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作为国都,作为皇城,为了安全考虑,不会允许太多的花草灌木大树存在,以免藏有不法之徒。
如今长安不再是国都了,这种顾虑也就不存在了,不仅栽种了大量绿植,还新开辟了好几个公园。
另外,还有医院、图书馆、戏园等。还有各种学校,包括蒙学、小学、中学。
两人在各市坊转着看了看。
东西两市比以前更繁荣了,其余各坊也有了商铺出现,都是一些日常小百货,以及米面粮和饭店等。
傍晚,两人找了一个旅店投宿,全新的旅店不亚于以前他们在官方驿站的待遇。
“掌柜,你们这旅店怎么晚上用餐的没几个,是不是你们的口味太差了。”
唐俭和段纶出来房间准备用晚饭,看到的却是桌明几亮,于是跟掌柜开了个玩笑。
“唉!凡住店的都是外地客人,人家大老远来一趟长安,还不趁晚上在夜市好好玩玩,那夜市上有的是好吃、好玩的,谁还在我这里吃啊!”掌柜百无聊赖说道。
嗯?
啥玩意儿?
夜市!?
唐俭与段纶互相看向彼此,而后转身向门外走去。
“哎!两位贵客,你们不是要用晚餐吗?”掌柜朝着两人的背影喊道。
“去夜市吃!”走在后面的段纶留下一句话就加快脚步离开了。
“嘿!我就不该多这句嘴!”掌柜抬手给照着自己嘴巴一个大比逗。
这个时间,东西两市已经闭市。不过朱雀门前的朱雀大街上,却是灯火辉煌。
唐俭与段纶还没走到,就听到人声鼎沸,两人寻声来到了大街上,直接就惊呆了。
“这晚上的朱雀大街比白天热闹太多了。”
“难道真如刚才那路人所说,取消了宵禁?”
两人边走边聊,快步朝着热闹的朱雀大街走去。
沿着夜市的摊位,两人走出半里地,吃的、用的、玩的应有尽有。
基本上的在是售卖的手工制品,应该是附近的农户自己做的,赶夜市来卖。
有各种干果,以及竹器、漆器、瓷器,还有农具、家具等等。
“老丈,你们这摊位需要交租金吗?”唐俭与一个卖藤筐的老头攀谈了起来。
“要交的咧。不过很少,连租金和税金一共十文。不管你卖掉多少,每晚交十文也是就一角钱就行了。不过,摆摊的太多,有时候抢不到位置。”
“那还有的挣吗?”
“当然有的挣!咱这是自己上山割的藤条,自己编的筐,除了力气没有成本,卖掉了都是挣的!每天晚上来,一年下来比种地强多了!”
“那一年能挣多少?”
“怎么也得挣……你也要干这个啊?其实,也挣不了几个钱,嘿嘿!”老头感觉不对劲,立即改口。
看着老头笑的眼都眯出了一条线,很明显,他的确没少挣。
两人逛的实在走不动了,整个夜市也没逛完,这才找了个卖小吃的摊位,解决晚餐。
“段尚书,你觉得宁国的这些商业方面的政策,是好还是不好?”吃完饭,两人在回旅店的路上,唐俭问段纶。
“哪些政策?夜市吗?应该算是有利有弊吧。牺牲了晚上的安全,多少能收点税上来。”段纶也没细想,随口答道,毕竟他不是负责这方面的,也不会在这上面费心思。
“没那么简单啊!宁国这一个小小的政策,可是带来不小的利好!”唐俭感叹道。
“一个摊位收十文钱而已,这些摊位就算有1000个,也就收十贯,每天十个银元而已,能有多大利好?”
“不不,你是只看到了第一步。他们在这里摆摊,要有相关的衙署来负责管理维护,这十文钱,可能也就勉强够收摊后清理费。”
“真正的利好来自这些摆摊的百姓。他们把自己家余出的农产或者手工品来卖,卖的钱自然用来改善家里的生活,”
“每个人都想过更好的生活,用更好的物品。有了更多的钱,他们就会购买更高级别的商品,这样商人们也就有了更多收入。”
“商人们收入增加的同时,朝廷的税收自然也就增加了。宁王看上的应该是这一环节的收益!”
段纶听了个似懂非懂。
不过,唐俭不愧是负责民部的,他这一通分析,还真被他看出了个少许皮毛。
其实,李恪如今大部分政策,放在后世也都是很成熟的做法,那就是扩大内需。
在出口受阻,或者增长下滑时,国家经济要想继续保持增长,那就通过扩大内需的方式,实现经济增长。
唐俭虽然还不懂这些一千多年后的经济原理,但是他毕竟是一个负责庞大帝国经济发展的一部尚书,出于职业敏感度,还是能够初窥门径的。
可让他说道理,他肯定是说不出,只能说是直觉,或者是猜测。
第二天,两人又乘坐火车回了洛阳,这次长安之行,两人算是开眼界,长了见识。
看了宁国各方面的发展现状后,两人都有了望尘莫及的感觉。这种紧迫感,也促使他们做出决定,立即与宁国展开合作,奋起直追,尽快缩小与宁国的差距。
于是,他们再次求见李恪,继续之前的协商。
第338章 股份制银行
唐俭与段纶乘坐火车从长安回洛阳,在回程的路上,有铁路与原来的驿道并行的路段。
如今的驿道也大变样。原有的驿道被拓宽到原来的三倍,可供多辆四轮大马车并行奔驰。
路上的行人也更多了,大部分是买东贩西的商人,当然其他办理各种事务的人。原本传递公文的人反而占的比例很小了。
还有一个让两人感到差异的现象是,竟然看到有用四轮大马车干起了长途载客生意。
也就是说,自己不必乘坐自己家的马车出远门,只需要买车票,乘坐营运生意的大马车就可以了。
与城内的公交车类似,只不过这是跨城的,长途的。
这些新的发现,都让两人感到新奇。
“我们离开多久啊,同样的土地、同样的百姓,在宁王的治理下,全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不难看出,无论是洛阳还是长安的百姓,他们的脸上都挂着发自内心的笑容,或许,现在的日子就是他们渴望的日子吧!”
“唉!看来,宁王比他的其他兄弟都更适合做君主啊!”
火车上,段纶在画自己的看到的各车站的外观和内部构造,而唐俭却看他着他又买的一份报纸。
看了几篇当天的报道后,突然开口感叹。
“哎哟!唐尚书!你可要慎言啊!这话不能乱说!”正在做画的段纶吓的手一哆嗦,原本笔直的铁轨,被画成了麻绳。
唐俭也意识到自己说的过分了,赶紧看了看周围。
好在他们乘坐的这趟车发车时间早,车上人不太多,两人附近都没空座。
“唉,我也是偶尔发下感叹,回到大唐是断然不会说的!”唐俭悻悻说道。
段纶也长叹一声“其他的方面我也不太懂,但只看铁路、蒸汽机、火炮这些,就是其他几个皇子无法做到的!”
“这些物件,或许背后的力量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我隐约感觉到,如果大唐不引进这些,十年后、二十年后,大唐恐将再难比肩宁国!”
“可这一切都是宁国的怪异的政策催生出来的,还真的不得不佩服宁王的先见之明,或者这也是一种治理国家的能力吧!可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
“如今的宁国与大唐已经是完全对等的两个国家。宁王之所以没称帝,或许只是碍于圣上罢了。”
段纶重新新画了一张,一边勾勒,一边感慨。
唐俭又看了周围,随后放低声音道,
“这可不是一般的治理能力!你想想看,宁王是怎么走到今天的!足可称的上传奇!那可是一连串的神鬼手段!”
“当初受太子魏王排挤,狼狈出境。大家都以为这个不受待见的落魄皇子会寻一个蛮荒之地立足,而后默默无闻的苟活下去。”
“可谁能想到!竟然在大唐北境迅速成长,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闪转腾挪之下,灭了一众大小国家,竟然成为大唐的心腹大患,继而鲸吞大唐故地!”
“你再看看那些曾经排挤宁王、自认为把宁王踩在脚下的其他皇子,他们如今在哪里?”
“所以呀,在我看来,无论是治理国家的能力,还是谋略手腕的使用,抑或是隐忍能力,其他皇子都不如宁王,若大唐也交到三皇子手里,那么……”
唐俭话没说完,被段纶制止,“嘘……怎么又扯到上面去了!”
说着,段纶紧张兮兮的看看周围。
“唉,不说了、不说了!”唐俭摆了摆手。
两人能得出这样的结论,说明的确被如今宁国的现状折服了。
这其中,各行各业的改变,都是他们之前想都不敢想的。
另外,深究把些宁国那些看似另类、怪异的政策,认真研究后,就会发现内有乾坤!
就比如废除宵禁制度这一项来说,两人研究之后,就发现这项政策的背后有更大的深意。
坐在火车上,两人一路感叹着宁国的方方面面的变化,中午就到了洛阳。
第二天,两人求见李恪。
“怎么样,你们决定没有?”李恪传两人进了乾阳殿。
“三皇子所说的宁国银行完全进入大唐,也不是不可以,不过臣以为可以使用如今宁国盛行的股份制形式。”
“大唐与宁国共同出资,两国共同成立一家新的银行,两国都是这家银行的股东,这样,大唐上下更容易接受一些。”
这一策略,是唐俭与段纶两人这两天商量的对策。
“嗬!看来你们这两天没少学新知识啊!没错!股份制是如今宁国新商号的主要的出资方式。”
“不过,这是要几方共同协商、互相需求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股东拿出一定的本金、技术等,核算为一定比例的股份。”
“可现在情况是,大唐需要宁国的多种物资,而宁国也完全有资金、技术独立开设银行,可大唐却完全不具备开设银行的资金与技术!”
“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还要以股份制的形式成立银行,那岂不平白让宁过吃亏了?”
李恪早已料到两人会想到这么一个妥协、折中的方案。不过,李恪不准备让步。
金融方面,宁国必须自己玩!
带大唐一起的话,这其中的弯弯绕必定会被大唐学去,到时候,大唐就会眼红宁国从中赚取的隐形利润,从而逐步把宁国银行排挤出大唐。
为了避免这一局面出现,干脆就是不让大唐知道这一行内幕,宁国自己默默发财就行了。
“三皇子这一说法,臣不敢苟同。宁国银行毕竟是要进入大唐,这是要经过大唐允许的,如果大唐不允许设立,宁国即便有充足的本金和技术,依然无法设立。”
唐俭据理力争。
“以唐尚书的意思,是宁国求着要去大唐开银行喽?未必吧?”李恪一脸玩味。
“咳、咳……当然不是,应该说是大唐获取宁国物资的条件。”唐俭有点尴尬,绕来绕去,又回到原点。
“那不就是了。宁国不需要大唐,而大唐需要宁国,这场谈判本就是不对等了,两位尚书已经尽力了,其实这个结果已经可以完美交差了,完全没必要再耗费时间纠结下去。”
唐俭与段纶两人无奈摇了摇头,其实他们也对两国成立股份制银行不抱太大希望,只是想最后再努力一下罢了。
“既然如此,那就按照三皇子说的吧。不过我们还有最后一项要求,就是蒸汽海船,我们也要!”
第339章 为南下练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