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大国飞跃 第73节

可见跟儿子搞好关系还真的非常有用。

虽说这次没有实现自己的目的,但能带这一笔钱回去,也算是没来一趟江北省。

林家肯定是指望不上了,回去还要面对他们的怒火。

但就像是董处长说的,只要维持好跟大儿子一家的关系,以后肯定有机会从周夏严这里得到更多的好处。

又跟周夏严两人寒暄了一会儿,听到火车的汽笛声,周自明挥了挥手,就带着黎可彤上了火车。

等火车开动以后,马春妮小心地问周夏严:“大个儿,我没有跟你说就直接给了公公和婆婆500块钱,你不会生气吧?”

见到马春妮如此小心,周夏严笑了笑,说:“我生什么气?500块钱对别人来说很多,可对我来说那就是一个数字。如果这500块钱能让他们一家人消静一段时间,别再给咱们找麻烦,我觉得还是非常值得。”说到这里,他看着马春妮笑了笑说:“春妮,还是娶到了你这个老婆省心啊。”

见到周夏严又在夸自己,马春妮也非常高兴。

她看了看,天上已经明显西斜的太阳,说道:“明天就是1979年最后一天了。大个儿,我是真没有想到,在1979年我居然这么幸运地嫁给了你,而且你还给我带来了这么多的快乐。”

周夏严笑了,牵起马春妮的小手,对她说:“春妮,其实我应该感谢你。你知道吗?我来到这个世界就一直非常孤独,是你用自己的爱心温暖了我,让我有了家的感觉。所以你永远不要害怕,我绝对不会离开你的。这辈子,你就是我唯一的妻子。我会好好地保护你,给你最坚定的依靠。”

马春妮没有想到周夏严会在大庭广众之下拉自己的手,要知道现在可不是后世,别说拥抱和亲吻,就是拉手那也是会引得路人侧目的大胆举动。

她挣脱了几下,见挣脱不开周夏严,也就放弃了。

她听着爱人甜蜜的情话,笑着说:“大个儿,我知道你天生就是干大事的人。我这个农村姑娘能够嫁给你,是我几辈子修来的福分。你放心地去闯吧,我绝对会守好咱们的小家,给你生好几个孩子,然后将咱们的孩子好好养大,不会让你为家庭琐事分心。”

周夏严点点头,然后说道:“等过了元旦,我可能又要忙了。毕竟公司和咱们在晋州买房的事情都要解决。等解决了这些,咱们就按照计划去首都。到了首都,咱们要看一看首都人民是怎么过春节的。过了春节,又要忙广交会……”

看着周夏严畅想未来,眼中那充满神采的目光仿佛有魔力一般,搅动自己的心情,马春妮幸福地不停点头。

在1979年即将结束的日子,她感觉自己已经被幸福彻底包围了。

第0121章 第一卷完结总结

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第一卷“起步”终于写完了。

很多人觉得这本书的开头不好,而且节奏有些缓慢拖沓,但我要说,对一本工业文来说,很多事情是必须交代清楚的。

工业文讲究厚重,大国之间的竞争更不可能在朝夕之间就可以得出胜负,所以本质上并不会有太多狗血的情节。

毕竟这种小说讲究逻辑自洽,要是随便拿出个东西,读者都不知道怎么来的,或与当时的历史不匹配,那才是大问题。

当然,这种小说实际上并不讨好普通的读者,里面涉及了大量知识,读起来会有些累。

不过这本小说是我心心念念一直想写的一本,也算是圆我自己的一个梦想吧。

这里要写一下第一卷的整体思路。

那就是周夏严这个草根出身的小知青,如何能够获得参与大国竞争的入场券,另外就是交代一下时代背景。

比如最开始的时候,周夏严想将收音机的设计卖给晋州无线电厂,结果却碰壁了。有很多读者认为应该去申请专利,设计思路应该很值钱。

但实际上,我国在1984年才有了第一部专利法,加上那会儿国民认为知识都是国家的,所以想用设计卖钱,根本就不可能。

另外,在当时的情况下,草根出身的周夏严想崛起,必须有两个先决条件,一是雄厚的背景,二就是家族的帮衬。

以前人们的认知与现在是不同的,那会儿的人更讲究团结,特别是大家族,非常在意家族成员之间的互相帮助。

所以我可以说,在农村欺压家里人的奇葩事情,虽然有,但绝对不是主流。

我们的民族经过几千年而不倒,最大的依仗就是百事以孝为先。这个孝除了对父母长辈,其实也是对家族的。

大家读历史,可以看到很多家族都是一帮兄弟从事生产劳动,然后将兄弟里面最聪明的那个人培养当官,等那个人当官以后再反哺家族成员。可以说,为了家族的延续,需要每个人都做出自己的牺牲。

现在的很多人不能理解当时人的思想,因此会管那些从农村来的人叫凤凰男或者扶弟魔。

但读者们要知道,作为世界上罕有的无神论文明,我们能延续数千年而不衰,到今天仍旧充满韧性,就是源于这种对父母的孝,对家族的孝,对民族的孝。

当然,具体的内容大家可以去找相关文章阅读,这里就不展开了。

也因此,很多人觉得第一卷看着没有一般网文那么舒服,就是因为周夏严只是一个草根, 必须解决他的后台问题。

没办法,这个世界对一个普通人不怎么友好,哪怕他是一个重生者,需要面对的问题也太多了。

这可能就是历史的局限性吧。

当然,第一卷该写的内容差不多都写到了,从下一卷开始,周夏严解决了身份问题,就会开始更奇妙的旅程。

而且提前剧透一下,第二卷也会把他为什么能够穿越,金手指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连前身后世的记忆都继承了下来,这些以前留下的钩子会渐渐撕开迷雾。

总之,我希望追读的朋友们,能在后面的故事里面仍旧得到阅读本书的快乐。

还有最后,我要感谢在阅读中一直给我挑错的诸位大神,不论是从价格上,还是从车辆的具体操作上都给了我很多宝贵的启发。

在这里,一律向大家感谢了。

好了,周夏严在1979年的故事算是写完了,下一章开始,他将进入1980年。相信到时候,他会带给大家一个很好的阅读体验。

大家不要错过。

谢谢。

第0122章 一次性竹筷子的关键

虽然马上要元旦了,但在这个时代,节假日还很少。比如说后世大家已经习以为常的双休日,需要等到1994年才开始实行。所以,现在每周大家只能够休息一天。

也因此,周夏严才将婚礼选择到了周六。

周六办完婚礼,周日正好可以休息一天。

至于后世大名鼎鼎的黄金周,五一和十一假期,在现在的时候也只能休息一天和两天。要等到1999年,这两个假期才会成为后来的样子。

当然在新年的最后一天,周夏严也不准备干多少事情,他去了马市口镇政府,与公社领导们讨论了一次性竹筷子工厂的建设事宜。

虽然上一次马市口的干部已经将规划书拿回去研究了。可最后他们发现,自己对里面的内容理解起来还是太困难。没办法,农民此时根本就没有工业化生产的概念。

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按照规划的要求,找了一个仓库,将其进行了初步改造,算是未来竹筷子工厂的生产车间。

剩下的,他们只能等周夏严办完婚礼,然后再将他请到镇政府进行详细讲解了。

让周夏严没有想到的是,这次去讨论,自己的老丈人马进宝居然也得到了公社的通知。于是翁婿两人就一起到了镇政府。

见到周夏严到了,林老书记将他带进自己的办公室。

等两人落座,林书记笑着跟他说:“过了年我就会离开镇里,去县人大工作。县里决定,由古春霖同志担任马市口公社书记,李雷涛同志担任马市口镇的镇长。至于你的老丈人,马进宝同志,则会被调入镇上担任副镇长。”

听到这里,周夏严很是惊讶,心说:“这难道就是一人成道鸡犬升天?老丈人能进这一步,可真的是不容易啊!”

要知道,虽然作为村长,也就是生产大队的队长,是村里的第二号人物。可实际上,村一级干部是没有职级的。而如果马进宝升到了镇里的副镇长,那就是妥妥的副科级,正经的国家干部了,正式进入了共和国公务员的行列。

对村级机构的领导来说,这一步几乎等同于鲤鱼跃了龙门,说是万中无一也不为过。

当然,周夏严猜测,这明显是玉山和马市口两级政府在卖自己人情。他们肯定是想用这个态度,让自己多多为玉山做贡献。

这样看,他无论如何也得帮人家将竹筷子工厂办好,否则老丈人到了镇上可就难堪了。

周夏严想到这里,忙感谢老林书记,然后表示,想立刻去看看镇上准备的生产场地。

见到周夏严如此积极,老林书记很满意。他觉得,周夏严还是一个非常识趣的人,也不枉他向县里申请调马进宝进公社的苦心。

很快,周夏严在一众镇领导的带领下来到了镇里准备的那个仓库。

看着已经被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大院子和足有20米长的大仓库,周夏严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笑着对老林书记说:“这个条件已经很好了。一次性竹筷子虽然前景广阔,但咱们开始的时候肯定不会做那么大,场地不用一次到位。剩下的就是我们添置机器,修整厂房,培训工人了。毕竟咱们建这个厂子,除了赚钱,还有培养咱们自己工人的目标。”

林书记笑着点点头,指着李镇长说:“那就好。我们在前两天已经派小李去了农机厂参观,学习如何建设正规厂房了。”

李镇长点点头,笑着说:“我带人去了农机厂,看了你协助他们布置的厂房。说实话,我很受震动。我们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有秩序的车间。而且我觉得,你让他们用不同颜色的油漆画的不同标识特别好。以前农机厂多乱啊,现在一进车间,每个工人都要沿着油漆画好的标志行走,需要加工的物料和做好的零件都放在专门的区域待取。就从这点上看,整个车间就变得特别清爽,特别的有秩序。我们回来已经讨论过了,到时候咱们的竹筷子工厂也要学习农机厂的经验,打造高水平的现代化生产车间。”

听到李镇长的话,周夏严很高兴。

谁说农民的思想落后?

他们落后,那是因为他们以前并没有见过真正的工业化生产,所以不能理解,可只要让他们见过了,自然就会明白其中的好处。

于是他笑着说:“李镇长能这么快理解正规化生产的好处,我觉得这是我们马市口镇全体社员的福气啊。上次我提到过,一次性竹筷子并不是一个很难的产业。或者说,几乎就没有门槛儿。如果我们从一开始不能严格要求自己,一旦其他地区开始跟风,那么必然会陷入恶性竞争。最后这个产业也就会变成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了。”

其他人听后纷纷点头同意。

经过周夏严一遍又一遍地提醒,这些人也终于意识到,工业生产也是分好些层次的。

想赚多少钱,成为什么样的企业,在一开始设定目标的时候便已经被决定好了。后面再想改正,可谓是难于上青天。

看完了厂房,大家又回到公社的会议室,开始讨论下一步要准备什么样的机器设备。

这次还是周夏严主讲,毕竟这里面就他是行家。其他人种地也许还可以,但要是聊工业,那可就不能看了。

站在特地准备好的大黑板前,周夏严向大家点了点头,然后说道:“一次性竹筷子虽然是工业化的生产,但其实跟手工制造的流程也差不多,可以分为选材、截段、破坯、消毒清洗、打坯和成型共六个步骤。”

说完以后他便开始介绍详细的步骤内容。

第一步是选材。

要制作竹筷子,最好的材料是毛竹,因为毛竹的材质坚硬、生长周期短、产出量大。

第二步是截段。

选好毛竹,要先把靠近根部一米五左右的部分截掉,因这部分竹节多,纤维粗糙;再把靠近竹尖端一米左右的部分截掉,因为这部分的材质纤维太柔软。剩下的竹身部分才可以用来制作筷子。

第三步是破坯。

破坯是利用簇刀把竹段分割成竹坯,也就是竹条,方便下一步加工。

第四步是消毒清洗。

消毒杀菌顾名思义,就是对加工好的竹条用漂白粉进行杀菌、漂白。

第五步是打坯。

打坯的目的是对竹坯的表面进行处理,包括去除竹皮。打坯完成后,处理过的竹坯表面光整,就可以正式做筷子了。

第五步是晾晒。

为防止加工后的筷子变形,打坯后的坯料要进行晾晒。除了自然晒干,还可以利用烘干室进行烘干。

第六步是成型。

也就是对粗加工过的竹坯进行成型处理。先是截坯,经过截坯的竹坯会一头粗、一头细;然后是削尖,就是把竹坯的细端加工成圆尖状,方便夹取。

做完以上步骤,最后要对竹筷子进行打磨,使竹坯变得圆润、光滑。打磨以后的竹坯就可以称之为筷子了。

听周夏严说完,所有人都恍然大悟。原来这制作竹筷子还是挺简单的。

这时,李镇长说话了:“感谢小周同志你的介绍,让我们对竹筷子的生产过程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又道:“我这里面有一个疑问,那就是你一直强调霓虹对产品的质量要求特别高,所以我们要提升产品的质量。另外,你也说过竹筷子的工艺很简单,很容易就被其他人跟风,因此需要建立产品的护城河。那你说的这些工序里面,有哪些对我们最为重要呢?或者说,你认为我们应该努力在哪个方面做好,才能让自己的产品质量超过其他人?”

周夏严听到这里,不由得仔细看了看李镇长。

说实话,他已经是越来越喜欢这位镇长了。这个人的思路真是快。别人都只是想弄清楚怎么尽快将竹筷子生产出来,然后去卖钱,而他却已经开始思考未来如何去跟竞争对手争夺市场了。

与这样的人打交道,实在是太轻松了。

于是他笑了笑说:“李镇长,您真是问了一个好问题。既然竹筷子制作本身没有那么复杂,可又怎么体现咱们的品质呢?我问大家,在用餐具的时候,大家最在意的是什么?”

听到问题,一个公社干部笑着说:“我觉得吧,这个餐具不能有毛刺,就是不能划伤嘴。要吃了个饭都把嘴给伤到了,那肯定不行啊。”

周夏严点了点头,说:“很好,这是必须的。除了这一项,还有人补充吗?”

大家想了想,又有一个干部说:“我们吃饭的时候,餐具得看着干净,不能又脏又破。否则这顿饭怎么吃得下去啊?”

“不错。”周夏严听到这里鼓起了掌,说道:“咱们做餐具,必须安全卫生。两位领导说得对,一方面,我们的竹筷子必须表面光滑,足够精致,不能让顾客在用餐的时候受到伤害;另一方面,我们的竹筷子必须干净卫生,除了表面的卫生,筷子里面的卫生更需要注意。而在这些工序里面,杀菌漂白和烘干这两道工序的好坏,最能影响竹筷子的质量。”

首节上一节73/33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