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光字片开始的影视诸天 第569节

  没多久,二人来到镇上,可王重却径直拉着宋运萍奔着车站而去。

  “咱们来车站干什么?”宋运萍不解的问。

  王重道:“来车站当然是等车去县里了。”

  山背大队并没有车去县城,想去县城,只能到镇里搭班车。

  班车每天两趟,冬夏两个时间表,二人刚刚好赶上最后一趟。

  这年月自然没有什么超载的说法,二人站在车上,一路颠簸着到了县城。

  下车后,王重就径直拉着宋运萍奔着县里供销社而去。

  “喜欢吗!”看着供销社里摆着的崭新的缝纫机,王重问宋运萍道。

  宋运萍立马摇头。

  王重却笑着对售货员道:“就拿这台!”

  随即又拉着宋运萍扯了三种颜色的布,买了十来斤棉花,又买了不少零零碎碎的东西,这才大包小包的搭班车回到镇上。

  王重在镇上雇了辆驴车,二人这才坐着驴车,带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回了山背大队。

  还没进大队,就听见一阵哟呵声。

  “卖馒头!”

  “卖馒头了!”

  “是小杨巡!”宋运萍伸手指着前头路边上那个正挑着担子的瘦小身影道。

  “还真是那小子!”杨巡跟宋家姐弟的关系不错,这小子也是个记恩的,两家常有来往,王重也见过杨巡几次。

  “杨巡!”

  “杨巡!”

  宋运萍一边招手,一边冲前头高声喊着。

  前头正挑着担子吆喝的杨巡也听到了宋运萍的声音,忙扭头往回看,见着宋运萍,当即就兴奋的放下担子迎了上来。

  “小萍姐!”

  “卖馒头呢!”

  杨巡的个头不高,连宋运萍都比不上,人也干瘦干瘦的,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杨巡家里人口多,条件差,爹又死的早,只靠母亲一人拉扯他跟弟弟妹妹,从小到大杨巡就没吃过几顿饱饭,更别说营养了。

  连饭都吃不饱,个头自然也长不了,好在杨巡这小子聪明肯干,也懂事勤快,十二岁就开始挑着担子十里八乡的卖馒头,挣点辛苦钱,还得躲着稽查,一旦被抓,这些个家伙什可没那么容易拿回来,还得被罚款。

  可为了生计,杨巡却不得不冒这个风险。

  “这是你姐夫,王重!”宋运萍给杨巡介绍王重。

  “姐夫?”杨巡闻言确实愣了一下,王重他当然认识,十里八乡有名的大夫,医术高明,关键收费还不高,很是实惠。

  “姐夫好!我是杨巡!”杨巡赶忙先把手在衣服上擦了擦,然后才伸手跟王重握手。

  只这一个动作,就足以看出这小子对人情世故的精通。

  “咱俩见过几次!”王重笑着道。

  “姐夫记得我啊!”杨巡有些意外的道,脸上始终挂着笑容。

  王重道:“怎么记不得,十里八乡,就你一个成天挑着担子,四处卖馒头。”

  杨巡尴尬的揉了揉后脑勺:“我这也是没办法,家里条件不好,我又是老大,除了卖馒头,实在不知道该干什么。”

  “卖馒头挺好的,脚踏实地,凭自己本事挣钱。”王重道。

  听王重这么说,杨巡脸上笑容更甚:“我赚的也就是个辛苦钱。”

  “对了,小萍姐,姐夫,你们俩这是?”看到板车上的缝纫机,还有旁边堆着的大包小包,杨巡不由得好奇起来。

  宋运萍道:“我跟你姐夫去了趟县里,买了点东西回来。”

  “那我给你们帮忙吧!”杨巡赶忙自告奋勇。

  宋运萍忙道:“不用不用,东西又不多,我跟你姐夫两个人就够了,你忙你的去!”

  杨巡却道:“小萍姐,跟我还客气什么!”

  “再说了,我这馒头都卖的差不多了,也不差这一会儿。”

  没等宋运萍再拒绝,王重就道:“那行,那就辛苦你了!”

  “小萍,你先回家做饭,待会儿叫杨巡一块儿跟家里吃顿饭。”

  宋运萍眼睛一亮,当即便点头道:“那行,我先回去做饭。”

  “不用,我刚吃过了!”

  王重道:“吃过了再吃点!就当是吃我跟你姐的喜酒了!”

第544章 传授

  一架缝纫机可不轻,而且一架好几百块钱,可是精贵东西,稍微磕着碰着,都得心疼死。

  杨巡就是看宋运萍两口子板车上的东西不少,这才主动提出帮忙。

  不想下车的时候,还没等杨巡上前搭手,王重就如一托一举,轻而易举的把百多斤重的缝纫机从板车上搬了下来。

  “姐夫,你力气真大!”杨巡重王重竖起大拇指,一脸钦佩的道。

  杨巡的耐力不错,毕竟经年累月的卖馒头,挑着几十斤重的担子

  “小萍姐,姐夫,真不用,我吃过干粮了!”

  面对热情的王重跟宋运萍,杨巡一脸无奈的笑着想要拒绝二人的盛情邀请。

  “就是吃口饭,你要真不饿,那就少吃点!随便对付两口。”

  王重倒是还好,可宋运萍说什么也要请杨巡到家里吃顿饭,杨巡的年纪小,唇上黄毛未褪,瞧着分明还是个孩子模样,每天却挑着二三十斤的担子,十里八乡的卖馒头,皮肤晒得黝黑,耳朵也被冻得长了冻疮,一双裸露在外的手毫无年轻人的稚嫩,粗糙的像个三四十岁常年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中年人。

  杨巡拗不过宋运萍,只能跟着王重和宋运萍回了家。

  “你先坐会儿,饭菜马上就好!”宋运萍让王重招呼杨巡,自己则转身进了厨房。

  暖水瓶里有早上王重刚烧开的热水,王重泡了壶茶,来到杨巡跟前。

  “喝茶。”

  “谢谢姐夫。”杨巡有些拘谨,王重家从外头看着普普通通,跟大队其他房子没什么两样,可一进门却完全是另外一个模样。

  地上铺着红砖,三面靠墙的位置都各自摆着两张圈椅,中间是一张高几,正对着大门的墙上挂着几幅人体经络图,解剖图,还有全身骨骼图,靠墙是一张长案,案上摆着茶盘、暖水瓶,干净又整洁。

  “姐夫,你家收拾的可真干净。”杨巡主动找起了话题。

  王重道:“都是小萍的功劳。”

  “姐夫,你跟我姐是什么时候结的婚,我怎么没听人说?”杨巡好奇的问道。

  王重道:“昨天领的证,没怎么办,就请了杨书记当证婚人,我们两家人坐在一块儿吃了顿饭。”

  “昨天?”杨巡有些意外,他还以为王重跟宋运萍早就结婚了呢。

  “这么冷的天,你怎么还出来卖馒头?”王重问道。

  杨巡低下头,有些不好意思:“没办法,我家里条件不好,我不卖馒头,弟弟妹妹的学费就凑不齐。”

  王重点了点头道:“现在天这么冷,你这馒头不好卖吧!”

  杨巡叹了口气,也没隐瞒,直言道:“确实不好卖。”

  王重道:“这大冬天的,就算你用棉被包着,可放不到两小时,那馒头就被冻得硬邦邦的了。”

  “你就没想过做的别的?”

  杨巡摊开手无奈的道:“可我除了卖馒头,什么也不会呀。”

  王重看着杨巡那张还带着几分青稚的脸道:“你要是相信我的话,十天后再来一趟,到时候我教你一个赚钱的法子。”

  “赚钱的法子?”杨巡看着王重,目光中带着疑惑。

  王重道:“放心,不是让你去杀人放火。”

  “那是什么?”杨巡好奇的问。

  王重却神秘一笑:“你要是真有兴趣的话,到时候过来就知道了。”

  杨巡点了点头,没再追问。

  王重家就在宋家后头,王重买了缝纫机这么大的事情,还没进村就已经传遍了整山背大队,引来了无数人围观。

  这不两人才刚坐下没说几句话,就有串门的来了,说来看看王重新买的缝纫机。

  “王大夫,听说你家买缝纫机了?”

  “刘婶儿你消息真灵通,我这才刚到家,你就知道了!”

  “嗨!那可是缝纫机,你还没进咱们大队,消息就传遍了。”

  “你家缝纫机放哪儿的呢?让我们瞅瞅呗?”

  这年月,一台缝纫机在城里不算什么稀罕物件,可在农村,却是实打实的稀罕物。

  “在西屋呢,刚抬回来,还没来得及装。”

  “还没装呐?”

  王重起身掀开西屋的帘子:“诺,就在那儿呢。”

  刘婶再在门口朝里头一看,果然只见缝纫机的台面,却不见机器,可刘婶还是忍不住好奇的走进去近距离观察起来。

  问过王重的意见,得到允许过后,才小心翼翼的把手放到缝纫机上。

  “王大夫,你这是打算让你家小萍当裁缝?”刘婶好奇的问道。

  “这不是小萍的工作一直也没个着落吗,我哪儿舍得让她干地里那些重活累活,这不就寻思着买台缝纫机回来,让她干点缝缝补补的活,也能贴补贴补家用。”

  “要不少钱吧?”刘婶又问。

  王重道:“价格倒是不算太贵,就是那票不好弄。”

  现如今什么都要票,缝纫机、自行车、手表,都是精贵东西,自行车还好一些,大队杨书记就有一辆,可缝纫机跟手表整个山背大队还没人有过。

  乡亲们家里但凡有什么要缝补的,基本上都是自家妇女用针线手工解决。

  眼瞅着宋运萍把炒好的菜端上餐桌,两口子跟着杨巡准备吃饭了,来看缝纫机的乡亲们才依依不舍的提出了告辞。

  吃过饭,杨巡也走了,挑着他那沉甸甸的扁担,再度踏上了卖馒头的旅程。

  王重则帮宋运萍把放在西屋的缝纫机装好,帮着宋运萍把买回来的布都裁剪成合适的尺寸。

  看着王重那比自己还要娴熟的动作,宋运萍好奇的问道:“要不是知道你是大夫,看到你这手艺,我铁定认为你是个裁缝。

  王重道:“我一个人这么多年都过来了,这点活儿要是还干不了,那这么多年不是都白过了。”

  宋运萍踩着缝纫机,将裁剪好的布按着王重画好的样子开始缝制,而王重则在一旁处理家里攒下的鸭毛。

  这些鸭毛可是王重攒了好几年的,已经处理过一遍了,但想要用的话,还在进行最后的加工。

  将多余的部分一根根剪掉,将修剪好的柔软蓬松的鸭毛放进簸箕里。

首节上一节569/72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