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5:东北往事 第260节

见字如面。

我猜你一定不知道我是谁,不瞒你,我是马文静……”

马文静?

是她?怎么会是她?

周东北愣了,眼前浮现出一个高挑的身影,她给自己写信干嘛?

原来她是学医的,印象中恢复高考后,医科大学好像是两年制,85年左右改成了三年制,后来什么时候又变成五年制……

自己对这个真是没啥研究,记忆也可能出现混乱,只是知道学医不容易,毕竟人命关天。

后世很多医学类本科毕业都很难找到好工作,所以很多人索性本硕连读,甚至本硕博连读……

想了一堆没用的,眼睛又落在了信纸上:

“很冒昧给你写这封信,可如果不写的话,这心里就像钻进只小耗子一样,非常难受……”

这封信非常大胆,很是直接表白了爱慕之情,在第二页甚至含蓄的提出来,如果两个人能在一起,她会让家里帮他办一个好工作等等。

信的末尾,又写下了她学校以及班级的详细地址,盼望着他尽快回信……

周东北点了根烟,随后拿起了炉钩子,钩开炉子上几圈炉盖,拿出火柴,连同信封一起点燃,扔进了炉子里。

火光映得脸忽明忽暗。

马文静的家庭、教育甚至是身高都比盛夏好,形象也不差,可她不是自己的菜。

不是自己的菜就不要去碰,人这一生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诱惑,必须要懂得拒绝和放弃。

她是盛夏的同学,这种行为在东北就叫撬行,如果让盛夏知道,肯定会冲上去开挠,挠她个满脸开花……

想到这儿,不由呵呵笑了起来。

哎呀,我艹!

他一拍脑袋,尼玛,猴票烧了!

5月6日的下午,周东北一个人在面粉厂南侧那一大片居民区里转悠,他提前一天就从五营林业局回到了市里。

今天天气不错,就是风有些大,这让他更没底了。

又穿过两条胡同,来到了青山南路,马路对面就是第四中学,再往后是方有容家,也不知道这“两口子”的小日子过的咋样了。

街上人来车往,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兴安市出现了好多载人的倒骑驴,一个个装饰的花枝招展,据说一个人一块钱,市里随便跑。

一块钱可不便宜,周东北感叹着钱是越来越毛了。

正赶上四中放学,黑压压的孩子们打打闹闹,青春肆意飞扬。

好多男同学都戴着同一款式的帽子,深蓝色面料,黑色的塑料帽檐,帽子里面应该塞了一圈什么,看着板板正正。

几个半大小子骑着自行车呼啸而过,其中一个伸手就抢了一个同学的帽子,一帮学生开始嗷嗷喊叫着追赶。

跑过来一个流里流气瘦高的年轻人,离老远周东北还以为是刘二狗,这人也烫了个费翔同款的“奔式”头型,只是被风吹的有些乱。

他下示意全身戒备起来,自己的名气越来越大,万一有谁想立棍直接开捅,马上就能成名!

“哥们有烟吗?”

这小子离老远整了这么一句话,周东北松了口气,没说什么,伸手掏出烟抽出来一根递给他。

“我艹,华咂?”语气夸张。

风大,他背着风划了好几根火柴都被吹灭了,没办法拿出三根一起划,又用两只手赶快捂住,这小子连忙低头凑过来点燃了烟。

“谢了!”说完还拍了拍他肩膀,一步三摇走了。

周东北笑了笑,这年头,连烟都抽不起的混子太多了,这位还算不错,起码没动心思抢了自己这盒烟。

转念想起他的头型,叹了口气,大兴安岭的那场大火不知道烧起来没有,苍天保佑能少受一些损失吧!

回过身又看向了身后这一大片的居民区,去年的5月6日,这里就应该起一场大火,导致上千居民无家可归。

可不知道为什么,去年这场火没着。

转眼就是一年过去了,他还一直惦记着,唯恐今天烧起来。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自己完全记不得什么时间开始着的了,更别说具体火源点在那儿!

只记得那晚自己站在河坝上,都能看到这一片冲天火光,足足烧了大半夜。

过后电视新闻说,是因为一家人电线裸露导致的火灾。

这片居民区和北山一样,胡同狭窄,家家户户都堆满了木头子,火烧起来以后消防车根本就进不去……

兴安市的春天非常干燥,再加上大风的加持,救火基本上形同观火,太难了!

后来谣言都说,当晚救火方案也是一改再改,错过了最佳时间,又因方案的不合理,致使过火面积增加好多。

自己人微言轻,虽然和徐辉多次提起过防火这个话题,却没法再往深了说,不然真就成了精神病。

他继续换了条胡同溜达,心情沉重。

百货站院里还在装修,秦老三的两座鸡舍也在建,老嫖和二虎两边忙活;小兰河沙场有父亲和冯嘎子,河西湾沙场停了,有一些个人家里用沙去挖的,他们也没去管。

将军背沙场那边,主要是孙广志带着土豆和大头他俩忙活,杨历年则是在两个沙场和三个贮沙场之间跑。

第331章 着火了

不知不觉天黑了,再往前就快到火车站了。

路边有几家挂着一个幌的小吃铺,他随便找了一家进去,要了一个溜肉段加一碗米饭。

小店不大,几张长条桌坐满了人,三三俩俩喝着小酒。

饭菜还没上来,他见前面柜台上放着一台小小的黑白电视,电视前面还架着个放大镜,扬手喊:“老板,麻烦打开电视看看!”

这个时间正是市里的新闻时间,他点了根烟,目不转睛看着,几分钟以后,他猛的一下站了起来,身后一个胖子吓了一跳。

新闻里,正是森林大火的远景……

“老板,大点声!”他喊了起来。

小吃铺老板是个粗壮的中年汉子,没好气瞥了他一眼,还是过去把电视声音扭大:

“……古莲林场、河湾林场、阿木尔林业局依西、兴安林场以及塔河林业局盘古林场……相继起火……”

饭店里客人也被吸引了,纷纷扭着头去看电视,议论纷纷。

“爸妈”一个半大小子气喘吁吁跑了进来,“着、着火了!着火了!”

小吃铺老板呵斥起来:“喊啥?这不是看着呢嘛!”

“不是,不是!”男孩气喘吁吁,“是外面着火了……刚才我听一个叔叔说的……”

屋里杂乱的声音消失了,只能听到电视里播音员的声音:“贝加尔湖暖脊东移,形成了一个燥热的大气环流,加之风多物燥,增大了林区的火险等级……”

周东北已经石化,来了,终于还是来了!

他蹦了起来,也顾不上吃饭了,转身就往出跑,低头见门口还倒着一辆自行车。

他停了一下,又回身拉开门喊:“老板,赶快搬东西,快!快!”

一屋子的人目瞪口呆,店老板往出走,嘴里骂骂咧咧:“电视里着火,咱这儿也着火?疯了吧?我看看真假,小兔崽子要是再敢撒谎撂屁儿滴,看我不扒了你的皮……”

其他一些客人也纷纷站了起来,跟着他往出走,都想看看热闹。

周东北踮起脚四下看,西南方向天空微微有些发亮。

他扶起地上的自行车骑上就跑,后面传来店老板的怒吼:“我儿子的车,小逼崽子给我站住”

往西是顶风,骑的很费劲,他知道这一片都得被烧光,所以才喊那个老板快搬家。

自己一直担心着火,今天又跑来现场,没想到还真着了,整整晚了一年!

路上一些行人都停住了脚,纷纷往西南方向看。

去救火肯定是扯淡,别说他一个人了,多少辆消防车都扑不灭这大火,最后只能祈祷风停,再利用宽阔的街道形成隔离带,所以说救火方案很重要,否则就是浪费时间!

这些他在去年就想过无数次。

记得曾经看过相关报道,也听一些朋友说起过,当时很多居民认为着火地点离家几里地,所以根本就没当回事,有些人甚至还跑过去看热闹,等大火漫过来时,想搬家已经来不及了……

现在最要紧的,就是动员居民赶快搬家,尽量把损失减少到最低!

再往前就是街道办事处了,灰色小二楼坐南朝北,隐藏在路边高大的杨树后面。

下了自行车,他又抬头看了看忽明忽暗的天,大火已经起来了!

抬眼看,整栋小楼还有三个房间亮灯,没想到这时候还有人,他扔下自行车就跑了进去。

“主任在吗?”

办公室里只有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女人,正在伏案写着什么,抬头问:“你找主任有事儿?”

“着火了,快通知你们主任,抓紧疏散居民……”

“着火了?”女人就是一惊,原本细长的眼睛都瞪圆了,“谁家呀?”

“你跟我出来看!”

女人也没犹豫,扔下钢笔就跟着他往出跑。

出了办事处,周东北跑到了马路对面,这个位置看的更清楚,女人也连忙跑了过来,路边三三两两站着一些人,都推着自行车仰着脖子往西南方向看。

他指着微红的天际,“看到没有?那边火已经起来了!”

女人个子不高,翘着脚瞅,感觉西南是有火光,可明显距离很远,于是皱起了眉,“这也太远了,能烧到这儿吗?”

周东北急了,“想想前年的五月二十三号,着起来以后救得了吗?你看看那些窄小的胡同,消防车能开进去?”

“同志,你别激动啊……”

“我能不激动吗?别废话!快告诉我你们主任家在哪?快!”

女人见他眼珠子都红了,吓得连忙说:“她没回去呢……”

周东北掉头就跑,大长腿穿过马路冲进楼里就往二楼跑,他记得二楼有间办公室亮着灯,既然这位大主任没走,那肯定就是这间了。

上了二楼有些转向,摸不准是哪间,于是他站在走廊扯着脖子就喊:“主任?主任!?”

一扇门开了,让昏暗的走廊都是一亮,一个不高的身影走了出来,十分严肃:“谁?大呼小叫的,成何体统!”

周东北赶快跑了过去,“主任,着火了!”

“你是哪位?”

他吼了起来,“能不能先别管我是谁?跟我出去看一眼,看看外面是不是真着火了好不好?”

这位女主任看年纪至少五十几岁,个子矮小,梳着一头干练的短发。

她见这小伙子说不像开玩笑,连忙说:“你别急,我出去看看!”

两个人刚下楼,一间办公室又出来两个人,问怎么了……

几个人穿过马路,这时候已经能感受到火光朝天了,远远的红彤彤一片,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烧柴的味道,消防车刺耳的声音连成一片。

办事处主任感觉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连忙吩咐:“小张,小李子,马上去通知街道所有人,挨家动员搬家!快!快快!”

“小伙子……”她转过头,才发现先前那个高大的小伙子已经不见了。

首节上一节260/56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