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5:东北往事 第474节

培训班的最后一天,他还见到了闻名全国的颜大师。

颜大师一口川音,面目俊朗,戴着一副斯文的金丝眼镜,绝对是自带大师级气场,报告会上又提起多年前的某场火灾,称是他发功灭掉的。

两天后,大头紧随大师步伐,又参加了一场大型报告会,上万人的会场全部坐满,这宏大的场面,让他这个林区孩子激动的差点尿会场里。

本想拜师,无奈大师收徒标准太高,京城米贵,居大不易,此时他囊中羞涩的连防空洞都快住不起了。

于是,他决定要用诚心感动颜大师,开始每天跟踪,只要有公开场合,他就会凑上去,在众目睽睽之下磕头拜师。

他想逼宫,无奈颜大师铁石心肠,拿不出他的“标准”坚决不收。

没招了,赚钱吧!

为了尽快达到大师的“标准”,他给某家研究所当了推销员,这家研究所将气功与电子相结合,研制出了一种名叫电子气功腰带的产品。

大头毕竟练了好几年的气功,再加上他外形奇特,很快就在十几位推销员中脱颖而出,研究所领导让他自称电子气功大师,说这款腰带可以治疗腰肌劳损,关节炎和近视眼等疾病。

一开始还不错,连工资带奖金的,手里也积攒了两千多块钱,可刚刚才风光了两个月,就有一群老头老太太打上门来。

研究所领导都躲了起来,大头差点没被口水淹死,换成年轻人他肯定大打出手,可面对老人他可伸不出手,无奈之下,只好狼狈而逃。

他觉得来京城开局就不利,这里是自己的伤心地,偶像颜大师又是如此势利,这个师不拜也罢!

于是回到小旅店收拾收拾东西,当晚就离开了京城。

辗转了好几天,他来到了赣省的芦溪县,听说这儿有位姓汪的大师很出名,费劲心机见到了,没多久就混进了汪大师的队伍,开始天天跟着屁股后面打杂,四处混吃喝。

大头凭借着忠厚老实的长相,手脚麻利任劳任怨,几个月后,就成了大师的心腹。

进了核心圈子后,他开始帮大师做一些实际工作,这才发现,什么空盆变蛇,空杯变酒……都特么是戏法儿而已。

没多久,他就把这一套都学会了,于是又跑路了。

这次他要去峨眉山,那是他中的圣地,倒了火车坐汽车,下了汽车换牛车,没想到在一辆长途小客车上又遇到了劫匪,一车人被洗劫一空。

接近1500公里的路,他足足走了一年多,途中打过工,捡过破烂,甚至还要过饭,只为了能拜到一位真正的气功大师。

1990年的5月份,他终于来到了峨眉山。

伏虎寺、报国寺、仙峰寺、华藏寺、洗象池、万年寺……他都走遍了。

那一日在神水阁外,见到有一泉池,池中泉水清澈见底,终年取之不尽,烈日下冷气直逼人面。

池边端坐着一位打着绑腿的老道,鹤发童颜,还叼着香烟,他笑呵呵地扬手招呼大头过去坐,两个人聊了起来。

听完他的经历后,老道哈哈大笑,说:“凡人之道,心欲小,志欲大,智欲圆,行欲方,能欲多,事欲少!世间魑魅魍魉皆成大师,你不也是大师?何苦去找,真是个痴儿!”

说罢,老道将手中早已熄灭的烟头高高弹起,飞入草丛,随后起身飘然而去,大头怔怔出神起来,再去找他时,早已不见影踪。

他累了,不想再走了,就在附近山坳一处破败的农家住了下来,每日里游荡在这些古刹间,幸好一些寺庙有免费的斋饭,饥一顿饱一顿也不至于饿死。

半年后,一场大雨浇垮了他那间破屋子。

他赤着身子站在院子里,任凭狂风暴雨,这一刻终于大彻大悟,人人都成了大师,我就不行?

我也会空盆变蛇,我也会空杯变酒,甚至还能变出来更多东西!

他已经一年多没理发,随手一挽就是道髻,潜进一家道观,弄了一整套道装,转眼脱胎换骨。

他确实能变出来很多东西,下山后不到两个月,仅凭着一手空杯变美酒,就在附近的乐山闯出了名气。

随后过成都走汉中,西安逗留半年又去郑州,到了1991年年底时,已经追随者无数,世人恭敬地称其为张天师。

每当有人这么叫,大头都连忙纠正:“不可如此称呼,天师历代只有一位,只能是教祖张道陵的后嗣……”

可他越是这样,别人越觉得他担得起这个称呼。

去年夏天,“张天师”又返京城,每天出入五星级酒店,众多大腕明星都来宴请,无一不以能与他共进晚餐荣幸万分。

这次回兴安城,绝对是衣锦还乡,只不过到家后先挨了老爷子一顿胖揍,随后才告诉他今天土豆结婚,没想到过来后又挨了七哥一顿抽。

故事讲完了,大伙都面面相觑,没想到会如此离奇和丰富多彩。

姬老骚问:“兄弟,你真能让空杯子装满酒?”

大头莞尔,看着竟然真有得道高人的风范,“这有何难!”

说完,他挽了挽宽大的袖口,露出了一块金光闪闪的劳力士,伸长了手拿起桌子上一个空玻璃杯,举起杯子让大伙都认真看,嘴里还笑道:“这可不是我带来的杯子,你们看好了,再看看我两只手和袖子……”

说着话,他又用力拍了几下道袍的袖子,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周东北也十分好奇。

就见他把酒杯放在面前的桌子上,右胳膊抖了抖,宽大的袖子就盖了上去,但右手可一直露在外面,意思是和这只手没关系,做不了什么猫腻。

“七哥,吹口气!”他说。

杨历年撇了撇嘴,别人不知道这大脑袋啥样,自己还不知道?撒尿和泥的玩意儿,还会变戏法了?

不过这么多人看着呢,必须得给兄弟面子,他还是朝袖子下面的酒杯吹了吹。

“春风迎豪杰,美酒敬英雄!”大头神色端正,像模像样,“这杯酒我敬各位好兄弟!”

话音一落,他就挪开了袖子,众人一声惊呼,就见先前还空空如也的杯子,此时已经满了!

这前前后后也不过10秒钟而已,杨历年端起酒杯闻了闻,“我艹,还是茅台!?”

说完,他连忙抿了一口,马晓华连忙抢了过去,也喝了一口,“嗯,至少存了三年以上的茅台!”

周东北接过来也喝了一小口,还真是茅台,大伙抢着喝了起来。

土豆惊讶地去捏大头的胳膊,又挽起袖口看,什么都没有,这让所有人都十分费解,明明知道不可能凭空真变出酒来,却又丝毫看不出破绽,不由让人如猫抓心一样难受。

赵光腚和二驴子嚷嚷着让他说说怎么变出来的,大伙也都跟着起哄。

今天是土豆结婚,曾经跟着杨历年的兄弟都来了,其实老四陈军也来,还给土豆包了两千块钱,但他没留下喝酒,说有个兄弟出了点事儿,恭喜几句就走了。

大头涨红了脸,连连拱手,“各位兄弟多谅解,毕竟是兄弟我吃饭的手艺……”

这大伙起哄,嚷嚷着必须得说,见周东北眼神扫了过来,只好都闭了嘴。

杨历年搂着他问还走不走了,大头苦笑,说现在基业都放在了京城,短期内回不来了!

土豆说你不是讨厌京城嘛,他说没办法,那里达官贵人多,钱也好赚。

喝到夜幕降临,一群人又去了老嫖的大富豪歌舞厅继续喝,一个小姐都没要,一箱箱啤酒流水一样地往屋里搬。

杨历年抱着麦克风不撒手,许大宝他们拼着酒,老嫖问大头玩没玩过女徒弟,大头言辞呵斥,说做人不能这么无耻……可转眼就现了原形,两个人凑在一起嘀嘀咕咕,时不时发出几声淫荡的笑声。

到了半夜,所有人都喝多了,就连酒桶一样的周疯子也迷迷糊糊,搂着大头说:“兄弟,好好混!记住了,理直气壮地撒谎,小心谨慎地行骗,死之前都不要说实话……”

第643章 桥

接下来两天,大头中午晚上的请大伙喝酒,而且坚决不去东北大饭店和火锅城,避免不让他花钱。

临走的那顿酒,他把手上的金壳劳力士套在了杨历年的手腕上,哭着说:“哥,你好好的,赶明儿我再回来看你……”

大头走了,带走了父母,他姐嫁的远,说路上也要去看看。

送行酒周东北没时间去,因为他要宴请一位非常重要的客人,给大头打了电话,两个人聊了好一会儿。

虎威厅的实木大桌上加了旋转盘,这是才流行起来的,房间里只有三个人,周东北、方振和一位学者型的中年男人,白白净净的一张脸上戴着副无边眼镜。

武邙。

两个人谈笑风生,周东北不好插话,服务员进不来,传菜都是二虎在做。

菜已经上全了,方振提了一口酒后,周东北看到了他递过来的眼神,于是笑笑道:“领导,我有个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说!”武邙大手一挥,笑眯眯道:“周总年轻有为,在兴安市建筑市场声名远播,口碑也非常不错,有什么话就直说!”

“是这样,领导也知道,我就是个农民,家在红升乡住,从小到大往市里跑,走的都是通往北山的那座小木桥……”

周东北侃侃而谈,把自己要修桥的意思表达了出来。

武邙越听眼睛越亮,“周总,听你的意思,是要无偿为市里建一座桥?”

“是!”周东北点点头,“当然了,实话实说,我也有私心,毕竟有了这座桥,红升乡的乡亲们出行更方便了,我也是买个好名声!另外,小兰河沙场的沙子也能卖个好价钱……”

武邙哈哈大笑,扭头看向了方振,“老方啊,你这小舅子真是不错!”

虽然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接触这个大名鼎鼎的周疯子,不过说实话,他真挺喜欢这个小子。

想起社会上那些说三道四,不由暗自摇头,谣言不可信!

方振也笑着开了两句玩笑。

周东北说:“领导过奖了,话说我这个小舅子是干的,我姐夫的亲小舅子可要比我强上太多……”

“哦?”武邙又看向了方振,“老方妻弟是徐……徐辉,对吧?”

方振笑道:“是,徐辉,现在是伊岭林业局副局长!”

“有印象,小伙子不错,伊岭局这几年发展劲头十足,尤其是林产品等养殖业发展迅猛,真是不错,去几年了?”

“呦,我想想,”方振微皱眉头,“时间过的可真快……”

“五年了。”周东北说。

武邙沉思片刻,“我听老岳说,上秋省里有个青训班,咱们有两个名额,争取一下?”

周东北心中大喜。

方振瞥了他一眼,这小子可真会见缝插针,话说自己小舅子已经33岁了,必须得动一动了,接下来这一步如果走不好,这辈子也就止步于此。

当初让他远离兴安城,目的是把他身上李长江的烙印淡化,于是这一走就是五年!

五年哪,人这一辈子能有多少个五年?

时间够了,可有些话自己不好说,好些事更不好办,疯子这句话简直就是雪中送炭,千金难换!

此时听到武邙这个建议,方振心下也是欣喜,却又面露难色,“毕竟有这层关系,我真是张不开这个嘴……”

武邙脸色一正,“老方啊,不是我说你,自古举贤不避亲……算了,明天我去找岳书计!”

“别别别,我去!”

“还是算了,你去落人口实,还是我跑一趟吧!”

方振端起了酒杯,“我替我家那口子敬您杯酒!”

“好!”

吃菜喝酒。

方振也是感叹,当年白祥和李长江明争暗斗了整整五年,或许正因如此,上面才派来了武邙和岳红山,这二位虽偶有针锋相对,却没多少私心。

会上唇枪舌剑,可转眼又给大家上演一出《将相和》,谣传两个人多少年前就私交不错,也不知是真是假,这事儿不好打听,犯忌讳。

有这二位,是兴安市的福气!

闲聊几句后,武邙又问起了苏志勇的案子,听方振介绍完后说:“会上那位的嘴脸你也看到了,这种情况下还替他说尽好话,真让人无语……尽快结案,让他闭嘴吧!”

方振说:“罗主任也快到点儿了,年纪一大,难免糊涂……”

武邙无奈地摇了摇头,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小周啊……”

听到这个称呼,方振暗喜,脸上却不动声色,拿起筷子夹菜。

“您说!”周东北连忙放下了筷子。

“据我了解,桥北那座公路桥是1964年建造的,全长204米,宽7.5米,大桥上部为重力式钢筋混凝土结构,下部是9个重力式墩台!当年投资就高达69万元,可那已经是30年前了,现在如果再建一座,投入差不多要10倍都不止……”

周东北一脸敬佩,“都说领导是学文出身,不仅文章写的好,一手毛笔字更是行云流水,若脱缰骏马又如蛟龙飞天!可万万没想到您对工程建筑也如数家珍……真让东北惊叹不已……”

武邙板起脸,拿着筷子点他,“你个小周,不要拍我的马屁!”

首节上一节474/56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