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55年开始的日常生活 第173节

听到这话,陈建国也只能默然无语,

怎么说呢,现在还好了一些,如果是早两年,抄家破门也只是稀松平常,对此他也无可奈何,

轻叹一口气,陈建国继续手上的工作,同时轻声说道,“你打算怎么回信?”

“啊?”

姜丽丽满脸愕然地看着他,似乎没想到他会这么说,

就不安慰一下的吗?

陈建国头也不抬地说道,“你来这里是自己报的名吧?”

姜丽丽点点头,“是。”

陈建国深吸一口气,转头看着她,“你父母同意吗?”

姜丽丽迟疑了一下,缓缓摇头。

“那就是了,”

陈建国笑了笑,看着她说道,“你为你外公的去世、父亲的遭遇还有母亲的病情难过,设身处地,你父母也一定在为你担心,给他们回信的时候,不妨多写一点,告诉他们你已经长大了,让他们不要再为你特别担心,你能照顾好自己,也让他们照顾好自己。”

姜丽丽愣愣地看着他,见他又去处理猎物,过了好一会儿,才小声说道,“我,不知道怎么写。”

陈建国头也不抬地说道,“很简单,告诉他们,你表姐已经跟你说了家里的事,你让他们不要太难过,要保重身体。然后就是,你在这里过得很好,吃得饱穿得暖,有志同道合的同伴,也没有人欺负你,隔三差五的,还有个傻小子打猎给你们吃肉,”

说着回头看着她笑了笑,“这样就可以了。”

姜丽丽满脸茫然地眨眨眼,似乎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写。

陈建国便说道,“战胜困难的唯一办法,就是正面困难,痛苦也一样,同时人不能只生活在痛苦里,”

顿了一下,他问道,“你听过一首诗吗,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姜丽丽轻轻摇头,“没听过。”

陈建国想了想,觉得没听过也正常,按照她的年纪,16岁,应该是53或54年生人,等长大一些,正好碰上苏联撤退,两国交恶,后来更是年年论战,没听过普希金的诗也正常,

便对着她念道,“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听到这首诗,姜丽丽却两眼满是茫然,过了好一会儿,才喃喃说道,“真的会过去吗?”

陈建国笑了笑,“黑夜的尽头是白天,黎明之后就是天亮,一定会过去的。”

姜丽丽怔怔地看着他,突然问道,“为什么,你会跟我说这些?”

陈建国笑道,“哪有什么为什么,赶紧的,舀水,还得换好几遍水呢。”

随即低下头,继续解剖最后一匹狼,

心里却暗暗叹了口气,

可能是你们有点像吧,

想到这里,心里的思念愈盛。

第301章 先进集体

当新知青们到来的时候,已经是两天后的晚上。

为了迎接他们,老知青们准备了好大一桌丰盛的饭菜,

当然,主菜还是陈建国打猎带回来的肉,两只猪獾、一只獐子、一匹狼,

肉用清水泡了一个晚上,然后用酱料腌了一天一夜,等新知青们来的那天,所有的肉混着土豆,用两只大陶罐装着小火慢炖,中午大家还吃了一顿,到了晚上,依然是满满三大盆,过年都没这桌菜丰盛。

除了知青,另外还请了罗队长以及和他同辈的两位老人作陪,

罗队长还带来一壶酒,算是给知青们开了荤。

知青楼有20间房,上下各十间,一楼住男生,二楼住女生,后来陈建国又搬去了后山,这里就只有4个男生在住,把工具房里的东西清到厨房,再去掉一间兼做会议室的餐厅,刚好够每人一间,

而楼上的女生就还差了两间,吴小燕发扬风格,主动搬去跟李友一起住,反正她们从小一起住到大,合住还更习惯,夏亚楠也搬到了孙丽莎房间里,将单间留给新知青。

这样,龙山11队的知青点队伍得以壮大,现在共有男生10人,女生12人,

只不过,陈建国守着后山的一片地,除了那顿接风宴,几乎跟新来的知青没什么来往。

尤其是他接好“自来水”之后,又自己在露台上糊了个小土灶,一个人单独开伙,就更是难得见一次面。

倒是两个女生三天两头往后山跑,

一个李友,一个夏亚楠,打着探视鸡鸭的旗号,没事就去后山,

即便陈建国经常不在,她们也要跑到小木屋里转一圈。

渐渐的,大家也琢磨出点味道来。

老知青们还好,只是笑笑不说话,新来的知青们就有点弄不明白了,

“那个陈建国做了什么贡献啊,怎么这么招人喜欢?”

不就是独自守山,再长得帅气一点吗,没见有什么大不了的啊?!

以貌取人就是肤浅!

方学大看了看几个满脸好奇的新知青,直接将他们带到山顶,指着旁边山上一片开垦出来的坡地说道,

“那里看见了吗?咱们知青自己的果园!现在开垦出来,等8、9月份就可以把树苗拉回来种上,有了这片果园,咱们知青就算经农户,明年起每个月都有定量粮食供应,不用担心吃不饱饭,

这个果园,就是陈建国提的建议,也是他去县里谈的果树苗,就连这片坡地开荒,也是他先做了设计,然后大家按照他的办法开垦出来的,罗队长说,比老办法至少省了一个星期的工。”

随后指向山脚下河沟边的一块滩涂地,“那里是西瓜田,陈建国带回来的西瓜种子,和大家一起开荒种的。”

又指着知青的房子,“这个知青点,所有的房子是陈建国设计的,县里建筑队的老师傅都说好,要向他学习,否则的话,咱们只能睡大通铺,别想有这么好的条件。”

最后指向后山,“这里是重点,在后山养殖鸡鸭猪,也是陈建国提出的建议,小鸡、小鸭和猪仔是他去公社买的,然后拉着板车翻了四座山把这些东西带回来,

鸡窝、鸭棚、猪窝也是他动手建的,平时鸡鸭有了点什么毛病,是他在治,他住在后山,也是为了守护这片养殖场的安全,

就去县里谈果树苗那次,我们几个人代班巡逻守山,结果鸡鸭各丢了十几只,只有他守山就没事,也是从那天起,他才主动提出住到后山。”

说到最后,方学大看着他们这些人,正色说道,“我们刚到这里的时候,什么东西都没有,连住的地方都是在老乡家里,吃饭也是半饱不饱,短短三四个月时间,陈建国就带着我们开拓出一片基业,都说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他就挖坑种树的人,我们顶多算浇点水施点肥,

就连你们报到那天吃的肉,还有后来的肉,也是他去后面的深山老林里打回来的,

你们问他有什么贡献,现在搞清楚没有?!”

听到这些,所有的新知青顿时肃然起敬,之前的一点不满和嫉妒,瞬间烟消云散,心里只有满满的钦佩。

如果让一心打定主意低调的陈建国,知道方学大这么努力宣扬他的先进事迹,一定感动得热泪盈眶,对他说一声“谢谢你啊”!

太夸张了吧,

果园是他设计的没错,但他就动了动嘴皮子,干活儿的全都是方学大他们,西瓜地也是,他就选了个址,顺手在那里抓了两条蛇给男生们加餐,就回去忙着看护小鸡小鸭了,

还什么买鸡鸭,拖着板车翻了四座山,咋地,你们几个没在后面推是吗?

还有那房子,人家老师傅也没说要建大通铺啊,就是房间少了点,一间房住三四个人那种,条件也不至于太差吧,怎么到你嘴里就跟受了多大虐待似的。

吹牛不上税,就往死里吹是吧?!

可惜,这时候他还在林子里打猎,为晚上的营养餐做准备,完全没听到方学大替他宣扬,否则肯定留着猎物不给他们。

不过也有好处,

有了这位先进人物作为标杆,新老知青很快融为一体,一个个都争取表现,

老的认为自己要给新人做榜样,新人觉得老人已经打下这么好的基础,自己就应该多出力,

于是在7月份的“双抢”大作战中,知青劳动队大出风头,以“人数最多、收获最少、效率最低”的成绩,被龙山生产大队评为先进集体,获得掌声一片。

不开玩笑,这个先进集体不是生产大队自己评出来的,而是各个生产队选出来的,

虽然知青们的成绩最差,但是生产队的社员们对他们的态度,还是表达由衷的认可,

在此之前,几乎所有人都在担心,这些城里的孩子来了乡下,会不会吃闲饭,

但是看看他们的成绩,已经开垦好的果园、一片养殖场,还有即将收获的西瓜地,都证明他们不是吃闲饭的孩子,

既然如此,表彰他们一个先进集体的荣誉,也是理所应当。

新笔趣阁

第302章 抓鸡

早上,后山鸡舍,

二十一个人看着走来走去、等着放出笼的168只鸡,不知道该何从下手。

本来4月份的时候,小鸡只剩79只,小鸭也只剩82只,后来他们又跑去公社买了一批鸡鸭回来,于是数量又多了。

“双抢”结束,知青们也获得第一面“先进集体”的奖状,都开心得不得了,这个时候,山下的大西瓜也成熟,大家便决定乘胜追击,去公社卖西瓜,

当然不是自己在街边叫卖,而是拖到公社供销社的收购点去卖,

在街边自己卖那叫开倒车,只能卖给供销社,然后由供销社统一安排销售才符合规矩。

这个年代所有老百姓都绕不过去几个单位,即便是没有粮食供应的生产队社员,也离不开“三大站”,那便是供销社、收购站和代销点。

供销社主要负责统购统销,从农民手中收购除粮食外的其他农产品,向农民销售生活物资、农机化肥等等必需品,是当时最坚实的物资流通渠道,地位无可动摇,

收购站主要收购废旧物资、破烂类的东西,比如旧家具、旧电器,甚至还有旧衣服、旧鞋子,一些特殊的农产品他们也收,比如药材、槐米,这些东西还挺贵,像槐米干,一级品能卖21块钱,二级也能卖19块,可惜产量太少,数量也不多,一年中只有很短的时间能收获一次,所以只能当做外快,不能作为主业,

至于代销点,其实就是生产大队和供销社合作的产物,

由生产队出人员、房屋设施,供销社出资金、业务指导,归属生产大队和供销社双重领导,主要代销一些副食品和生活用品,类似于小卖部的性质。

龙山11队连个代销点都没有,更别说可以收购物资的供销社,要卖东西,只能去灵溪公社,

而且卖给供销社也有讲究,

除了坐地收货,供销社还有专门的采购员,他们不时骑着自行车下乡去上门收购,因为如果他们不去,就有可能被收购站的人收走,大约也相当于市场竞争了,

不过,上门收购的价格肯定要比坐地收购要低一些,尤其是农产品这种重量级的物资,他们即便过来,也很少会收这些东西,

所以,哪怕为了多卖一点钱,知青们也只能不辞劳苦,送货上门。

这个时候,陈建国便提出跟他们一起去。

然后大家就有了问题,“你要去了,后山的鸡鸭怎么办?”

陈建国便说道,“算算日子,这些鸡鸭也到了出栏的时候,虽然还可以再长一段时间,后来买的那批也有点小,不过再养下去,也就这样了,干脆一起拉过去卖掉。”

于是,大家便集中到鸡舍前,准备……抓鸡!

夏亚楠看着一只只来回走动的鸡,再看看它们锋利的嘴和爪子,不禁有些头皮发麻,“这个要怎么抓?”

李友扯着嘴角,眼睛鼻子皱成一团,“只能用手抓吧,又没有捕网。”

“还要什么捕网,”

吴小燕张牙舞爪便跨进鸡舍,“看我的!”

说着便向最近的一只鸡扑了过去,

其他人一看,也赶紧跟上,

哼,21个大人,还斗不过一百多只鸡?

首节上一节173/2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