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支书赶紧给双方介绍。
其实早在之前两边都对对方做过一定的了解,基本的信息都是知道的。
倒是光明有些失态,手里的网球也险些脱手。
“周大哥!”
“光光明哥!”张巧儿紧张的喊道。
“巧儿姑娘!你好!”光明虽然紧张,但说话还算顺畅,就是没了以往的从容。
“巧儿是吧。”王重微笑着道:“赶紧坐赶紧坐,别站着了。”
张巧儿有些拘谨局促,不知所措。
王重的名字在小黑山村可谓是家喻户晓,尤其是这两年,随着王重提供的养殖技术逐渐普及,小黑山村在鸡鸭的养殖上逐渐形成规模。
而且还替小黑山村的鸡鸭和部分农产品解决了销路,极大的改善了村里的生活条件。
张巧儿就是其中一个受益人之一。
张巧儿抬头看了看王重,压下紧张,挤出个笑容来,又看了看老支书,最后目光停留在光明身上,随即迅速的低下头去。
老支书笑着道,“巧儿年纪不大,可干活却是一把好手,去年还拿了我们村的先进,只她一人,就养了一百多只鸡呢。”
哦?王重有些意外,一百多只,光是鸡苗就得不少本钱了,这张巧儿倒是有几分魄力。
“我也不会干别的,力气也不大,也就只能养养鸡。”张巧儿的声音很好听,空灵,清脆。
王重笑着道:“巧儿,我这么叫你可以吗?”
“周大哥怎么叫都行!”虽然有点害羞,但到底是黑土地上长的姑娘,很快就适应了。
“巧儿,光明的情况呢,老支书肯定都和你说过了。”
“说了的!”张巧儿说着还瞥了一眼同样略有几分局促的光明一眼。
“那我再补充补充,你先听听。”
“周大哥你说!”
王重脸上挂着微笑,他对张巧儿第一面的印象不错。
“光明虽然眼睛看不见,可这几年在燕京,跟着一个老中医学习正骨和按摩,眼下已经出师了,以后就留在吉春,不准备往外跑了。
光明的手艺还不错,他师傅说他在这方面很有天分,我和他姐呢,决定就在吉春,给他开一间正骨按摩的铺子,以光明的手艺,不说大富大贵,但维持一家人的温饱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我有自己的事情要忙,而且我家孩子也多,他姐也抽不出时间帮他,所以我和他姐就打算给他说个媳妇,以后也能帮着他一起打理铺子。”
“再就是光明已经看不见,我和他姐都不放心他自己独立生活,所以就想着给他说个媳妇,找个心地善良、且勤快能干的姑娘,帮我们照顾好他。”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你的情况老张叔我也大概都了解了,你要是不反感了,就先和光明接触接触,要是觉得不行,那就直接说,也没事儿。”
张巧儿看了看光明,脸颊迅速攀红:“周大哥,我没有不愿意,光明哥的情况叔爷都和我说过了。”
“就是就是”
“不着急!”看着纠结的张巧儿,王重笑着道:“能成自然是好的,就算不成也没什么,以后该咋样还咋样。”
张巧儿口中的叔爷就是老支书,
“要不你俩先说说话!”
“老支书,上回你在信里不是说村里新下了几窝小狗吗!反正饭还没好,正好我打算弄两只养着看家,不如咱过去瞧瞧?”
说着还冲老支书使了个眼色。
老支书心领神会,笑呵呵的拿着烟杆:“尤其是二蛋他家那窝,那可是赶山犬的后代,可有灵性了,用来看家护院,肯定合适。”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下了炕,有说有笑的走出屋子,把屋里留给两个年轻人。
第56章 胎气
吉春,周家新居。
载着光明把三轮车停进车库,车上除了光明坐着的那块儿地之外,其他地方都被藤框占得满满当当。
各种野生的菌菇、果子晒成的干货,几只小黑山村自己饲养的芦花鸡,还有一只全黑,一只黑白相间的小奶狗,两个多月大小。
三轮车刚刚停好,周聪和就迫不及待的从屋里跑了出来,郑娟也火急火燎的从厨房里跑了出来,身前还披着围裙,手上还沾着面粉。
“怎么样?怎么样?成了没?”郑娟迫不及待的问。
王重笑着瞥了光明一眼:“这你可得问光明了!”
郑娟立马抓着光明追问,忘了自己手上还沾满面粉。
“怎么样,人家姑娘瞧上你没?”
光明脸一红,不好意思的下意识低下头,扭扭捏捏的跟个大姑娘似的,认识光明这么多年了,王重还是第一天见他这幅模样。
“姐~~~”
此时的光明,哪还有半点往日的沉着和从容。
王重见状,赶紧撇下手头的东西,凑过来扶着郑娟,柔声提醒:“着什么急,小心动了胎气。”
郑娟白了王重一眼:“我能不急嘛!”
王重哪还敢藏着掖着,赶忙道:“人家姑娘对咱们光明印象很好,对亲事也没什么意见,过几天咱俩多跑两趟小黑山村,趁早把这事儿给定下来。”
“对对对!是要赶紧定下来!”郑娟乐的脸上都笑开了花,自打郑母走了以后,光明就成了郑娟心底的牵挂。
光明的眼睛在燕京那么多专家教授都束手无策的情况下,郑娟几度在深夜只是暗自垂泪,如今光明的人生大事有了指望,郑娟怎么能不高兴。
可不想这一高兴,肚子里的小家伙却不安分了,不合时宜的闹腾起来,郑娟疼的表情都变了。
“哎呦哟!哎哟哟!”
“嘶嘶!”
疼的倒吸了几口凉气,腿脚都有些软了,王重神色骤变,立刻躬身把郑娟拦腰抱了起来。
“别去医院,屋里歇歇就好!”郑娟见王重抱着她就往外走,赶忙出声制止。
王重却一脸严肃:“这怎么行,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怎么能疏忽大意。”
“更何况你肚子里还怀着孩子。”
听到声音的李素华也跑了出来:“怎么回事儿?怎么回事儿?”
王重赶忙解释:“妈,娟儿肚子不舒服,去屋里抱床被子出来,我带娟儿去医院瞧瞧!”
“好好好!”
李素华一听脸色也变了,看着被王重抱在怀里,一脸痛苦的郑娟,一溜烟就跑进屋里,顷刻间又抱着一床花棉被出来,也顾不上收拾了,把三轮车上的东西飞速搬下,随意丢在地上,直接把棉被铺了上去。
原本被两只可爱的小狗吸引的聪聪和,也一脸担心的站在车边,看着他们的妈妈和舅妈。
王重赶紧把郑娟放上去坐着,李素华本想自己跟上去,可厨房边已经开始做晚饭了,灶里烧着火,这一去不知几点才能回来,李素华只能让光明跟上去,自己在家给四个孩子们做晚饭。
吃饭的时候,聪聪和还一个劲儿的问李素华王重和郑娟她们怎么还不回来,两只小狗暂时被李素华安置在倒座房的空屋里头,还给弄了张甘草和旧棉絮被铺成的小床。
晚上,九点多钟,王重和郑娟光明三人才回到家。
见郑娟行走自如,恢复了正常,李素华一直悬着的心这才落了地。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医生怎么说?”
李素华拉着郑娟的手,一脸关心的问。
郑娟道:“是我没注意,情绪起伏大太大,动了胎气。”
王重笑着补充道:“医生说没什么大碍,这在孕妇里头算是比较常见的,打了点葡萄糖,好好养几天,静心安神,多多走动就行了,药都不用吃。”
李素华彻底放下心,语重心长的叮嘱道:“娟儿啊!你虽然是过来人了,可这生孩子的事儿,可不是有经验就够了的,凡事儿还是得多小心着点。”
“妈!我一定小心。”郑娟郑重的保证。
虽然现在医学条件好,技术先进,可每年因为难产而亡故的孕妇仍旧存在,女人生孩子,还是一样半只脚踏在鬼门关里,可马虎不得。
事关孩子,郑娟可不敢大意。
“对了妈!有个好消息!”王重端着一盘切好的冻梨走过来。
“什么好消息?”李素华还舍不得把郑娟的手放开。
王重道:“光明的亲事有眉目了。”
“哦?”李素华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大喜过望:“真有眉目了?”
“就是你说的那个小黑山村的姑娘?”
王重笑着道:“那姑娘叫张巧儿,父母早逝,家里也没别的兄弟姐妹,就她一人,是老支书的堂侄女儿,吃百家饭长大的,是个勤快能干的。”
“娶媳妇肯定要娶贤惠能干的,那姑娘有啥要求没?”李素华一问就到点子上。
王重道:“要求倒是没啥,人家姑娘就是担心进了城不适应,乡下的生活习惯和城里到底不同。”
“这有啥,多待上一阵子,不就适应了。”在李素华看来,这根本就不是问题。
“既然人家姑娘对咱们光明也满意,那就趁早把这事儿给定下来,光明也老大不小了,是时候成家了。”
“到时候再多要个孩子,也算是对九泉之下的老姐姐有个交代。”
说着李素华就感慨起来。
光明臊的不敢接话,嘴巴闭得紧紧的,努力把自己当一个隐形人。
李素华和郑母还算熟悉,尤其是知道郑家的情况之后,对于善良的郑母,李素华是打心眼里佩服。
一个孀居多年的寡妇,孤身一人,养育着两个完全没有血缘关系的儿女,含辛茹苦,数十年如一日,也不曾抱怨。
“老姐姐生前也没啥别的指望,就盼着你们姐弟俩都能找个合适的对象,幸福安稳的过一辈子。”李素华拉着郑娟的手,看着坐在她对面的光明,神情间满是关切和回忆。
光明既感动,又有些害羞。
“秉昆,既然有眉目了,那就可以提前准备了。”李素华滔滔不绝的说了起来:“新房你们是怎么打算的?是就在这儿呢?还是回太平胡同?”
“我和娟儿肯定是希望在这儿了,不过这还得看光明的意思!”说着王重就把目光看向光明,询问他的意见。
光明虽然还有些不好意思,可涉及到终身大事,还是迅速静下心来思考了一阵:“我想在太平胡同。”
“在太平胡同也好!”
李素华本来还想劝一劝,毕竟这儿是新房,可看着光明坚定的神情,想起那故去的郑母,便也点了头。
“正好,这几天没事儿,我过去把房子重新修缮修缮,贴上墙纸,”王重说道。
孙赶超两口子早在八零年夏天的时候就从太平胡同郑家的房子里搬了出去。
“要是顺利的话,寒假结束之前,就把婚事儿给办了。”
说着王重还笑着和光明说道:“正好,姐夫也能喝一杯你的喜酒。”
第57章 郝父去世
腊月二十四日,王重和郑娟提着昨儿就提前置办好的礼物,正打算吃过早饭后就带着光明去小黑山村,准备把光明和张巧儿的好事儿给定下来。
却不想多日未见的周秉义忽然找上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