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大国飞跃 第60节

这样的人,他哪里惹得起啊。

兄弟俩人进来,见到姚昌辉如同受惊的鹌鹑一样,被吓得不敢说话,不由得嗤笑一声。

他们骂了一句废物,然后走到自己的床边,开始聊上了天。

就听到岁数大的哥哥说:“孙哥从南边打来了电话,说他们这两天就会坐飞机过来,让咱们去机场接他们一下。”

手上裹着绷带,比较年轻的弟弟疑惑地问:“孙哥怎么突然想起来要来咱们这个破地方?他一个大老板,不应该去那些好玩儿的地方,或者去国外吗?”

哥哥说:“谁知道怎么回事儿。他说是要带个女人过来,然后去晋州那边的一个叫作马市口镇的地方找什么人。说了半天我也没有听得特别明白。反正意思就是,他们要去那里办事,怕乡下人比较野,所以想咱们多带些兄弟过去给他们助助威。”

这两兄弟说话时候也没有什么顾忌,所以声音都挺大,里面的内容自然就让姚昌辉听到了。

姚昌辉听到马石口镇,突然警觉了起来。

他又想到,刚才两人说姓孙的老板要从南边过来,难道这些人是去找那个周夏严的?毕竟海城就在南边。

当然,他虽然这样想,却一点儿都不敢出声去问。他不清楚这些人跟周夏严有没有关系。如果有关系,还是姓周的朋友,那自己不是羊入虎口,找死吗?

所以他干脆就闭起了眼睛,装起了睡觉。但他的耳朵却支棱起来,仔细听着这两兄弟的讨论。

果然,这两兄弟是某个小团体的头子,手下的年轻人还挺多。

这里面基本都是回城以后找不到工作的知青。这些知青经过了几年的乡下锻炼,身体素质算是被农活儿锻炼出来了,而且下手相当狠。也因此,兄弟两人在双河市已经有了不小的势力。

那个姓孙的老板现在带着这两兄弟一起做生意。孙老板将南边的紧俏商品运到他们这里,由兄弟俩个进行分销。靠着这个渠道,这兄弟两个人可是没少赚钱。有了钱,他们又能招更多的人,有了更多的手下,他们又能去抢更多的地盘,卖更多的商品,赚更多的钱。

所以这个姓孙的老板就是这兄弟两个的金主。

现在金主要亲自过来,兄弟俩个决定好好地招待一下孙老板,帮他把事情稳稳的办妥了,争取让孙老板再多往这边铺一些货。

只是很可惜,就算两个人说话毫无顾忌,但姚昌辉最终也没有知道他们要去马市口镇那边找谁。孙老板还是很警惕的,电话里面没有透露任何信息,只是说到见面时候再谈。

兄弟两个在这里讨论了半天,最后决定等孙老板来了以后弟弟就出院,然后带兄弟们去给孙老板接风。

姚昌辉听得心中一动,默默地将他们要见面的地方记住了。

眼看要结婚了,周夏严将手头的工作告一段落,将许秘书他们的手表送到了地区,同时拿回了许秘书帮忙购买的首饰材料。

做好了这些,他就准备先回桃花沟看一看自己的婚房。

虽然结婚以后周夏严便会带着马春妮去晋州居住,但现在还没有办法在晋州找到合适的房子。张新浩已经传来了消息,说看了两套房子还是不错的,想等过两天让周夏严去晋州城看看。可买房子再怎么快,也肯定赶不上元旦结婚。所以那个已经没有人的知青点,就是周夏严在桃花沟的新家了。

对于这点,桃花沟上下倒是很欢迎,毕竟知青点那个院子并不好分配。这人都是患寡而不患贫,院子给哪一家都不好协调,其他人都会有意见。现在周夏严将知青点当成了婚房,而且还花了不少钱翻修,也算是解决了村委会的一个头疼问题。

周夏严如今已经是要飞出鸡窝的金凤凰。如果桃花沟让周夏严在这里安一个家,就算是续上了这份香火情,等桃花沟以后再有什么事情求周夏严的时候可就容易开口了。

周夏严这次回村,是开着第二辆BJ212回去的。

他带着农机厂改装了第一辆BJ212以后,农机厂的工人就基本掌握了改装BJ212的技术。除了像更新发动机和变速箱这样需要周夏严用系统的工作,剩下的工作周夏严已经放手让农机厂的工人去干了。

可以说这第二辆BJ212的改装,就是农机厂转型后的第一件作品。

也因此周夏严需要好好的测试一下这辆汽车,看一看农机厂改装的效果如何。至于他自己的小汽车,则还留在县里让领导们使用。

从县城到桃花沟这一段路的路况并不算太好,坐在这辆山寨版牧马人上,看系统对车辆实时监控的各种数据,周夏严还是很满意的。

周夏严改装的牧马人,并没有选择80年代的牧马人一代和二代,而是直接跳过他们,选择了2007年上市的第三代牧马人(JK)。周夏严觉得这一代的牧马人造型最细腻飘逸,甚至比2019年的第四代牧马人漂亮得多。

现在看经过系统的优化,使用BJ212的底盘,套上缩小版第三代牧马人的外壳,这辆车子各方面的表现,还是相当优秀的。

当然,这种改造不可能让这辆山寨牧马人一下子就赶超几十年后的正版货,但不过几千元的改造费,却可以让它具有正版70%至80%的水平,也算是物超所值了。

据说第一辆车子开回县政府以后便引起了轰动,领导们现在出门都争抢那辆汽车。

虽然周夏严的小汽车很漂亮,但终究还是矮了一些,空间也没有山寨牧马人大。特别是周夏严拉长了车身,让前排座椅可以前后移动,让后排座位终于有了足够富裕的空间。所以这辆车已经从原来的鸡肋,变成了一辆真正可以适合领导外出的公务车了。

不过周夏严对此次改造并不是太满意,毕竟改造只能在原有的基础上修修补补。他有更好的设计,但那需要去首都与首都汽车厂洽谈了。相信那个设计一定可以打动首都汽车厂,让自己再赢下一个大单子。

正想着,汽车就开进了桃花沟。

正在村口大柳树下玩耍的孩子们,见到来了汽车,立刻兴奋了起来,开始大喊大叫地叫村里人过来看热闹。

看着这个热闹的景象,周夏严觉得非常亲切。

似乎离开后世那个冷漠的大城市,穿越到这个人情味儿十足的70年代,也是很不错呢。

他正想着,就见到老吴支书为首的一众村领导从村里迎了出来。

周夏严忙停车,解开安全带,然后跳了下去。

见到是周夏严,老吴支书向身后的其他大队领导笑着说:“我猜就是小周回来了,否则别人那里可没有这么好看的吉普车。”

说完以后他笑着问周夏严:“小周啊,你回来是不是要看你的新房啊?”

周夏严忙点头说是。

老吴支书一挥手,说:“走,我带你去看你的新房,保证让你满意。”

第0102章 文化也要自信

知青点的院子挺大,长有十五米,宽差不多也有二十米,里面除了三间正房以外,还有四间厢房。

周夏严走到知青点的外面,可以看到原来破损的院墙已经被仔细地修补过了,大门更是被粉刷一新。

推门进去以后,整个院子被收拾得很干净,而且院子里面还多了一个用竹竿扎成的葡萄架。

可以想象,当夏天来临的时候,搬一把躺椅,沏一壶清茶,躺在葡萄架下边一边摇着躺椅一边喝茶,那得有多么惬意啊。

可以说,一个葡萄架让整个院子立即显得清新淡雅了不少。

再看向各个房间,所有的门窗都已经被整修过了,窗户上全贴着崭新的窗纸。

在这个年代,农村可没有多少人用得起玻璃,所以各家各户基本上都是用那种特别薄的窗户纸糊窗户。虽然窗户纸会遮挡一部分光线,但可以看得出,桃花沟在修缮房屋上面已经是非常用心了。

看到这样的效果,周夏严一边给大队干部们散烟,一边笑着感谢道:“诸位领导真是费心了。这些日子我没有在村里,大家居然将这个破烂的知青点修缮得这么好,实在让我没有想到。没说的,到时候大家一定要好好地喝我的喜酒。”

村干部接过香烟,笑呵呵地点头答应。

他们现在可不敢再小瞧周夏严了。

自从周夏严骑回来一辆威武的挎斗摩托车,他们就亲眼见到周夏严从一个性子有些柔弱,特别喜欢做小买卖的傻大个儿,陡然变成了县长都要尊敬几分的大人物。

本来很多人还想着,等知青都走了以后,将知青点这个大院子弄到手里呢。但现在看,他们觉得用知青点跟周夏严保持好关系反而更重要。

他们已经听说了,这镇上除了竹筷子厂又要建一个什么画画的厂子。到时候如果能让家里的婆娘进入到画画的厂子去拿工资,那真是睡觉都能够笑醒了。

老吴支书等周夏严帮自己点上了红梅烟,笑道:“大家忙活了这么长时间,肯定要好好地喝你的喜酒。院子咱们看过了,如果你没有什么意见,那咱们就去屋里看一看。县里和农机厂已经把你结婚需要的东西都给拉来了。正好一起检查一遍还缺什么。这结婚也没几天了,如果缺什么就尽快补上,可不能耽误了你的大喜事。”

周夏严觉得院子已经弄得挺好了,便跟着老吴支书走进了正房。

原来这三间正房,每间都是隔开独立的。这样就可以成为三间集体宿舍,装下更多的知青。

但知青们都走了,所以这房子必须改造,成为真正的住宅。因此,桃花沟将两间房打通,又封上了其中一间的房门,就让这两间房子变成了里外套间。

这样改造好了以后,外间可以作为客厅和餐厅,里边则是小两口儿的卧室。

走进了这个套间,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套用老榆木制作的家具。

与村里都用的那些传统华夏家具不同,屋里的这套家具显得相当地现代,更注重实用性,而且个头儿也比传统的老式家具小了很多。

所以走进屋里,完全感觉不到任何憋屈感。

周夏严走过去,用手摸了摸家具表面,立刻笑了。

这家具表面打磨得非常干净,一点儿毛刺也没有,而且有些刷得非常均匀,虽然比不上他自己,但也算是手艺高超了。

很显然,村里帮忙找的老木匠,手艺还真是名不虚传。

看到周夏严对新打造的家具很满意,老吴支书想了想才说道:“小周啊,你这个家具设计的是挺好的,不过呢,我总感觉这家具没有咱们自己的特色。你要说电器什么的设计成这样还行,但家具设计成这样,摆在屋里,总显得那么……”他想了想,最后才说道:“显得有棱有角,就感觉家里不像那个家,进去就能让人放松。”

喜悦中的周夏严,是根本没有想到老吴支书会说出这样的话。

他选择的这套家具,自然源于他前世看到过的家具设计,然后让系统优化过来的。因此,这套家具的特点就是干净利落,在空间利用上远比传统的家具好得多。而且那个老木匠曾经跟他说过,做这样的家具,可比做老式家具省力省材料多了。只不过当时老木匠就觉得这套设计有些怪,但周夏严并没有在意。现在连老吴支书都提了出来,他立刻有了警醒,仔细地思考起来。

想了一阵,他终于琢磨出了一些味道。

华夏的家具其实是华夏文化的具现化。

华夏文化其中一个特点就是追求一种意境上面的美,所谓修身,其实就是修炼自己的精神。也因此,华夏家具在设计上讲究一种飘逸的美感,一种与自然世界和谐统一的舒适感。

这样的设计理念,让人进入华夏家具布置的房间以后,不会产生很大的压力,让人很容易就慢下来,自然也就容易放松了。比如著名的罗汉床,可坐可卧,真是随心所欲的代表。

而周夏严选择的这套家具,则是后世很被推崇的北欧极简风。那时大家觉得这样的家具很温馨,也很利落,主要是当时每户的家庭成员都很少了,一家至多也就两个孩子。

因此,环境与现在华夏的环境根本就不一样。

再加上欧洲的真正兴起得益于工业革命,所以他们的家具不免就带上了明显的工业化烙印。

而周夏严是华夏工业化以后成长起来的一代,跟桃花沟这些生长在乡土社会的人在思想上就是不同的。所以在他眼中不错的家具,在老一辈人看来,就明显没有那么亲切温馨了,显得有些冰冷。

他本来想给老吴支书他们解释一下,可忽然,他又意识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后世老讲的文化自信。

他现在这个样子,是不是也被外国文化给PUA了吗?

周夏严一想,还真有这个苗头。

发达国家肯定有很多先进的地方,毕竟如果他们不先进,也不可能发展得那么好。

但华夏在几千年里一直领先于世界,只是近代才落后,但实际上也没有落后太多。因此,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怎么能轻易否定,然后全盘西化呢?

未来,周夏严肯定要与那些跨国巨头进行正面交锋。而那些大企业,可不单只是产品厉害,他们是从文化、产品以及舆论等各方面形成了综合性优势。

面对如此强大的国外厂商,周夏严不认为,只依靠物美价廉,就一定可以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

比如著名的苹果手机,你就是再便宜,也根本撼动不了人家分毫。

如果我们连自己的根都没有,想在人家的规则体系下去打败制定规则的人,有这样想法的人,脑子里得有多少水啊!

想到这里,他忽然对老吴支书认真地说:“老支书您说得对,这次设计的家具,的确是我欠考虑了。”

老吴支书没想到周夏严如今取得了这样的成绩,居然还能如此谦虚,立刻忙摇手说:“我就这么一提。其实小周你设计的家具挺好,至少放进屋里,占地方就比那些老家具少得多。我们村里很多年轻人都还是很喜欢的。”

周夏严笑了笑,对老吴支书说:“老支书,我真的觉得您的话挺有道理。这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咱们不能直接否定。我在想,镇上不是要再建一个专门搞设计的企业嘛,可以将这些家具设计考虑进去。我们可以将咱们过去的好设计,融入现代家具里面。如果这些家具能被卖到国外,那也算是将我们的文化传播出去了。您觉得这样好不好?”

众人听到以后,眼睛立刻亮了。

老支书更是拍着巴掌说:“小周你这个想法非常好。要是真能像你说的,咱们设计的家具卖到国外去,那不就是为国争光了吗?”可是说到这里,他又疑惑地问:“但是,我怎么听说人家国外人都特别有钱,家里面都特别现代化。所以,咱们这些老式家具真能卖得出去吗?”

周夏严听到以后呵呵笑了。

他拍了拍跟前的五斗柜,笑着说:“老支书您的担心很有道理。但是咱们要换一种思路。这人哪,有喜欢吃甜的,有喜欢吃咸的,还有喜欢吃酸的,各人有各人的口味。放在家具上,他们的选择也并不单一。咱们要想卖老式家具,估计会很难,毕竟咱们的文化跟外国人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咱们要想将家具卖出去,那必然要对咱们的家具进行认真设计,根据他们的需要设计出具有华夏特色的家具。我想做到了这些,还是很有可能将家具出口的。”

说到这里,周夏严又想起霓虹,这可真是一个好客户。

前世很多人都认为霓虹是一个资源进口国,什么都要进口,但他们哪里知道,霓虹居然是华夏的一个重要木材出口国。

二战结束时,霓虹的原生林大部分被毁,战后,霓虹开始补种人工次生林,比例超过整个森林资源的70%,其中杉木速生林占了绝对多数。这些速生林不同于原生林,如果到时间不砍伐的话,反而对生态不利。随着时间的推移,霓虹的森林积蓄量越来越多,但因树种单一、应用价值低(杉木属中低端木材)、人工和运输成本高等因素,成了霓虹政府的一个大麻烦。

1988年,霓虹开始向华夏出口木材,之后每年稳步上升,到了2018年,华夏已成了日本最大的木材进口国,进口超过100万立方米。

更为奇特的是,霓虹向华夏出口木材,又从华夏进口木材成品。比如著名的霓虹棺材,九成就来自华夏,原料还就是他们的杉木。

在资本世界,成本和利润永远是相生相伴的两大关键主题。既然后世的华夏能将棺材大量销售给霓虹,没有道理华夏生产的便宜家具,不能卖给霓虹那些租房子的年轻人。

所以这个买卖还是很有前景的。

周夏严在这边跟老吴支书他们聊着家具设计,却不知道,地区那边已经炸了锅。

原因么,自然就是他那三块手表了。

首节上一节60/332下一节尾节目录