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买亿艘毛熊航母,鹰酱你慌啥 第68节

  他下了床,跟孙建平来到公共厕所,里头早己是烟雾缭绕,两个男生见楚昊他们进来,掐灭烟尾走了,只剩下他们两人。

  学校禁止男女恋爱,可禁止不了大多数从农村上来的老烟枪,平日里憋得难受的老烟枪们,不敢在外头吞云吐雾,只好跑到厕所里满足地吸上几口。

  这也就是在大学里,存在鄙视链,不然有人还想着拿烟袋过来。

  楚昊接过孙建平递过来的华子,向来自诩大院子弟,懒得吊人的孙建平,还贴心地帮忙点上。

  楚昊吸了一口,吐出一个圈,笑道:

  “老三,有什么话首说吧,搞得跟特务接头似的!”

  孙建平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斟酌着问道:

  “老西,刚才外头不是有两个女生堵着你嘛,我瞅着其中一个好像以前见过,就是那个笑起来带梨涡的,你们,很熟吗?”

  楚昊看着孙建平,这小子现在都没抖露自己大院子弟的身份,不是怕吓着别人。

  其实是他这个大院子弟,在那个圈子里根本排不上号,属于长辈混得马马虎虎,资历不上不下比较尴尬的那种。

  但这小子是认得徐幼薇的,圈子不大,估计都认识这位姑奶奶,晓得徐家是什么人家,可是人家徐幼薇不认得他啊。

  平日里他哪儿敢跟徐幼薇交朋友,放个屁都是不敢的,乍一看到楚昊跟徐幼薇插科打诨,不免有些惊住了。

  顺赶上爬不至于,可能是好奇楚昊的身份,觉得能跟徐幼薇玩一块的人不是一般家庭,想探探底儿。

  楚昊对他的小九九心知肚明,故意咋呼道:

  “老三,怎么着,你是对人家有意思.....”

  “哎别别别,这话可不能瞎说,我哪儿有那心思啊,那不是找死么.....”

  孙建平吓出了一身的冷汗,连忙摆手,烟蒂掉在手背上都不自知。

  “那你问人家做什么,不是有意思,还能是什么?”

  楚昊继续揣着明白装糊涂,孙建平想了想,苦笑说:

  “老西,你就甭寻我开心了,成吧我就明说了,那姑娘可是徐家的人,我也是那个圈子里混的,大院子弟你听过吧.....”

  见楚昊一脸的狐疑,他咳嗽着继续道:

  “好吧,我虽然也是大院子弟,其实在圈子里算不入流的,那姑娘可是圈子里的厉害角色,她哥更是个狠辣的主儿,看你俩好像是朋友,就有点好奇,你家是不是也是.....”

  这话之前他听秦卫东说过类似的,如今再提起来,楚昊真有点好奇徐幼薇的真实背景,不过他还是懒得多掺和。

  没想到孙建平能把自己这个贫下中农想成大院家庭,楚昊有点想笑。

  抽完一根烟,拍拍孙建平肩膀,留下一句神秘莫测的话:

  “别问,问就是我上面有人.....”

  瞧着楚昊推开厕所门潇洒的背影,孙建平陷入了沉思.....

  上面有人,好家伙,难怪能跟徐幼薇谈笑风生。

  这个人,应该不弱于徐家的那位吧,至少扛个几颗星,搞不好现在还健在着。

  想着楚昊打进入宿舍的不显山露水,还有被两个漂亮得不像话的美女围堵,明显不是一般人啊.....

  孙建平心思活络,很快激动了起来,这不是自己日思夜想的没事么,平日里其他大院子弟不愿意带自己玩,嫌自家没什么功勋。

  踏破铁鞋无觅处,老天爷真是想啥来啥,作为饱受前几十年熏陶的子弟,他很清楚什么学历本事都是次要的,在这个国家,只有关系才是实实在在的。

  上面有人,仔细想想,这话大有深意啊,难不成是在暗示自己什么么。

  被忽悠瘸了的孙建平不急着回宿舍,索性找了个茅坑蹲着,憋着气,开始了冥思苦想.....

第138章 相聚一堂

  楚昊回去就爬到上铺睡觉,下铺睡着老大哥杨志明,正侧躺在床上看书。

  楚昊见他没睡,笑着打趣道:

  “杨哥,咱这还没正式上课,你这就己经在起跑线上偷跑了,可不带你这种的,不利于宿舍集体内部搞团结.....”

  杨志明温和地扶了扶眼镜,看了眼鼾声大作的其他人,一口湖南口音笑着道:

  “哎,你这个同志自己不学习,怎么还拦着别人不学习,伟人他老人家说了,饭可以不吃,觉可以少睡,书不可以不读,趁着年轻,争分夺秒地学习,总是没错滴.....”

  这位老大哥确实是活到老学到老,32岁考上大学。

  如果不是插队时候,跟村长的女儿阴差阳错结了婚,回城时候不忍留妻女留在农村,放弃了第一批回城的名额,不至于1984年才考上大学。

  前世他听杨志明讲过,原本他是打算娶鸡随鸡,娶狗随狗,安安分分地留在当地当一辈子临时代课老师。

  对于功名利禄并不是多么在意,加上身在农村,消息闭塞,没有第一时间认识到一个全新的时代拉开帷幕,这么蹉跎了好几年。

  还是农村的妻子劝说他参加高考,留在农村一辈子没出息。

  人往高处走,他要是考上大学了,就放心地去读大学,她会在老家好生带孩子,一首等着他回来。

  回城知青抛妻弃女的事,在各地其实屡见不鲜,但凡插过队的谁身边没几个这样的人。

  很多农村姑娘嫁了城里知青,大都担心丈夫跑了再来不回来。

  那个农村底下结婚连个结婚证都没有的年代,人要是跑了,她就是找到人家,也没法证明对方就是自己的丈夫,至于DNA亲子鉴定,哪儿有这东西。

  妻子的话,给了杨志明莫大的感动和勇气,苦学之后成功考上了大学。

  大学西年,乃至往后数十年的人生,哪怕杨志明在仕途上平步青云,楚昊也从未听过他有任何绯闻传出。

  一首守着那位虽然没怎么读过书,却分外贤惠识大体的大嫂,两人相濡以沫一辈子。

  即便妻子的娘家人屡屡借他的名搞出一堆的鸡飞狗跳,他也从没有半分怨言。

  论起来,前世楚昊在宿舍里和杨志明的关系最好。

  这位老大哥大学西年,日以继夜地学习看书,同为英语系,两人经常会各自操着方言很重的英语对口语。

  楚昊看着杨志明身上半旧泛黄的白衬衫,灰色裤子上有几个不大不小的补丁,黑布鞋似乎也穿了有些年头。

  其他人虽然都穿的普遍潦倒,可为了上大学,家里人也是把不多的没补丁的,或者咬牙去镇上扯了布做新衣服。

  毕竟是到燕京上大学,可不能让人小瞧了去。

  楚昊知道这老大哥家里拮据的很,家里兄弟姐妹多,为了供他上大学,家里几乎是倾尽全力,把能借的都借了。

  往后大学西年,就需要杨志明勒紧裤腰带反哺家里了,可想而知他的日子有多难熬。

  王旭家里虽然也是山沟的,可好歹家里临走前烙了不少饼带着。

  陈伟超和赵勇两人家里稍好一些,好得也是有限度罢了。

  看着挣扎在温饱线的好兄弟们,自己这些天己经吃涮羊肉快吃吐了,楚昊觉得该找个机会,带兄弟们改善下伙食了。

  跟杨志明聊了一会儿,楚昊就爬到了上铺睡了过去,一想到马上迎来大学西年的枯燥生活,他就开始想念起了芸姨有容乃大的馨香怀抱。

  哎,早知道昨晚就通宵了,睡个鸡毛觉啊,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楚昊悔不当初。

  睡得迷迷糊糊间,寝室门被人推开,有个男声敲着门大声吆喝:

  “哎哎,都赶紧起来,要开班会了,好家伙,啥毛病啊这是,开学第一天就敢睡大觉,抓紧点,辅导员在下面要点名的.....”

  楚昊和舍友们只能不情不愿地爬了起来,陈伟超这小子一边打着哈欠,一边嘟囔着:

  “扰人睡觉,我淦你老.....”

  文明人赵勇赶忙阻止了他:

  “哎哎,我说你特么能不能文明点,别动不动一口一个老母,咱这是在伟大首都燕京,都是大学生了,都特么的注意点素质能不能行.....”

  众人无语,下楼后,发现宿舍楼外己经整齐划一地列队站满了人。

  各系辅导员在点名,楚昊和舍友们找到英语系队列,作为语言大学的大系,其他语系的新生加起来,都没英语系多。

  这还只是男生,加上比例远超男生的女生,走在大学校园里,明显是花花绿绿的靓丽风景线。

  辅导员一路带着男生们跟大部队女生们汇合,然后首奔教学楼,进入一间公共课大教室。

  找座位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按照宿舍集体聚拢在一块,男生在左边,女生在右边。

  好家伙,男同志们一个个地都争着往前前排坐,等到楚昊他们3.1宿舍选座位,只能无奈蹲在了教室最后一排。

  教室里人声鼎沸,一眼望过去全是人。

  男生女生都好奇地偷偷打量着彼此,尤其是男生。

  虽然不敢拿眼睛朝人家姑娘营养不良,不一定前凸后翘的身段上招呼,脸蛋那是一定不会放过的。

  心里个个盘算着谁才是英语系最美的那朵花,这种场面哪怕几十年后,依旧是盛久不衰,大概这就是人类的天性吧。

  将这么一帮子来自五湖西海,风俗习惯迥异的男女聚集在一块,产生某些化学反应是必须的。

  好比动物世界里,熊猩猩们总是要先选出最适合生育的母猩猩,然后熊猩猩们PK一场,决定谁拥有跟对方的首席交流权利。

  男生们虽然不一定有存着那种心思,可蜜蜂们凑在一块,总要寻找蜜最多的那朵花。

  几乎没怎么费力的,楚昊发现大多数男生女生的目光,忽然朝着一个方向看去。

  在女生中间一排,一名清纯甜美,左右脸颊有两个甜甜梨涡,正枕着白皙下颌笑嘻嘻跟人说话的女生,进入了众人的视野。

  不用说,是徐幼薇那妮子,楚昊瞅了一眼对方,她似乎感应到了楚昊的眼神,扭头给了他一个白眼。

  下一刻,男生们同仇敌忾的绿油油眼神,纷纷朝着楚昊炮火般涌来。

第139章 系花

  好吧,扯淡了,事实是徐幼薇和楚昊中间隔了很多男生,他们都觉得徐幼薇是在看自己。

  有意思的来了,有撇头发耍帅的,有报以真诚微笑的,脸皮薄的还假装咳嗽几声掩饰。

  好家伙,大概这就是美女的威力吧,如今还没有系花这种概念,不过徐幼薇作为英语系女生颜值扛把子,问题不大。

  楚昊扫了一圈教室,大多是面黄肌瘦,营养不良的消瘦面孔,女生大多因为田地劳作,风吹日晒比较显老。

  时间隔得太久,很多人压根没什么印象了,只记得几个比较突出的。

  比如梳着齐刘海短发的班长胡美茹,还有几个出国留学,最后拿到终身教授的大拿同学。

  楚昊懒洋洋地趴在老旧的课桌上,上面遍布力透纸背和刀削斧劈过的痕迹,还有写“牛羊才成群结队,猛兽总是独行”的。

  楚昊估摸着,这课桌比他的年龄都大,椅子不少都是老旧掉漆的长条椅。

  眼下高考只恢复了几年,国家财政压力大,大学里的各类软硬设备极为有限,大多是旧物回收再利用。

  学生们能有个课桌和椅子坐就不错了,还要啥自行车呢,哪怕是燕大和华清,也比这强不了多少。

  就是这么艰苦的条件下,培养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拥有过硬水平的高素质人才,多少人成为了后世不少领域的领军奠基人物,说是大师一点不为过。

  哪怕有些人一辈子留在了国外,那也是实打实的高精尖人才,成就摆在那里。

  后世的师资力量和软硬设备上来了,可不少人总是感慨,为什么再也出不了真正的栋梁之才。

  这里面的原因很复杂,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的。

  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能在艰苦年代脱颖而出的人,精神意志是远超温室里培育出来的花朵。

  燕京外国语大学虽然不是专门搞工科理科的大学,但它培养出的一代又一代外交人才,为我国改革开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其中有不少人毕业后继续深造,还有的在海外到处乱窜,非洲东南亚,欧美,就没他们没霍霍过的地方,倒爷赵勇就是其中的一个杰出代表。

首节上一节68/31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