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是东海本地的某个国营大厂,因为厂里设备升级,要更换电路,就从杨巡的电器市场里采购了一批电线、开关、变压器、电机等等一系列的设备元件,奈何找上的那个老板是个黑心的,为了赚钱,把不知道从哪个小作坊弄来的电线和电器元件贴上别人的牌子,卖给了那个国营大厂。
一开始的时候还没什么问题,可随着时间一长,设备的持续运转之下,那些劣质的电线和电路元件根本就支撑不住国营大厂那么大的用电量,最后直接烧了,连带着把那个国营大厂刚刚更换的设备都烧掉了好几台。
幸亏当时有人在旁边,及时关闭了电源,果断把线路给断了,这才没有造成更大的损失,不然的话,指不定会酿成怎样的后果。
可饶是如此,这事儿也没那么容易解决。
国营厂那边的一大群领导带着警察气势汹汹的来到了杨巡的电器市场,可那个卖劣质电线跟电路元件给他们的老板早就听到消息卷着细软跑路了,只剩下一个空荡荡的摊位跟一个什么都不知道,只是给那老板打工的小伙还在柜台那儿。
不止那个打工的小伙,作为电器市场的负责人,杨巡也被警察叫回去配合调查,杨巡倒是很配合,在警察面前,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可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怎么可能还瞒得住,没两天功夫,这消息就传遍了整个东海。
虽说这事儿跟杨巡没有直接的关系,但那个跑路的老板到底是在杨巡的电器市场里做买卖的,人家连国营厂都敢坑,更何况是别人,杨巡那个电器市场的口碑也因此一下子跌落到了谷底,原先那些经常在这边采购的单位和个人,也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其他地方。
经过这么一遭,原先生意兴隆,门庭若市的电器市场,一下子变得门可罗雀起来,再也不见往日里的喧嚣和拥挤,柜台前讨价还价的场景也不复存在,余下的商户们见没有生意上门,也纷纷动了别的心思,要不是合同还没到期,他们一下子也找不到合适的地方,估摸着早就搬走了。
杨巡如何不知道眼下自己面临的境地,只是现如今的他,纵使已经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可一时之间也想不出什么好法子来改变现在的局面。
眼瞅着电器市场的生意一点比一天差,商户们每天就是干坐在柜台后,几天也开不了一个单,好不容易有一个上门来问价的,也只是单纯的问问价钱,并没有买的意思。
商户们的脸也越来越黑,杨巡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要是电器市场垮了,那旁边还在建中的商场,就算是建好了,装修完了,也未必肯有人上门。
杨巡十几岁就开始做生意,对于做生意,也算是有几分心得,深知这样下去不行,奈何自己每日抓耳挠腮,冥思苦想也没想出来的好主意。
无奈之下,杨巡的脑中再度浮现出一个熟悉的面孔。
晋陵县,诊所内,王重刚刚替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大爷号过脉,为其推功过血,按摩了一会儿之后,开了几副安神助眠的中药,把人送走,桌上的电话就响了起来。
“喂!”护士接过电话,“你好,这里是康*诊所!”
“你好,我是杨巡,我找王重王大夫!”
“是杨大哥啊!王大夫在呢,你等着,我这就去叫他!”小护士是诊所里唯一一个护士,也算是王重的半个徒弟,上过初中,因着家里条件不好,早早就帮着家里下地干活了,因着人机灵,手脚勤快,对辨识药材有一定的天赋,被王重看上,招进了诊所,一边当护士,一边给王重当学徒,帮着打下手,顺道学习医药方面的知识。
在王重的建议下,小姑娘最近正在筹备考证的事情。
诊所不大,王重很快就拿起了电话。
“杨巡?”
“姐夫!”电话另一头的杨巡,就跟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激动的眼泪都快出来了。
“怎么了?”王重听出了杨巡话音的不对劲,于是便问道。
“姐夫!是这样的!”杨巡强忍着内心的委屈和酸楚,将最近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跟王重说了。
“姐夫,你说现在我该怎么办?要是再这样下去,不但是电器市场,就连还没建起来的商场都得黄了!”杨巡此刻就跟那热锅上的蚂蚁没什么区别,急的已经彻底没了方向。
王重道:“你现在最应该担心的,是政府跟银行!”
“政府跟银行?”杨巡被王重说的一愣,可立马就反应了过来,当即心底一突。
只听王重道:“你从银行贷款,是政府给你担保,用你的电器市场当抵押,现在你的电器市场生意一落千丈,几近无人问津,要是等到那些商户们都从你的电器市场搬出去,电器市场的价值也就跟着一落千丈,你觉得政府跟银行那边会怎么想?”
“这”杨巡慌了:“姐夫,那我现在该怎么办?”
“首先,政府跟银行那边你必须得去!不管你怎么说,但态度一定要好。”王重道:“再然后,就是电器市场里头那些商品质量的问题,必须要解决,同样的,要让大家看到你解决问题的态度!”
“解决问题的态度?”现在的杨巡脑子还是懵的,一时之间有些缓不过来。
“可现在的问题是,大家都不去我那儿买货了,我就是想表明态度,也没机会啊!”杨巡无奈的道。
王重道:“所以才让你去找政府跟银行。”
“你现在欠着银行那么多贷款,你的电器市场又没了生意,你那个还没建好的商场,说不定就得鸡飞蛋打了,你说现在最着急的是谁?”
杨巡脑中灵光一闪,下意识就说道:“是银行!”
“要是我的电器市场跟商场黄了,银行收不回贷款,就只能把我的电器市场跟商场收回去,可商场还没建好,电器市场生意也不景气,留不住商户,收不到租金,银行就算是把电器市场拿到手了,也是亏本的。”
“你看,思路这不就理出来了吗!”王重笑着道:“不管怎么样,现在最不希望你倒台的,第一个就是银行!”
这回儿杨巡已经转过弯来了:“然后我再去政府那儿,求爷爷告奶奶,求领导出面?”
“这种事情,政府怎么好出面,不过你的态度得先摆正了,然后再想办法,让外人相信,像这次的劣质电线和元件事件只是个例,而且只有这么一次,以后你的商场里,绝对不会再出现类似的劣质产品。”
“至于怎么让别人相信你,以你的聪明才智,我想不用我提醒,你也应该有办法吧!”
其实这次的事件,就跟原著中杨巡在金州遇上的因劣质电线和开关导致煤矿倒塌的事件本质上没什么区别,只是发生的地方不同,事情的大小也不同而已。
而且这批劣质电线也不是从杨巡手里头出的,而且凡事都是利弊共存的,这次的事情要是利用得当,说不定还能让杨巡的电器市场生意再上一个台阶呢。
第570章 变故
杨巡本就是个极聪明的人,经过王重一番提醒,理清了思路,很快就想出了应对的法子。
杨巡思衬再三之后,率先跑去政府,先是一阵哭诉,把自己说的可怜兮兮的,受那跑路的老板牵连,搞得他现在是平白无故沾了一身屎,有苦说不出,哭着喊着求政府早日把人抓住,好还他清白。
然后就是表明态度,让领导们给他几天时间,一定把电器市场的问题解决。
一番折腾下来,总算是换来了领导们的松口。
至于银行那边就好解决了,现在欠钱的可是杨巡,而且欠的还不是简单的几千几万,银行恨不能把杨巡当祖宗供着,生怕杨巡也跑路了,留下电器市场跟那还没建成的商场两个烂摊子让他们自己扫尾,到时候当初拍板贷款给杨巡的那几个银行领导都得跟着吃瓜落。
解决了银行和政府这边,杨巡这才得以抽出全部的精力,准备解决电器市场因为这次的事件而导致生意跌落谷底的事情。
另一边,晋陵县,满心欢喜的宋运萍拖着一身的疲惫从江北回到晋陵,脸上的笑容几乎就没有断过。
“这么开心,看来这次江北之行,收获不小啊!”王重看着满脸笑容的宋运萍,忍不住笑着调侃道。
宋运萍也笑着道:“一个月后,江北地区的十九家加盟店就能同时上线了,咱们这边可也得抓紧了。”
“速度这么快?”饶是王重也有些意外:“看着你这位吕姐实力不容小觑啊!”
宋运萍道:“吕姐确实很有实力,而且就连运输的问题也解决了!”
“运输?”王重道:“你这位吕姐不就做货运生意的吗?”
宋运萍点头道:“嗯嗯!我跟吕姐商量好了,以后送往江北地区的货,都由吕姐的货运公司派车上门来取!”
“那确实方便不少!”王重笑着看着宋运萍道:“不过天上没有这种掉馅饼的好事儿吧!”
宋运萍道:“当然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儿!”
“江北只是尝试,要是合作顺利的话,以后咱们江南这边运输,也都可以交给吕姐的货运公司。”
王重闻言不由得笑着摇摇头道:“看来你这位吕姐,也不是什么简单角色!”
“确实不简单!”宋运萍深以为然的点头道:“你是不知道,吕姐在江北的实力有多强,十九个县市,十九个门店,我们只花了半个月的时间就全部搞定了,其中大部分时间都是花在了调查选址上,真正签合同的时间,加起来三天都不到。”
王重点了点头,说道:“她实力越强,对咱们越有好处。”
“只是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无!虽说这位吕姐跟徐县长是世交,但咱们也不能对她盲目的信任。”
生意场上,追寻的从来都只有利益,从古至今,为了利益,兄弟阋墙,父子反目,好友翻脸成仇的例子不胜枚举,人心这东西,向来都经不起考验,王重也不想考验。
宋运萍点了点头,忍不住好奇的问起关于王重药厂的事儿:“你的天运制药最近怎么样了?一直也没听你提?”
王重道:“还能怎么样,老样子呗!”
“不是听爸说,你们最近又推出了一款新药吗?销量怎么样?”如今宋运萍管的可不只是纺织厂,还有东海跟金州两家旗舰店,在晋陵县内的铺子也得他时时盯着,原材料、账目,样样都得自己亲自过眼才放心。
为此王重没少说她,可宋运萍当时听了,过几天却又故态萌发,仍旧还是老样子。
“还行吧!”王重道:“卖药跟卖衣服还是有区别的!”
虽然都是把东西卖给别人,但正如王重所说,卖药跟卖衣服还是有区别的。
这年月,人们对于衣服的追求,已经渐渐从耐穿实用,从夏天的透气舒爽,从冬天的防寒保暖发展到了款式的新颖,样式的好看,甚至有些夸张的,已经开始向刚刚流入国内的港台电影和电视剧里头的明星们看齐了。
可人们对于药物到底需求,却仍旧还跟以前一样,药效要好,价格也要便宜,适用于大众。
经过这么几年的几年,天运制药推出的好几款成药,早已经走出了晋陵县,都不用王重自己打广告,省城、东海的医院闻讯都自发找了过来。
这年月还没那么多弯弯绕绕,多数人心之中还留有几份纯朴,如今王重的天运制药,已经有八款成药通过了检验,被省内的各个医院药房录入,成为省内老百姓们的日常用药。
不过天运药业跟锦绣服饰的运转模式却又不同,锦绣服饰需要通过打广告,通过宣传让更多的人知道自己,从未喜欢上自己。
天运药业经过县政府的帮扶,徐县长的推荐,还有县医院好几位老医生的牵线搭桥,先是跟东海和金州几个国营大厂的厂医院搭上关系。
省内的这些大小医院的医生们,总有那么些个同学老师旧交什么的在别的医院任职,在王重迥异于他人的宣传推广之下,加上天运药业推出的成药的惊人效果,这才使得天运制药获得了在省内这些大小医院医生们的认可。
宋运萍当然知道二者的区别,自家的广告打的震天响,每天不是锣鼓队举牌游街,就是在电视广播和报纸上打广告,钱跟流水一样往外花,自己辛辛苦苦好几年才攒下的那点钱,有大半都花在了打广告上,这才有了如今锦绣服饰的腾飞。
可王重呢?
不声不响就把药厂给办了起来,还办的这么红火。
宋运萍这辈子都没佩服过几个人,可丈夫王重,却是这仅有的几人之中,让宋运萍最佩服的一个。
锦绣纺织厂再度进入到高速发展的阶段。
厂房、设备、人手三方面都迎来了全方位的增长,宋运萍也愈发忙碌,成日都泡在厂子里,恨不能把家都给搬到厂子里去。
宋季山跟宋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唉!”刚把小外孙女哄睡着的宋母叹了口气,无奈的道:“以前小萍没工作的时候,咱们担心她找不到工作,担心她找不到合适的对象!”
“现在她有工作了,又担心她工作太忙,累坏了身体!”
“唉!”
说着说着又是一声叹息。
旁边正鼓捣药材的宋季山闻言动作下意识的顿了一下,眼神也有那么一瞬间的变换。
“儿孙自有儿孙福,女儿大了,已经不是从前那个小姑娘了。”宋季山感慨着道。
“大了还不是一样,只知道工作,不知道注意身体。”做母亲的,关心的从来都不只是儿女挣钱的多少,是不是有前途,有出息,而是他们的健康,他们的幸福。
宋母的话中虽有对女儿的怨念,但更多的却是一个母亲对女儿的关心。
“儿大不由娘!”宋季山道:“再说了,不还有王重在吗!咱们说了她不听,可王重说的,她还是会听的。”
宋母又叹了口气,无奈的道:“会听就好了!你以为你女婿平时没说她呀!”
“唉!”宋季山也叹了口气,神情间满是无奈。
要说了解,其实他远比老伴要更了解女儿,虽然平日里父女俩的交流并不多,但作为父亲,宋季山对女儿的关心一点都不比宋母这个当母亲的来的少。
宋季山本就不是那善于言辞之人,而且作为父亲,跟女儿之间有些话自然不好说,但这并不影响宋季山对女儿更加细致的观察和了解。
毕竟男人比女人在思维上要更加理性和客观。
忙活完手上的活,宋季山就骑着宋运萍帮他买的三轮车出了门。
红卫镇完小大门外,宋季山将三轮车停在路边,站在校门外冲着校门口往里翘首以盼。
“宋大夫!”宋季山刚站没一会儿,原本还在岗亭里值班的保安就笑着走了出来,冲宋季山招手。
“又来接孙子放学啊?”保安是个五十多岁,鬓角早已斑白,头发也稀松枯黄的小老头,个头不高,干干瘦瘦的,人却十分热情。
“是的!”宋季山脸上挤出个笑容。
“您上次给我开的那药可真这个!”小老头说的竖起大拇指,脸上满是笑容。
“那药只能指标,不能治本,你这毛病拖的太久了,想要根治难度太大,只能慢慢来!”
平日里的宋季山话就不多,一旦涉及到病患这方面的话题,人就更加严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