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5:东北往事 第55节

她微微歪着头,借着黄昏的路灯,努力辨认着周东北的脸,随后露出一抹喜色,快走几步,惊讶道:“真是你?”

周东北脸上都是茫然,“同志,你认识我?”

“记不记得去年的12月9号,就在前面2号线车站......”

周东北眉头皱起,一副没明白她什么意思的表情。

“那天我穿着一件浅灰色的呢子大衣,下车慢了,结果包被车门夹住了,是你救的我,记不记得了?”

“哦”周东北恍然大悟,“想起来了,想起来了,时间太久了,您要是不说我都忘了!”

赵秋兰十分惊喜,“那天匆匆忙忙的,连你的名字也没问,想找你都找不到!我还时常想,咱们市里也不大,兴许什么时候就能碰到,你看看,这不是巧了嘛,还真碰到了!”

周东北笑道:“是呀,真是没想到,哦,您在这儿上班?”

“对,”赵秋兰怕他再跑了,连忙问:“你叫什么?”

“周东北!”

“好好,好名字,我叫赵秋兰!”

“你好,赵姐!”

“那天晚上回家,我和我家那口子说起这件事儿,他还埋怨我,说怎么就不好好问问你的名字和工作单位,也好找机会感谢你!”

周东北连忙摆手,有些不好意思地红了脸,“这有啥感谢的,谁碰到还不伸把手!”

“你不知道,我回去后还后怕呢,如果再晚一会儿,可能就会被卷进车轱辘下面......”

“没那么严重,”周东北憨笑着,不想再提这事儿,岔开了话题,“赵姐,你家在哪儿住?我送你回去!”

“行,正好认认门儿!”赵秋兰非常高兴,越看这个小伙子越是欣赏,救了人不求回报,多好的品质!

两个人说说笑笑,二十几分钟后,来到了啤酒厂附近的居民区,这里好大一片平房。

胡同里很黑,周东北默默记着路。

“赵姐,你慢点!”

“没事儿,走习惯了!”

“到了,第五家就是!”赵秋兰下了自行车,支好自行车去开院门。

她摘下皮手套,手从木门上的锁洞伸了进去,摸到了锁头,“我家那口子还没回来呢!”

说着话,她从包里拿出了钥匙,很快打开了院门。

“走,进屋,一会儿他就回来了!”赵秋兰去推自行车。

周东北说:“太晚了,您到家就行了,我就不进去了......”

话音未落,后面传来了发动机的声音,两盏淡黄色的卤素大灯将胡同照亮。

“呵呵!”赵秋兰笑了起来,“说曹操,曹操就到,我家那口子回来了!”

周东北此时更加肯定了,她丈夫就是建委副主任梁建国!

一辆军绿色的212吉普车停了下来,后面有人下车,司机也下来了,“梁主任,我回去了!”

“嗯,慢点开!”梁建国大步走了过来。

第65章 梁建国

虽然是逆光,周东北还是看的清清楚楚。

眼前男人约有三十六七岁,一米八的个头,穿着一件深灰色雪花呢大衣,没戴帽子,头发浓密,国字脸上浓眉醒目。

梁建国目光炯炯,看向周东北满是审视。

周东北暗自苦笑,大黑天的和自己老婆在一起,换成谁都得怀疑。

“建国,给你介绍一下!”赵秋兰迎了过去,“记不记得救我那个小伙子?”

梁建国明显怔了一下,点点头,“他是?”

“对,”赵秋兰笑道:“今天下班在路上遇到了,你说巧不巧?”

梁建国惊喜起来,几步就走到了周东北身前,伸出了两只大手,“同志,真是太谢谢你了!”

周东北赶快把自行车支好,又摘下了棉手套,和他握在了一起。

“太客气了,不算什么!”

“对于你来说不算什么,可对我们全家来说,你就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哪!”

那辆212吉普已经退了出去,胡同里瞬间就黑了。

赵秋兰说:“怪冷的,进屋聊!”

“对对对,快进屋!”梁建国拉着他的胳膊,就往院子里走。

周东北说:“自行车......”

“嗨,你看我!”梁建国呵呵一笑,松开了手。

周东北推上自行车,跟在后面,穿过仓房走廊,进了院子。

院子不小,收拾的干干净净。

进屋以后,赵秋兰打开灯,说:“穿鞋进就行,不用换了......”

周东北往里看了一眼,红色地板干净明亮,还是把鞋脱了。

因为没有集中供暖,房间里有些凉。

“你俩聊,我去抱柴火生炉子!”赵秋兰没往里走。

周东北回头说,“赵姐,我来吧!”

梁建国拉着他往里走,一把将他按在了沙发上,笑道:“快坐,怎么能让客人干活,你先坐着,我先用电炉子烧点热水!”

“别忙,坐一会儿就走了!”周东北说。

“你坐,不急!”梁建国摆了摆手。

赵秋兰在院子里喊:“建国,柴火快没了!”

“知道了!”

周东北端坐在沙发上,四下打量着房间。

客厅不小,墙面雪白,蓝色油漆刷的墙裙,有些地方已经崩了漆。

脚下是大红色的木头地板,这可是真正的实木,每一条约有一掌宽,几米长,油漆厚实。

屁股下面的沙发里面明显是弹簧的,两只单人沙发,一张三人的,棕色人造革材质,上面铺着垫子。

对面靠墙一组实木的五斗柜,矮柜上有台能按8个频道的彩色电视机,看尺寸大概18寸左右。

什么牌子的看不太清楚,好像是天涯两个字,十分陌生的牌子。

角落立着一台落地式,十分气派,上半部是单卡录音机和收音机,下面是大音箱。

这个时代,这个家已经相当富裕了。

赵秋兰抱着柴火进屋,周东北连忙站了起来。

“你坐你的,很快就好了!”赵秋兰风风火火,典型的东北女人,麻利爽快。

很快,梁建国端着一个木托盘回来了,上面一个白瓷茶壶,四个配套的白瓷杯。

他把托盘放在了茶几上,拿起茶壶倒茶,“上次出差去燕京,在张一元买的!”

茶香阵阵。

周东北上一世最爱喝茶,可这两个多月以来,他已经快忘了茶叶的味道,今天终于喝上了。

“来,尝尝!”梁建国示意了一下。

他喝了一口,微闭双眼,由衷赞道:“好茶!至少九窨的茉莉小珍珠,茶芽嫩度高,香气和口感也好......”

说到这儿的时候,他才发现自己话多了。

正所谓言多必失,自己一个普通工人,喝出是茉莉花茶不奇怪,但怎么可能把多少窨花,以及品名都说的如此清楚?

兴安人爱喝茉莉花茶,但副食商店卖的几乎都是陈茶,从过去的劳保茶,到再后来的袋装猴王,有多少人能喝上新茶?

梁建国果然吃了一惊,自己买的正是茉莉小珍珠,据店员讲是经过九次窨花,自己也不太懂,但对方更不应该懂吧?

“小周还懂茶?”他的眼里明显多出了一丝疑惑。

周东北放下了茶杯,伸手挠了挠头,动作青涩,笑容憨厚,十分符合他的年纪。

“我们车间张主任特别喜欢喝茶,他姐夫是我们副厂长,有一次送给他一点这个茶,我去他办公室,和我显摆过......”

“我喝着就是这个味道,特别的香......哦,对了,这茶叶是不是一个球儿、一个球儿的?”他又问。

梁建国点了点头,伸手又给他倒上,笑咪咪客气着,“喝,别客气!”

“好!”周东北松了口气。

“你和你们车间主任关系不错?”他好像随口一问,语气漫不经心。

周东北明白他的意思,你一个普通小工人,车间主任和你显摆个屁?

“嗯,”他也没犹豫,“张主任刚进厂时,是我爷的徒弟,从小我就和他十分熟悉,而我又是接我爷的班,一直都处的不错!”

“哦”

梁建国打消了疑虑,笑了起来。

想想也是可笑,明明是自己爱人的救命恩人,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呢?

“工作累不累?”他闲聊起来。

“我停薪留职了!”

周东北实话实说,眼前这个男人思维太过缜密,怪不得三十几岁就能做到这个位置,这些事情本来就没必要瞒着他。

梁建国有些惊讶,“为什么?”

周东北把家里事情简单说了说,“没办法,这么多饥荒靠工资还肯定不现实,只能出来做些小生意!”

梁建国没想到会是这样一种情况,也是摇头叹息。

“那现在做什么呢?”

“去各个屯子、乡镇收鸡蛋,然后卖给大副食,赚点差价!”周东北笑了起来,并不觉得这事儿有什么丢人的。

“哦?生意怎么样?”他问。

“还行,就是冷点,但效益不错,现在一个月利润是过去工资的几倍!”

“这么说,饥荒快还上了?”

“嗯呐,我答应人家了,大年三十前还钱,没问题!”

梁建国并不掩饰眼中的欣赏,“不错,小周,我们现在的政策,就是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你能有勇气迈出这一步,并且肯吃苦,让人佩服......”

周东北脸都红了,“这活儿没人愿意干,我也是没办法了!”

“没办法?”梁建国摇了摇头,“现在不是封建社会,没有父债子还这一说法,换做其他人,完全可以低头上班不理嘛!”

周东北惭愧起来,上一世自己不就是这样嘛,结果呢?

首节上一节55/56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