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当初的东海机械厂现在怎么样了?”宋运萍这话是看着弟弟宋运辉说的,其意不言而喻。
宋运辉道:“东海机械厂还是东海老牌的国营企业了,早些年的实力还是十分雄厚的,在省内都能排在前列,可惜这些年同样江河日下,去年已经开始整改重组,目前的话,好像没见有什么起色。”
如今早已不是国营称雄的年代的,伴随着改革开放,国内不论什么资质的企业,都开始大浪淘沙、千帆竞渡的局面,那些个意识比较超前,一早就开始整改,顺势而为的,如今已经渐渐展露了头角,可那些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的,自然也在时代的浪潮中,被涌起的后浪们拍在了沙滩上。
王重道:“时代在进步,计划经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整改是必然的,现在市场竞争这么激烈,不说那些争相冒头的民营企业了,就是国营企业,同行之间也是竞争关系,要想提升市场竞争力,唯有改革。”
“没错!”宋运辉深以为然的道:“人民日报上说,改革开放是实现我们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这话绝不是说手而已。”
一家人聊着聊着,话题就转到了这上面,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谁叫姐弟二人,如今都是男女强人呢。
翌日,程开颜来到学校,趁着没课的空挡,拿起桌上的电话,拨通了金州家里的号码,将昨日在饭桌上听到的那些事儿,和自己心中的不痛快,一股脑告诉了母亲。
“什么?”程母一听程开颜这么一说,立马脸色就变了:“你说真的?”
“妈!”程开颜顿时不乐意了:“我骗你干什么。”
“妈不是这个意思!”程母赶忙解释,免得女儿误会:“妈只是跟你确定一下。”
“你确定宋运萍和王重是这么说的?”程母再度跟女儿确认。
“当然了!”程开颜斩钉截铁的说:“昨天吃饭的时候,他们当着一家人的面说的。”
“对了,昨天我还听他们聊起一个什么‘圆梦助学基金’,也是他们两口子出钱,说什么帮红卫镇那些家庭苦难,上不起学的孩子们解决他们上学的问题。”
“他们想做好事,我们也不拦着!”程母愤愤的道:“可他们这么做,不就是把咱们家当外人吗!”
程开颜也是这般想法,不然也不会给程母打这个电话了:“就是!我也是这么想的,他们根本就没拿我当一家人。”
“宋运辉呢?”程母还算有几分理智,强压着心中的怒火,再度问道:“他知道这事儿的时候是什么反应?”
程开颜没好气的道:“还能是什么反应,当然是支持了。”
母女俩在电话里对宋运辉乃至宋运萍一家子一顿抱怨,程开颜是越说越委屈,越想越觉得自己当初瞎了眼,气愤不已的程母也只能先安慰女儿。
这回宋运萍和王重在东海只待了三天,就回了晋陵,不过王宛这丫头却被两口子留在了东海,倒不是说不肯带她回去,是这丫头跟外公外婆好一阵子没见了,舍不得离开,而且还有哥哥王远和还在襁褓里的可爱妹妹宋涵也在,这丫头又没怎么来过东海,不肯回去。
不过王重觉得,这丫头不肯回晋陵,主要还是那天王重和宋运萍领着他们姐弟去了一趟杨巡的商场之后,那丫头被商场里头的儿童游乐区把心给勾住了,哪里还舍得回乡下老家去。
恨不能直接让杨巡在商场里头给她弄个住的地方,直接住在里头。
王重和宋运萍商量着,就把这丫头留在了东海,反正有宋季山跟宋母照看,两只羊是赶,三只羊也一样是赶。
正好他们两口子也能趁着这个暑假,把‘圆梦助学基金’那边的事儿都给鼓捣清楚。
杨书记一个人的速度优先,但好在第一批被筛选出来的孩子并不算太多,拢共加起来也就三十多个,当然了,这既跟筛选的范围有关,也跟这几年‘锦绣服饰’和‘天运’只要飞速的发展有关。
大多数乡亲都跟在王重两口子身后挣了不少钱,虽然谈不上日子过得有多富裕,但维持基本的生活,照顾老人,供孩子读书却足够了,还能余下不少,日积月累下来,还能用来改善家里的生活环境。
盛夏时节,酷暑难耐,杨书记顶着满头大汗,提着她自己缝制的手提包,把一沓文件递给王重。
“这就是第一批三十八个孩子的详细资料,从学校到家里,都在里头了。”杨书记一边喝着水,一边说道。
“辛苦您了!”王重对杨书记道:“调查阶段的工作结束了,等待会儿咱们把这些孩子的情况都跟您了解清楚之后呢,您休息几天,正好趁着这几天,把地里该收的药材都给收了,别耽搁了收成,等我跟小萍这边忙完了,再通知您开展下一步的工作。”
“成!”杨书记也没跟王重客套,毕竟这事儿是之前她来基金会的时候就已经说好了的,而且如今地里的药材也到了收获的时候,杨书记种的药材虽然不多,但收起来可也有一阵子好忙的。
这也是杨巡没敢告诉母亲,自己还欠着银行一屁股的贷款,不然的话,以杨书记的性子,怕是累死累活,也得趁着自己现在还干得动,给杨巡多攒点钱,好让杨巡还银行的贷款了。
三十八个孩子,二十六个家庭,苦难各不相同,有的是因为家里孩子多,父母负担不起那么多孩子上学的费用,这才无奈选择让孩子辍学,可有些则是因为家中忽逢变故,家里欠下了一屁股的债,别说是读书了,连平时吃饭都只能将就。
对于这种情况,单单只解决孩子的学费,自然解决不了问题,还需要更加彻底的法子才行。
关于这点,王重和宋运萍也早就商量过了,只单纯的给钱肯定不行,还得让他们的家庭能有一份稳定的收入来源,能够让孩子们可以没有后顾之忧的继续读书,继续学业。
正好,不管是‘锦绣服饰’还是‘天运制药’,都能够再提供一批工作岗位,虽然不多,但足以将这二十多个家庭全都解决。
王重也深知‘升米恩,斗米仇’的道理,所以‘圆梦助学基金’也不会完全不计成本的把钱直接送给这些孩子,这些家庭,而是在政府的监管之下,跟这些想要继续学业的孩子们,签订一份无息贷款的合同。
顾名思义,给这些孩子们念书用的钱,就是‘圆梦助学基金’借给这群孩子们的,在孩子们继续学业期间,这笔款项都不会计算利息,直到他们结束学业之后。
从他们结束学业的那天开始,这笔贷款就跟银行给个人贷款一样,开始计算利息,第一年的利息很低,只有银行贷款正常利息的30%,第二年则增长到60%,直到第三年,利息跟银行借贷的利息一样,并且不再累加,直至这群孩子们把本息还清。
而孩子们归还而来的钱,也会继续投入到‘圆梦助学基金’的运转之中,继续为其他有需要的孩子们提供助学贷款。
两口子这一忙活,就是整个暑假。
直到开学前夕,才再度回到东海。
两口子驱车来到家门口,才刚下车,就听到屋里传出来的欢笑声。
宋运萍也没等王重,快两个月没见到儿女,她都想死了,当即快步走进屋里,正好瞧见沙发上,正跟儿子女儿玩的不亦乐乎的梁思申。
“梁小姐?”宋运萍有些惊讶,既是惊讶于梁思申出现在自己家里,又惊讶于梁思申看着高冷难以接近的女强人,竟然会跟自己儿子和女儿玩到一块儿去,还玩的那么开心?
只见自家儿子跪坐在客厅的茶几边上,茶几上那些果盘什么的都被拿走了,只剩下一堆不规则的拼图,儿子正专心致志的拼着拼图,而女儿王宛,则跟梁思申两人坐在沙发上玩穿花绳。
笑声自然是从年纪虽小,性子却外向甚至于有些豪放的王宛口中发出的。
“梁阿姨,不是这样的,你要这样,从这里翻过来,再这样,穿过去”王宛这丫头,竟当起了梁思申的老师,教的那叫一个认真,脸上的笑容那叫一个灿烂。
关键是梁思申学的也很认真,面对王宛的传授,没有半点不耐烦。
“玩什么呢!”
“小萍姐!”梁思申听到宋运萍的声音,立马起身,同宋运萍打招呼。
“妈!”
“妈!”
正沉寂在游戏世界中的王远和王宛,也急忙起身,也顾不上手里的游戏了,高兴的跑向宋运萍。
王重和宋运萍这段时间为了忙活‘圆梦助学基金’的事儿,一直留在晋陵,没来东海,兄妹俩算下来也有快两个月没见到父母了,虽然每天晚上都会通电话,可打电话哪赶得上现实里团聚。
一大一小,一人抱着宋运萍一条腿不肯撒手。
“好了好了,都这么大的人了!”宋运萍话音刚落,王远的脸就红了,意识到还有个梁思申在,赶忙往回退了几步,站的笔直,还干咳了两声。
王宛这丫头可不管那么多,抱着老妈的腿就不肯撒手了,东海确实好玩,可再好的地方,呆的久了也就那样子,而且这丫头到底只是个小娃娃,一下子和父母分开这么久,不见的时候,这突然一见面,哪里还能忍得住,立马就撒起了娇。
第612章 志同?道和?
听到宋运萍和王重的声音,披着围裙的宋母也从厨房里走了出来,看到女儿女婿,脸上顿时就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妈!”
“来了!”
“你跟小远他爸先坐一下,午饭马上就好了!”宋母说着转身就进了厨房。
“妈,我来帮你!”宋运萍话音刚落,就把女儿往王重怀里一塞,起身就跟着宋母进了厨房。
一进厨房,宋运萍还不忘先把厨房的门给关上,然后才凑到宋母跟前,小声问道:“妈,梁小姐是怎么回事儿,她怎么在我们家?”
“嗨!”宋母道:“这不是上了初中要学英文吗,听说东海的学校,小学的时候就开始教英文了,我们担心小远开学以后跟不上同学的进度,本来是打算让小辉教小远英文的,可小辉工作太忙,没那么多空闲的时间,小辉就推荐了梁小姐,说是这个梁小姐以前是她的学生,还出过国,留过洋,英文好的不得了呢!”
宋母噼里啪啦说了一大堆,但意思还是说明白了。
宋运萍听得点头道:“看来还是咱们小辉有面子,连这种海归精英都能请过来给咱们小远补习英文。”
“那不是!”宋母道:“谁叫咱们小辉以前是人家的老师呢!”
“不对呀,今儿也不是周末呀,这位梁小姐不是小辉他们厂的合作对象洛达的高管吗?怎么会有空来教小远英文呢?”
“听梁小姐说,她最近好像在休假,没上班。”宋母说道。
“休假?”宋运萍倒也怀疑什么,只是觉得有些奇怪,可又觉得没什么不合理的地方,毕竟梁思申确实是宋运辉以前带过的学生,听说这姑娘以前出国都是听了自己弟弟的建议,现在看在弟弟宋运辉的面子上,来给自家儿子补习英文,看上去确实没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你和小远他爸怎么过来了也不提前说一声!”说起这个,宋母就忍不住白了儿女一眼,有些埋怨的道:“我也好提前准备你们的饭。”
宋运萍笑着道:“这不是想给你和我爸还有小远他们一个惊喜吗!”
“还惊喜呢!”宋母仍旧没好气的道:“都快两个月了,也不说过来看看,你知道小宛那丫头有多惦记你们吗?晚上睡着了做梦都在那儿喊爸妈呢!”
“这不是没办法吗!”宋运萍叹了口气,有些无奈的道:“谁能想到,就一个助学基金,弄起来竟然那么麻烦!”
“我跟小远他爸来来回回不知道跑了多少趟!”
“很麻烦?”宋母看着女儿眉宇间的一缕愁绪,内心一颤,不由得道:“要是太麻烦的话,要不就算了吧!虽说是做好事,可要实在费力不讨好的话,也没必要非要做。”
说到底,宋母还是担心自家女儿。
“放心吧妈!”宋运萍双手搭在母亲的肩上,微笑着道:“都弄好了,主要咱们这是第一回做这种事情,还不熟悉,我跟小远他爸还有杨书记,都是边做边学,做起来不免慢一些,现在我们都有经验了,等下次再做的话,应该会快上不少。”
宋母点了点头,却又忍不住好奇的问:“那三十多个孩子,等开学就都能上学去了?”
宋运萍道:“当然可以,我们已经跟学校那边都联系好了,书本费、学杂费这些都已经交齐了,到时候他们只要去学校报道就行了。”
“办妥了就好!办妥了就好!”宋母的目光有些恍惚,不知想起了什么。
“对了妈,我爸呢?怎么不见他?”宋运萍这才想起来,在屋里没见着老爹宋季山的人,赶忙问起了宋母父亲的去向。
宋母道:“他呀,最近跟个邻居学了钓鱼,瘾大着呢,每天一大清早就拿着鱼竿,提着桶出门跟人钓鱼去了,不到傍晚绝不会回来。”
“钓鱼?”宋运萍确实没想到,自己父亲竟还有这爱好,以前到是经常见父亲和丈夫下棋,但钓鱼还真没见过。
“诺!”宋母拉开柜门,露出柜子里一大碗用油炸过的小鱼,对宋运萍道:“这些都是你爸钓的!”
“去掉内脏,清洗干净之后,用油一煎,那叫一个香,小远和小宛都特别喜欢吃。”
要是以前,别说是煎了,宋母连炒都不怎么舍得,家里大多数的菜都是用炖的,因为炖起来最省油,还有汤能够饱腹。
不过现在家里的日子越过越好,如今又有了两个外孙,王远倒是还好,虽说也没怎么吃过苦,但不怎么挑食,可王宛那丫头就不同了,没油水的不吃,太油腻的不吃,苦的不吃,太咸了也不吃。
味道太冲,太膻太腥的也都不肯吃。
“妈,小宛那丫头是个无法无天的,你可别太惯着她了。”
“我就是惯着也惯不了几天了,过两天你们不得把她带回晋陵啊!”宋母有些幽怨的道。
主要还是心里舍不得外孙女,毕竟王宛这丫头,从小到大,跟她这个外婆待在一起的时间,可比跟王重和宋运萍这两个做父母的要多的多。
“妈舍不得我们把小宛带回去?”宋运萍把脑袋凑到宋母跟前,笑着问道。
“舍不得又有什么办法!难不成你们两口子还把她留在东海吗?”宋母没好气的道。
宋运萍却道:“留在东海也不是不行。”
宋母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可等她回觉过来的时候,就忍不住疑惑的看向宋运萍,眼神中满是不解:“嗯?”
宋运萍道:“其实呢,我跟小远她爸商量过了,要是小宛愿意的话,让她留在东海上学也不是不行。”
“反正小宛这丫头以前都是妈你和我爸照顾,她跟你们在一起的时间,可比跟我和她爸在一起的时间长。”
“那你们呢?”宋母问道。
宋运萍道:“晋陵离东海又不远,我跟小远她爸一有空就开车过来。”
“您觉得怎么样?”
“这”宋母脸上露出犹豫之色,然而内心深处,已然被宋运萍给说动了。
“要是小宛愿意的话,也不是不行!”宋母道。
“妈,不过有一点我可得先跟您说清楚!”宋运萍却话音一转。
“说什么?”宋母好奇的问。
宋运萍道:“小宛要是也留在了东海,您跟我爸再想回晋陵长住,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宋母又不傻,稍加思索,便知道宋运萍说的是什么意思,如今小宛的年纪还小,更何况还有个更小的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