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5:东北往事 第363节

姬老骚嘴一撇,“早就有了,第一家是群众艺术馆开的,我去过!”

大伙又都看向了他。

“屏幕虽然没有电影院的大,可也比电视大太多了!人家说那叫投影,一个老大的木头匣子,叫什么C啥T的投影机,对着屏幕有三个贼亮的大灯泡子,大灯泡子三个色儿,差点他妈晃瞎我眼睛……”

“那天我看的片子叫《唐山大兄》,哎呀,贼啦啦带劲……”

说着话,他还起身呼呼哈哈的比划起来,“啊哒!”大伙笑的前仰后合。

姬老骚还在比划着,周东北迷惑起来,他已经记不清楚兴安市是哪一年有的录像厅,不过姬老骚说的群众艺术馆投影,还是有印象的,上一世自己休班的时候去看过。

至于说用电视机那种录像厅什么时候开始的,好像是1986年有的第一家,也可能是1985年,时间太过久远,完全没有印象了。

其实南方更早,可东北闭塞,尤其像兴安这种小城,好多东西都是人家火了好几年,才会传过来。

一些三四线小城市和县城,有的甚至到了九十年代初,录像机还是稀罕物。

老嫖把嗖嗖的姬老骚按在了椅子上,大虎和大眼儿兴奋起来,两个人先是埋怨自己天天守着台球厅,也不去考察市场,又合计过几天一起去省城买设备,就买群众艺术馆的那种投影……

周东北听到后连忙拦住了他俩,“不行,不能买!”

包间里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向了他,不明白什么意思。

“姬兄说的那个投影叫CRT投影机,用不上两年就会被淘汰,而且那里面的灯泡换一次贼贵……”

大伙恍然大悟,开始议论纷纷,都说还是有文化好,疯子哥不去上大学可惜了云云。

“那、那买啥样的呢?”大眼儿就坐在三胖子旁边,听他和李长海儿结结巴巴唠了一晚上,也快成结巴了。

“24寸大彩电,再买台进口的录像机就行了!”周东北说。

24寸?

所有人都是一惊,这本钱可是不小,尤其今年啥都涨价。

大虎和大眼儿不吱声了,都开始琢磨起来,两个人算是有正事儿的,自从弄台球厅以后,就很少再打架了,一心一意的赚钱。

三胖子看出了大虎的犹豫,说:“愁、愁啥呀?差多少钱我、我我给你拿!”

大虎笑了起来,“不是钱的事儿,摆这么长时间的案子了,这点钱还是能拿得出来的,我琢磨在哪儿弄合适……”

老嫖说:“那还琢磨啥?文化宫你都折腾这么长时间了,上上下下关系也都不错,就在文化宫干呗!”

大虎想了想,觉得他说的对,文化宫空闲的地方很多,干就干个大一点的!

大眼儿说:“疯子哥,我想租我台球厅旁边那间,我看一直空着呢!”

“行,用吧!”周东北一锤定音,又把酒杯举了起来,“来,走一个!”

后半夜了,大伙都没少喝,晃晃悠悠散了酒局。

三胖子和李长海儿跑人行道那边去了,抱着树开吐,你一下我一下,就连吐都吐的结结巴巴。

杨历年搂着地瓜说:“兄、兄弟,一会儿咱俩回、回家接着喝,今晚必须和七哥拜把子!”

地瓜苦着脸说:“七哥,咱17岁那年就拜过了……”

刘二狗左手搂着老嫖,右手搂着姬老骚,用力摇着脑袋,“遗憾哪,这要是能照张相多好?”

老嫖说:“缺个人哪!”

姬老骚溜缝,“对呗!”

“操!”刘二狗骂了起来,“别提郭老四那装逼犯,我贼烦他!”

大虎和大眼儿相互点着烟,还在商量着两个人的“宏图伟业”。

大眼儿说:“我琢磨着,咱俩应该串开,不进一样的片子,放完以后换过来,这样就能节省一倍的钱……”

大虎说:“好主意!你说能不能再弄个租录像带的店,就像租书店一样,咱们放够的带子再租出去,又能赚笔钱!”

“行啊,我觉得行!”

“……”

周东北问马小花怎么回去,他说打个车就行,俩人回头见老嫖插好了旋转门,正在用链锁锁一侧的大门,周东北奇怪道:“这都几点了?你不去睡觉嘎哈去?”

红浪漫来新货了,据说有个绰号小白兔的特别水嫩,老嫖不敢实话实说,支支吾吾灵机一动,“我、我去打个兔儿!”

打个兔儿?!

先前姬老骚和他嘀嘀咕咕,谁都知道他要去干啥,大虎和杨历年、土豆他们都哈哈大笑起来。

周东北一脸懵逼,作为过来人,他当然知道“打兔儿”是啥意思。

上一世,七八十年叫挂马子,到了八十年代末才有了打兔儿这个词儿,万万没想到,这一世竟然是这个货发明创造的!

不过用在这个地方不太准确,因为不管是挂马子还是打兔儿,都不存在交易行为,最多花钱吃点儿饭啥的,性质类似后世有目的性的见异性网友……

“你给我麻溜回去!”他立了眉毛。

老嫖涨红了脸,只好给姬老骚使眼色,意思是我一会儿再过去。

姬老骚也没少喝,晃悠着扬了扬手,“听疯子哥的话,别、别出去浪了!”

老嫖只好灰溜溜进了饭店。

有些事儿印在了骨子里,周东北喝完酒不敢开车,说和大伙一起打车走。

穿过马路往南走不远就是红浪漫,姬老骚和他们不一路,于是装模作样过了马路,还朝这些人摆起了手。

这个时间,马路上已经一辆车都没有了,大伙搂着肩膀拉着横排,昏黄的路灯拉长了他们的影子……

不知道是谁起了个头:“跟着感觉走,紧抓住梦的手!”

所有人一起嘶吼起来:

“脚步越来越轻越来越快活,

尽情挥洒自己的笑容,

爱情会在任何地方留我!”

正所谓人多力量大,大伙硬生生把周疯子不和谐的声音压住了。

“跟着感觉走,紧抓住梦的手,

蓝天越来越近越来越温柔;

心情就像风一样自由,

突然发现一个完全不同的我”

等这些人走远了,姬老骚这才猫着小腰去接老嫖了……

作者注:

《第一卷,野蛮生长》完结,敬请期待《第二卷,奔腾年代》!

整整198天,更新了116万字,一天没断更,每天中午11点至少更新两章。

有朋友提意见,想让我多更几章,心情我能理解,无奈琐事太多,手速又慢,真写不出来这么多。

相信我,绝非有意,毕竟谁都和钱没仇,您说是不?

有人骂娘,觉得主角不像重生的人,始终在小城里憋着,为啥不去薅老毛子的羊毛?为啥不去买股权证?为啥不去买京城的四合院?为啥不去……

我回复说:太多穿越重生的总裁去干这些事儿了,咱的主角就不去凑热闹了,容易发生踩踏。

开个玩笑。

其实,有朋友能看得出来,此书不过是披了张重生的皮而已,因为现实题材标签太少,推荐上有短板,所以才会在原大纲上添加了重生元素。

请将此书当做一部普通的年代文来看,书中没有世界首富,你看着也不憋屈。

这里只有一座普普通通的东北小城,还有这座城市里生活的一群人,希望有人能在他们身上找到自己曾经的影子,以及那段青涩时光。

仅此而已。

第484章 虎头奔和大哥大

时光荏苒,昨天还是白雪皑皑的寒冬,今天已是春暖花开。

1992年5月3日,星期日。

五六小区居民楼里,育林小学音乐老师苏晓慧坐在风琴边,苦着脸商量:“周总,要不就算了……”

周东北一身蓝色运动服,坐在那儿端端正正像个小学生,“苏老师,你也知道,还有半个月就是正日子了,这首歌我必须要在婚礼上唱,咱努努力,差钱的话你吱声……”

苏晓慧秀气的脸涨得通红,连忙摆手,“真不是钱的事儿,两个多月了,邻居天天敲暖气管子,我爸妈见您来就跑,老两口溜达的饭量都见涨……我说句话您别生气……”

“我不生气,不生气!”

“您、您是真不适合唱歌,真的,周总,您就放了我吧,我把钱都退了行不?”

“不行!”周东北摇着脑袋,“练这么久了,后面的调都差不多,就像你一开始说的那样,我的嗓音条件相当不错,只要把耳音练准,肯定就不会跑调了……”

苏晓慧差点没哭出来,“周总,我收回这句话行不?”

“不行!”周东北依旧摇着头,“你说我前半段唱的怎么样吧?”

“还行,起码不怎么跑调了……可后面……”

周东北咧嘴笑了起来,随后又是重重一点头,“苏老师,辛苦你了!”

苏晓慧终于还是耷拉下了脑袋,“好吧,再来!”

风琴声响起……

她家暖气管子也同时响了起来……

楼下。

二虎靠在一台崭新的黑色奔驰600SEL旁,左手夹着烟,右手拿着一台傻大黑粗的移动电话在讲话。

兴安市是去年开始兴建模拟基站的,今年三月份,邮电局开始上线运营900MHz模拟移动电话业务,因为港岛录像里的黑道大哥都拿着这种移动电话,所以一上市,老百姓就称它为大哥大。

二虎拿着的这台,是俗称大灰狼的摩托罗拉8500X。

长长的天线,灰色厚重的机身,机器价格是38800元,入网费6000元,还得预存5000元的话费。

一部大哥大,至少能买好几套公产房。

不过,单单有钱还不行,申请购买时,还得先到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办理手续,得到使用许可证才可以购买。

许可证是个小蓝本,上面写着小型无线电设备使用证书,与之配套的还有一个类似银行卡的硬塑卡片,上面有15位数的证号。

即使是这样,一般人有钱也买不到摩托罗拉8500X,只能选择比他小一号的摩托罗拉3200,虽然少花了一万块钱,但那股霸气也弱了好多。

电话那边的老嫖问:“你俩忙活啥呢?一天天的抓不着人影!”

二虎抬头看了一眼,左右邻居都开始关窗户了。

他嘿嘿笑道:“秘密,二哥不让说!”

1990年春天,周东北又把曾经盛夏工作过的旭日饭店承包了下来,东北大饭店那边聘请了苏卫红做总经理,她是原宴宾楼的总经理,物资局越来越不景气,周东北找她一番长谈后,办理了停薪留职。

老嫖去了那边,将旭日饭店好一番大刀阔斧的改造,东北火锅城当年秋天开业,目前依旧还是兴安市最火爆的火锅店。

一个小时以后,周东北下来了,容光焕发,脚步轻快。

首节上一节363/56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