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光字片开始的影视诸天 第31节

  “您身体还好吗?燕京住的习不习惯?”

  “好好好!还行吧,我也没来几天。”

  “听昆儿你也是来上大学的?”

  “是的,不过我成绩没有秉昆他们好,上不了燕大和水木,只考上了电影学院。”

  

  郑娟下的厨,做了几个硬菜,王重和蔡晓光没敢喝酒,吃过饭,王重把曹晓光送到街口,叫了辆人力三轮,让三轮车直接把蔡晓光送回电影学院。

  王重自己则骑着车直奔水木去了。

  第二天,正式开始上课。

  此时,王重的个人面板和数年前也有了些微变化。

  【宿主:王重(周秉坤)

  年龄:21

  体:16

  力:16

  速:14

  神:20

  技能:厨艺(lv3)、散打(lv3)、书法(lv2)、驾驶(lv2)、建筑(lv2)、英语(lv2)、中医(lv1)、木工(lv2)、数学(lv1)、物理(lv1)、基础化学(lv1),写作(lv3),军警格斗术(lv2)

  潜能点:0

  技能点:10

  系统积分:70】

  这几年下来,没有花费几分和潜能点,只凭着自己的锻炼,就把体质和力量提升到了16点,代表敏捷的‘速’也从13提升到了14。

  只是技能上面的提升却微乎其微,只有日日坚持不缀的散打,提升到了lv3,还从马守常的警卫员那儿学到一项军警格斗术,也传说中的黑龙十八手,厉害是厉害,不过没有网上传的那么神。

  学业虽重,奈何却遇上个开挂的王重,学习自身专业的同时,还跑去同属于土木工程的水利和道路桥梁的课也给蹭了,同时还在自学英语。

  本身就有lv2的建筑基础,再加上高达20的精神属性,高屋建瓴之下,再重新回过头来学习这些基础,对王重来说不存在难度。

  白天在学校,晚上回大石桥胡同的家,也不骑自行车了,每天早晚来回都用跑的,这种两点一线的生活,王重两天就适应了,每天沉寂在知识的海洋里头不能自拔,除了正常的专业课之外,每天白天王重的时间都安排的满满当当,几乎没什么空闲。

  《水门桥》在金土地上的连载也即将接近尾声,王重的第三本书稿子也写了将近一半了,这本书比前头两本加起来还要长上一些,已经可以算是中长篇小说了。

  大石桥胡同这边,李素华起先还有些不习惯,毕竟燕京对她而言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周遭又没有熟悉的街坊邻居们,想要适应,难免需要时间。

  好在李素华年轻时就是跟着周志刚闯关东到的吉春,有过类似的经历,过了个把月,倒也逐渐适应了在燕京的生活,还和郑娟跟着周边几个邻居都搭上了关系,逐渐熟稔起来。

  时间就在不知不觉间悄然流逝,孩子们日渐长大,也逐渐适应了燕京的生活。

第44章 给孙赶超的建议

  七九年一月,农历腊月中旬,距离春节只剩下十来天功夫。

  又到了周志刚三年一次的探亲假,王重刚放寒假,李素华就迫不及待的拉着郑娟收拾起了东西,准备回吉春去。

  火车票早就买好了,寒假的第三天,王重带着一大家子七口人,踏上了返回吉春的火车。

  家里几年没有住人了,不过收拾的却异常干净。

  房子是孙赶超两口子帮忙收拾的,去年秋天,孙赶超的媳妇于虹给他生了个大胖小子,孙赶超家里人口多,住不下,就想着把房子扩建一下,可住在他家后头的老熊家是光字片有名的混不吝,父子几个霸道又不讲理,在光字片的名声很差。

  当时熊老头带着两儿子,硬是直接把赶超起到一半的房子给推了,双方就这么起了冲突,推搡间于虹给摔倒了,孩子也提前生了下来。

  孩子生了下来,可房子却没建成,于虹和刚出生的孩子连个落脚的地儿都没有,赶超没法子,只能打电话向远在燕京的王重求助。

  王重征求了郑娟和光明的意见之后,让赶超带着媳妇住进了郑家在太平胡同的房子,不过每个月意思意思,交给郑娟一块钱的租金。

  孙赶超两口子心里感激王重和郑娟,就自发的经常过来替老周家收拾屋子,三天两头的开门通风,免得发霉生虫。

  当天晚上,下了班的孙赶超就带着媳妇于虹抱着尚在砸襁褓中的儿子登门了。

  赶超的儿子还小,只半岁左右,都还没断奶,模样生的像于虹,唇红齿白的还挺俊俏。

  “赶超,得亏你儿子是像于虹,这要是生的跟你似的,以后估计想找媳妇就难了。”看着怀里还在酣睡的小不点,王重笑着打趣起来。

  “我怎么了,我媳妇难道不漂亮?”孙赶超满脸自豪。

  别说媳妇了,就连儿子他都有了。

  王重瞥了他一眼:“像于虹这么不嫌弃你的媳妇以为是好找的啊!”

  孙赶超被王重说的一愣,看了看同样有些意外的于虹,揉着后脑勺咧嘴一笑:“这话说的倒是有点道理,像我媳妇这么好的对象确实不多。”

  于虹有些脸红,屁股底下跟火烧似的,赶忙起身丢下一句:“我去给娟儿搭把手。”就急匆匆的起身跑去厨房了。

  王重把赶超的儿子放在炕上,自家四个孩子立马好奇的围了上去,才两岁的周明和周玲更是觉得新奇,坐在小豆丁边上都舍不得挪屁股,又不敢大声说话,怕把小弟弟给吵醒了,一个一个压低了声音,说着悄悄话。

  两个大的稍微好一点,周明和周玲小的时候没少被他俩折腾。

  赶超和王重坐在火炉边上,看着这一幕,两个男人的脸上不约而同的露出笑容来。

  “房子的事儿”赶超才刚开口,就被王重给打断了。

  “兄弟之间,就别说那些见外的话了,再说了,你们又不是没有付租金。”

  赶超眸光闪烁着,一脸感动。

  王重却道:“不过话得先说在前头,今年过年,我爸还有我哥我姐他们都得回来,我家这情况就你也瞧见了。”

  “你放心,过两天我和于虹就把房子给你们腾出来。”赶超不是那种不知进退的人,王重能够把房子让给他们住大半年,已经是帮了大忙了。

  不用王重明说,他自个儿也知道该咋办。

  “不用这么着急!”王重道:“我大哥和周蓉他们二十七到,我爸二十八才到,二十六那天再搬也不迟。”

  “等过了年,我们回了燕京,太平胡同那房子你们先接着住。”

  孙赶超有些感动,很是感激王重。

  “不过这样下去可不是长久之计。”王重道。

  孙赶超叹了口气,摊开手一脸无奈:“这不是没法子吗!熊家那几个你又不是不知道,一个比一个混,一个比一个不讲道理。”

  “再说了,我这儿也确实不占理儿。”

  孙赶超扩建的那房子,确确实实占了公家的地儿,他也明白自己怎么都弄不过熊家父子,这才没和他们闹起来。

  王重目光闪烁着,冷笑一声:“不讲道理有不讲道理的法子。”

  “他老熊家建房子的时候,难道就没占了公家的地儿?”

  “占了又怎么样,我们还能把他家房子推了不成?”

  对老熊家,孙赶超心底怨气可不小,听这话的语气都能听出来,得亏当初于虹和孩子都没事儿,不然孙赶超非得和老熊家父子几个拼命不可。

  “为什么不能推?”

  “你能咽得下这口气?”王重看着孙赶超问道。

  孙赶超呼吸一滞,眼中流露出纠结之色,最后哀声一叹。

  “咽不下也得咽啊!”

  现在的孙赶超有媳妇,有儿子,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可以不管不顾的莽撞青年了,生活磨平了他所有的棱角。

  王重当然不会怂恿孙赶超去干犯法的事儿。

  报复熊家最好的法子,也不是推了他家房子,要是真这么干了,和拿着瓷器去和石头对碰没什么两样。

  孙赶超的反应王重并没有出乎王重预期。

  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王重安慰道:“说到底还是钱的事儿,你要是有钱,别说扩建一间房了,就算再买块宅基地,重新建个大房子都成,你要是喜欢楼房,到时候就买个大楼房,三室两厅的,四室两厅的,有两个春燕家那么大。”

  “说的轻巧,钱是那么容易赚的吗!”孙赶超道:“我不懂技术,又没学问,只有这一身力气,能够养活老婆孩子就不错了。”

  孙赶超语气有些酸,要说这小子以前喜欢乔春燕喜欢的不行,非人家不娶,可惜乔春燕瞧不上他,反倒是瞧上了曹德宝。

  孙赶超虽然也放弃了,还娶了于虹,可现在乔春亚能混上了副主任,还分了房子,曹德宝大大小小也是个车间主任,是酱油厂的中层领导,就他和肖国庆两人,还在酱油厂里当送料工,心底难免还有些不服气。

  王重道:“穷则思,思则变,变则通!”

  孙赶超半懂不懂,有些懵:“啥意思?”

  “啥意思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想不想赚钱,想不想住上自己的房子,再也不用看别人的脸色。”

  “那肯定想啊!”孙赶超想都没想直接脱口而出。

  “想就对了,要挣钱,首先就得敢想。”

  “我光想有啥用!”

  王重嘿嘿一笑,却卖上了关子:“我有几个法子,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得等再过两年,政策放宽了才能派上用场。”

  “什么法子?”孙赶超眼前一亮,迫不及待的追问,“赶紧说啊!”

  王重却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话音一转,说道:“你和国庆不是在木材厂干了这些年嘛!别告诉我你俩在厂子里连点人脉都没有。”

  “那肯定不能够!”孙赶超道:“我和赶超现在都是厂里的老人,上头那些领导咱攀不上关系,可底下的主任、班长这些还是认识的。”

  王重道:“我问你,这两年打制家具的人多不多?”

  “那肯定多啊!”赶超道:“稍微有点条件的人家,谁家里孩子结婚不打两件新家具。”

  话音刚落,孙赶超立马反应过来:“你是说去给别人打家具?”可随即却又犯难起来:“可我和国庆也没这手艺啊!”

  王重笑着道:“谁让你俩去打家具了,你俩不会打家具,难道还不会卖木头?”

  “就木材厂每天消耗那么多的木头,运输队的那些人,哪个兜里不是肥的流油。”

  “你想让我占国家便宜?”

  “呸!说什么胡话呢!”王重斜了孙赶超一眼,说道:“你和运输队的搞好关系,到时候拖他们的门路,自己花钱进点好木头,给他们分点利润,难道这也弄不成?”

  “这不是投机倒把吗!”孙赶超一脸震惊,随即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赶忙压低了声音:“这事儿咱可不能干。”

  王重道:“得,要是这个不行,那这样,趁着这两年,你和国庆就先学点手艺,木工干不了,泥瓦活总会吧!”

  “那肯定会啊,当初咱们扩建我家那房子,不就是咱们自己动的手吗!”

  泥瓦活没啥门槛,而且家家户户的房子哪个不是自己动手修缮的,孙赶超和肖国庆现在都是家里的顶梁柱,这些活儿都是打小就跟着父辈们干过的。

  就是手艺一般般,速度慢了些,但砌房子,盖瓦这些活都能干。

  “你就说这活儿能不能干!”

  犹豫再三,孙赶超咬着牙道:“成,我听你的。”

  王重拍了拍他的手臂,笑着道:“要干就要干好,到时候找个大师傅,跟着人家学上一段时间,再过两年,等大家的生活富裕了,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建房子,到时候还怕挣不着钱吗!”

  孙赶超若有所思。

  王重趁热打铁:“你看我爸,不就是泥瓦匠出身。”

  “周叔那手艺,我和国庆怎么比得了!”

  孙赶超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就老周家在光字片的那两间房子,几十年来,就没见被雪压塌过,别人家的屋顶都是修修补补的,也就老周家的,一直坚挺的。

首节上一节31/72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