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2000:大国机长 第226节

虽说比油门控制俯仰要好一些,但是主电动配平控制俯仰也的确存在滞后性,完全不及升降舵那般及时迅速。单单是这个操作就已经相当困难了,更别说还有气流以及管制指令对飞机状态的更改了。

短时间内可能还能接受,但是后续还有四个小时呢,包括最为危险复杂的终端区,晁宁心底里真的是没底。

徐苍在调整座椅之际,晁宁还是说出了自己的忧心所在:“四个小时啊,到了终端区,你还剩多少精力?”

“所以钱不好拿啊。”徐苍一边系安全带,一边感叹道:“是比较麻烦,但还好,能处理。”

“我觉得还是报告一下为好。”晁宁依旧觉得徐苍的计划太冒险了,出了问题,自己可是担不起的。

“知道这航班是什么吗?”徐苍调整好座椅,系好安全带,右手握住驾驶盘,大拇指抵在主电动配平上,未来四个小时,他估计都得保持这个姿势了。

晁宁一怔:“777的跨洋飞行啊。”

“以前有人干过吗?”

“没有啊。”

“对你们木华重要吗?”

“很重要!”

徐苍左手搭上推力手柄,又是按了下自动油门断开的按钮:“那这样的航班容许有瑕疵吗?不,这不是瑕疵。木华航空首次波音777跨洋飞行就出了状况,你觉得是可以接受的吗?”

晁宁脸色一变,一旦报告管制,倒是安全系数上升了,可事情就很容易传将出去,那对木华航空来说简直就是奇耻大辱。一次对国际航线的破局尝试,结果实实在在被抽了一巴掌,自己回去即便明面上没事,领导们对自己的看法估计不会很好吧。….

“可是......”晁宁是能理解徐苍的说法的,可不管如何,安全总要是第一等的:“我是说万一,万一出问题......”

徐苍没有回答晁宁的话,而是目光移到了一处电门上:“舱音我就我删除了,反正后续会被覆盖掉。最后三十分钟,你们就注意一下自己的言辞就行。那么,干正事吧,主飞行计算机断开电门,DISC位。”

晁宁知晓这是应对俯仰操纵卡阻的处置程序。飞行员都知道,如果升降舵操纵卡阻,那就使用俯仰配平来抵消卡阻的影响。但是,如果需要更多的俯仰配平能力,那就需要将主飞行计算机断开电门上选择DISC,以此将飞行操纵系统放到直接方式。

和在正常方式中相比,在直接方式中俯仰配平移动要稍稍慢一些。不过,徐苍看上去不是很在乎这个。

晁宁即便对徐苍不通知管制的做法颇有微词,可是对于徐苍的处置程序是没有意见的,依照徐苍的意思,对主飞行计算机断开电门进行了操作。

重新选择电门后,晁宁又想说些什么,然而,徐苍斩钉截铁地下了最后的定论,他的目光是那般平静,好像一切都不会使得他有丝毫波澜:“你看着就行!”

......

与此同时,在蛇口一心保险肖凌云的办公室里,肖凌云正在接一个朋友的电话。

“波音股票还要跌是吧?”肖凌云一边嚎着,一边捶胸顿足,抓着手机的右手由于用力过度,指节都发白了。

虽说徐苍已经让肖凌云收手了,但是不妨碍肖凌云继续波音的股票。结果,从一个主攻国际资本投资的朋友电话中得知,大量的金融机构加入了对波音的做空中,波音股票比较大的概率还要往下跌,毕竟猛虎在病弱之际也敌不过群狼撕咬啊。

一听波音股票还没有到谷底,肖凌云只觉得心脏被千刀万剐似的,差点儿都没有续上气儿。

就在肖凌云跟朋友喋喋不休抱怨之际,办公室突然闯进来一个年轻女人,正是肖凌云的秘书。

“肖总......”

肖凌云这时候正烦得厉害,眼见秘书进来,那更是不爽,语气也不太好:“干嘛?”

秘书被肖凌云恶狠狠的样子吓了一跳,不过还是很快调整了情绪,急忙道:“肖总,你让我一直韩亚航空的情况的......”

“嗯?”肖凌云一怔,默默地放下手机:“韩亚航空怎么了?”

“我得到消息,不久前,首尔航空管理局突击搜查了韩亚航空的总部大楼。”秘书脸色有些怪异:“肖总,韩亚航空好像出问题了。”

梅子徐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精华书阁】w w w.jhssd.com,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继续阅读哦,期待精彩继续!您也可以用手机版: wap.jhssd.com,随时随地都可以畅阅无阻....

第216章 幕后黑手!

驾驶舱中,一时间一晃而过,已经到了洛杉矶机场五边上空,通过最后进近定位点了。

在过去的四个小时,徐苍真就是依靠主电动配平始终操控飞机的俯仰。即便是在终端区,管制甚至对下降率有要求,徐苍都能相当精确地满足管制的要求,其操纵精细度直接把晁宁和副驾驶给看傻了。

最后四个小时,机组并没有换班。不过,晁宁倒是让副驾驶通知了另外一个机长,结果那机长表示没有意见,一切听从徐苍的指示。

只能说木华航空这后面换上来的机长有些太听话了,当真就是做好自己工具人的角色,不会发表任何一点儿自己的意见的。

对徐苍来说,这种配合的人自然是最好的。可是,对于别的普通飞行员,这种机长其实显得就不太负责任了。

不过,徐苍还没有无聊到去管别人,反正跑道已经近在眼前,再过几分钟,他的煎熬旅程也就能结束了。

高度一千英尺,塔台已经给了落地许可,徐苍左手甚至都没有搭在推力手柄上,而是整个人趴在驾驶盘上,下巴就抵在驾驶盘中间,右手直接垂下了,由于长时间举着,右手着实有些酸痛。

取代右手作用的自然就是左手,徐苍左手穿过自己下巴,交叉着抓着右边的驾驶盘扶手,很是随意地用左手食指在调整这主电动配平。

看着徐苍这散漫到极致的状态,连推力手柄都不管的,晁宁眼角抽动几下。他可以理解徐苍的状态,毕竟手动飞了四个多小时,任谁都有些顶不住。可毕竟是要落地了,总该是要慎重一些吧,哪有这么随便的?

不过,晁宁并没有提出什么意见,因为即便徐苍采用如此别扭的操纵手法,可飞机依旧极为规整地保持在标准下滑道上,没有一丝一毫的偏差。

高度五百英尺!

徐苍打了个哈欠,眼角瞥见旁边的晁宁:“你搭着油门呗。虽说我觉得不可能,但是万一出什么意外状况要复飞,我怕左手赶不上。如果要复飞,你就负责加个油门,不算难事吧?”

光是加个油门,那自然是不算难事的,晁宁很是顺滑地点点头:“复飞时机听你口令?”

徐苍收回目光:“嗯。如果没什么事,听我口令,帮我把油门也收光了。”

晁宁一听这话,徐苍分明是真的不愿意动右手了,他就要保持这个姿势完成落地。

不过,晁宁还是应了下来。

“不用我落地前加一把油门再收回吗?”

这个动油门的手法是俯仰卡阻下落地的常用手法,即是在接地前夕,猛加一把油门,在突然加大的推力下,飞机机头会自然上仰,以此来建立接地姿态,此后迅速将油门收回,大部分是直接收光,然后等待飞机自行下落。

这种落地手法通常接地载荷会比较大,因为毕竟没有一个较为柔和的姿态建立与减小下沉的过程。….

不过,特殊情况下,落地落得重一些也仅仅是取舍而已。只要不是太过夸张,公司或者局方都不会因此找麻烦。

然而,对于这种默认常规的手法,徐苍只是轻微地摇了摇头:“不用,咱们正常落地。”

晁宁不太理解:“那还是一把收光吗?要我看着飞机下沉配合收油门吗?”

要是正常落地,那飞机姿态的建立和油门就需要配合在一起,不然哪里能叫正常落地?

“不用,我下了口令收油门的话,一把收光就行。”

徐苍甚至直了直,稍微往风挡外看了一眼:“就这么决定了。你只有两个动作,复飞加满油门,或者落地收光油门,不要有自己的想法。”

晁宁嘴角抽了抽,徐苍还真是把自己当成没有自我意识的工具人了。不过,说实在的,俯仰卡阻落地对他来说还是有些难度。

即便是在模拟机上一直都能比较良好地落下去,但是那是模拟机,又没有心理压力,怎么能跟实际航班一样?如果现在真让晁宁单独把这飞机落下去,晁宁压力还不小呢。

虽说从心底里上来说,晁宁感觉徐苍也太不把俯仰卡阻当回事了,但鉴于徐苍此前那神乎其神的事迹,他还是觉得信任徐苍比较靠谱一些。

于是,晁宁不再有什么异议,只负责当好自己的工具人即可。

高度两百英尺,飞机进入决断高度以下,转入目视阶段。然而,徐苍并没有抬头,还是耷拉着脑袋,看着驾驶舱内的PFD。

一直到无线电高度表报出五十英尺,徐苍终于将目光放到了外面。正常在这个时候,可以稍微尝试带一下杆来建立着陆姿态了。

不过,五十英尺的高度还是有些高了,就算是起始建立姿态也不能动作量太大,试探性即可。如果一切正常,在三十英尺左右就可以比较大幅度地正式增加飞机姿态了。

然而,不管是带多带少,那都是在增加飞机姿态,以便逐步减小飞机下降了,卸去飞机的能量,为接地做准备。

可徐苍反其道而行之,在五十英尺的时候,竟然往前打了点配平。这一个动作直接把晁宁给看傻了,要落地了,哪有往前打配平的?人家都是减小下沉,这往前打配平不是在加速下沉吗,这还怎么落地?

莫不是徐苍飞了四个小时,累得已经开始神志不清了?

这个念头一出现,那便是无法遏制,的确也不是不存在这个可能性,毕竟这个操作实在是违反常理。

“自己该不该接过操纵?”晁宁心里想着。

然而,也不知道是不是徐苍有读心术,在晁宁念头升起的刹那,徐苍慵懒的声音响起来:“不要分神。”

晁宁怔了一下,旋即脸色骤变。这并非来源于徐苍的话,而是在于飞机在下降到无线电高度接近三十英尺的地方,他所预想的飞机加速下沉并没有出现。….

在三十英尺的高度,对于翼展远大于737的波音777来说,地面效应已经非常明显了,而且不得不说,波音777毕竟是最新机型,那气动布局肯定是要比737等老机型要更好,其在进近速度上就能看出来。

波音777这么大的飞机在进近速度上比波音737其实大不了很多,由此可见,两者在气动布局上的优劣。

不过,倒也不是波音在737等窄体机领域没有升级的能力,一切都是以利益为考量。改个737的布局,那就是十几二十亿美元的研发投入砸进去,能用737拖着,谁会嫌弃省上不到二十亿美元的资金投入呢?

正是由于波音777那冠绝天下的气动能力,加之地面效应愈发明显。此间,在徐苍往前打了配平后,飞机好像是被什么托举起来,根本就没有出现特别明显的下沉。

而且,由于徐苍是绷住油门的。讲道理,在这个时机,油门总该是要收一些的,毕竟徐苍的入场高度,能量等等都是没有问题的。油门收得晚,那飞机积累的能量不但去不掉,还愈来愈多,那就容易导致飞机始终要顶着,不然下不去。

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徐苍在低高度下,需要往前大一点儿配平,否则飞机在超低空,不但下不去,甚至有可能往上飘起来。

但是呢,徐苍之所以要这么干,要将飞机处理到一个能量偏大的状态,为的就是后续对于油门的操作。

正常落地下,油门都是配合飞机出姿态的情况下,柔和一致地收掉,是一个过程。但是,由于俯仰卡阻,飞机就不太容易比较顺滑地出姿态,这跟技术没有太大关系,而是由于俯仰配平跟升降舵的作用方式的差异,徐苍也没想着利用自己的技术去抹平这个差异,所以才想着改一下手法。

此前,徐苍跟晁宁说过,落地要一把收了油门。在通常情况下,这种收油门的方式就是在能量偏大的时候使用的,接着带住杆,以一个相对较小的姿态接地。

对于一个熟练的飞行员来说,一般不会落成这样,只有在能见度不好的时候才会故意选择这种大能量,顶着飞机下去的手法。为什么呢?因为在能见度不好时,飞行员需要随时做好复飞的准备。

在稍高一些的高度,那倒是无所谓。但是在低空环境下,那就必须要考虑一个比较极端的问题,那就是零高度复飞。

别看737的手册上标注此飞机具有零高度复飞的能力,但并不意味着零高度复飞就是一个随随便便就能被接受的操作。在任何一间航空公司,任何一个飞行教员,对于零高度复飞都是相当谨慎的,因为其中牵扯到接地后复飞和擦机尾等极为尖锐的问题。

零高度复飞的问题就在于涡扇发动机的推力增加具有滞后性,也就是油门加上去了,但是发动机推力跟着加上去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就导致在超低空,如果飞行员决定复飞,就算一把油门顶上去了,可发动机真正推力上来还要等一小会儿,这一小会儿就会引起飞机的持续性掉高度。….

这个高度通常是在二十到五十英尺,对于即将落地的飞机来说,这个损失的高度就容易使得飞机先行接地,而且复飞带杆量太大,还容易擦着机尾,相当危险。

因此,在这种能见度低,随时有可能低空复飞的情况下,飞行员会故意让飞机保持一个过量的能量。如此一来,真要是复飞了,由于飞机本身能量就很足,劲儿大,即便是推力有些延迟,但是不至于掉多少高度,这就降低了超低空复飞所带来的一些危险。

当然了,这种顶着杆下去的手法也会引起一些问题,最常见的自然就是对于手法不娴熟的飞行员来说,那极其容易导致平飘距离长。在一些四千多米的跑道上,飘远一点儿也算不得什么大事,大不了回头搞个平飘距离长的硬警告,被质量中心训一顿。

可要是在短跑道,这么飘着,那是要出大问题的。

所以啊,飞行这东西那是有舍有得,就靠着一股子硬功夫,片刻弄虚作假不得。

别人是为了给复飞创造一个良好的能量状态才故意将飞机搞得劲儿大,可徐苍是因为油门只会一口气收光,那这就属于为了一盘醋而包了饺子了。虽说有些本末倒置,但也无伤大雅,只要没出问题。

果然,徐苍那是绷着油门,顶着机头下去,飞机速度一下子就开始往上飙了。不过,这种过程不能持续太久,当然了,徐苍也没打算让这种过剩能量的状态持续太久。

在大约三十英尺的样子,徐苍开始往后持续打配平,一刻不停的。不过,由于俯仰配平的行程要远小于升降舵的直接操控,所以别看配平轮哗啦啦地转着,世界上俯仰上的输入没有那么大。

在配平轮往后转持续不久下,大约在二十英尺的高度,徐苍陡然下令:“收光!”

晁宁倒是不迟疑,一把将油门全部给收掉了。而徐苍在油门的那一刻,顿了一下配平,在发动机声音都已经明显消退的时机下,徐苍再度开始往后打配平。自此之后,徐苍的主电动配平就没有停过。

由于此前飞机能量很大,所以,一把将油门收光并不会使得飞机快速泄了力,而是在俯仰配平的作用下,飞机姿态缓缓增大。在小飘了三四秒后,徐苍从目视来看,感觉姿态差不多出来了,于是配平停止。

神奇的是,在配平轮结束转动的一瞬间,飞机起落架恰好落到跑道上,两者相差几乎微不可闻,端是珠联璧合,精巧无比。

飞机一落地,徐苍立时松开驾驶盘,左手朝着晁宁平摊着:“交操纵!”

晁宁哪里敢放松,马上接过操纵,反推,减速板全部用上。

徐苍往后面一仰,右手放在膝盖上,微微有些颤抖。前面这右手连打接近四个小时的配平,手都麻了。原以为这次波音777的跨洋飞行会是轻松写意的,哪里知道如此辛苦。….

不过,再怎么说也算是安全落地了,期间没有出现什么问题。在滑到一处远机位后,晁宁一切发动机,便是急不可耐地问道:“我感觉可以模仿正常的拉平过程啊,五十英尺的时候往后大一些配平,我应该可以配合上配平的。”

“配合什么?”

“柔和一致地往后带杆啊,配平不是正好可以符合这个要求吗?我也是机长,可以看得出来下沉的,也能修正好油门的数值。”

徐苍晃了下右手,随口说道:“你回忆一下,你落地时真的是柔和一致带杆吗?你有过抽杆吗?我也有过。有很多人说这个不好的习惯,但是这是不是说明实际航班中落地根本就不会柔和一致地带杆?即便是在静风环境下,有几次飞机能保持不变的下沉?我们是需要通过升降舵来控制飞机下沉的,只不过有些人动作粗猛,才有抽拉杆的现象。”

“升降舵的反应很快,俯仰配平能吗?能做得如此精细吗?不能吧。那就减少它的操纵量,只在最后二十到三十英尺进行持续性输入。你知道,我为什么要选择大能量落地吗?”徐苍反问。

晁宁倒还是看得清楚:“你只让我一口气收光油门,那就只能顶着大能量下去啊。”

“你有没有想过,俯仰配平的行程速度是要远低于升降舵的。所以,在我三十英尺开始往后打配平到落地,实际上俯仰输入量并不大,这就意味着接地姿态会比较小。什么样的飞机状态才可以小姿态接地啊?”徐苍笑道:“不过,这也不是很难,想来你也做得出来,是吧?”

晁宁若有所思,没想到其中还有关于俯仰配平输入量偏小的考量在,这个关节他是一点儿也没有想到的,只能说在境界上,他跟徐苍差距是有些大了。

首节上一节226/43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