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55年开始的日常生活 第38节

这时候陈建国才看到学校的小食堂是什么样子,

昨天他还在奇怪,食堂就是食堂,为什么前面要加一个小字呢?

难道就因为这个食堂很小?

现在才知道,这不是小不小的问题,而是根本就不是个食堂,只是一间用来做饭的厨房!

学校后面有一片菜地,菜地的南边是厕所,然后棉纺厂不知什么时候,在北边又盖了一间半个教室大的小房子,红墙黑瓦,还挺像模像样,这里便是学校的食堂,

里面靠墙有两口大灶,一口用来蒸饭,一口用来热饭,另外在墙角还有一口小灶,这是用来炒菜的,菜也只有一种,今天做的是白菜、土豆炖豆腐,面上飘着几点油星,

竟然还放了油!

再放两把干辣椒,闻着竟然还挺香,就是不知道味道怎么样。

然后在远离灶台的另一边,放着好几排木架,这里便是放学生饭盒的地方,

又在靠外墙的地方,开了三个大窗口,窗台下摆了好长一条木架子,这里便是放饭的位置,透过窗口,小食堂的布局一目了然。

吃饭的时候,同学们在厨房门口按照年级划好的区域排队,学校老师有空的都会来帮忙分发,否则单靠食堂大妈一个人,她可忙不过来。

因为有了这间食堂,学校的教职工人数直接增加了百分之十四,达到8人之多!

没错,这增加的一位,就是专门给学校食堂做饭的,是一位四五十岁的大妈,大手大脚动作利索声音洪亮,一到开饭的时候,那一嗓子“开饭啦”,就跟喊猪吃食似的,特别有感觉。

陈建国排着队,前面便是同桌,见马秀英第八次回过头来看他,不由得黑着脸说道,“你是想说什么吗?”

马秀英眨眨眼,好奇地问道,“你不是说不在学校吃吗,怎么又来食堂了?”

陈建国瘪着嘴,“我奶奶让我吃食堂,我就来了呗。”

他倒是想回家去吃肉,可奶奶一打听,知道棉纺厂的孩子们都在学校吃,便也给陈建国准备了饭盒,让他自己在食堂吃,

她老人家说了,学生就要跟着集体走,不能不合群,要不然会没朋友的。

陈建国没办法,只能在学校吃饭,而且还是吃食堂的饭菜,用奶奶的话说,这叫过集体生活,

我才六岁多啊,过什么集体生活?!

苦着脸叹着气排着队,不一会儿就轮到他,

将手里的饭盒递过去,王婉茹接过来,看看他愁眉不展的样子,憋着笑问道,“打几两饭啊?”

陈建国伸出一个巴掌,“半斤。”新笔趣阁

食堂大妈就在旁边,一听这小孩儿竟然能吃半斤,不由得探过脑袋,“嚯,好大的饭量!”

另一边的一个男老师也转头看了看,发现是陈建国,便笑笑不说话了。

王婉茹立刻转头对着大妈笑着说道,“您别听他瞎扯,这是我弟弟,开玩笑的呢。”

说着用勺子挖了好大一勺子饭,搁在陈建国的饭盒里,没好气地瞪着他说道,“这是二两,你要是能吃完,我请你吃奶糖。”

二两?

什么奶糖不奶糖的,陈建国一点都不在乎,反正真想吃了,跑姐姐宿舍里肯定有得吃,

主要是这二两饭,跟他小时候在学校食堂吃饭的记忆不一样啊,

这不是二两饭,而是二两米吧?!

上辈子在学校里吃食堂,他每次都要四两到六两饭,那时候的六两饭,好像还没这二两饭多,

所以,计量单位都能缩水?

不对,是掺水?!

另一边,那位食堂大妈一听王婉茹说是她的弟弟,先是愣了愣,手上打饭不停,过了两秒,才反应过来,看着陈建国笑道,

“哦,原来是陈厂长家的孙子啊,我就说怎么看着有点面熟呢,跟他爸长得可真像。”

听到这话,陈建国就知道这位大妈应该是从棉纺厂食堂调过来的,不仅认识王婉茹,还知道她跟自己家的关系,

也对,弄不好她以前跟王婉茹的母亲还更熟悉呢。

见陈建国不说话了,王婉茹又打了一勺菜给他,然后甩甩手,“快去吃饭。”

陈建国从兜里掏出两分钱和一张学校盖章的饭票递给她,“给。”

米是交的,学校收到后,会给发一张油印的饭票,一大张纸上画出一个个小格子,小格子里印着棉纺厂小学饭票几两的字样,分别有一两的、二两的,还有四两的,再盖上学校公章,就成了这里专用的饭票,

要用的时候,撕一片小格子就行。

至于菜就需要花钱买,两分钱一份,不能说很便宜,只能说就差白送。

真就是棉纺厂财大气粗呗。

不过,陈建国倒是没有特别奇怪,

他上辈子就听说过,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好多效益好的大国企,职工只要不出厂区,衣食住行、教育、医疗,甚至就连身后事,都可以在里面解决,不需要花自己一分钱,工人们领了工资都没地方去花,

只可惜,这样的好事后来就没有咯。

现在棉纺厂的做法,只不过是那种全部包办的一点苗头而已,不足为奇!

抱着饭盒回到教室,已经有不少同学在开吃,陈建国路过梅映雪面前的时候,装作不经意的瞟了一眼,

一小碗剩饭,旁边是一点黑豆豉,然后……,没了?!

这点饭喂猫都不够吧?

可这丫头却拿着个勺子,吃得津津有味,

陈建国眼珠转了两下,却没有去打扰她,抱着饭盒回到座位上,和其他同学一样,呼呼啦啦地吃了起来,

没一会儿,他吃掉了一大半的饭和小半份的菜,然后将嘴一抹,胳膊肘撞了一下马文英,“我吃不完了,你吃不吃?”

马文英看看他的饭盒,再看看自己的,“呃,我也吃饱了,吃不下了。”

她也打了二两饭,正发愁怎么才能吃完呢,哪能帮别人吃。

陈建国也不多说,对着梅映雪喊了一声,“小梅,我吃不完了,你帮我分一点吧。”

“啊?”

梅映雪转过身来,愣愣地看着陈建国,那表情分明是在说,竟然还有吃不完饭的人?

但看看陈建国的样子,好像确实吃撑了,再看看他的饭盒,白米饭沾着汤汁,连白菜都油汪汪的,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然后,又似犹豫又似期待地看着他,“你,真的吃不完了吗?”

陈建国摸了摸肚子,叹口气说道,“早上吃得太饱,中午就吃不下了。”

梅映雪毕竟还只是个小孩子,顿时信以为真,当即咧嘴笑道,“那好吧,我帮你吃。”

随即将饭盒端过来放到陈建国面前,

陈建国立刻将小半碗饭菜倒进她碗里,冲着她嘿嘿一笑,“多谢了!”

第63章 与有荣焉

即日起,梅映雪和陈建国、马文英就结成了吃饭互助小组,

主要是梅映雪帮助陈建国和马文英两个好朋友,

他们两个吃一两饭不够,吃二两饭太多,于是每次打完饭回来,就会各自先分半两给梅映雪,然后三个人都能吃得美美的。

对此,陈建国只能表示,姑且算是合作愉快吧。

虽然每天下午最后一节课之前,他便受不了肚子饿,跑到老师姐姐的宿舍翻饼干、奶糖就是了。

日子一天一天过,转眼1955年即将过去,马上就要到1956年,

时间过得可真快呀,陈建国在这个时代都生活小半年了。

期间奶奶跑了一趟观音的集市,别的什么都没买,就抱回来一窝小鸡,每天跟在原来养的五只鸡后面找食吃,

本来有六只鸡的,二爷爷送粮食来那次杀了一只,就只剩下五只了,

等这五只鸡吃完,奶奶抱回来的那十只小鸡多半也到了能吃的年纪,

这话怎么感觉怪怪的?

反正,两拨鸡正好可以续上,不用多花钱去买大鸡,一直可以吃到明年过年。

可惜那天陈建国要上学,没能跟着去,

听奶奶说,那天还有人在卖小狗,

他上辈子家里也养了一只狗,学名中华田园犬,俗名土狗,唤名小花,是一条白底黄花的小花狗,

小花忠心耿耿坚贞不二,每次见到陈建国,都缠在脚边甩尾巴,就是战斗力奇高,而且有点凶,除了家里人,见到陌生人就狂吠不止,***过鸡咬飞过鹅,还差点咬伤人,

最后被家里大人趁他不在家的时候用麻袋套住送了人,便再也没见到过,

现在想来还有点心塞,

之后他就再也没有养过狗。

不过这个年代的话,狗凶一点不是什么坏事,毕竟大家的生活圈子相对比较固定,一般情况下也没有什么陌生人过来,养只狗问题不大,

而且万一要是真遇到有敌特搞破坏,说不定还是一支奇兵。

但是那天偏偏要上课,没能跟着去,徒呼奈何。

且等下次吧。

自从12月上旬下了一场大雪后,直到元旦,这里才下了第二场雪,听说这场雪一直从北下到这里,可见又是好大的一股寒潮,

幸好小县城的人们早有准备,防寒物资准备得足足的,再加上这股寒潮的范围虽广,强度却不是很大,也就平平静静的没有生起任何波澜,

大家都趁着元旦放假,忙着准备过年呢,哪有时间去管其他。

这时候的元旦也是要放假的,

不过只放1天,也不调休,

现在的假期安排是建国时就确定下来的,元旦1天、春节3天、“五一”1天、“十一”2天,全民法定假日共7天。

从1949年建国到1995年的40多年里,我国一直实行的是每天8小时、每周48小时的工时制度,只有在星期天公休1天,学校、工厂、单位都是如此。

这天元旦,全员放假,

但是并没有多少庆祝的气氛。

别的地方陈建国不清楚,就在小县城这里,从百姓到政府,好像都对元旦没感觉似的,眼睛里只盯着即将到来的春节,

哪怕这个春节还有四十天。

所以就算放了假,陈建国也无事可做,

奶奶和母亲又在厨房忙碌,大爷爷、爷爷和父亲,趁着放假有空,带着民兵连去搞拉练了,因为这时候去拉练不耽误工作,..

关键是士兵们也是这样认为的!

所以他也就只能把爷爷的大竹圈椅拖出来,在上面铺上一层小棉被,然后爬上去把被子裹紧,看着巷道狭窄天空中飘落的雪花,抱着大爷爷的收音机听戏。

但是现在是早上,没有唱戏,也没有评书,

刚播完《首都报纸摘要》,现在放的是《全国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

嗯,这两个节目陈建国都知道,

首节上一节38/2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