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5:东北往事 第57节

两个人聊着天,时间过的很快,一个多小时才弄完。

胡同里,他正在支付运费,赵秋兰扎着围裙出来了,撕扯半天也没抢过他。

四轮车师傅收好钱,一边拿着扫把清扫着车厢,一边说:“好长时间没拉这么好的烧柴了,一根根小木方就这么烧了,真是可惜!”

赵秋兰眉眼都是喜色,这车柴火是真好,以后烧起来太省事儿了!

胡同里有车灯亮起,是梁建国回来了。

“姐夫,回来了!”

这声姐夫,周东北叫的如丝绸般顺滑,听在谁的耳朵里都不会感到不舒服。

梁建国披着大衣,笑道:“老婆大人命令我务必回来陪你喝酒,我就乖乖回来了!”

周东北呵呵笑着,这话不好接,笑最合适。

他见吉普车退出去了,跑过去指挥着四轮车往后退。

赵秋兰低声问:“晚上真有事儿?”

梁建国眉头微皱,“老秦整事儿,屁大点儿事儿没完没了,晚上还要接着再开会,我没给他好脸,请假回家!”

赵秋兰看了一眼已经到了胡同口的周东北,换了个话题:“没想到我昨晚无意间一句话,小周就记心里了!”

梁建国脸色缓和了一些,顺着她的目光看了过去,点了点头,“小伙子真是不错,要不要把他调我们建委来?”

“你呀!”赵秋兰看了他一眼,脸就撂了下来,“人家释放一点善意,你就疑神疑鬼,总觉得有所求,怎么着?当官就不能有朋友了?人家可是个实诚孩子......”

“要不......”梁建国呵呵一笑,“一会儿试试?”

赵秋兰没吭声,转身就进去了。

梁建国熟悉妻子的性格,可身处此位,不得不防。

无事献殷勤,哪儿会那么单纯?

他在门口等着周东北,见他回来以后,两个人说笑着进了院子。

“呦,”望着仓房里好大一堆烧柴,梁建国也是有些惊讶,往里走了两步,弯腰捡起一根。

木方一米余长,粗细同拐杖差不多少,四个面都十分光滑。

“红松的,多好的木头,哎!”

周东北说:“是呀,都是红松大板的边角料,现在只能是烧柴,再过十年八年,想烧可能都没有了!”

“哦?”梁建国看了他一眼,“说说,为什么会没了?”

周东北笑了笑,“我信口雌黄,姐夫您可别见笑!”

“说说!”梁建国笑吟吟看着他。

“一棵18米高,胸径28厘米的红松,生长周期需要50年!不算以前被小鬼子掠夺走的那些红松,就从49年开始算起,37年了,我们山上还有多少大树可以持续采伐?”

梁建国沉默起来。

“作为一座资源型城市,我始终觉得,我们此时的狂欢,不过是在囚笼中跳舞而已!”

囚笼中跳舞?

梁建国眼中闪过一丝惊讶,细细品着这句话。

“未来,国家一定不会再让乱砍乱伐,甚至修生养息封山育林,而到那个时候,这座城市的老百姓,又将何去何从?”

周东北的话十分简短,却是一针见血。

仓房里的两个人都沉默起来。

“你的意思,就不应该继续采伐了,木头停止买卖?”梁建国问。

周东北摇了摇头,“此时我们不靠这个还能靠什么呢?而且全国各地都需要我们的木材来大搞建设,只能是采伐光了以后再谋出路!”

梁建国沉思片刻又问:“封山育林50年后,再次伐木出售,岂不是又一次的循环?”

周东北就笑了,“姐夫,50年哪,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那时候一定会有替代木材的原材料出现,而人类也会更加重视森林绿化,再想采伐可就难了......”

“吃饭了!”赵秋兰推门喊了起来。

两个人的对话被打断了,梁建国笑道:“走,喝两杯,今天你可不能走了!”

“好!”周东北爽快答应。

梁建国拉了一下仓房门口的灯绳,灯灭了。

餐厅里。

四菜一汤,两荤两素,还有一瓶五粮液。

三个人围坐下来。

“赵姐真是好手艺!”周东北由衷赞道。

赵秋兰抿嘴一笑,“你姐夫也这么说,不然早就把我休了!”

三个人都笑了起来。

几口酒下肚,聊着聊着,梁建国问:“小周怎么没念大学?”

周东北笑容消失不见,讲起了家里一些事情,“那时家里一团糟,如果我执意上大学,我姐和我妈就更累了!虽说大学的学费和书费能全免,每月还有18块钱的补贴,可供一个大学生和多出一个挣工资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再加上我爷不顾我叔和我姑的反对,执意要让我接他的班,思来想去,我就同意了!”

梁建国黯然一叹,“可惜了!”

赵秋兰笑了笑,“已经过去了,不开心的事儿就不提了!”

梁建国点点头,“是,不提了!哦,对了,想不想上班?”

赵秋兰气的抬腿就踩了他一下,梁建国不动声色。

“上班?”周东北就是一怔。

“对,如果你还想上班的话,可以考虑我们建委,或者市总工会、工商局、派出所和水利局等等,这些都可以!”

“你是正式工人,可以先把关系调过去,弄个电大学历,转年就能提干......”

周东北听到后来,只能看到他的嘴在动,说什么已经完全听不到了。

这是机会吗?

如果是,自己就能一步踏入仕途,相信梁建国有这个能力。

这个年代,什么公安局、工商局......没人看得上,甚至都没有食品水产公司吃香。

可这是机会吗?

毕竟今天才第二次见面,凭什么对自己这么好?

就凭救过他媳妇?就凭一车烧柴?

这不是开玩笑嘛!

再说了,既然天上真掉下了一个大馅饼,可正式工作对自己有意义吗?是自己重活一回要追求的吗?

梁建国低头夹菜。

赵秋兰有些紧张,小伙子不错,又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如果他答应了,自己会失望吗?

她很不喜欢这种测试,一个普通工人面对如此诱惑,有谁能拒绝得了!

人家拉来柴火,摆明了是想进一步交好,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有点小心思不是很正常吗?

这又算什么心机呢?

心思百转,其实也不过十几秒钟而已。

周东北憨憨一笑,端起了酒杯,“姐夫......”

梁建国看着他,手却没有去拿酒杯,如果眼前这个小伙子同意了,自己并不会多说什么,也不会有半点不悦。

话已经说了,就一定给他办,毕竟人家救过自己妻子一命,知恩图报,这是必须的。

但,只有一次!

至于以后,呵呵......

第68章 彩电票

赵秋兰心里七上八下。

周东北看着梁建国的眼睛,轻声说:“我从加工厂停薪留职,是想多赚一些钱,帮家里把饥荒都还上......”

梁建国没吭声。

“一晃两个月过去了,挺苦,可我也很享受这种生活!”

“我爷是个老倔头,当初我最怕的就是他老人家反对,可万万没想到,他把他攒的523块钱都给了我,还送给了我三个字:走正道!”

“我爷没什么文化,他不会说人间正道是沧桑,可这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却比那七个字更有分量!”

“我不否认仕途也是一条路,可我既然已经选择了一条路,就要坚定不移的走下去,如果有一天撞到了南墙,那我就翻过去!”

“姐夫,心意领了!”说完,他一饮而尽。

“好!”梁建国的手伸向了酒杯,“我尊重你的选择,我也干了!”

赵秋兰的心落了地,笑道:“我陪一口!”

她放下酒杯后,朝梁建国盈盈一笑,柳眉轻轻一挑,意思是说:怎么样,你个小肚鸡肠!

梁建国哈哈大笑,虽然只见过两面,但他对这个小伙子感觉不错,这也是自己想看到的结果,心情自然畅快。

“赵姐,”周东北有些惊讶,“没想到您酒量也这么好......”

赵秋兰脸一沉,“以后把前面那个赵字去掉!”

梁建国笑道:“就是,听着这个别扭,以后叫姐!”

“哎,”周东北又端起了酒杯,“姐,我敬您!”

“我呢?”梁建国也端了起来,“你小子不地道,宁落一群不落一人不知道吗?”

“好,姐、姐夫,干!”

这顿酒,一直喝到了晚上十点多,周东北走的时候,已是醉眼朦胧。

梁建国让他睡家里,他说什么都要回去。

走出胡同后,他原本踉跄的脚步瞬间恢复正常,跨上了自行车。

他又想起了一首歌,小声哼唱起来。

梁建国搂着赵秋兰的肩膀往回走,喷着酒气,“这小子,是、是真能喝!”

赵秋兰打了他一下,“两个人喝了两瓶,你以为你还是大小伙子呢?”

“是不是的,一会儿你不就知道了?”

“滚蛋!”赵秋兰脸像涂了胭脂一样。

接下来的日子,周东北过的十分惬意。

首节上一节57/56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