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55年开始的日常生活 第123节

早在1952年全国文艺整风之后,为了改进和加强全国文协的工作,使其能真正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领导全国文学创作的统一战斗团体,认真地担负起领导作家的创作、批评、学习等活动以及指导普及工作的任务,便决定改组全国文协为全国作协,

在1953年3月24日,全国文协就明确提出:“在常务委员会下面设立一个创作委员会,作为具体指导文学创作活动的机构。”

全国文协是在1953年9月文协第二次代表大会上改组为全国作协的。也就是说,创委会在文协改组为作协前半年就成立了。

而创委的主要职责是什么呢?

首先,第一要务,就是“组织作协会员学习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

可别小看这个,这年头所有的文艺工作单位,都必须把这个当做首要任务,所以必须放在第一位,

至于创委的具体工作,

创委会成立之后,就根据需要设立了小说散文组、诗歌组、儿童文学组、戏剧组、电影文学组、通俗文学组。一年之后,又于1954年6月成立了文学批评组。这些创作小组的活动开展便是重点工作。

然后是阅读作品、调查了解创作现状;编选各种体裁的优秀短篇作品选集;加强与各地作家的联系、了解会员的创作情况;

最后一项便是编辑《作家通讯》,也就是作协会刊,

刊物的内容,主要是报道作家们学习、深入生活的情况和经验,反映创委会和各创作组的经常活动;同时也及时报道全国作协的重要决定和有关文学的刊物、出版、教育、研究的计划和执行情况。

所以,文艺创作座谈会一般是由创委负责的,会议内容刊登在这本会刊上,也是合情合理。

看过这篇报道,陈建国发现具体内容与于占波说的差不多,他猜测于占波的亲戚朋友中,肯定有人在北京的文艺战线工作,就是不知道是什么岗位。..

在这次文艺创作座谈会上,主管领导点名批评了某些人的作品,认为其理论意识不够,没能清晰地表达阶层(j)矛盾的特点,

然后用《闪闪的红星》和《红雨》两本书举例子,前一本讲的是斗争时期的故事,将好与坏、善与恶,都刻画得非常清晰,后一本讲的是建设时期的故事,虽然重点不在阶层(j)矛盾上,但通过先进人物与落后人物的对比,表明了目前全国的斗争形势依然严峻,针对某些人,也很有对其进行改造的必要,

相比之下,你们某些人的作品特点不够鲜明、人物不够突出、立场不够坚定,这样的作品给老百姓看,究竟是引导人,还是误导人?

看到这段话,陈建国一巴掌捂住眼睛,

自古文人相轻,那位领导将自己架在火上烤,这是给自己拉了多大的仇恨啊?!

长叹一口气,陈建国继续往下看,

后面半截,就没什么具体内容,主要是作协和创委会表示要听从领导的意见,认真反省、努力创作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作品。

另外,文章里还提到一件事,也让陈建国不禁有些惊讶,

鉴于江处长对《闪闪的红星》赞不绝口,以及她同时也是分管电影工作的领导,在会议上就当场提出,建议将这部小说改编成电影,

她的建议,基本上就可以等于是决定了。

对于小说改编成电影什么的,陈建国倒是没多大的想法,无非就是在电影上映之后,全国又会掀起一股红星热,可能会给自己增加几万或十几万的增发稿费收入而已,没什么好说的,

问题是,拿我的书拍电影,都没人跟我说一声的吗?

虽然我一定会很开心的同意,但最起码也得打声招呼吧!

唉声叹气地将会刊放到一旁,陈建国一边整理收到的信件包裹,一边想着该怎么应付眼前的局面。

拒绝是不能拒绝的,平时领了各级作协那么多福利,现在不过是邀请你做一次讲座,这要是敢拒绝,加上“拉仇恨”的事,估计以后没人跟自己玩了,

现在还只是下面的作协邀请讲座,陈建国推测,等再过几天,全国作协的邀请函多半也会寄到,

人家毕竟是老大,虽然咱是领导点名表扬的人,也不能表现得太过热切,寄一份邀请函也就够了,难不成还要人家领导亲自打电话不成?!

所以,想去不想去的,都得去,

但是也绝对不能满口答应、翘着尾巴去搞讲座,

那是火上浇油,一点仇恨值能拉到十点,虽然人家面上不说,但以后可能会很惨。

所以,首先一定要端正态度,戒骄戒躁,充分发挥自身只有13岁的年龄优势,将自己摆到一个末学后进的位置,

然后……

然后?

陈建国皱着眉头,视线没有一点焦距,手上机械地拆信,

咦,

又一张汇款单?

厂寄过来的?

剧本稿费?

陈建国顿时无语,我的书出版基本稿费都有1770块,你就给我寄了800块当版权费?

我这版权是不是太廉价了一点?!

算了,就当是额外收入,留着给妹妹买糖吃吧。

将汇款单丢到一旁,陈建国看着凌乱的书桌,又叹了一口气,有气无力地将东西整理好,一部分信件挑出来整理好,剩下的都放在旁边的箱子里,等大爷爷和爷爷有空了再看,

随后将整理好的书本、信件和资料,抱到书柜里放好,

正准备关上柜门,陈建国突然看到满满一排李先生的著作,

沉吟两秒,嘴角不禁往两边咧开。

嘿嘿嘿嘿,江处长沾不得,但是李先生却不一样,哪怕是时代转折以后,那也是照亮前方的启明星啊!

自己写材料搞讲座,凡事必提李先生讲的话,那就肯定没错了!

第211章 提意见

有了思路,陈建国便开始写演讲稿,

南电厂的小说可以慢慢写,先把这件大事搞定再说。

各级作协请他过去讲座,是要学习“三个突出”和“三个衬托”的写作经验,

但是这个概念,万万不能从陈建国的笔下、嘴里诞生,否则后世的历史书上就会记载,

“1963年2月,笔名为“耳东”的知名作家陈建国在某次作协讲座上,提出某某理论,然后在某人的大力支持下,迅速传遍全国文艺界,一时间天下文章一幅面孔,给我国的文艺创作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这特么还让他怎么活?!

所以,坚决不能提!

不能写概念,却可以写方法,具体的方法也是干货,想必能让大家满意。

至于方法从哪里来?

当然是从“名言警句”中来!

这里就需要用到李先生的著作,以及***报上面摘录的“名言警句”。

从1961年5月1日开始,***报在林帅的授意下,在每天的报眼上刊登李先生的“名言警句”,到现在也有好几百条了,

不过这时候还没有诞生正式版的“名言汇编”,

也不知道陈建国这次大篇幅地引用“名言警句”,并将其作为写作的指导办法,会不会促使那本“名言汇编”提前诞生。

不过这个问题不在陈建国的考虑范围之内,因为就算提前诞生了也没多大关系,真正的大事不会因为一本书而改变,

相反,这本书里面确实有不少真知灼见,就好像一把宝刀,刀本身没有善恶,有善恶的是拿刀的人。

用李先生的思想和名言作为引导,陈建国一五一十地将自己的写作心得记录下来,

最后,又重点强调了自己13岁的年纪和初中生的身份,

各位大叔大妈大伯大爷奶奶们,千万别跟我一个小朋友计较,

李先生说过,要像爱护花朵一样爱护少年儿童,请大家严格遵从李先生的意思,热烈地爱护我吧!

写好演讲稿,陈建国也收到了地委和省作协的邀请函,

包括全国作协的邀请函也到了。

拿着演讲稿和三封邀请函,陈建国找到沈部长,请他帮忙安排,

陈建国说道,“沈伯伯,这是我写的演讲稿,请您指正。”

“咱们就不用说这种客气话了,”

沈部长拿起演讲稿,指着他笑道,“不过,我还真得替你把把关,我不是要给你把“创作关”,在创作上面,我还要向你学习,我要给你把的,是“理论关”!”

说到这里,他稍微停顿了一下,才继续说道,“小国,你是个聪明的孩子,我也不把你当小孩子看,咱们就平等交流。

你是个作家,是搞文字工作的,应该很清楚现在风向的变化,就在前不久,李先生到地方搞调研,跑了11个省,却只有2个省跟他讲了主义、讲了理论,其他省都不讲,李先生非常不满意,公开提出批评,

也就是从那时候起,各个地方都加强了理论学习,

咱们文艺工作者,就更应该走在理论学习的前头,这一点,你必须要记住!”

陈建国从善如流,他也明白沈部长说这番话是为了他好,便认真地点了点头,“明白,我懂的。”

沈部长呵呵笑了笑,“明白就好,我就是给你打打预防针,别待会儿给你提意见,你心里不肯接受。”

陈建国笑道,“那肯定不会,您怎么说,我就怎么改。”

“好,”

沈部长点点头,举起他的演讲稿笑道,“那我就先拜读,再提意见。”

说着拿出眼镜带上,打开演讲稿阅读,

刚看到第一段话,他就面色一惊,抬起头看了看陈建国,

陈建国眨眨眼,小心翼翼地问道,“呃,是有什么问题吗?”

沈部长惊疑不定地摇了摇头,“没问题,没问题。”

然后继续看,

演讲稿不长,只有四页纸,内容却很丰富,将陈建国的创作思路完全展露无遗,就凭这些干货,各级作协绝对不会不满意,

最起码沈部长就觉得茅塞顿开,恨不得现在就提笔写一篇文章出来。

但是这不是关键,关键是,文中对理论方面的应用,远远超乎他的想象。

十几分钟后,将演讲稿逐字逐句地看完,沈部长长长地舒了口气,摘下眼镜放到桌上,看着陈建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刚才还说要给人提意见呢,到底是谁给谁提意见啊?!

陈建国端正态度,虚心请教,“请沈伯伯批评。”

沈部长将演讲稿往桌上一放,苦笑着说道,“批评什么啊?”

说着敲了敲桌子,“是我要向你学习!”

陈建国睁大眼睛,尬笑着说道,“怎么会呢,您是不是怕我不好意思?没关系,您可以直接说,我一定改正!”..

他是真心希望沈部长可以用他老到的经验给他指点一下,务必做到万无一失、滴水不漏!

既然躲不掉,那就要将一切有可能的恶劣后果堵死,不留后患!

沈部长苦笑着连连摇头,轻声说道,“我是真没有什么好说的。刚才我跟你说那番话,是担心你在理论方面把握不足,但是,你看看,”

说着拿起演讲稿,从眼里到脸上全是感叹,“我到今天才知道,原来李先生的著作里有那么多的宝藏,就连你的创作思路,也是受到李先生的启发、按照李先生的指引去走的,

对待敌人我们应该要针锋相对,对待敌人的追随者我们又要灵活处理,对待中立的人要尽量争取,对待朋友要全心全意,对自己人要团结一心,……

以前我看你的书,只是觉得写得好,写得特点鲜明,

今天通过李先生的话再去理解,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国际形势如此,我们身边的人也是如此,有敌人,也有落后分子,有两面派,也有英雄人物,有的人要坚决打击,而有的却要耐心去争取,

首节上一节123/2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