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说想的是从书本上得来,明朝人的战略判断,而眼前的苏定方,确是实打实的自己的眼光看到的。
朝苏定方点了点头,看其他人还要提出不同看法,李恪直接打断,
“现在要讨论的不是要不要移民过去,而是迁哪里的百姓过去,迁多少!”
“移民天上,糜费在当代,苦难在当代,而享利却在千秋万代!因此,无论多大的成本,都要移!”
听了李恪的说的这么坚决,还想说出不同意见的也不再说了。
能坐在这里的,脑子都够用,只要一提到这一战略,大家也都看的懂。
可看的懂是一回事,要不要做又是另一回事。
虽然说,向着里这里移民的确很有必要,但也要看成本啊!
战争刚停止,到处都在建设,到处都在用钱、用人,如果这时还要拿钱和人用在边疆地区的话,那就会延缓内地的发展。
可现在,既然老大决定了,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那边可耕种的土地边不用担心,只要有足够的人力开垦,能开垦出数百万亩、甚至上千万亩也完全没有问题!”
听到这里,众臣的眼睛立马就亮了!尤其是农业部尚书贺连丰。
“王上,辽河流域的粮食,年年丰收。如果担心百姓迁移路上给养问题的话,臣认为,可以先把粮食运送到中途的各驿站,让粮等人,这样就不用担心吃饭问题了。”
“臣愿意领了这份差事,安置移民、去广垦土地。”
听到那里有上千万亩可耕作的土地,贺连丰更激动了,直接站了起来,跃跃欲试,恨不得现在就冲过去。
李恪看到贺连丰兴奋的样子,直接乐了,
“那倒不用你亲自去,你准备好种植、养殖方面的培训人员,到时候跟着一起去就可以了。”
然后,李恪又朝众臣说道,
“这件事宜早不宜迟!趁着战事刚刚结束,我们刚刚统治整个大唐,大唐百姓对我们还不太了解,还有些许惧意,”
“这种情况下,让他们迁去距离新大唐更近的天山一带,他们也会容易接受一点。”
“所以,我们现在要考虑的是,具体迁哪里的百姓去天山?”
说完,李恪用询问的目光看着众臣。
“河南道或者河北道, 这里人口最多!另外,这两个地方的人,华夏子孙的理念已经完全融进了他们血液里,无论将来我们是否能守住那片土地,”
“只要有他们在,只要他们还在那里繁衍生息,即便暂时失去了,那片区域也始终会回到我们身边!”民事部尚书温明轩说道。
众人纷纷点头。
“河北道之前确实人口相对其他地方都多,可往宁国移民几次后,人口已经不是太多了,如果再大规模向外移民的话,那么河北道的耕地,就有可能因缺人耕种而荒芜。”
贺连丰提醒道。
“那就从狭乡迁移吧。关内道虽然人口不是最多的,但是基本都集中在关中盆地内,人均分得耕地并不多,因此可以从关内道迁出。”
所谓“狭乡”,不是某个面积狭小的地方,而是指人口多、而地少的地方。
唐代虽然名义上是每丁给100亩土地,可在地少人多的那些县,根本就做不到。地不够分,谁也没办法,只能每丁少分一些。
虽然相比人少地多的宽乡,狭乡每丁分了一点点地不太公平,但也是客观原因,觉得不公平你可以申请迁移到宽乡去啊。
说到狭乡,人口最集中,耕地地最紧张的就属关中了。
关中属于近畿之地,相对全国来说,社会稳定,治安良好,肯定大把的人愿意居住在这里。
而长安周边大量的土地又属于皇室、王公贵族、世家。
可四周又都是山,可开垦土地的潜力已经挖掘完了,人多地少,普通百姓就只能少分一些耕地了。
“嗯,可行。”李恪点头表示认可。
不过,李恪想到了更深层次。
既然要迁移关人,那就不仅迁关中盆地的,要连关内道北部黄土高原上的百姓也一起迁!
在座的自然不知道,随着唐朝中期人口的急剧增长,到了北宋末期,更是突破了一亿!
人多了,要吃粮啊,自然会不断的开垦,整个黄土高原耕地越来越多,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
下游河床越来越堵塞,黄河也因此数次决堤、泛滥、变道,并最终形成了地上河。
如果趁这次移民,把黄土高原上的人,全部移走,恢复到野生植被全覆盖状态,恢复到最原始的状态。
那么,以后整个黄河下游就不会频繁出现溃堤,让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
第288章 史诗级大移民(二)
这可谓一举两得!
“既然如此,那就从河南道、关内道两地迁出百姓吧!其中,要把关内道黄土高原上的百姓全部迁出,尤其是黄河两岸,不再保留耕地!”
“封山、封路,不允许所有百姓在这一区域内居住、生活,只保留必要的驿站和军镇!余者一概不准进入这一区域!”
李恪说完,全场懵逼。
这?是何道理?
移民就移民,为何这么极端?
李恪:不懂了吧,这叫地质自然保护区!
此时还没有地质保护、土地退化、生态恶化的概念,李恪也懒得解释,
“这也是一件利在千秋的事,以后在解释给你们听,如今我们要讨论的是如何对待这些移民。”
“这批百姓,背井离乡,风餐露宿,到边疆扎根,可以说是另一种形式的保境安民、为国戍边!我们必须要善待他们!”
“如果做不好了,很可能他们中途会闹着返回故土,即便到了后,也会不安稳,甚至生出事来!”
“都议一下,该给什么样的政策惠及他们?让他们能在当地安稳生活。”
李恪这一问,才把大家从极端移民的懵逼中解救出来。
“臣认为,最直接、百姓也最乐于接受的,就是免租,免三年或者五年租。这样的实惠,是百姓能够真真切切看的见的。”贺连丰说道。
李恪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
“还有就是住房,朝廷可以免费分给造房用地,甚至一定的生活物资、农具、耕牛。另外,也可以适当的免除一些徭役。”
“总之,只要把对待边疆移民和内地百姓的政策区别开,差距拉开,迁移的百姓自然能看到朝廷的诚意,他们也就会安心前往,更会被所有百姓称颂。”
听贺连丰说完,李恪又看向中众人,“贺尚书说的每一点都很重要,诸卿还有要补充的吗?”
“臣以为,贺尚书所说的这几点,放在商业方面同样也适用。朝廷可以减收,或者免收那里商人的商税。”
“这样一来,当地的物价自然降低,百姓最终得到实惠。另外,国有农场、牧场、养殖场在那边聘用的人,可以适量提高薪资。”
“当地的国有经营单位,不求盈利,但求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在当地只要做到收支平衡就可以了。只要能稳住迁移的百姓留在当地,扎根当地,就是最大的盈利!就是为国盈利!”
“这些政策在内地都是没有的,都是看的见的好处!等于是只要能走到那边,朝廷白送的一切好处,就在那等着了!”
“如此一来,说不定还会有河南道、关内道之外的百姓,自愿迁移过去!”
“好!很好!的确是这样,只有得到真正的实惠,获得了超过一般人的利益,百姓才会欣然接受,才能安心在当地生活。不愧是商业部尚书,把民众对利益的嗜好,彻底弄透了!”
李恪看着范淅川呵呵笑道。
范淅川却老脸一红:您这是夸呢,还是损呢?算了,我就当是夸吧。
“臣也有要补充的,”教化部尚书段成文说道,
“臣觉得,可以由朝廷出面,给迁移到边疆的百姓誊抄家谱,再让祖籍地的州县,编写县志,把所有迁移百姓的户主名字写进县志。”
“州县还可以建造专门的牌坊,立碑,纪念这一次的大规模移民,并在碑文中记录户主名字。”
“当他们离开故土,迁往边疆时,以所立的牌坊为送行地点,朝廷送上一本家族的家谱、一本故土的县志,家谱代表着传承,县志代表着故乡对他们祈福、纪念、敬佩。”
“若干年后,当他们的子孙后代,展开由宁国朝廷誊抄、编写的家谱和县志,看着县志里对移民百姓的无尚赞美,畅想着当初那悲壮豪迈的场景,他们定然会和他们的先祖一样,永远心系故土、心向宁国朝廷!”
李恪听完,心中直呼好家伙!
这一一环套一环的,直接把迁移百姓的心,彻底收买了,而且连他们子孙后代的心 也给收买了!
在这个时代,一个普通人,想在自己家的家谱上留个名字都不是件容易的事,也就长房主支的,或者相比族内其他人做出什么成就的人才可以上家谱。
而一个普通人想被县志记载一笔,那就更难了!
而教化部尚书段成文的这一通操作,简直把要迁移的百姓宠上天了,直接就把一个简单移民行为,无限拔高了!格局瞬间升华了!
搞教化的,果然最善洗脑啊!
“善!果然集思广益,才能办大事!既然如此,事情就这么定下了。具体惠民政策如下:”
“运输部门提前把所需粮食、药品、御寒物等,囤放在沿途驿站;”
“凡迁移百姓,到达迁移目的地后,免除五年地租;免除五年徭役;送居住用地永久使用权;”
“每户赠一头耕牛,赠犁、耙、耧各一,赠安家费十银元。”
“农闲时或不愿自己耕作的可进入国有商号;有前往在迁移目的地经商的百姓,税收比例减半;”
“选定移民,编制名录后,由垂拱殿办公厅主持,誊抄家谱、编写县志;另,有移民的州县,筹建牌坊、立碑以纪念此事。”
“另外,当地驻军兵士,退役以后,如果愿意,可以直接在当地入籍,安排官职!”
这里说一下“垂拱殿办公厅”,这个机构相当于李恪的文秘团队,担任起草诏书、政令、书写各种文书的职责。
以“垂拱殿办公厅”名义誊抄家谱、编写县志,说明这事被作为最高级别,皇帝直接过问了!
这样的话,单纯的百姓必定感动值加倍提升,甚至直接拉满。
随着李恪的总结口述,这也就正式成为一项项政策,然后就会下发到相关州县去执行。
一场史无前例的、史诗级的超大规模移民活动,即将展开。
而这一场移民活动,必将把天山地区彻底牢牢控制在华夏人手中。
继而逐渐成为这批移民后代的祖地;
成为未来华夏子孙的祖地之一;
成为华夏人的核心区域。
李恪为华夏子孙后代拓展生存空间的信念是无比坚定的。不过,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几年的拼杀征伐之后,接下来要进行适度的休养生息。重新积蓄力量,将来才能走的更快,走的更远。
第289章 人口普查
这次的移民计划,除了黄土高原地区,其他地方并不是整县、整州的全部搬迁。
而是从河南道、关中平原人口最稠密的县,抽取一部分户口。
这样一来就需要首先得到准确的人口数量,那就要重新统计人口。
虽然宁国在攻打大唐时,尽量不扰乱百姓的生活。可战争就是战争,双方交战时,第一要务就是取得战争的胜利,那么就不可避免的伤及无辜。
也就是说,虽然天宁军的军事行动已经很注意了,但依然有大量百姓因某一场战争波及,或者因恐惧而逃往别处、流离失所。
再有就是世家、大地主的逃离了。他们的逃离,虽然在当地总户数上看,并没有减少几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