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5:东北往事 第91节

说说笑笑,很快就到了旭日饭店。

看着她跑进饭店娇羞地背影,周东北还吹了个很流氓的口哨。

这是他第二次来商业局,初五那天,他答应了林玉山媳妇再给她送点黏豆包,所以就得赶快送过去。

礼虽轻,可情义无价,人家能再张嘴要,就是好事情!

走廊里。

“你找谁?”一个中年女人喊住了周东北。

“你好,”他客客气气,“我来给林局送点东西,但他办公室没人。”

“哦,”女人点了点头,“林局去市里开会了,下午或者改天再来吧!”

“您是?”

“我姓胡,工会的!”

周东北想了想:“能不能麻烦您把东西转交给林局呢,这是我给他家我婶儿拿的一点黏豆包......”

女人听他喊局长夫人叫婶儿,态度明显更好了一些。

“行,那你就给我吧!”

周东北连忙道谢,又叮嘱说:“天儿暖和了,麻烦您放外面背阴的地方,避免化了!”

“好,小伙子真细心,你贵姓?”

“免贵姓周。”

“好!”

“谢谢!”

出了商业局,他就往河西骑。

穿过大百货、军分区、市警校,骑过一座水泥桥,就到了兴安市水利局。

周东北支着车子,在水泥桥上站了好一会儿。

桥下是汤旺河的一条支流,去年八月中旬,连续几天的暴雨,汤旺河几条支流洪水漫堤,同时决口,整座城市灌进了齐腰深的水。

1985年,先是五月大火,又是八月大水,这座东北小城多灾多难!

叹了口气,骑过水泥桥,来到西北角一栋米黄色三层小楼前,锁好自行车,大步走了进去。

“哎?找谁?”

门卫室里,一个穿着蓝色中山装的老爷子喊住了他。

“大爷,我找于正平于局长!”周东北哈着腰,朝窗口里说。

“找局长?提前联系过吗?”

“说过,要不您打个电话问问?”

“登个记就行!”老爷子伸手点了点窗台上一个本子。

周东北在上面写上了时间和自己的名字,工作单位只好空着。

老爷子看都没看,摆了摆手:“去吧,三楼!”

“谢谢!”

走在长长的走廊里,能充分感受到水利局的寒酸。

地面的水泥地已经有了裂痕,水泥窗台虽然擦的干净,可有些角都断裂了,木窗和办公室的木门更是老旧,看着至少得用了几十年。

办公室门框上,悬挂着那种老旧的白色木牌,上面的字更是斑驳。

他站在了写着局长室的门牌下,“咚咚咚!”敲响了门。

“进!”

“吱呀”

周东北笑呵呵走了进去。

“呦,周老弟!”于正平从一张宽大的老旧办公桌后站了起来。

“于局,打扰,过来拜访您,也不知道您方不方便?”

两个人的手握在了一起。

于正平笑道:“记得你都改口叫哥了,怎么又这么见外?”

周东北一脸憨笑,却不接他的话。

“坐!”他指了指靠墙一张三人沙发,这是他办公室里唯一看着还算高档一点的家具。

周东北坐下后环顾左右,笑道:“于局,你这儿可是够清廉的了!”

于正平拿出烟。

周东北赶紧起身给他点燃,又被他按在了沙发上。

于正平抽了两口,嘴角流露出一丝自嘲,“没错,清廉,清水衙门,呵呵!”

周东北借机插入正题,“不怕,我就是给贵局送钱来的!”

两个人相视一笑。

“于局,我能不能把最好的几处沙场都包下来?”

“不行!”于正平摇了摇头。

“我多拿一些钱!”

“不是钱的事儿!”

周东北看着他,佯做不解。

“昨天的会上,我已经说过这件事情了,”于正平叹了口气,“我能想到是个什么结果,班子成员七嘴八舌,总之让人很难受!”

周东北夹着烟手就是一动,难道有什么插曲?

第108章 签署协议

“于局,您可别吓我!”周东北苦着脸说。

于正平白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放心,听啦啦咕叫,还能不种黄豆了?”

周东北一脸期盼地看着他。

“你要明白,全部承包是不可能的,那样的话,市里会觉得我在公然搞对抗,不能让工程队跑几个沙场都得花钱买沙子,你明白吗?”

周东北当然明白他的意思,“没问题,那我就只承包红升乡西侧小兰河的沙场!”

于正平伸手点了点他,笑道:“我就知道这才是你小子的目的!”

周东北也呵呵笑了,还伸手挠了挠短发。

此时他表现出来的,完全符合他这个年纪的青涩,憨厚中甚至还带着一丝丝兴奋,一切都是那么的恰到好处。

于正平说:“红升乡那片沙子质量最好,路好走不说,可开采量也最大!在其他沙场无法满足需求的时候,一些工程自然就得去找你买!”

他没明说是北山居民区重建工程,可两个人都心知肚明。

“不过,乡政府那边你也得找找关系,如果不和当地通好气,也会有麻烦……”

“领导放心,乡政府那边一点问题都没有!”

“好!”于正平也很开心,“明天就可以过来签署协议了!”

“于哥......”

“哎,”于正平乐了,拉长了声调,“你小子这时候喊哥,准没好事儿!”

周东北呵呵笑了,“我就是想知道具体年限和递增方式!”

“放心吧!二十年,五年后按照协议金额,每年以百分之三递增,怎么样?”

“真的?”周东北兴奋起来,要知道自己的底线可是百分之五。

于正平点了点头,“如假包换!”

“那个,我还有个事儿......”

“你看看,”于正平用手点着他,“我就知道你小子喊哥准没好事儿,说吧!”

“协议里能不能加上一句:乙方可以自由转让此协议!”

于正平愣了一下,“你不打算常干?”

“不是,”周东北连忙解释,“未来的事情不好说,如果我成立了公司,可能就会涉及到从我个人手里转到公司名下......”

于正平知道他这话有水分,可仔细一想,如果不能转让的话也不合理,一绑就是二十年,谁敢保证谁一个行业干这么多年?

“行!就这么定了!”他站了起来。

周东北也站起身,笑道:“于局,中午了,我请您吃点饭?”

于正平没好气道:“一会儿于局,一会儿他妈于哥,咋的呀?吃饭也是公事呗?”

周东北嘿嘿笑了起来,他知道这就行了,顺利过渡,以后只要没外人,就可以叫哥了!

别以为在一起喝过一顿大酒,以后就真的可以肆无忌惮地喊哥了,很多时候,酒嗑不能当真!

尤其是身份相差悬殊的时候,更是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

像他和于正平的关系,通过一顿酒,又有梁建国的关系,此时又把利益绑在了一起,可他也要不停的做出试探,才能最终把于局换成于哥。

即使是这样,这声哥,也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喊出来。

虽然万变不离其宗,但也要因人而异,这位于大局长要比市局的方振好打交道,人也更随和一些。

所谓爱屋及乌,这与他同梁建国之间关系远近,都有一定的关系。

“于哥,我请您吃顿大餐!”

“行,”于正平哈哈大笑,“必须得宰你一顿!”

两个人在河西一家国营回民餐厅吃的,于正平不是回民,他只是特别喜欢吃这家的烧麦。

周东北点了四个菜,两笼屉烧麦,两个人就坐在大厅,因为是中午,也没喝酒。

边吃边聊,先是说了会儿家长里短后,随后又敲定了一些签约流程。

于正平问他:“钱够吗?不行可以先付一点,剩下的往后拖一拖......”

“不用!”周东北马上拍了胸脯,“您放心,保证一次付清!”

“好!”于正平很高兴。

周东北也很开心,这事儿就算基本成形,每一步都很顺畅。

他在心里也很感激于正平,人家能说出这句话来,就是没把自己当成外人!

可自己必须要一次性把款付了,水利局不是他一个人的,上面有书记,下面还有三个副局长虎视眈眈。

他夹了一片扒肉条,放在了于正平吃碟里,压低声音说:

首节上一节91/56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