就能一路直扑其中枢长沙城,到时候汉军就全线崩溃投降了。

  这事李天王也明白,大乾的目的也不是什么金陵府,他的真正目的就是汉军,汉军只要被灭了,那么下一个便是他们太平道国了。

  想到这里,李天王便轻轻摇了摇脑袋。

  他不傻,唇亡齿寒他还是懂的。

  不过自己虽然不能联合大乾攻击汉军,但这并不妨碍自己借着大乾的压力将汉军吃掉,毕竟在对待土地以及百姓的问题上,两者之间的差距还不算大。

  “诸位爱卿,你们看看,这该如何?”

  想清楚自己想要的,李天王痛痛快快的就将文书传给下方的朝臣,然后询问他们的意见。

  当然,在李天王的默许下,吕束也看到了这份文书。

  这份文书里的内容,不能说跟他们情报之中的一模一样吧,只能说没有太大的差别。

  其中最大的不同便是原情报是大乾主导针对中央汉军和北疆汉军的进攻,但现在的文书之中则是太平道国针对中央汉军,大乾军队辅助;针对北疆汉军则是大乾主导,罗刹蛮辅助。

  这看似没有什么多大的差别,但里面的差别大多了。

  吕束心中快速转动,他大约明白了李天王的意思。

  正好,这也是汉军所求的。

  所以在文书重新回到李天王的桌案之上以后,吕束站出来道:

  “陛下,外臣有话要说!”

第880章:攘外必先安内

  看吕束站出来,李天王轻轻点头。

  “请讲!”

  于是,吕束缓缓的讲起了故事。

  “春秋时期的晋国是周朝初立时周成王的弟弟叔虞的封地,晋国的南面有两个小国,一个叫虞,一个叫虢。这两个国家山水相连,祖先又都姓姬,所以世代以来和睦相处.........”

  吕束的故事很不错,至少朝堂之中一群大老粗们都觉得很不错,故事引人入胜。

  不过身为文官,或者说读书读的多的,皆是一脸不屑。

  这不就是《左传僖公五年》: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其实说白了就是唇亡齿寒四个字。

  这吕束也真是的,如此卖弄自己的文化,着实让人笑掉大牙。

  但是当他们的目光看向一群将军的时候,脸色却又变得发黑。

  其实唇亡齿寒四个字说的简单,即便是普通人都知道,但谁又知道这四个字的来历呢。

  更何况,以唇亡齿寒来形容,虽然通俗易懂,但有了故事,反而是更加的让人相信,更加的有说服力。

  虽然很多文人都对《左传》等上古之书里的故事存在疑问,但无论怎么讲,这些都是书本之中的道理,也是现实之中的道理,他们的反对反而不是太多。

  没办法,这些都是大智慧,一字可扩万言,即便是上古已经不可考那又如何,《天变说》便是那个承上启下的文章。

  虽然过于虚幻缥缈,但它的意义太大太大了,圣贤文章都绕不过它,不然就是无根之凭。

  而这个故事,便是唇亡齿寒广为流传,但内容却是只有文人士子方才知晓。

  现在这个故事,被吕束用言语的力量讲了出来,让朝臣带入进去,自然会引起朝臣深思。

  这些人多是武将,他们属于开国功勋,文化不深但手握军权,影响力也是极其的大的。

  而且相比较文官而言,这些人更会为国家,或者说会为他们这个共同奋斗出来的太平道国所考虑。

  如此一来,这些人权衡利弊,自然会向着汉军靠拢。

  “坏了!”

  这个时候,很多文官,包括大乾的使者袁文翰,心中都不由的咯噔一声。

  但是他们这个时候根本没办法阻止吕束,因为李天王也是眯着眼睛好似在倾听一般。

  他们可不相信,李天王不懂这些,所以李天王的目的显而易见。

  果不其然,随着吕束讲完故事,便做出了总结。

  “陛下,我汉军同太平道国便是这般关系,唇亡齿寒啊!”

  “大乾常常媾和与罗刹蛮,自然是不懂此事,但我想陛下雄才大略,定然英明。”

  于是其他人立即跳了出来,“陛下,这汉军妖.........”

  还不待这人说完,李天王便一挥衣袖,下了决定。

  “我觉得吕祭酒说的很对,诸位爱卿还是下去讨论讨论,看看到底如何吧!”

  说罢,也不待众人说话,转身便离开了。

  但是其亲近的卫士并未离开,反而来到吕束和袁文翰,道:

  “两位,陛下专门给你们更换了驻地,希望我们能够加深了解,通力合作。”

  见此,吕束和袁文翰也只能笑呵呵的应答。

  很快,二人就被带到了一条大街之上,汉军和大乾的驻地,间隔只有一道墙。

  “呵呵,算计不错!”

  袁文翰率先开口,“不知吕祭酒该如何应对?”

  吕束笑眯眯道:“我的目的已经完成,打不了咱就打嘛,又不是不行,反正大乾又打不过我们!”

  “你......”

  言语扎心,刺痛了袁文翰。

  但吕束并未搭理他,反而是乐呵呵的进入驻地。

  对此,负责盯梢的人员向李天王汇报了此事,却只得了李天王摇头叹息。

  他没想到,两者竟然这般克制。

  既然如此,那就拖着吧,每天进行一点,给完这边的进度就给另一边,左右逢源,先拿好处再说。

首节上一节637/79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