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5:东北往事 第209节

盛建设严肃起来,“有几个人不是从好奇开始的?等有了瘾以后,想戒就难了,以后绝对不能再碰,明白吗?”

“嗯呐,知道了!”

房间里,盛夏红着脸,手里拎着斑驳的短裤不知道该往哪儿藏,跺着脚骂流氓……

咚咚咚!

“你还能不能出来了?”

“好了,好了,一天天叫魂儿似的,除了你那个宝贝儿子,你就见不得我和我爸闲一会儿!”慌乱之下,只好塞进了被垛里。

而此时,这个流氓正叼着烟,坐在小火炉旁,笑咪咪地和刘二狗他俩说着话。

他觉得脸莫名奇妙地有点发烧,就把小板凳往一旁挪了挪。

猪大肠伸手从兜里掏出四张大团结,“疯子哥,那个钱还你……”

周东北没伸手,笑道:“有钱了?”

“嗯呐,韩老板走的时候,给我俩扔了500块钱!”

“呦,韩老板敞亮!”他笑了笑又继续说:“老猪啊,我就是开了句玩笑,还能真往回要啊?快收起来!”

猪大肠红着脸,不知道该不该收,刘二狗用胳膊肘怼了他一下,“让你收,你就收起来得了!”

说完又嘿嘿笑着问:“疯子哥,你说这个韩老板还会回来吗?”

周东北问:“他怎么说的?”

“他说开春就回来!”

“你觉得呢?”

刘二狗摇了摇头,“上次和他一起去奇奇哈尔,他说的倒是挺实在,可是吧,我总觉得这些南方人花里胡哨的,说话没个准儿!”

周东北有点严肃,“二狗啊,这我就得说说你了,一个人实不实在,和南方北方没关系!喝上酒拍桌子瞪眼睛啥事都能办,酒醒后啥都办不了的东北人少吗?”

刘二狗脸有点红,因为他自己就这个毛病,“那是,那是,咱这嘎达小酒盅一端,牛逼吹得震天响的确实不少!”

周东北哈哈一笑,掏出软中华,还帮他俩点上。

“咱就是闲聊……”

“是是,”刘二狗小鸡啄米一样点着头,“我和老猪都爱听疯子哥唠嗑。”

周东北的房间是西向,上午时屋里有些暗,炉火映得他的脸忽明忽暗。

“南方人内敛温婉,脑子活又吃苦耐劳,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太多太多了!”

“不过,也不要妄自菲薄,咱们东北人豪爽率直野性彪悍,有着不同于南方人独特的魅力!”

“当年,我们这片黑土地渺无人烟,直到咸丰十年,清廷才开放今哈市以北呼兰河平原!次年又开放了吉省西北草原,随着大量的移民涌入,自此拉开了闯关东的大幕……”

“咱们习惯以山海关为界,山海关的东北部,也就是我们这边,称之为关外!而山海关以南,我们称之为关里……”

猪大肠恍然大悟,咔吧着小眼睛,“明白了,记得小时候,总听我太爷唠叨,说也不知道啥时候能回关里老家看看,原来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刘二狗问:“回去过吗?”

猪大肠摇了摇头,脸上浮现出一丝痛楚,“我11岁那年,老爷子就走了!”

三个人沉默起来,只有炉火噼啪做响。

周东北将已经熄灭的烟头塞进了炉子里,继续说:“咱们东北人的祖上,绝大多数都是关里人,其中又以鲁省人最多,其次是冀省、豫省以及晋省等省份。”

“你们知道吗?他们都是当地最勇敢刚毅的汉子,这就是我们东北人优秀基因的由来!因为一些胆子小的哪怕饿死,也不敢背井离乡……”

两个人被他说的眼珠子都直放光,热血澎湃!

“我们祖上赤着脚,挑着担子,推着独轮车,跋山涉水,无数男女老少倒在了路上。”

“终于有一天,他们踏上了这片苍茫大地,看到了这白山黑水!”

“可此时,他们想的不是堆雪人打雪仗狗拉爬犁,而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也不过是美好的想象……”

“这片黑土地上,不只能长出大豆高粱!这片原始森林里,也不只有蘑菇木耳!这里同样到处都是危险,凶猛的东北虎,奔跑如风的熊瞎子……想要吃饱肚子,就必须要勇敢面对这一切,咬着牙关坚持下去……”

“你们说,无论男人还是女人,胆小懦弱的人能在如此环境活下去吗?所以说,咱们东北人的彪悍和热血,那是写在骨头里的,是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的!”

刘二狗和猪大肠听得津津有味,他俩哪儿懂这些呀,当年初中都没毕业,学的那点东西,出校门的时候就没带出来。

“咱们东北人的性格,是这片黑土地特有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塑造而成的!”

“我们勇敢,却野性难改太过彪悍;我们坚韧,却总爱认死理,很多事儿爱死磕到底;我们勤劳,却不够灵活,就像现在,死守着铁饭碗不敢撒手……”

“我们乐观,却一个个粗枝大叶,牛逼满天吹;我们直爽,心里想啥就说啥,可太容易得罪人;我们豁达,能动手绝不逼逼,打完了还能成好朋友,不记仇;我们幽默,因为干半年闲半年,小火炕上腿一盘,不逗乐子日子难……”

“我们死要面子,我们爱装大哥,可这就是我们,是我们这些勇敢、坚韧、勤劳、乐观的东北人!”

啪啪啪!

刘二狗和猪大肠听的脸红脖子粗,两个人用力鼓起掌来。

“疯子哥,你真有学问!”猪大肠羡慕死了。

刘二狗说:“都说疯子哥是大学漏子,今天我信了,真信了,服了!儿唬!”

周东北哈哈大笑,“咱哥仨就是东一句西一句的扯闲篇儿,总之一句话,好人坏人从来不分南北方,卑微不自信的人才会搞地域歧视!好好跟着韩老板干,兄弟我祝二位哥哥发大财!”

两个人其实路上都商量好了,想以后跟着他周疯子干,可话都被他说死了,怎么也不好再开口,只好先算了。

送走这哥俩,周东北和父亲穿得严严实实,登上自行车,去接爷爷周国柱来家里过年!

第260章 手心手背都是肉

周国柱早就收拾好了东西。

“爸,”周达拉开门进了东屋,“我和凤英这就走了……”

周国柱在炕沿上磕了磕烟袋,“给你老丈人带个好,就说啥时候来家里,我请他喝酒!”

“嗯!”周达犹豫了一下,“爸,少住几天,早点回来!”

“嗯,去吧,多陪你老丈人喝几杯!”

“爷”周西西哭咧咧走了进来,眼睛都红红的,“爷,我想跟你去,可我妈非要回我姥家……”

说着话又哭了起来。

周国柱攥住了她的小手,“乖孙女,大过年的,你不去的话,你姥姥和姥爷能过好年吗?他们也想你是不是?”

“可咱们一起过多好,为啥非要分开呢?我也想去二大爷家,我都好长时间没看到二哥了,爷”

周达被闺女哭的鼻子也直发酸,二嫂来的时候,虽然也提出了让他们一家三口过去,可他知道二哥肯定不想看到自己,另外老丈人那边不去也不行。

生活总是这样,逼得人左也不是右也不是,男人难人,你咋就这么难……

“走不走了?”马凤英在外面喊了起来。

周达搂住闺女的肩膀,“爸,我们走了!”

爷俩出了屋,周达看着媳妇,他没说出来,但意思很明显:进屋和爸说一声。

马凤英把围巾围好,迈步就往出走,周达没动。

“走啊?木头橛子似的,想啥呢?”

周达还是没动,喘气有些粗了。

周西西看看父亲,又看了看母亲,没看明白这是怎么了。

马凤英没好气瞪了他一眼,想了想,大过年的,算了!

她扭了下身子,甩甩哒哒迈步进了东屋,“爸,我们走了,你也早点回来……”

“哎,”周国柱笑了,看着儿媳妇,“给你爸妈带个好儿!”

“嗯呐,那我们走了!”

一家三口走了,房间里瞬间就安静下来,就像平时一样,可又有些不一样。

半个多小时以后,周东北父子到了。

周旺站在大门前,眼睛瞬间潮湿,斑驳的木门已经变了形,看不清模样。

1962年,那年自己才18岁,距离老三届下乡还有6年时间。

为了响应“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号召,自己放弃了高考,选择下乡插队,一晃就是25年。

25年,人生又能有几个25年?

这个家,已经7年没回来了。

周东北支好自行车,手从门上锁洞伸了进去,拨开里面的铁棍门插,“爸,进去吧!”

他回身推上自行车,用前轮撞开了大门。

大门开了,他一眼就看到爷爷正站在屋门前。

“爷?!”

周国柱披着大孙子给买的羊皮袄,胡子上满是白霜,他努力想把腰挺直一些,可岁月不饶人,再也无法像年轻时一样了……

哐当!

周旺的自行车倒在了地上。

“爸”

他紧跑几步进了院子,“噗通”一声,跪在了雪地上。

“爸,儿子不孝,让您伤心了!”

周国柱已是泪流满面,伸出来的大手更是抖个不停。

“快起来,起来!”他用力去扯儿子。

“爸,你原谅我,我就起来!”周旺低着头,痛哭失声。

噗通!

没想到,周国柱也跪在了地上。

“爷”周东北要去扶他,却被爷爷推了一把。

“二呀,是爸对不起你,更对不起你们一家!”周国柱老泪纵横,“可爸难哪!你哥9岁就没了,你就是家里的老大,手心手背都是肉,我领谁?我领谁呀?思来想去,难的我都想一头撞死……你是哥,二选一,我只能选择老三……”

“那时候闹的欢,你弟又不干人事儿,我要是不带他赶快回来,都怕他把命扔在红升乡,到那时候你俩都回不来……”

“二呀,委屈你了,一裤兜子的屎都扣在了你脑袋上,爸知道你不是那样的人,爸知道你委屈……”

周东北愣了,怎么爷爷这话里有话呀!

什么叫你弟不干人事?

如果三叔只是篡改了父亲的档案,不应该说一裤兜子屎扣我爸头上……

这里面还有事儿!

看来那次父亲被孙大马棒捅伤,人都那样了,也没说实话。

此时不是刨根问底的时候,既然他们都不想让自己知道,估计就是上辈人的丑事,所以即使自己问,也很难问得出来。

“爸,好了,不说了……”周旺用力去扶父亲,自己也站了起来,“都过去了,儿子死过一回也想明白了!爸,我不怪你,如果是我面临这样的选择,也会保下最小的孩子……起来,快,快起来……”

首节上一节209/56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