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55年开始的日常生活 第134节

陈建国哈哈笑着,将妹妹往边上挪了挪,也一把将弟弟抱了起来,然后对着正往他走来的奶奶、外婆喊道,“奶奶、外婆,我回来啦。”

“好好好,”

奶奶赶紧走过来,一人一巴掌拍在两个小家伙屁股上,“还不快下来,大哥不累啊。”

陈瑛和陈建军这才不情不愿地下来。

外婆又笑着说道,“先去洗个澡,换身衣服,等下就吃饭。”

陈建国咧着嘴用力点头,“诶。”

到家了就有热水热饭,回家真好!

第230章 培训基地

这次因为江处长的表扬,而临时突发的讲座事件,算是告一段落,

不过,因为这次事件而引发的后续余波,却仍在持续,而且风浪是越来越大。

这天晚上,刚吃过晚饭,徐书记和沈部长便联袂而至,

大爷爷见到徐书记亲自过来,不禁非常惊讶,“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

徐书记哈哈大笑,“当然是“耳东”风啊!”

陈建国在一旁苦笑,从他看见沈部长也在的时候,就知道肯定与自己有关,结果还真是。

大爷爷先请两人坐下,随即笑道,“有什么事叫一声,让小国去你那边不就完了,你还亲自跑一趟。”

“嗨,没事,就当吃完饭消消食,”

徐书记摆摆手,转身对着陈建国笑道,“小国,我也不跟你兜圈子,在你回来之前,附近几个县就找我谈过,要请你过去做报告,你回来之后,邀请的人就更多了,

不仅咱们本地区的各个区县都发来邀请,就连其他地区,甚至是外省的某些地方也发来邀请,

我这里堆积的邀请函已经有三十几封,如果不出意外,还有更多的在路上,我今天过来找你,第一件事,就是想问问你,这些邀请函你打算怎么处理?”..

陈建国听完他的话,当即不假思索地说道,“不去。”

顿了一下,又解释道,“李先生和我谈话的时候勉励过我,现在我还是一个学生,务必要学好文化知识,以后才能更好的建设祖国,

我当时就跟先生说,小学时老师教过先生的诗“咏井”,里面有一句,“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我一定要多学知识,尤其是李先生的理论,争取长成一条大鱼,

李先生听了很欣慰,还写了一句话送给我,那就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所以,我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平时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写点东西也没关系,但是不能再一去这么久,出去做报告太过费时费力,那样会很耽误学习,更别说有那么多地方,去就肯定都要去,既然不去,就哪里都不去,

何况李先生对我和大家的教导,报纸新闻里面已经写得很清楚,实在没有必要再让我过去讲一遍,大家最重要的是按照李先生说的话去做,而不是听我去讲。”

这番话有理有据,尤其是扯上李先生的大旗,只听得徐书记连连点头,“好,那我就全部替你回绝了。”

这时大爷爷突然说道,“贸贸然直接拒绝也不好,这样,你把邀请函都拿过来,我替他一一回信,都是阶层(j)兄弟,不能寒了大家的心。”

徐书记自无不可,当即答应明天就送过来,

陈建国则嘴角微抽,看了眉开眼笑的大爷爷一眼,

不用说,绝对是普通读者来信已经不能满足大爷爷的虚荣心,需要更高一级的单位才可以,反正也不用自己写,最多到时候签字画押,既然大爷爷喜欢,就随他呗。

顿了几秒,徐书记突然将脸上的笑容一收,对着陈建国正色说道,“我今天过来主要有两件事,这第二件事,虽然与你关系不大,但起因却在你身上,而且事关重大,我仔细斟酌,最好是与你商量一下。”

不等陈建国说话,大爷爷就问道,“什么事?”

徐书记却往门口看了看,转过来小声说道,“你这里隔音怎么样?”

大爷爷微微一愣,沉吟两秒,便站起来说道,“去楼上我房里说。”

一行人便上了楼,

等到了大爷爷房间,大家重新坐下,奶奶、母亲送上茶,出去后关上房门,

徐书记才小声说道,“今天地委给我打了电话,说省里今天通知他,让他转告我,要我们做好准备,在县里某个公社建一个“培训基地”,用来接纳“右队运动员”。”

“右……?”

大爷爷刚说了一个字便顿住,呆呆地看着徐书记,过了好一会儿,才压低声音问道,“这个怎么会跟小国扯上关系?”

徐书记小声说道,“原因很简单,这段时间小国风头正盛,而且表现很好,受到了李先生的表扬,省里觉得可以把我们县作为一个典型,在这里建立一个基地,

“右队运动员”组建也快6年了,3年前有一小部分转了正,但是还有更多人始终没能达标,省里的意思是,将其中一部分训练严重不足的,转到小县城来,在我们这里好好接受训练,多受熏陶,争取早日转正。”

大家一听当即明白,这事还真跟陈建国有关,没有他去北京,也不会有今天这件事。

陈建国则已经无语至极,就因为江处长一句话,牵扯出后来这么多事,如果可以的话,他真是宁可不要荣宝斋的那两箱子东西,也不要后续那么多乱七八糟,

自己这算是祸从天降吧。

57年开始运动员分类,划分出队伍以后,全国约有55万的右队运动员,然后这些人被安排到农村地区进行培训,

用后世的眼光看,这个“运动员培训”都是有问题的,但只有身处这个时代才会明白,有些事情的发生,一定有他的原因,这件事就是其中之一,

要知道,这时候民国时期、甚至前朝的很多人都还在,而且他们还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活了两个、三个时代的人,岂是好相与的?!

只不过和后来的那场大运动会一样,这件事被有心人利用、扩大化了,以至于很多文人、科学家也成了“运动员”。

但不管前因后果是什么,陈建国从来没想过跟这种事沾上关系,

这就是个火坑,不管用什么方式跳都不对,躲都来不及,怎么会愿意去沾呢。

但现在,省里下了任务,徐书记找上了门,

怎么搞?

等了一会儿,徐书记见陈建国低着头愁眉苦脸,也不禁苦笑道,“我也知道这是个烫手的山芋,尤其起因还在你这里,弄不好就会给你带来麻烦,所以没有白天把你们请过去,特意晚上避人耳目,过来找你们商量。”

大爷爷缓缓点头,“有心了。”

随即看向陈建国,“小国,你有什么想法?”

陈建国咂咂嘴,脸上的表情有点古怪,像是说不出话,又有点欲言又止的感觉。

第231章 区别对待

徐书记和沈部长是外人,看不懂陈建国的表情,大爷爷却心里清楚得很,

当即慢条斯理地掏出烟杆,捏了个烟球塞进烟锅里,擦燃火柴点燃,吐出一口浓雾,

又抽了两口,才轻声说道,“这个事情啊,确实不好处理,主要是什么呢,能够成为运动员的,都多多少少有点来头,要不然也不够格,对不对。”新笔趣阁

徐书记轻轻点头,“这也是我担心的地方之一,有前车之鉴啊,以前有运动员在培训基地接受教育,后来转了正,回到原单位,竟然成了培训基地主管的顶头上司,

虽说这种概率不高,但谁能保证没有?

咱们不是那种十几岁的热血小年轻,那血气一上头,就什么都不管不顾的,咱们得把这前前后后里里外外的关系都得给他理顺了,尽量将影响降到最低,

那么大一拨运动员过来,我是松一点呢?还是紧一点呢?

如果松了,培训没有效果,我怎么跟上级交代?

如果紧了,万一要是哪天有人翻了身,心里记恨咱们小县城,甚至是迁怒到小国身上,这些都不是没有可能的事,

要不然我也不会这时候过来找你们商量。”

大爷爷抽着烟点点头,转过脸看向若有所思的陈建国,说道,“小国,你徐爷爷说的都是掏心窝子的话,你脑子灵活,就算不为公,只为你自己,也好好想一想,最好是能有个什么法子,能把坏处降到最低的。”

陈建国一听就明白,大爷爷这是让他说实话呢,

便沉吟两秒,说道,“我刚才想了想,好的办法没有,笨办法倒是有一个,就是不知道合不合用。”

徐书记闻言顿时精神一震,满脸期望地看着他,“不管合不合用,先说来听听。”

陈建国斟酌着说道,“我也仔细看过文件,记得这个“右派运动员”,在内部也是有分类的,是吧?”

徐书记点点头,“确实是有分类,对于轻度的,可以留岗培训,中度的就近培训,重度的才会离开岗位,到很远的地方去集中培训,

不过计划分到我们这里来的,多半都是重度中的重度,而这些人也是最麻烦的,参与培训前,每个人的来头都不小,甚至有一批还是从北京分配来的,我最头疼的也是这些人的安排问题。”

陈建国抽抽鼻子,边想边说道,“就算都是重度,那里面应该也可以分个轻重出来吧?”

徐书记眼神微动,看着他问道,“你的意思是?”

陈建国比划着双手,小声说道,“您看这样行不行,比如,我是说比如啊,先在梅林村搞个基地,所有人过来之后,都先在这里落脚,

这时候大家都是统一的,按照以前的标准来,什么都一样,都没有区别,”

他说着突然抬起头来,“您提前安排几个人过去,要那种话不多但心眼活的,注意观察记录每个人的表现,然后您再将他们进行分类。”

徐书记听了个开头,就大概明白他的意思,但是还想不太明白,当即问道,“怎么分?”

陈建国用手指点了点自己的脑袋,“第一个标准就是思想和态度,一定要那种心思踏实,老老实实接受培训的,但凡有一丝怨言,都不能要。”

徐书记缓缓点头,“懂了,我懂了,”

然后又问道,“分出来以后,这些人怎么处理?”

陈建国当即说道,“不管来头是大是小,这些人都可以归为一类人,算是积极分子,送到另外一个培训基地去。”

徐书记当即追问,“哪里?”

陈家国看了看大爷爷,轻声说道,“陈家湾!”

大爷爷也明白过来,抽着烟笑道,“陈家湾可以,离县城很远,让他们去那里也算是加强训练,没人会说是在照顾他们,

正好,困难时期陈家湾开出不少坡地荒地,收成恢复以后,那些坡地因为产出不高,荒废了不少,他们过去可以帮忙打理一下。”

陈建国笑了笑,“除了农活,还要组织他们学习李先生的理论,每个星期都要交一篇心得,这些心得汇编起来,优先提交上去,作为是否转正评估的参考。”

徐书记缓缓吐出一口气,随即笑道,“既然都分类了,不妨再多关照一点,在生活上给他们一点帮助,也算是留点香火情。”

陈建国点点头,“也可以,但是不能出格,出格就太明显了。”

大爷爷说道,“那这个人情就让陈家湾去送,县里把物资给公社,公社再加一点,照顾好他们。”

徐书记指了指大爷爷,笑道,“你还真是见缝插针,会捡便宜。”

要是那些人真能回到原岗位,得了陈家湾的照拂,还能忘了陈家湾的好?!

不过这个主意是陈建国想到的,给陈家湾谋划点福利也很正常,反正陈家湾也是县里的地方,不算肥了外人,他也就不再多说,转而看向陈建国,问道,“那剩下的呢?”

陈建国说道,“剩下的,基本上都是思想还有待提高的人,但也要分类,就按来头大小去分,来头稍小一些的留在原地,惹不起的那些,都送走。”

徐书记又问道,“送去哪里?”

这些人跟刚才那批人又不一样,算是双刃剑,用得好则好,用不好也是个麻烦事。

陈建国想了想,说道,“卢家湾。”

徐书记微微一愣,“为什么放哪里?”

陈建国说道,“距离县城十里路,不算近也不算远,卢家湾水、地各一半,不算穷也不算富,可以很好地代表我们县城的实际情况,而且那地方挨着长江,如果有谁的什么亲戚想偷偷摸摸地过去找他们,坐着船直接就到了,很方便。”

一听这话,徐书记顿时哭笑不得,却也认为陈建国说的对,

才十四岁的年纪,心思就这么缜密,难怪他能成为全国闻名的大作家。

陈建国笑了笑,继续说道,“再一个,他们毕竟是来接受培训的,既然思想上转不过弯,那就在劳动上多下力气,

不过,这些人也得罪不起,咱们就一视同仁地对待,除了每天晚上的理论学习,还有生活上不短缺什么物资之外,别的都不要特殊处理。”

呼出一口长气,他最后说道,“这样把人分成三类,对上级能有交代,对他们也没耽误培训,还适当地照顾了一批人,上上下下都能说得过去,

首节上一节134/2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